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生保健药方1

 书蠹之家315 2015-05-29
一、精神养生
精神养生,就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致、调济生活等方法,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高度统一,提高健康水平。
1.调神养生法
历代养生家把调养精神作为养生寿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养生贵乎养神”,不懂得养神之重要,单靠饮食营养、药物滋补,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1)清静养神
调养心神是养生之本,调神摄生,首在静养。养生家认为静养之要在于养心,道、儒、佛、医都有此主张。清静养神的方法一要少私寡欲,即减少私心杂念,降低对名利和物质的嗜欲。因为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欲望太高太多,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忧郁、幻想、失望、悲伤、苦闷等不良情绪,从而扰乱清静之神,使心神处于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导致气机紊乱而发病。生活中须注意:明确私欲之害,以理收心,正确对待个人利害得失。二要养心敛思,即保养心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驱逐烦恼。凝神敛思的养神方法,并非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或毫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从养生学角度而言,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凝神敛思是保持思想清静的良方。
(2)立志养德
正确的精神调养,必须要有正确的人生观。要坚定信念,抱有为全人类服务的伟大志向,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乐趣。也就是说要有健康的心理、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这是每个人的生活基石和精神支柱。理想和信念是青少年健康成才的精神保障,是老年人延长生命活力的“增寿剂”,理想和信念是生活的主宰和战胜疾病的动力。从生理上来讲,道德高尚、光明磊落,性格豁达、心理宁静,有利于神志安定,气血调和。
(3)开朗乐观
性格开朗、精神乐观是健身的要素、长寿的法宝,这是众所周知的常理。性格开朗是胸怀宽广、气量豁达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性格开朗,活泼乐观,精神健康者,不易患精神病、重病和慢性病,即使患了病也较易治愈,容易康复。培养良好性格首先要认识到不良性格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看问题、处理问题要目光远大,心胸开阔,宽以待人,大度处事,不斤斤计较,不钻牛角尖。二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业余生活,丰富生活内容,陶冶性情。
情绪乐观既是人体生理功能的需要,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乐观的情绪是调养精神、舒畅情志、防衰抗老最好的精神营养。精神乐观可使营卫流通,气血和畅,生机旺盛,从而身心健康。正如《素问·举痛论》云:“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要想永保乐观的情绪,首先要培养开朗的性格;其次,对于名利和享受,要培养“知足常乐”的思想;再次,培养幽默风趣感。
(4)保持心理平衡  当代社会的特点之一是竞争,长期处在高节奏的竞争环境中,容易产生焦虑、心力疲劳、神经质等心理现象。要培养竞争的意识和心理素质,有进取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顽强的毅力,还要克服自卑感、消除嫉妒心。                                                          
2.调摄情绪法
(1)节制法  所谓节制法就是调和、节制情感、防止七情过极,达到心理平衡。一要遇事戒悲,“悲”是历代养生家忌讳的一种情绪,最易伤及肺脏,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悲不仅伤肺脏,还伤心、伤肝、伤脑等。制悲之法,首先是以理制悲。即以理性克服悲忧之感。其次,可用提醒法制悲,在自己的床头或案头写上“欢乐”、“遇事戒悲”等警言作为自己的生活信条,随时提醒自己,可收到良好效果。再次,悲后反省,每次悲忧之后,吸取教训,减少悲忧次数。二要宠辱不惊,对于任何重大变故,都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不要超过正常的生理限度。
(2)疏泄法  把积聚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宣达、发泄出去。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可直接把埋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去,也可借助于别人的疏导,把闷在心里的郁闷宣散出来,以免伤及肺脏。所以,扩大社会交往、广交朋友,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是解忧消愁、克服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
(3)转移法  转移法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措施改变人的思想焦点,或改变其周围环境,使其与不良刺激因素脱离接触,从而由情感纠葛中解放出来,或转移到另外事物上去。转移法具体方法有:一是升华超脱,用顽强的意志战胜不良情绪的干扰,用理智战胜生活中的不幸,并把理智和情感化作行为的动力;二是移情易性,排遣情思,改变内心情绪的指向性;改易心志,通过排除内心杂念和悲忧,改变其不良情绪和习惯。移情易性的具体实施方法很多,例如:经常欣赏音乐、戏剧、歌舞,或读书吟诗、交友揽胜、种花垂钓、琴棋书画等情趣高雅、动静相宜的活动,可以起到培养情趣、热爱生活、陶冶情操、怡养心神的作用。人生际遇遭逢坎坷之事在所难免,如能根据自身的素质、爱好、环境与条件参加上述活动,常可自我解脱,移情易性,起到抗衰防老的作用。三是运动移情,如打球、散步、爬山等活动,也可采用传统的运动健身法如太极拳、太极剑、导引保健功等。
(4)情志制约法
情志制约法,又称“以情胜情法”。它是根据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藉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一是五脏情志制约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忧伤肺,喜胜忧”。后世不少医家对情志调摄有时比对药石祛疾还要重视,而且创制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情志疗法,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畅达情志。二是阴阳情志制约法,运用情志之间阴阳属性的对立制约关系,调节肺之情志,协调阴阳。喜与悲、喜乐与忧愁,性质彼此相反,可以相互调节控制,使阴阳平衡。
二、环境养生
1.自然环境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人赖水以养生,可不慎所择乎”。水源、空气、土壤都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活中要尽量避开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水源、矿藏,要在避开高压线、强磁场和有超声波、放射线的地方营建生活区。要减少有害危量元素的摄入量,以减少地方病对机体的伤害。
2.居住环境  一般而言,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势建筑住宅,住宅朝向要座北朝南,以利于室温调节和室内采光,要绿化周围环境、搞好环境卫生。
3.室内环境  居民的住宅组成和平面配置要适当,居室面积要宽敞适中,室内采光要明暗适中,搞好自然通风,防治室内污染,美化居室环境,香味净化空气。我市系温带海洋气候,空气湿润,室内应采取必要的除湿措施,如空调除湿或应用除湿剂等。
三、起居作息养生
1.起居顺应四时阴阳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阳气升发,利于人体化生精、气、血、津液,养生活动应注意养阳,以促进人体的气化。例如:精神调养上可结合踏青、春游等室外活动使人的精神愉快,阳气畅达;起居上宜晚睡早起,初春乍暖还寒之际要注意衣着保暖,防止感冒;饮食上宜选用辛甘微温之品,辛甘发散以助阳气升发,温食以护其阳;并可选择轻柔舒缓的户外锻炼项目,动形以养生,以利于人体的吐故纳新气血调畅。
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旺之时,人体的阳气最易发泄,养生活动要注意护阳。例如:精神调养上要求神清气和,气机宣畅;起居上宜晚卧早起,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时午睡,以避炎热。饮食宜清淡爽口,切忌贪凉饮冷太过,注意保养阳气;运动要适度,宜安排在傍晚或清晨进行,以避其暑热,防止过度消耗阳气和津液。
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阳气始敛,阴气渐长。养生活动应注意收敛精气,保津养阴。精神调养上要乐观豁达,心境安宁,神气收敛;起居上宜早卧早起,衣着要根据初秋与深秋的气候特点而增减;秋燥季节,要注意保持室内一定的湿度,饮食上要防燥护阴。秋令的特点以收为主,故宜静功锻炼。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阴寒盛极,阳气闭藏。养生活动应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精神调养上应采用适宜的调神方法,勿使情志过极,无扰乎阳;在起居上宜早卧晚起,衣着应注意保暖,饮食宜热食,以护阴潜阳为原则,燥热辛辣之品亦不宜过食,以免化热伤阴.冬令的锻炼可因人而异,早锻炼时间以见日光为宜,大雪浓雾对低层空气多有污染,故不宜锻炼。
2.劳逸适度
正确处理劳、逸之间的关系,对于养生保健起着重要作用。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劳逸结合,互相协调。例如劳与逸穿插交替进行,或劳与逸互相包含,劳中有逸,逸中有劳。一是体力劳动要轻重相宜;二是脑力劳动要与体力活动相结合,脑力劳动偏重于静,体力活动偏重于动,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体脑结合,则动静兼修,形神共养;三是家务劳动秩序化;四是休息保养多样化,要注意多样化的休息方式,休息可分为静式休息和动式休息,静式休息主要是指睡眠,动式休息主要是指人体活动,可根据不同爱好选择不同形式,如听音乐、听相声、聊天、看戏、下棋、散步、观景、钓鱼、赋诗作画、打太极拳等。我市濒海依山,自然运动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可以开展游泳、登山等活动,但要注意安全,采取防护措施。运动与休闲应密切结合,与娱乐养生(详见第13页)相结合。
3.服装顺时适体
服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有御寒防暑、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理化因素的刺激和生物因素的侵入之功。服装的选料应考虑保温性、透气性、吸湿性、散湿性、色泽、质地等因素,以顺应四时节气的变化。春秋季节气候温和,春季多风,秋季偏燥,故制装时选择透气性和吸湿性适中的衣料为宜。化学纤维纺织品的透气和吸湿性能都低于棉织品而高于丝织品,最适宜做春秋季节的衣料,并且具有耐磨、色泽鲜艳的优点,有些化纤品对人体还有一定的医疗作用,如用氯纶纤维为原料制成的衣服,其导电性能差,穿在身上与皮肤摩擦,会产生并蓄积相当量的静电,此静电对人体的关节可起到轻度的、类似电疗的作用。夏季气候炎热,制作服装的基本原则是降温、通风透气,以利于体热和汗水的散发。冬季气候寒冷,服装要达到防寒保温的效果,宜选择织物厚、透气性小和保温性良好的深色材料。服装应做到舒适得体,以利于气血运行和正常发育。衣着要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切不可急穿急脱、忽冷忽热。大汗之时忌当风脱衣,汗湿之衣不得久穿。
4.排便保健法
汉代王充在《论衡》中指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肠中的残渣、浊物要及时地排出,才能保证正常的生理功能。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排便要顺其自然,“强忍”和“强挣”都易损伤正气或引起痔疮;要注意肛门卫生和便后调理。运动、按摩通便,可选用一些传统保健法,如太极拳、气功导引、腹部按摩保健法等。
苏东坡在《养生杂记》中说:“要长生,小便清;要长活,小便洁”。饮食要做到少食、素食、食久后饮、渴而才饮等。导引和按摩保健,对于小便通利很有好处,其主要方法有三:(1)导引壮肾:晚上临睡时或早晨起床后,调匀呼吸,舌抵上腭,眼睛视头顶上方,随吸气缓缓做收缩肛门动作,呼气时放松,连续做8~24次,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可嗽津咽下。这种方法可护养肾气,增强膀胱制约能力,可以防治尿频、尿失禁等症。(2)端坐摩腰:取端坐位,两手置于背后,上下推搓30~50次,上至背部,下至骶尾,以腰背部发热为佳,可在晚上就寝时和早晨起床时进行练习。此法有强腰壮肾之功,有助于通调水道。(3)仰卧摩腹:取仰卧位,调匀呼吸。将掌搓热,置于下腹部,先推下腹部两侧,再推下腹部中央,各作30次。动作要由轻渐重,力量要和缓均匀,作功时间亦可在早晚。此法有益气、增强膀胱功能,对尿闭、排尿困难有一定防治作用。另外,不要用意志控制不解,要顺其自然。
四、睡眠养生
睡眠养生是根据人体与宇宙阴阳变化的规律,采用合理的睡眠方法和措施,以保证睡眠质量,恢复机体疲劳,养蓄精神,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
睡眠的卧向应按照四时阴阳确定,春夏属阳,头宜朝东卧;秋冬属阴,头宜朝西卧。应避免北首而卧,以避免阴气的影响。在睡眠姿势上,常人宜右侧卧;孕妇宜左侧卧;婴幼儿应在大人的帮助下经常变换体位,不宜长时间俯卧;老年人仰卧、俯卧、左侧卧均不适宜,以右侧卧最好。
床铺宜高低适度,以高于膝盖水平为好,床面宜稍宽大,床宜软硬适中。枕头以稍高于肩到同侧颈部距离为宜,以稍长为宜,不宜过宽,要软硬适中。还可根据中医辨证原则,结合不同的年龄、体质、疾病和季节环境变化来辨证处方,对证选枕。药枕对人体既有治疗作用,又具保健作用,可以疗疾除病协调阴阳,又可聪耳明日益寿延年。如小儿宜选不凉不燥的小米枕,以利头部发育;老人宜选不寒不热的健身丁公枕、菊花枕;阴虚火旺者宜选绿豆枕、黑豆枕;阳亢体质宜选夏枯草枕、蚕砂枕;耳鸣耳聋患者可选磁石枕;目暗目花患者可选菊花、茶叶和决明子枕等,神经衰弱者、心脏病患者可选琥珀枕、柏子仁枕,夏季暑热炽盛时,宜选竹茹枕、石膏枕。
睡眠环境宜恬淡宁静、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睡前不宜饱食、饥饿或大量饮水及浓茶、咖啡等饮料,还忌七情过极、读书思虑,不可剧烈运动。卧室居于交通道路旁边者,要采取隔音措施,避免噪音袭扰。睡中忌当风、对炉火和灯光,醒后忌恋床不起。
防治失眠,自古至今方法很多。
一是对于身体因素、起居失常、环境因素等造成的失眠,宜采用病因疗法,即消除失眠诱因;
二是心理防治,平素加强精神修养,遇事乐观超脱,不过分追求能力以外的名利,避免情志过极。心理治疗常用的方法有自我暗示法。即上床前放松精神,建立自信心,并对自己说:“今晚我一定能睡着”。躺好后默念:“我头沉了,我疲劳了……我肩沉了……我很累了……我臂沉了……工作完成了……我腿沉了……我要睡了……”
三是体育防治,加强体育锻炼。
四是药物防治,安眠药偶尔服、短期用较好,于中老年人以及失眠不严重的人宜选中成药为佳。
五是食物防治,可适当服用一些有益睡眠的食物,如蜂蜜、桂圆、牛奶、大枣、木耳等,还可配合药膳保健。药膳种类很多,可根据人的体质和症状辨证选膳。常用药膳有:茯苓饼、银耳羹、百合粥、莲子粥、山药牛奶羹、黄酒核桃泥、芝麻糖、土豆蜜膏等。此外,玫瑰烤羊心、猪脊骨汤效果亦好。
六是气功按摩法,睡前摆好姿势,调节呼吸,全身放松,排除杂念,亦可进行穴位按摩,如按揉双侧内关穴、神门穴、足三里及三阴交穴,左右交替揉搓涌泉穴均有助于催眠。
五、饮食养生
食养的内容很多,包括食品卫生、食品调配、食品的加工、烹调、类型、饮食的方式与习惯、饮食禁忌以及药膳保健等内容。
1.注意饮食卫生  饮食卫生的内容很多。其一是防止饮食不洁,六畜及鱼虾蟹类以及野生动物、某些水生植物可能是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食品在加工、贮藏、运输过程中也易于受到各种寄生虫虫卵、包囊、致病微生物,以及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或残留农药的污染,因而进食不洁食品常可引起多种胃肠疾患、寄生虫病、传染病或中毒等。其二不要摄食腐败变质的食物或自死、疫死的六畜肉类,以免“饮食中毒”(《诸病源候论》)。
2.提倡饮食有节  对饮食物要有节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倡定时定量,防止饥饱失常。“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食量因人而异,若暴饮暴食,则易食滞损伤胃肠功能,或继发它病。长期过饥则脏腑身形失养,正气日弱,亦易招致外邪之侵袭而发病。
3.克服饮食偏嗜  克服饮食偏嗜是调和五味以养生的重要内容,它反映了平衡膳食,提倡全面合理营养的食养思想。克服饮食偏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克服饮食的偏寒偏热。恣食生冷寒凉,易伤脾胃阳气;长期偏食辛温燥热,易致胃肠积热或加重痔疾。故对食性的要求是做到寒温适中,少吃辛热,慎食生冷。
其二是克服五味偏嗜。五味养脏,各有其亲和性。如果长期偏嗜某种饮食,会致脏气偏胜而功能失调,或致生“膏粱”之疾,同时,也会导致其他营养物质的匮乏而使机体失养,继发种种疾患。此亦如《保生要录·论饮食门》中所指出的“所好之物不可偏嗜,偏嗜则伤而生疾;所恶之味不可全弃,全弃则脏气不均。”
我市居民多喜食海鲜、好饮啤酒,故要特别注意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以防湿热蕴积。
4.药膳保健  药膳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将食物与药物(以及食物的辅料、调料等)相配合,通过药物的炮制与食品的烹调加工而制作的、具有防治疾病和保健强身作用的美味食品。药膳常用的药食品有人参、黄芪、黄精、枸杞、冬虫夏草、何首乌、茯苓、桑椹、芝麻、胡桃仁、蜂蜜、莲米、猕猴桃、牛肉、鸭肉、鱼类等多种类型的食品或制品。药膳的主要特点及运用要求包括:药食结合,因时制宜,辨证施膳等。
非典型肺炎属于中医“瘟病”范畴。《素问·藏气法对论》说:“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在饮食上要选择寒、凉之性,苦、甘、辛之味,具有清热解毒、祛湿补肺功能的饮食物,如薏米、冬瓜、丝瓜、鲜鱼腥草等食物。咳嗽者可食用川贝冰糖蒸梨、百合大枣汤等。在吃凉菜时,可佐以生姜、洋葱和天然抗生素——大蒜。此外,绿豆乃“济世之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之功;西瓜有“天生白虎汤”之誉,具清热、解毒、祛湿、利水功能,日常可以食用。平时可饮用金莲花茶、金银花茶、蒲公英茶、薄荷茶等。非典不离乎肺、亦不止于肺,针对全身养生保健的饮食物也要多食用,如萝卜、绿色蔬菜、绿茶等。另外,在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采集蒲公英、大蓟、小蓟、茵陈、败酱草、婆婆丁等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野菜进行食用。
六、房事养生
古称男女交媾为“房事”。房事得宜有利于夫妻和睦,社会安定,种族繁衍以及个人身心健康。其要点主要有二:
1.节欲惜精  所谓节欲,系指房事应有所节制,不可太过。以防肾精过耗,遂致早衰。肾中精气充盈,正气旺盛,则人的体力充沛、智力敏捷、抗病力强,有利于防病延衰老。
今介绍几种强肾保健功法:
(1)叩齿咽津翕周法
每日早晨起床后叩齿100次,然后舌舔上腭及舌下、齿龈,含津液满口,频频咽下,意送至丹田。翕周即收缩肛门,吸气时将肛门收紧,呼气时放松,一收一松为一次,连续做50次。此法有滋阴降火、固齿益精、补肾壮腰的作用,能防治性功能的衰退。
(2)按摩下肢涌泉法
取坐位,双手搓热后,双手掌分别紧贴脚面,从趾跟处沿踝关节至三阴交一线,往返摩擦20~30次,然后用手掌分别搓涌泉穴100次,同时,意守涌泉穴,手势略有节奏感。本法有交通心肾、引火归源之功,对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遗精等症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双掌摩腰法    取坐位,两手掌贴于肾俞穴,中指正对命门穴,意守命门,双掌从上向下摩擦40~100次,使局部有温热感。此法有温肾摄精之效,对男子遗精、阳萎、早泄,女子虚寒带下、月经不调等均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4)壮阳固精法(仅用于中老年男子)
 兜阴囊:取半仰卧位。将双手搓热后,以一手扶小腹,另一手将阴囊上下兜动,连续做60~100次,然后换手也做60~100次。拿睾丸:一手扶小腹,另一手抓拿睾丸,一抓一放为一次,连续做60~100次,然后换手,以同样方法再做一次。提阳根:一手掌面紧贴丹田,另一手握阴茎和睾丸向上、下、左、右提拉各30次,然后换手再做一次。壮神鞭:两手掌夹持阴茎,逐次加力,来回搓动100~200次。做功时不要憋气,要放松肌肉,意念部位,切忌胡思乱想。此功法有壮阳、补肾、固精作用,该功法未婚青年不宜练,最适用于中老年操练,久练能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5)培元固本法(仅用于女子)
取坐位或仰卧位。揉乳房:两手同时揉乳房正反方向各30~50圈,再左右与上下各揉30~50次。抓乳房:两手交叉。用手指抓拿乳房,一抓一放为一次,可做30~50次。捏乳头:两手手尖同时捏住乳头,以不痛为度,一捏一放为一次,连续做30~50次。拉乳头:两手同时将乳头向前拉长,然后松回。一拉一松为一次,可连续做30~50次。此功法有滋补肝肾、培补元气、调节功能、促进发育之功效。久练可调节内分泌,提高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增强性功能,延缓衰老。
(6)疏通任督法
取半仰卧位。点神阙:一手扶小腹,另一手中指点按在神阙穴上,默数60个数,然后换手再做一次。搓尾闾:一只手扶小腹,另一手握尾间30~50次,然后换手再重做30~50次。揉会阴:一只手或双手重迭扶在阴部。手指按在会阴穴上,正反方向各揉按30~50次。揉小腹:双手重迭,在小腹部正反方向各揉按30~50圈。此功法可温运任脉,疏通任督,培补元气。
2.注意房事卫生  房事应在安静、舒适、健康、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若气候、环境恶劣、情绪紧张或不愉快时,不宜进行房事。女子月经期间、孕期、产后恶露未净时应禁止房事。男女双方患病时,皆不宜房事。
行房之前,阴器宜洗净,以防因不洁而致病。此外,应杜绝性生活的混乱,以免罹患性传播疾病。
七、传统健身术
我国的传统健身术,内容十分丰富。如:五禽戏、太极拳、易筋经、八段锦,各种气功以及武术运动等,种类不同、套路和功法各别,各具特色。有的以动为主,旨在运动健身,使人体各部位的关节筋骨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使百脉通畅,气血调和,各系统机能活跃,从而使机体健壮结实,臻于长寿。有的以静为主,主动地炼“意、气、形”,强调自我的身心锻炼,从而发挥其保健抗衰防老的作用。
例如:气功养生就是一个颇具特色又较为普及的中医养生方法。气功,古称“导引”、“吐纳”等。是通过自身调摄,以炼意、炼气、炼形为要素的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长期以来,随着气功的流传、普及和发展,形成了众多流派和不同功法。其分类方法亦丰富多彩,如有的将当今常练的气功分为“他导引”和“自导引”两类。他导引应属于气功师发气治病等特异功能类;自导引又可分为动功与静功两种:放松功、站桩功、内养功等属于静功类;大雁功、鹤翔桩等以动为主,属于动功一类。
关于气功养生的原理,人们常以“气论”和“经络学说”等为理论基础,以练功“三要素”为重点来探索气功保健防衰的机理。所谓练功“三要素”,习惯上系指气功活动中的炼意(调神)、炼气(调气)、炼形(调身)而言。如以内养功的练法要求言之:炼意,即诱导人静。可意守一定的部位(如“丹田”、“会阴”或某些穴位)而“入静”,做到排除杂念,思想集中于练功;炼气,主要是调息,即调整呼吸。要求做到练功过程中呼吸匀细深长;炼形,主要是指调整好舒适耐久的特定姿式,并要求放松周身,顺乎自然。在练功过程中,强调炼气、炼意与炼形的整体配合,如以意领气,以气贯形。即使是动功,亦要求以意领体,身随意动,动作应与呼吸相配合,使形气相得。
实践证明,坚持正确的气功修炼,确实能对机体的生命活动产生良好的影响,起到保健防衰的作用。并且,能对某些疾患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或有利患病机体的早日康复。
尽管人们对各种气功流派的功法、功理、作用的认识不一,有的还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迷雾,但是,气功养生的实践效果,现代科学技术对气功的研究资料,已不断地证明气功养生术是一门科学,是中华文化遗产的瑰宝。
八、娱乐养生
各种娱乐活动,对怡神养性、防病健身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谓娱乐养生,是指通过轻松愉快、活泼多样的活动,在美好的生活气氛和高雅的情趣中,使人们舒畅情志、怡养心神、增加智慧、活动筋骨、畅通气血、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寓养生于娱乐之中,而达到养神健形,益寿延年的目的。
1.琴  棋  书  画
(1)琴与音乐  琴是我国一种古老而富有民族特色的弹弦乐器,因它常与瑟一起演奏,琴瑟并称。音乐可以表达思想感情,抒发内心情怀,引起人的共鸣。欣赏音乐要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如进餐时,听轻松活泼的乐曲较为适宜,有促进消化的作用;临睡前,听缓慢悠扬的乐曲,有利于睡眠;工间休息时,听欢乐、明快的乐曲,有利于解除疲劳等。要结合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曲目。如老年人、体弱者及心脏病患者,宜选择慢节奏的乐曲;年轻人宜选择强节奏的乐曲等等。要根据个人爱好选择曲目:无论民族乐、管弦乐,还是地方戏曲,同样都能起到调节情志的作用。要根据情绪的变化,练习、演奏乐曲,在心闲气静之时,方能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情绪不宁,忧伤恼怒之时,以暂不弹奏为佳。
(2)弈  棋  我国传统棋类有很多,如围棋、象棋、军棋,雅俗共赏,变化万千,趣味无穷。弈棋之时,精神专一,意守棋局,杂念皆消,神情有弛有张,古有“善弈者长寿”之说,弈棋可养性益智、锻炼思维、身心舒畅。但饭后不宜立即弈棋,不要情绪波动,每次不要时间过长,更不要挑灯夜战。
(3)书画
习书作画和书画欣赏可养生、治病。习书作画是自己动手,或练字或作画,融学习、健身及艺术欣赏于一体。书画欣赏是指对古今名家的书画碑帖艺术珍品的欣赏、在艺术美的享受之中,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但劳累之时或病后体虚,不必强打精神;大怒、惊恐或心情不舒时,气机不畅心情难静,不宜立刻写字作画;饭后不宜马上写字作画;“功到自然成”,不可操之过急。
2.旅  游
旅游是娱乐养生的内容之一,历代养生家多提倡远足郊游。旅游不仅可以一览大好河山之壮丽景色,而且还能借以舒展情怀,开阔心胸,锻炼身体,增长见识,是一种有益于身心调养的活动。
旅游健身要考虑到季节:春季天地气清,万物以荣,春芽初萌,自然生发之气始生,当顺应自然之生机,踏青便是一项有益活动;夏季天气炎热,暑热之气难耐,此时宜去海滨或森林以避暑养气,而且要避免太阳直射,尤避长时间在阳光下暴露;秋高气爽的季节,是旅游的最佳时机,无论登山临水,还是游览古迹,均不失为最使人惬意的黄金季节;冬季雨雪偏多,一般不宜远游,但近处踏雪赏梅,观冰山玉树,看满天飞絮,也颇有情趣。
另外,要根据人气质的不同选择旅游项目:一般地讲,多血质者应去名山大川直抒胸怀;胆汁质者则游亭台楼村,静怡心境;抑郁质和粘液质则应以观今古奇观和起落较大的险景胜地为佳,改变抑郁多愁之心境,这样因人而异,更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3.花 木  垂 钓
自古以来,鲜花以其颜色、馨香、风采和风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鲜花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花香中含有一类既能净化空气、又能杀菌灭毒的物质——芳香油,令人气顺意扬,血脉调和,产生“沁人心脾”之快感。不同的花朵,能产生不同的芳香油。萝卜花、南瓜花、百合花的香味可治疗糖尿病;天竺花香味可镇静神经、促进睡眠,并有良好的健脑作用;豆蔻花香能治胃病;苏合花香对高血压、冠心病很有疗效;有些花,如文竹、仙人掌、秋海棠、天竺葵等还分泌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某些细菌;有些花草的气味具有驱散苍蝇、蛾子、蚊虫的作用。
垂钓作为一种户外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而且修身养性,有益健康。但风湿症患者应舍此活动,因近水可使风湿病情加重,身体不适。要注意安全,不要坐在潮湿处,以免染病,还要时间适度。
九、浴身保健
浴身保健系指利用水、日光、空气、泥沙等天然物理因素,来沐浴锻炼以防病健身的方法。根据浴身的方式方法不同,通过沐浴,可分别起到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调和阴阳、振奋精神等作用。
1.冷水浴
冷水浴不仅对皮肤起到清洁作用,还可促进皮脂分泌,使之变得柔润光滑而富弹性,皱纹减少,保持健美,也不易感染皮肤病。冷水浴包括冷水浴面、擦身、浴足、浸浴、冲淋、冬泳等形式。
浴面 将面都浸入冷水中,用鼻呼气,抬头吸气,如此反复5~10次;用毛巾蘸冷水摩擦脸、耳和颈项部,擦洗后用干毛巾擦干;再用手掌擦面、颈部,直至发红发热。
擦身 是冷水浴与按摩配合进行的锻炼。擦身的顺序为:脸——颈——上肢——背——胸——腹——下肢。摩擦四肢时,沿向心方向,即从肢端开始,以助静脉返流。手法由轻到重,时间长短因人而异,以皮肤发红温热为度。
淋浴 开始先用冷水淋湿手足,再用湿毛巾摩擦胸背部,然后在喷头下冲淋,同时用毛巾擦洗。时间根据水温、气温及个人身体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为3~5分钟,在寒战期前结束。浴后宜用干浴巾擦干全身,使身体清爽、温暖、舒适。
浴足 两脚浸入冷水中,用手或脚相互摩擦,每次1~2分钟,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擦红。还可用手指按摩涌泉穴(在脚心前部)各30次左右。
浸浴 即把身体浸入冷水中。应严格根据个人的耐受性来调节水温,开始可略高,逐步降低,直至所需温度。水中停留时间一般为0.5~2分钟。出浴后用干浴巾将皮肤擦至微红,以锻炼后感到精神振作、温暖舒适、眠食俱佳为宜。
冬泳 须经系统的室内冷水浴锻炼后,机体对寒冷有较强适应能力,体质已强壮者,方可考虑室外冬泳锻炼。泳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一般时间不宜过长。
应用原则和禁忌:冷水浴锻炼老少皆宜,四季皆可。个人情况不同,应灵活掌握。
2.热水浴
温热水浴的方法很多,可在盆中洗,池内浸泡,更多的则采用淋浴方式;可施行全身淋浴,也可用局部浴,如面浴、足浴等。使用时可根据需要、习惯、身体状况及现实条件灵活选择。
“冷热水交替浴”系热水浴与冷水浴的交替合并使用,一般程序为先热后冷。可按照下列顺序进行:冲淋上肢——下肢——腰部——胸腹——背部——头顶。同时配合擦浴,转动肢体,以通体清爽,舒适为度。最后,用干浴巾擦干全身,穿好衣服。
沐浴的水温可根据习惯和身体情况而定。古人也主张浴水温度适宜,不可太热,因水温太热则腠理开泄,蒸迫汗液,伤人津气。如长时间在热水中浸泡,会使全身体表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引起大脑缺氧、贫血甚至晕厥。吃饭前后30分钟内不宜沐浴。
3.蒸气浴
蒸气浴的施行方法和程序与一般沐浴不同,其风格独特,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
准备:就浴者脱衣后进入淋浴室,用温水、肥皂洗净全身并擦干或用热风吹干。
入浴:进人蒸气浴室后,根据个人体质及耐受程度,在浴室四壁不同高度的木栅板上平卧或就坐,可不断变换体位以均匀受热。还可用树枝烫软后拍打身体,以产生机械刺激和周围空气流通。历时7~15分钟。
降温:待全身发热后,走出蒸气浴室,进入降温室。用14℃~17℃的冷水冲淋或浸泡2~3分钟,也可在户外用冷空气降温,或在江河湖水中游泳。
反复:出浴后经过一定时间降温,在还未出现寒冷感觉时即擦干身体,休息10分钟后,再进入蒸气浴室,停留一段时间后,又离开蒸气室降温。如此反复升、降温2~5次。
蒸气浴时,宜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选定适当温度、湿度和停留时间。健康人在干热蒸气浴(气温80C~90℃,气湿20%~40%)室内,平均耐受时间为17分钟左右;在湿热蒸气浴(40℃~50℃气湿80%~100%)室内,一次最多可停留19分钟。
4.药浴
药浴是指在浴水中加入药物煎汤或浸液,或直接用中药蒸气淋浴全身或熏洗患病部位的健身防病方法。药浴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浸浴、熏蒸、烫敷三种。作养生保健用,以浸浴多见。
浸 浴 将药物用纱布包好,加清水约10倍,浸泡20分钟,煎煮30分钟,将药液倒入浴水内,即可浸浴。一剂药可用2~3次,每次浸浴20分钟,每日一次。可全身浸浴也可局部泡洗。
熏 蒸 将药物置纱布袋中,放入较大容器中煎煮,用煎煮时产生的热气熏蒸局部;或用蒸气室作全身浴疗。趁药液温度高、多蒸气时,先熏蒸后淋洗,当温度降至能浸浴(一般为37℃~42℃)时,再浸浴。
烫 敷 将药物分别放入两个纱布袋中上笼屉或蒸锅内蒸透,乘热交替放在局部烫贴,加上按摩效果更好。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1~3周为一疗程,多用于治疗与康复。
药浴方举例:
香药澡豆方(《太平圣惠方》):“大豆五升,赤小豆四合,苜蓿五两,零陵香五两,冬瓜仁六分,丁香二两,麝香半两(细研),茅香三两,猪胰五具。(细切)上九味,捣细罗为散,与猪胰相合,捣均匀。用时与少量水相合,洗手部及全身。有香身护肤、润燥作用。(麝香价昂可以不用)
护肤美容方:绿豆、百合、冰片各10g,滑石、白附子、白芷、白檀香、松香各30g。研末入汤温浴,可使容颜和体肤白润细腻。
食醋熏蒸方:按3~5ml/m2计算,取食醋置锅内,加2~3倍的水,加热蒸发,使蒸气弥漫空间,人在室内,每日一次,连续3~5天,防治流感有效;亦可将食醋兑水置搪瓷杯内加热,用鼻呼吸其热汽,每次15分钟,连续2~3次,防治感冒效果亦佳。
葱白烫方 葱白500g,切细,加麝香2.5g拌匀,分两份各置纱布包内。先以一包置脐上熨烫,30分钟一换,可治癃闭。
5.海水浴
海水浴系指在天然海水中浸泡、冲洗或游泳的一种健身防病方法。海水浴的时间一般在每年7~9月份,上午9~11时,下午3~5时为宜;每次20~60分钟,以不觉十分疲劳为度。浴前要充分活动肢体,浴后用淡水冲洗身体。患重度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意外、活动性肺结核、肝硬化、肾炎及妇女月经期,不宜海水浴。
十、保健灸  按摩
1.保健灸法
保健灸从形式上分,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三种,以艾条灸为常见;从方法上分,又可分为直接灸、间接灸和悬灸,三种方法均可采用。根据体质情况及所需的养生要求选好穴位,将点燃的艾条或艾炷对准穴位,使局部有温和的热感,以舒适并能耐受为宜。时间可在3~5分钟,最长到10~15分钟为宜。一般说来,健身灸时间可略短;病后康复,施灸时间可略长;春、夏二季施灸时间宜短,秋、冬宜长;四肢、胸部施灸时间宜短,腹、背部位宜长;老人、妇女、儿童施灸时间宜短,青壮年时间可略长。
施灸的时间,传统方法多以艾炷大小和施灸壮数多少来计算。艾炷是用艾绒捏成的圆椎形用量单位,分大、中、小三种。如蚕豆大者为大炷,如黄豆大者为中炷,如麦粒大者为小炷。每燃烧一个艾炷为“一壮”。实际应用时,可据体质强弱而选择。体质强者,宜用大炷。体质弱者,宜用小炷。
今介绍一些保健灸常用穴位:
足三里 常灸足三里,可健脾益胃,促进消化吸收,强壮身体,中老年人常灸足三里还可预防中风,具防老及强身作用。灸法:用艾条、艾炷灸均可,时间可掌握在5~10分钟。
神  阙 位于肚脐正中处。神阙为任脉之要穴,具有补阳益气、温肾健脾作用。《扁鹊心书》指出:“依法熏蒸,则荣卫调和,安魂定魄,寒暑不侵,身体开健。其中有神妙也,…凡用此灸,百病顿除,益气延年”。灸法:灸七至十五壮,灸时用间接灸法,如:将盐填脐窝中,置艾炷灸之,有益寿延年之功。
膏  肓 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常灸膏肓穴,有强壮作用。灸法:艾条灸,15~30分钟,艾炷灸7~15壮。
中  脘 位于脐直上四寸处。为强壮要穴,具有健脾益胃、培补后天的作用。一般可灸7~15壮。
涌  泉 脚趾卷屈,在前脚掌中心凹陷处取穴。此穴有补肾壮阳、养心安神作用。常灸此穴,可健身强心、益寿延年。一般可灸三至七壮。
其他如曲池、三阴交、关元、气海等穴,均可施灸,具有强身保健功效。
2.保健推拿、按摩
按摩古称“按跷”,是我国传统的摄生保健方法之一。运用手和手指的技巧,按摩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保健的养生方法,叫做保健按摩。保健按摩法多以自我按摩为主,简便易行,行之有效。较有代表性的保健按摩如:眼保健功、干沐浴法等,现介绍一些传统的保健按摩法。
(1)熨目 《诸病源侯论》云:“鸡鸣以两手相摩令热,以熨目三行,以指抑目。左右有神光,令目明,不病痛。”
具体做法:两手相摩擦,搓热后,将手掌放于两眼之上,这就是熨眼,如此反复熨眼三次。然后,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压眼球,稍停片刻。做熨目,宜在黎明时分。
功用:养精明目,常做此法,可使眼睛明亮有神,而不生病痛。
(2)摩耳 具体做法:两手掌按压耳孔,再骤然放开,连续做十几次。然后,用双手拇指、食指循环儿廓自上而下按摩20次。再用同样方法按摩耳垂30次,以耳部感觉发热为度。
功用:增强听力,清脑醒神。
(3)按双眉 具体做法:用双手拇指关节背侧按摩双眉,自眉头至眉廓,经攒竹、鱼腰、鱼尾、丝竹空等穴。做时可稍稍用力,自己感觉略有酸痛为度,可连续按摩5~10次。
(4)摩腹 具体做法:用手掌面按在腹上,先以顺时针方向,再以逆时针方向,各摩腹20次。立、卧均可。饭后、睡前均可进行。
功用:饭后摩腹有助于消化吸收;临睡前摩腹可健脾胃助消化,并有安眠作用。
(5)捶背 捶背分自已捶打、他人捶打两种
自己捶打:两腿开立,全身放松,双手半握拳,自然下垂。捶打时先转腰,两拳随腰部的转动,前后交替叩击背部及小腹。可连续做30~50次。叩击部位,先下后上,再自上而下。
他人捶打:坐、卧均可。坐时,身体稍前倾;卧时,取俯卧位,两臂相抱,枕于头下。捶打者用双拳沿脊背上下轻轻捶打,用力大小以捶身体震而不痛为度。从上而下为一次,可连续打5~10次。
功用:背部为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之处,按摩、捶打背部,可促进气血运行,和调五脏六腑,舒筋通络,益肾强腰。
(6)摩涌泉 具体做法:用左手拇指按摩右足涌泉穴;用右手按摩左足。按摩时,可反复摩擦30~50次,以足心感觉发热为度。此法适宜在临睡前或醒后进行。
功用:常摩涌泉穴,具有调肝、健脾、安眠、强身的作用。
十一、药物养生
运用具有抗老防衰作用的药物来达到延缓衰老、健身强身的方法,即是药物养生。历代医家不仅发现了许多益寿延年的保健药物,而且也创造出不少行之有效的抗衰防老的方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益寿延年中药
具有延年益寿作用的中药有很多,历代本草及医家著述均有所记载,这类药品一般均有补益作用,同时也能疗疾。即有病祛病、无病强身延年。可以配方,亦可以单味服用。其功用分补气、养血、滋阴、补阳四类。
(1)补气类
人  参 味甘微苦,性温。《本经》谓其“主补五脏,安精神”,“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本品可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对年老气虚、久病虚脱者,尤为适宜。人参一味煎汤名“独参汤”,具有益气固脱之功效。年老体弱之人,长服此汤,可强身体,抗衰老。人参切成饮片,每日含化,可补益身体,防御疾病,增强机体抵抗能力。近代研究证明:人参可调节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其所含人参皂式,确实具有抗衰老作用。
黄  芪 味甘,性微温。本品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补益五脏,久服壮骨强身,治诸气虚。清宫廷保健多用黄芪补中气,益营血。单味黄芪480g,用水煎透,炼蜜成膏,以白开水冲服。近代研究表明,黄芪可增强机体抵抗力,具有调整血压及免疫功能,有类激素样作用,可改善冠状循环和心脏功能。同时证明,黄芪具有延长某些原代细胞和某些二倍体细胞株寿命的能力。
茯  苓 味甘淡,性平。《本经》谓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本品具有健脾和胃、宁心安神、渗湿利水之功用。《普济方》载有茯苓久服令人长生之法,历代医家均将其视为常用的延年益寿之品。因其药性缓和,可益心脾、利水湿,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可扶正又可去邪,故为平补之佳品。
将白茯苓磨成细粉,取15g与粳米煮粥,名为“茯苓粥”,李时珍谓:“茯苓粉粥清上实下”。常吃茯苓粥,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好处。清代宫廷中曾把茯苓制成茯苓饼,作为经常服用的滋补佳品,成为却病延年的名点。近代研究证明,茯苓有效成分90%以上为茯苓多糖,其不仅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常食还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确实是延年益寿的佳品。
山  药 味甘,性平,《本经》谓其:“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本品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作用。因此,体弱多病的中老年人,经常服用山药,好处颇多。《萨谦斋经验方》载有山药粥,即用干山药片之45~60g(或鲜山药100~120g,洗净切片),粳米60~90g同煮粥。此粥四季可食,早晚均可用,温热服食。常食此粥,可健脾益气止泻痢,对老年性糖尿病、慢性肾炎等病均有好处。近代研究证明,山药营养丰富,内含淀粉酶、胆碱、粘液质、糖蛋白和自由氨基酸、脂肪、碳水化物、维生素C等。山药中所含的淀粉酶,可分解成蛋白质和碳水化物,有滋补效果。
薏苡仁 味甘淡,性凉。《本经》将其列为上品,谓其:“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久服轻身益气”。本品具有健脾、补肺、利尿之效用。薏苡仁是一味可作杂粮食用的中药,用薏苡仁煮饭和煮粥历代均有记载、沿用至今。将薏苡仁洗净,与粳米同煮成粥,也可单味薏苡仁煮粥,具有健脾胃、利水湿、抗癌肿之作用。中老年人经常服用很有益处。近代研究证明,薏苡仁含有丰富的碳水化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薏苡素、薏苡醇以及各种氨基酸。药理试验发现其对癌细胞有阻止生长和伤害作用。由于其药性缓和、味甘淡而无毒,故成为大众喜爱的保健佳品。
(2)养血类
熟  地 味甘、性微温。《本草纲目》谓其:“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本品有养血滋阴之功。《千金要方》载有熟地膏,即将熟地300g,煎熬三次,分次过滤去滓,合并滤液,兑白蜜适量,熬炼成膏,装瓶藏之。每服二汤匙(约9~15g)日服1~2次,白开水送服。对血虚、肾精不足者,可起到养血滋阴,益肾填精的作用。近代研究,本品有很好的强心、利尿、降血糖作用。
龙眼肉 味甘,性温。《本经》谓其:“久服强魂聪明,轻身不老”。本品具有补心脾、益气血之功。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在其所著的《老老恒言》中载有龙眼肉粥,即龙眼肉15 g、红枣10g、粳米60 g,一并煮粥。具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之效用,每日早晚可服一、二碗。该书云:“龙眼肉粥开胃悦脾,养心益智,通神明,安五脏,其效甚大”,然而“内有火者禁用”。近代科学研究证明,龙眼肉的成分内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B、葡萄糖、蔗糖及酒石酸等。据临床报道,对神经性心悸有一定疗效。
阿  胶 味甘,性平,《本经》谓其:“久服轻身益气。”本品具有补血滋阴、止血安胎、利小便、调大肠之功效,为补血佳品,适用于血虚诸证。本品单服,可用开水或热黄酒烊化或隔水炖化,每次3~6g。近代研究,本品含有胶原、多种氨基酸、钙、硫等成分,具有加速生成红细胞和红蛋白、促进血液凝固作用,故善于补血、止血。
紫河车 味甘咸,性微温。《本草经疏》谓:“人胞乃补阴阳两虚之药,有返本还元之功”。本品具有养血、补气、益精等功效。紫河车可单味服用,也可配方服用。单味服用,可炖食,亦可研末服。用新鲜胎盘一个,挑去血络,漂洗干净后,炖熟食用。或洗净后,烘干,研为细末,每次3~10g,温水冲服。近代实验研究及临床实践证明,紫河车有激素样作用,可促进乳腺和子宫的发育。由于胎盘含抗体及干扰素,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抗过敏作用,可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
(3)滋阴类
枸杞子 味甘,性平。《本经》云其:“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本草经疏》曰:“枸杞子,润血滋补,兼能退热,而专于补肾,润肺,生津、益气。为肝肾真阴不足、劳乏内热补益之要药。老人阴虚者十之七八,故服食家为益精明目之上品。”本品具有滋肾润肺、平肝明目之功效。《太平圣惠方》载有枸杞粥,用枸杞子30g,粳米60g,煮粥食用。对中老年因肝肾阴虚所致之头晕目弦、腰膝酸软、久视昏暗及老年性糖尿病等有一定效用。《本草纲目》云:“枸杞子粥,补精血,益肾气”,对血虚肾亏之老年人最为相宜。近代研究,枸杞子含有甜菜碱、胡萝卜素、硫胺、核黄素、烟酸、抗坏血酸、钙、磷、铁等成分,具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防止脂肪肝、促进肝细胞新生作用。
玉  竹 又名葳蕤,味甘、性平。《本草拾遗》云其“主聪明,调气血。令人强壮”。本品可养阴润肺。《太平圣惠方》载有服葳蕤法:“二月九日,采葳蕤根切碎一石,以水二石煮之。从旦至夕,以手捋烂,布囊榨取汁熬粥,其渣晒,为末,同熬至可丸,丸如鸡头子大。每服一丸,白汤下,日三服,导气脉,强筋骨,治中风湿毒,去面皱,益颜色,久服延年。”近代研究证明,本品有降血糖作用及强心作用,对于糖尿病患者、心悸者有效。本品补而不腻,凡津液不足之症皆可应用。但胃部胀满、湿痰盛者应慎用或禁用。
黄  精 味甘,性平。《本经逢原》云:“宽中益气,使五脏调和,肌肉充盛,骨髓坚强,皆是补阴之功。”《太平圣惠万》载有服黄精法:将黄精根茎不限多少,洗净,细切,用流水去掉苦汁。经九蒸九晒后,食用之。对气阴两虚,身倦乏力,口干津少有益。近代研究证明,黄精具有降压作用,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肝脏脂肪浸润也有一定功效。所以,常吃黄精,对肺气虚患者有益,还能防止一些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桑椹子 味苦,性寒。《本草拾遗》云:“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将桑根水煎,过滤去滓,装于陶瓷器皿中,文火熬成膏,兑适量白蜜,贮存于瓶中。日服二次。每次9~15g(约一、二汤匙),温开水调服。具有滋补肝肾、聪耳明目之机能。近代药理研究证明:桑椹子的成分含有葡萄糖、果糖、鞣酸、苹果酸(丁二酸)、钙质、无机盐、维生素A、维生素D等。临床上用于贫血、神经衰弱、糖尿病及阴虚型高血压。
女贞子 味甘微苦,性平。《本经》谓其:“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疾,久服肥健,轻身不老”,《本草纲目》云:“强阴,健腰膝,变白发,明目”。本品可滋补肝肾,强阴明目。其补而不腻,但性偏凉,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慎用。现代研究证明:女贞子的果皮中含三萜类物质,如齐墩果醇酸、右旋甘露醇、葡萄糖。种子含脂肪油,其中有软脂酸、油酸及亚麻酸等成分。本品有强心、利尿作用。还可治淋巴结核及肺结核潮热等。
(4)补阳类
菟丝子 味甘、辛,微温。《本经》谓其:“补不足,益气力”,《名医别录》云:“久服明目,轻身延年。”本品具有补肝肾、益精髓、坚筋骨、益气力之功效。《太平圣惠方》载有服菟丝子法,云:“服之令人光泽。唯服多甚好,三年后变老为少,久服延年”。具体方法是:“用酒一斗浸,干再浸,令酒尽乃止,捣筛”,每次酒服6g,日服二次。此药禀气和中,既可补阳,又可补阴。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现代研究证明,菟丝子含树脂样的糖体、大量淀粉酶、维生素A类物质等。
鹿  茸 味甘咸,性温。《本经》谓其:“益气强志,生齿不老”。《本草纲目》云:“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本品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之功效。单味鹿茸可冲服,亦可炖服。冲服时,鹿茸研细末,每服0.5~1g。炖服时,每次服1.5~4.5g,放杯内加水,隔水炖服。阴虚火旺患者及肺热、肝阳上亢者忌用。近代科学研究证明:鹿茸含鹿茸精,系雄性激素,又含磷酸钙、碳酸钙的胶质、软骨及氯化物等。能减轻疲劳、提高工作能力,改善饮食和睡眠,可促进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状红细胞的新生,促进创伤骨折和溃疡的愈合,是一种良好的全身强壮药物。
肉苁蓉 味甘咸,性温。《本经》谓其:“养五脏,益精气”,《药性论》云:“益髓,悦颜色,延年。”本品有补肾助阳、润肠通便之功效。本品单味服用,可以水煎,每次6~15g内服,亦可煮粥食用。《本经逢原》云:“肉苁蓉,老人燥结宜煮粥食之。”即肉苁蓉加大米、羊肉煮粥,有补肝肾、强身体之功用。近代研究证明。肉苁蓉含有列当素、微量生物碱、乳类、激酸类物质,具有激素样作用,性激素样作用,还有降压、强心、强壮、增强机体抵抗力等作用。
杜仲 味甘,性温。《本经》谓其:“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强志……久服轻身耐老”。本品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效。近代科学研究证明:杜仲含有杜仲酸,为异戊己烯的聚合体,还含有树脂。动物实验证明,杜仲有镇静和降血压作用。
2.益寿延年名方
(1)健脾益气方  本类方药均以培补后天脾胃为主,辅以其他法则,兼而用之。脾居中央,以溉四旁,脾胃健旺,斡旋之力充实,则周身皆得其养,气血充盛,便可延缓衰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