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看末代皇帝溥仪的书画!

 生命中不能没 2015-05-29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乳名“午格”,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封建帝制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年号为“宣统”,故后世称之为”宣统皇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逊位,清王朝正式结束了在中国的统治。之后溥仪经过了短暂的帝制复辟,1917年7月12日复辟帝制宣告失败。1932年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的策划和扶持下就任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1945年日本战败,8月19日被苏联红军俘虏,五年后被遣返回中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出狱。1967年因病在北京去世,著有《我的前半生》一书。

溥仪书法 福

溥仪 寿

溥仪的书法有功底。1922年12月3日,即溥仪大婚后两天,《顺天时报》刊登一篇题为《清帝之博学与盛德》的文章,对溥仪从小习字有生动的记述。该文据采访记者的报导写道:「帝之书法乃学欧阳洵、虞世南,4岁时曾书『正大光明』四大字,左右近侍咸惊服不已。」这里说溥仪4岁能书,或有夸大之嫌,但他确实很早就写仿、写匾、写大字了。向臣下颁赐御笔也从六七岁就开始了。起初是采用漏笔描字的办法,逐渐就能放开手脚了。

在伪满帝宫中,溥仪以习字为乐。他临摹古帖,如苏东坡的字、柳公权的字都临,但最景仰各位祖先的御笔。曾任伪满宫内府大臣的沈瑞麟在《皇上乾德恭记》一文中写道:「上善书法,日必临摹古帖与列圣御笔,时写擘窠榜书,龙翔凤翥,笔势飞动。赏赐臣下及外国人士,无不珍为至宝。上年文化展览会,御书『乾坤正气』四字,大皆逾尺,瞻览者皆钦服不已。

溥仪 乙亥(1935年)作 行书五言诗 镜心

溥仪 《行书“品藻如春”》

溥仪 行楷八言联

溥仪 临兰亭序

溥仪书法

溥仪作画也很有功底。他11岁时赐给师傅梁鼎芬的一篇日记,上面还有这位11岁儿童作的画:《梁老师进内观予写字之图》。绘画功底很深的溥杰先生说:「从构图看,画上的人物还真有几分神似。」说明溥仪从小就能作画。 当溥仪年十七八岁的时候,已有人评论他的「绘画天才」了。

溥仪对书法和绘画的爱好当然与宫中收藏的大量名贵字画手卷有关,伪满帝宫中也存有为数甚多的字画。秦翰才先生根据宫中流出的《御笔手卷册页挂轴簿》、《新旧手卷册页挂轴簿》和《日本手卷册页挂轴簿》,对伪满帝宫中存藏的字画作过统计:共藏字画443件,其中属于历代清朝皇帝的作品143件,属于近代和当时人所作的新字画126件,属于清朝中叶以前人所作的旧字画103件,其馀为日本字画71件。

溥仪书法

溥仪书法

溥仪书法

溥仪花鸟作品

这些藏品,每件都极为珍贵:在「御制品」中,从顺治到光绪全有作品入藏,少则1件,多则73件;在新字画中有不少是溥仪宗人的作品,如溥儒、溥修的字,溥□、溥□、韫娴的画等;在旧字画中,不但有宋、元、明历代名画,如宋徽宗的《柳鸦芦雁》、关□的《秋山平远》、马远的《江山万里》、夏圭的《江山无尽》和《秋江风雨》、马麟的《荷香清夏》、赵伯驹的《仙山楼阁》、《逢瀛仙馆》、《江山秋色》和《桃源》等,赵孟□的《清溪渔隐》和《水村》,以及仇英的《汉宫春晓》等。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十几件作品,或者涉及重要历史人物的政治行动,或者涉及历代皇帝的重大国策,或者涉及与朝鲜、安南、荷兰等国的外交关系,早已超出一般字画的意义,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宫藏日本字画中有也类似情况,如1937年5月26日筱田次助财团法人理事长进呈的《满洲事变》绘卷一册,1939年12月1日日本天皇皇后赠送的《樱下游鲤之图》大挂轴一件等,都值得注意。

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溥仪的书法与绘画日见长进。

溥仪书法 我的前半生

分享一些珠宝玉石知识;珠宝玉石鉴定知识

玉石收藏微信公众号:

yssc178

↑↑↑↑↑↑长按可复制到微信添加关注,对珠宝玉石更多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