分享

书单流行是种病,我理解的阅读不是如此

 昵称535749 2015-05-29
时间:2015-05-28 

好像从来没有哪一年像今年这样,社会对“读书”这个行为的推崇推得有点莫名的狂热。

打开各类公众号,全是各类书单推荐,根本看不过来。

人们纷纷在转发各路书单,可是真正看过的又有多少?仿佛转了、mark了、收藏了、喜欢了就等于看过了,仿佛知道了有这样一本书甚至花钱买下了,就等于读过了。

未见转书单的人们真正的follow书单里的书,在输入价值后再思考消化输出自己的价值。分享书单的大多数公号,也不过是借此来丰富“信息”的内容,而非真正输出书中的价值。至于接受信息的人们,也只是被feed罢了,至于“喂”到了舌头上,还是到心里,你我自知。

凡是一件事遭受热捧,必有其匮乏的原(病)因。

书单流行是种病,我理解的阅读不是如此

但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也需要追捧了?

读书,难道不是一个人从小到大必须做的事情之一吗?就好像吃饭、走路、思考一样,是人活着的基本行为。它根本不应该被“谄媚”至“流俗”。

一个人选怎样的书读,应该在成长过程中就慢慢建立了自己的体系。正如对美食的评价,成年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偏重——那是因为,三十年足以建立一个人的味觉体系,只要它足够成熟强大,就足以给人信心以挑剔和精选。

可如果你能评价一盘菜好不好吃,却不知道一本书好不好——那,真的是,有点“匮乏”。精神匮乏。

食物是了解世界的一个窗口,对自然、植物、禽肉、海鲜... ...通过烹饪与品尝,人类建立了与自然的“链接”。

阅读也是。

只不过阅读是建立与他人、社会、上层建筑的联系。

你不认识庄子,但庄子的书流传至今,你仍可以了解他是怎么想的,仍然被他开得无比大的脑洞深深吸引——你与他之间,甚至与那个时代,与他的朋友、门徒、他所崇拜的人... ...都通过阅读建立了联系。这超越了空间时间,你点击了一个链接,就引发了一连串神奇的效应。你被带入不同人的身边体验,与他们对话,与他们交流,这才是阅读最神奇的事。

但如果我们读一本书,只是看个封面,看个标题,然后束之高阁——这本书就永远与你无关。

一本书是一个人看世界的小窗,你对怎样的事物好奇,就想要打开怎样一扇窗进去,慢慢的钻、慢慢的探,直到把那个你想了解的东西看明白:

这是什么、这从哪来、这怎么回事、这要去向哪里... ...

如不停点击超链接,引发你无止境的读下去。

比如我十几岁时读《挪威的森林》,书里面提到了很多名词都让我好奇:Beatles、菲茨杰拉德、塞林格,——这些人是谁?为什么要写到书里?书里的人为什么这么热衷这些乐者或者作家?我就不禁想要探个究竟。

然后我就听完了Beatles的所有专辑。

十七岁就看了《了不起的盖茨比》深受震撼——当时大家也许正在流行读《读者》什么的吧。

我去买《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时候,发现书架上有本《寒冬夜行人》——咦,这本书名好有意思,我又一起买下来。

结果我真是爱死卡尔维诺了——他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啊,十年之后他的文章段落都在我的脑海里久久不能抹去。

然后再回到村上春树,我觉得这个人写得很好哇,摘抄他写的话,听他听过的爵士乐和摇滚乐,了解日本那个年代的历史... ...然后,就去看他其他小说了。

... ...

沿着这个路径下来,我们还会看理查德耶茨、雷蒙德卡佛、... ...严格意义上来说,村上春树不是一名日式的作家,风格反而非常西式。

在高中毕业后,我又把日本传统经典的小说都读了一遍,《雪国》《古都》《源氏物语》这些,才是日式的文学。

再回到西式现代的叙述,以卡佛为例。

你知道今年奥斯卡有部电影得奖了吧,《鸟人》。电影里的整出话剧,就是以卡佛《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谈论什么》为母本。

这就出现了另一种超链接——从书到电影,从村上春树链接到了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鸟人》的导演。

我们再点击这个导演的作品,《巴别塔》《美错》,或者链接到电影里的一个演员爱德华诺顿也可以,《搏击俱乐部》《一级恐惧》... ...我们再去看看他们的其他作品,了解下他们为什么导这么演... ...

有没有觉得,时间根本不够用了。

然而世上还有源源不断的新书、新电影、新音乐不断出来。我们了解世界的路永远走不完。

那怎么办?

只有一种节制的方法:读经典、看经典、听经典。

正如成年人知道自己的胃就那么大,再丰盛的自助餐,也不可能一次饕餮。聪明的人,就会先选最好的、最贵的,再间歇挑选一些精致的小蛋糕作为调剂;但基本上,都优先选择蟹脚、牛肉、刺身。

阅读也是如此。人的一生有限,我们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标题党和畅销书上,很多书一眼就能看出是“昨天晚上面包店没有卖出去的8点以后打折品”... ...

小时候我对经典名著嗤之以鼻,所以选择村上春树卡尔维诺菲茨杰拉德。但长大以后,我去读《红楼梦》《三国演义》《金瓶梅》,没有哪部不让我惊叹。

如果按性价比,我宁愿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到这些输出价值绝对高的书籍上。它们是人类思想的巅峰,它们才是最历久弥新的上层建筑。

电影、音乐,同样是。

新的东西,无非建立在经典基础之上再创造。新的乐队,也会有死忠的源头。

我们不如去寻找那些源头,喝最清的那口泉水。才能明白,最后纳百川的大海,是怎样澎湃而来。

最后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分享一种阅读的方法论。

罗列一堆书名于我毫无意义。链接是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建立的,而不是依赖他人。

好奇什么,就去探索,不断建立链接——最终阅读会带我们去更广阔的的世界。(文/mumudancing)

相关阅读:修养,一个人的精神长相、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一天连十万字都读不到的人是没有出路的、叔本华:思考比读书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