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丹·温斯坦称傲牛熊市的秘密》读后

 在路上661 2015-05-29

《史丹·温斯坦称傲牛熊市的秘密》读后

2009年3月14日  tranti

 

最近看《史丹·温斯坦称傲牛熊市的秘密》,忽然想起某个博客上的一段话:“盛开的花在时光中失去色彩,只是,人有高贵的灵魂,为什么不能一直都在盛夏美丽着呢......”。

 

人生没有永远的盛夏,股市没有永远的晴天。对于趋势投资者(区别于价值投资者)来说,股市永远是一个迷,没有答案能让你猜到,是不可知的,无常变化的,周而复始的。也许应该换一个角度去理解,不需要预测市场,不需要关注基本面,因为那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需要遵守纪律,铁的纪律。

 

史丹·温斯坦用一段话来说明这个道理:“你一定要明白何时持有,知道何时放弃,明白何时离开,知道何时落荒而逃。”作者把股市分成四个阶段,打底区域,上升阶段,头部区域,下降阶段。什么时候买进,什么时候持有,什么时候卖出,依据就是按30周均线划分,看个股是处于那个区域。

 

我想,这是基于一个原则吧,就是股市是无常变化的。用史丹·温斯坦的话来说,是所有的投资都会经历周期循环。

 

从基本面分析的角度来看,这个观点是奇怪的。因为在基本面不变的前提下,越是下跌,安全边际越高,越是值得买进。在趋势投资者看来,是在上涨的趋势形成之后买进,也就是上涨越过30周平均线的时候,同时考虑成交量,大势处于多头或者空头,类股的走势,综合各种因素是良好的,就可以买进。

 

我们现在回头看看,2007年末的时候,是什么因素导致银行股的大幅度下跌?2008年银行业绩整体是增长的,只是增长放缓了,但是不至于让银行类股大幅度下跌60%。有通胀引起的银根紧缩的因素,以及地产下滑可能导致的坏账因素,是预期变坏了,更多的是心理的因素导致银行股的大跌。中短期看,股价只是群众们情绪波动的曲线;长期看来,只是企业业绩波动的曲线。史丹·温斯坦考虑的周期是比较短的,或者说是中短线,但是巴菲特考虑的时间周期是10年。在比较短的时间周期里,心理的因素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比较长的时间里,心理的因素就可以被忽略掉了,最终股价反映的只是简单的企业价值。

 

有不变的公司吗?“永久持股”作为一个投资理念是好的,就像年轻人恋爱,如果不考虑厮守终生,最好不要在一起,它提醒了投资人需要谨慎,要仔细选择。但是否存在可以穿越时光的玫瑰?是否存在长盛不衰的公司?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是,有生有灭,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好的公司也是有生命周期的,也是有起伏波动的,因为外界条件一直在变,公司人的因素也一直在变,按照波特的五力模型,竞争的5个要素中,新加入者的威胁、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供货商的议价能力及既有竞争者,每个因素都在不断的变化。

 

为了应对变化,史丹·温斯坦提出以30周均线为依据,依照趋势来操作。巴菲特的主张是,找出变化缓慢的企业,也就是非周期性行业,消费类企业,然后仔细考虑企业的方方面面,用巴菲特的话来说,是好的城堡,好的武士。巴菲特的方法,无疑是最完美的,最接近股票本质的,也就是股票的本质是一门生意,投资者是上市公司生意上的合伙人。但是巴菲特的方法,是非常的难以掌握的,因为你是以经营者的眼光来看企业的,你是否具备经营者的眼光,就是最大的考量了。史丹·温斯坦的方法就简单很多了,但是没能抓住股市的本质,所以我的看法是,可以作为一种有益的参考。

 

史丹·温斯坦给出了以下的纪律,我把它摘录下来:

 

1)当整体市场处于空头走势时,不可以买进。
2)不可买进处于负面类股中的个股。
3)不可买进处于30周移动平均线下方的个股。
4)不可以买进一只个股,其30周移动平均线处于下降状态。
5)一个股票无论走势多么偏多,不可以在涨势发动后太久才买进,其时股价已经离开理想进场点很远。
6)不可买进在突破点处成交量欠佳的个股,如果你采用停止买单买进,赶快卖出该股。
7)不可以买进一个个股,其相对强度不佳。
8)不可以猜测底部。一只看似便宜的个股可能演变成第四阶段灾难。相反的,在突破上方之压力之后再买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