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形态特征
2 生长习性性喜高温高湿、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环境。生性强健,能耐干旱,但畏寒冷、忌涝渍,喜酸性土壤,但也抗碱性。栽培以深厚肥沃、通透良好、富含有机质的酸性沙壤土为佳。适生温度为23℃至30℃,夏季能耐40℃的极端高温,气温低于15℃以下,植株开始落叶休眠,直至来年4月左右。在温带栽培冬季易落叶,在我国南方既可地栽,也宜盆植,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只能盆植,高80厘米至150厘米,开花时散发清香。 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等省区有栽培,在云南南部山中有逸为野生的。原产墨西哥;现广植于亚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3 培育方法繁殖方式鸡蛋花喜湿热气候,耐干旱,喜生于石灰岩石地,扦插繁殖极易成活。一般宜在5月中下旬,从分枝的基部剪取枝条长20-30厘米,剪口处有白色乳汁流出,需放在阴凉通风处2-3天,使伤口结一层保护膜再扦插,带乳汁扦插易腐烂。插入于干净的蛭石或沙床或浅沙盆,然后喷水,置于室内或室外阴棚下,隔天喷水一次,使基质保持湿润即可。插后15-20天移至半阴处,使之见弱光,30-35天生根,45天即可上盆,扦插小苗生根成活后,要及时移栽在口径20厘米的盆中,鸡蛋花对土壤要求不严,宜种植在含腐殖质较多的疏松土壤中,栽种时可略露根上盆,种好后设置于室内,1周后见弱光,再经半月可放在阳光充足处。鸡蛋花生长迅速,需每年春天换盆1次,一般换入口径30厘米的花盆中,盆土可按园土4份、马粪土4份和河沙2份混合调制,每盆还加放100克饼肥或酱渣,50克过磷酸钙或骨粉。换盆植后浇透水,谷雨前后移置室外向阳处。 鸡蛋花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生长环境,夏季不需遮阴,可放置于室外暴晒。夏秋两季是鸡蛋花生长、开花时期,每天晚上浇水1-2次,夏秋遇雨,应及时倒出盆中积水。6-11月每隔10天左右施1次腐熟液肥,浓度为15%。南方鸡蛋花在露地种植,冬季落叶,翌年春再生新叶。北方盆栽宜在10月中下旬移入室内南窗处,注意通风见光。室温宜在10℃以上,低温和室内通风不良,会使植株落叶,室内浇水每隔两周浇1次。盆栽鸡蛋花宜用通透性较好的土陶盆,如用塑料盆要在盆底放层碎砖瓦或碎硬塑料泡沫块,增强透气排水。它的根系较发达,生长较快,小苗可植于内径20厘米的中盆,随着植株的长大,可换入大一号的盆中。它对土壤要求不甚严,以种植在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中生长最佳,家庭盆栽可用腐叶土与菜园表土等量混合后,再加少量沙即可,每年春季萌芽前翻盆换土一次。 鸡蛋花喜湿润,亦耐旱,但怕涝。因此浇水要适度,掌握不干不浇,见干即浇,浇必浇透,不可渍水的原则。春秋季间隔1日至2日见土干浇一次水,夏季晴天每日早上浇一次,傍晚如土干再浇一次,雨季要注意倒掉盆中积水,防烂根,冬季十天半月浇一次,保持盆土微润不干即可。它喜肥,上盆或翻盆换土时,宜在培养土中加20克至30克骨粉,50克至80克过磷酸钙(因其喜生于石灰质土中,要注意补钙),5月至10月,10天至15天施一次淡薄的腐熟有机肥或氮磷钾复合肥,忌单施氮肥,防徒长,冬季不施肥。 鸡蛋花是强阳性花卉,日照越充足,生长越繁茂,花多而香,除上盆或翻盆换土后需要荫蔽7天至10天外,其余时间都宜置于阳光充足处。因其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故不耐寒,在温带栽培冬季落叶是其耐寒性差的表现,宜入室越冬。在最低温度降至10℃前,移入室内,置于阳光充足处,保持室温10℃至15℃,远离电视辐射和空调暖风可不掉叶,但如低于8℃或是通风不良,也会掉叶,只要保持5℃以上,就不会冻死,翌春会发芽长叶。 鸡蛋花在温带种植,一般不会结籽,采用扦插繁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从分枝处剪取长20厘米左右的枝条作插穗,剪口会有白色乳汁流出,如不处理就扦插,插穗易腐烂,可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阴凉处,2天至3天后待伤口处长出一层保护膜再插,或是将伤口蘸草木灰、硫磺粉,待稍干后再插入蛭石或素沙盆内,置于通风良好的阴处,常向插穗喷水保湿,20天后移至早晨或傍晚能见太阳的半阴处,30天至40天可生根,成活率高,秋季或翌春上盆。 生长特点
虫害防治1.主要症状:发生在叶片上。病斑初期为褐色小斑点;扩展后病斑呈多角形至不规则状,边缘暗黑色,内黑褐色;后期病斑干枯,在潮湿环境下病斑上出现黑色粒状物。 2.发病原因: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存活在栽培基质内及植物病残体上。以春季发病为多,室内可重复侵染危害,7-8月发病较重。[3] 3.防治方法: ⑴ 加强养护,及时换盆更新基质,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生长势。 ⑵ 早春季节每隔7-10天喷洒1次0.5%波尔多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多菌灵600倍液。 二、红蜘蛛 用喷施敌死虫机油乳油100-200倍液防治 三、白粉病 一种真菌病害,在高温通风不良而又湿度较高的环境中危害鸡蛋花。在嫩叶上出现白粉似的现象, 防治:可用50%的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或20%的三唑酮乳油2500倍液喷洒,每10天一次,连续2次至3次。 四、介壳虫 可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喷杀。 五、锈病 叶背面发生橘黄色脓包,叶表面相应有小的浅黄色病斑。 防治:可选用25%粉锈宁1500至2000倍液。 原产美洲墨西哥。我国已引种栽培,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省区有栽培,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需要在温室内栽培。 全球约7种。原产于西印度群岛和美洲,现已遍布全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我国引入栽培有红鸡蛋花、鸡蛋花P.及1栽培品种。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常见栽培。 4 应用价值鸡蛋花,夹竹桃科的落叶小乔木,又名缅栀子,其花瓣洁白,花心淡黄,极似蛋白包裹着蛋黄,因此得名。每年4、5月间,端庄高雅的鸡蛋花便陆续绽放,香气浓郁,沁人肺腑,5片花瓣轮叠而生,特象孩子们手折的纸风车。实际上,鸡蛋花除了白色的之外,还有有红、黄两种,都可提取香精供制造高级化妆品、香皂和食品添加剂之用,价格颇高,极具商业开发潜力;也可将鲜花晒干后供泡茶之用,俗称鸡蛋花茶,有治热下痢、润肺解毒之功效。鸡蛋花树形美观,茎多分枝,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叶似枇杷,冬季落去后,枝头上便留下半圆形的叶痕,颇象缀有美丽斑点的鹿角,可谓热带地区园林绿化、庭院布置、盆栽观赏的首选小乔木佳品。树皮薄而呈灰绿色,富含有毒的白色液汁,可用来外敷,医治疥疮、红肿等症。木材白色,质轻而软,可制乐器、餐具或家具。
5 中药属性
鸡蛋花是广东著名的凉茶五花茶中的五花之一,性凉,味甘、淡;归大肠、胃经,具有润肺解毒、清热祛湿、滑肠的功效。如《岭南采药录》说它能“治湿热下痢,里急舌重,又能润肺解毒”。苦瓜虽苦,但苦味性凉,暑热日时吃后倍感凉爽舒适,有清心开胃的效果。 【药名】:鸡蛋花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朵。 【功效】:清热解暑、清肠止泻、止咳化痰。 【主治】:治中暑、痢疾、腹痛、咳嗽。 【性味归经】:《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入肺、大肠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7.5~20克。 【用药忌宜】:凡暑湿兼寒,寒湿泻泄,肺寒咳嗽,皆宜慎用。 【药物配伍】:配西瓜翠衣,清热生津;配马齿苋;清利气分热;配竹茹,肺热咳嗽。 【别名】:蛋黄花、擂捶花(《广东中药》Ⅱ)、大季花(《广西药植名录》)。鸡蛋花 ,又名:缅栀子(《植物名实图考》) 【处方名】:鸡蛋花、蛋黄花、缅栀子、大季花。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夏、秋采摘盛开的花朵,晒干。 【拉丁名】:Plumeria rubra L. Var. Acutifolia (Poir.) Bailey 。 【炮制方法】:采摘后,晒干。 【考 证】:出自《岭南采药录》。 【生药材鉴定】:干燥花朵,黄褐色至棕褐色,皱缩,主要为5枚大形旋转排列的花瓣。花瓣倒卵形,长约3厘米,宽约1.5厘米;下部合生成细管,长约1.5厘米。内藏雄蕊5,花丝极短;有时可见小的卵状子房。气醇香,味清淡稍苦,以净花、干燥、色黄褐、气芳香者为佳。
【功效】:清热;利湿;解暑 【主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泄泻痢疾;尿路结石;预防中暑 【各家论述】: 1.《岭南采药录》:治湿热下痢,里急后重,又能润肺解毒。 2.《南宁市药物志》:止咳。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茎皮,花开时采花,晒干或鲜用。 【用药禁忌】:凡暑湿兼寒,寒湿泻泄,肺寒咳嗽,皆宜慎用。 【功效分类】:清热药;祛暑药 【炮制方法】:采摘后,晒干。 【生药材鉴定】:性状鉴别花多皱缩成条状,或扁平三角状,淡棕黄或黄褐色。湿润展平后,花萼较小。花冠裂片5,倒卵形,长约3cm,宽约1.5cm,呈旋转排列;下部合生成细管,长约1.5cm。雄蕊5,花丝极短。有时可见卵状子房。气香,味微苦。以花完整、色黄褐、气芳香者为佳。 【药物应用鉴别】:藿香与鸡蛋花,为暑湿时令要药。藿香微温,醒脾快胃,化湿疏表功佳;鸡蛋花清香微凉,清肺利肠,祛痰止痢力强。暑湿兼表,每用藿香;暑热兼痢,常用鸡蛋花。 【性味】:甘;微苦;性凉 【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蛋花的花朵或茎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花5~10克;茎皮10~15克。 外用;适量,捣敷。 【出处】:《中华本草》 (1)预防中暑 鸡蛋花20克,水煎取汁,作茶饮。 (2)治细菌性痢疾 鸡蛋花10克、木棉花30克、黄连10克、黄柏10克、火炭母30克,水煎服,每日1—2剂。 (3)治急性支气管炎 鸡蛋花10克、金银花30克、鱼腥草30克,加水8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2次服。 (4)治急性传染性肝炎 鸡蛋花10克、茵陈30克、秦皮9克、大黄12克,水煎服,每日1—2剂。 (5)治消化不良 鸡蛋花20克、黄连10克、火炭母30克、车前草15克,水煎服,每日2—3剂。 (6)治感冒发热 鸡蛋花20克、菊花10克、银花10克、薄荷6克(后下),加水35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2次服。 (7)治小儿食积不思饮食、大便插泄 鸡蛋花9克、麦芽20克、神曲10克、布渣叶9克,水煎服,每日2剂。 (8)治痢疾、夏季腹泻 鸡蛋花20一40克,水煎服,每日1剂。 (9)治肺热咳嗽 鸡蛋花3—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6 现代研究化学成分树皮中含α-香树脂醇(α-amyrin),β-香树脂醇(β-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鸡蛋花甙(plumieride),东莨菪素(scopoletin)等。根中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3-O-咖啡酰鸡蛋花甙(13-O-caffeoylplumieride),13-去氧鸡蛋花甙(13-deoxyplumieride),β-二氧鸡蛋花新酸葡萄糖酯甙(β-dihydroplumericinicacidglucosyles-ter),1α-鸡蛋花甙(1α-plumieride),原鸡蛋花素(la-protoplumeri-cin)A,8-异鸡蛋花甙(8-isoplumieride)。 花:含鸡蛋花酸、甙类及挥发油。茎皮:含鸡蛋花甙(C21H26O12)。 根:含鸡蛋花素、异鸡蛋花素、褐鸡蛋花素、B-二氢鸡蛋花素,B-二氢鸡蛋花酸。 7 相关文化8 化学成份树皮中含α-香树脂醇(α-amyrin),β-香树脂醇(β-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鸡蛋花甙(plumieride),东莨菪素(scopoletin)等。 根中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3-O-咖啡酰鸡蛋花甙(13-O-caffeoylplumieride),13-去氧鸡蛋花甙(13-deoxyplumieride),β-二氧鸡蛋花新酸葡萄糖酯甙(β-dihydroplumericinic acid glucosyl es-ter),1α-鸡蛋花甙(1α-plumieride),原鸡蛋花素(la-protoplumeri-cin)A,8-异鸡蛋花甙(8-isoplumieride)。 9 植物文化 |
|
来自: tianshewei >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