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粟山房】朱绍良先生《简谈<唐后行从图>的笔墨》

 arrazaghi 2015-05-29

No,6:《简谈<唐后行从图>的笔墨》图1《送子天王图》,图2《朝元仙仗图》,图3《募驴图》,图4《女史箴图》,图5《唐后行从图.铁线描》,图6《免胄图》,图7《饮中八仙图》,图8《簪花仕女图》,图9《唐后行从图.太湖石》。

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记载:后辈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至如仲达(曹仲达)见北齐之朝,距唐不远,道子(吴道子)显开元之后,绘像仍存。又“论吴生设色”写到:尝观所画墙壁卷轴,落笔雄劲。或墙壁间设色重处,多是后人装饰。北宋米芾在《画史》记载:吴之入神画行笔磊落挥霍如‘莼菜条’。也就是被明清以后画史上长谈到的宽容、轻重、快慢有致的‘兰叶描’。据《宋稗类钞》记载:李龙眠出于顾恺之此所谓‘铁线描’也,马远则出于吴道子此所谓‘兰叶描’也。

北宋中后期是中国绘画史的转型阶段,北齐、唐代的“曹吴一体”,历经五代、北宋早期武宗元、王拙的发展,到了北宋中后期由李公麟主导进行彻底变革。承接顾恺之‘高古游丝描’发展成‘铁线描’,并且在主流文人苏轼、王诜的推崇下,影响到北宋画院。在设色方面一改吴道子‘淡色’风格,追溯顾恺之的浓重设色特点,北宋画院的临仿唐人作品多是大设色风格。

《唐后行从图》从人物线条分析,与吴道子(款)《送子天王图》、吴氏继承者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的线条截然不同。但是,与李公麟《五马图》、北宋徽宗画院张萱(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线条一致。而且,《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经历代考证是北宋徽宗画院临摹。在人物造型能力上,一笔下来无断笔现象,快速、有力、准确具有非常高超绘画基础。纵观李公麟《五马图》线条,从马的颈部至马尾,一笔下来完成造型,与《唐后行从图》人物线条极似。因此,北宋徽宗时期画院流行这种“铁线描”,《唐后行从图》也应是出自画院的杰作。

在唐宋以来的绘画中,园林中设置太湖石的绘画作品很多,如晚唐的孙位《高逸图》中在山涛、王戎、刘伶右侧有两座太湖石。唐·周昉(款,实为北宋画院作品)《簪花仕女图》尾端,仕女身旁矗立太湖石,并作为作品的结束。宋徽宗所绘《祥龙石》足以证明,皇家御园置立太湖石。太湖石的绘画笔法,与《簪花仕女图》一样,勾勒轮廓线之后,没有皴法,只用浓淡墨加赭染出太湖石特质。

描法总结为三大类:一是游丝描类描法,以顾恺之、李公麟、张渥等为主。二是兰叶描类,以吴道子、马远、仇英等人为主。三是减笔描类,以马原、梁楷为主。北宋这三幅张萱(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和历代传为张萱款《唐后行从图》,是李公麟以后的“铁线描”法,南宋以后鲜有所为。

有关《唐后行从图》的部分考证因素,至此已呈献给大家六次分享,还有不少证据以后成文再论。在中国古代书画鉴赏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先贤的成就,也要形成自己的方法论,预祝各位朋友们书画收藏的生涯一帆风顺。










以上文字转自朱绍良先生朋友圈的原文。此文所有图片亦转自朱绍良先生微信。至此,朱绍良先生关于《唐后行从图》的微信考证文章暂时告一段落,朱先生将会进一步整理成文,介时再与大家一同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