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4.再造散详解研讨

 学中医书馆 2022-07-11 发布于山东

14.再造散详解研讨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使用方便。本篇主要是分析了.再造散 药方的详解和研讨,供有缘人对症选药方

方剂;黄芪6克 人参3克 桂枝3克 甘草1.5克 熟附子3克 细辛2克 羌活3克 防风3克 川芎3克 煨生姜3克   
加减;
1.表寒证不甚者,去羌活、防风,加入荆芥、葱白、淡豆豉。
2.若周身肌肉关节酸痛者,加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
3.若兼鼻塞流涕,咳嗽有痰者,加前胡、桔梗、枳壳、苏叶、白前。
主治;
再造散 老年人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证属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者。1.鼻鼽  2.荨麻疹 再造散 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实证。助阳益气,解表散寒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言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伤寒六书》卷3)
    [异名]  再造饮(《赤水玄珠全集》卷18)0
    [组成]  黄芪(6g)  人参(3g)  桂枝(3g)  甘草(1.5)  熟附子(3g)  细辛
(2g)  羌活(3g)  防风(3g)  jIIg(3g)  煨生姜(3g)
    [用法]  水二盅,枣二枚,煎至一盅,槌法再加炒白芍一撮,煎三服,温服。
    [功用]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  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
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病机分析]  恶寒发热,无汗是外感风寒,邪在肌表无疑。热轻寒重与肢冷嗜卧,
神疲懒言,面色苍白并见,.则是素体阳气虚弱,又受风寒之征。卫阳根于肾阳,素体肾
阳虚衰,卫阳亦必不足,四肢不得阳气温煦,故肢冷嗜卧;气血津精赖阳气以化生,五
脏六腑赖阳气为动力,阳气已衰,以致脏腑怯弱,气血不足,故见神疲懒言,面色苍
白。阳气虚馁,故脉沉细无力。因此,素体阳气亏虚,外感风寒之邪,邪正抗争于肌表
为本方证的基本病机。
    [配伍意义]  原书主治真阳虚而感外寒,服解表发汗之剂而汗不出者。盖“阳加于
阴谓之汗”,汗以阳气为动力,以阴津为材料,若阳气虚馁,无力作汗,即使用麻黄汤
等峻汗之剂,亦难汗出表解;若强发其汗,可能导致阳随汗脱。治当助阳益气与解表散
寒兼顾。本方系桂枝汤合麻黄细辛附子汤去麻黄,再加羌活、防风、川芎、人参、黄芪
而成。本方证阳气虚损,以致“无阳”,麻黄虽是发汗解表要药,但其发越阳气之力峻
猛,用于本证,唯恐阳随汗泄导致亡阳,故舍去麻黄,而用桂枝、羌活、防风、川芎疏
风散寒,以解表逐邪。其中桂枝兼能温通血脉,川芎又能行气活血,气血畅行,亦有助
于解表散寒。《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阳虚气弱之人,其元气不固,腠理不密可知,一旦受邪,邪气必将长驱直人,伤人者
深。故方用细辛合桂、羌、防等以解外之风寒,又人少阴肾经鼓动肾中真阳之气祛邪外
出。阳气虚于内,不固其内,正不敌邪,终究无济。故用熟附子温肾壮阳,更用黄芪、
人参大补元气,既助药势以鼓邪外出,又可预防阳随汗脱。加白芍,则合桂枝寓有调和
营卫之义;并制约附、桂、羌、辛诸药之辛热温燥,虑其微寒之性而有碍解表,故炒制
其性。煨生姜温胃,大枣滋脾,合用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调营卫以资汗源。甘草甘
缓,有安中调药之用。诸药合用,扶正而不留邪,发汗而不伤正,相辅相成,恰到好
处。    .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解表药与益气助阳药同用,则汗中有补,标本兼顾;二是
发散药与收敛药配伍,则散中有敛,散不伤正。
  关于方名“再造”二字,赵氏认为“系取《新唐书.郭子仪传》中'国家再造,卿
之力也,之句。'再造’即重行创造之谓,有重新给予生命之意,多表示对重大恩惠的
感激。再造散用于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因其发汗而不伤正,补益而不恋邪,
使垂危之躯获得生机,如承再造之恩,故方名“再造”。
    [类方比较]  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再造散皆有助阳解表功用,用治阳虚外感风寒表
证。但前方以辛温发汗之麻黄与温阳散寒之附子、细辛相配,为专于助阳发汗之剂,宜
于素体阳虚,复感寒邪,症见恶寒发热,寒重热轻,头痛无汗,四肢不温,舌淡,苔薄
白,脉沉细者。后方不仅用辛温解表之桂枝、羌活、防风及温阳散寒之细辛、附子,更
配大补元气之人参、黄芪;敛阴和营之白芍,故助阳解表之中,兼有益气健脾,调和营
卫之功,宜于阳虚气弱,外感风寒,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肢冷,面色苍白,语声
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是益气助阳解表的常用方剂。临床以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肢
冷,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表寒证不甚者。以荆芥、葱白;淡豆豉易羌活、防风以减轻发汗解表
之力;周身肌肉关节酸痛者,加独活、威灵仙、桑寄生等以祛风除湿止痛;兼鼻塞流
涕,咳嗽有痰者,加前胡、桔梗、枳壳、苏叶、白前等宣肺化痰止咳。
  3.本方现代用于治疗老年人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证属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者。
  [使用注意]  本方性较温燥,对血虚感寒,或温病初起者,不可使用。
  [源流发展]  本方是陶华宗仲景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
脉沉者”之组方思路而创立。“少阴病,始得之……”,邪人不深,正气虽虚而不甚,方
可以麻黄合附子、细辛以助阳发汗,使表里之邪得解。若阳虚气弱之人外感风寒,尤其
是已服解表发汗之剂而汗不出者,乃“阳虚不能作汗”之证,若仍拘于麻黄细辛附子
汤,可因补内不足,散外有余而成阳随汗脱之变。为此,陶氏将麻黄细辛附子汤去麻
黄,与调和营卫之桂枝汤配合,再加参、芪、羌、防、芎等构成本方,如此则散中寓
敛,汗中有补,标本兼顾,可谓精细人微,匠心独具,补充和发展了仲景助阳解表之
法。陶氏此方为后人龚廷贤《鲁府禁方》所师承,该书卷6之再造汤,即本方去防风,
易散为汤。现代所用再造膏(《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以本方去附子、桂枝、
生姜、大枣,加杜仲、怀牛膝、茯苓组成,变助阳发汗之方为补气固精、养血散寒之
剂,用治“男子遗精,妇女血寒,赤白带下,腰酸脚疼,身体瘦弱”之证,为今人化裁
运用本方之范例。
    [方论选录]
    1.张璐:“节庵此汤治尺中迟弱,阳虚不能作汗之证,名曰再造,固为高出前辈,
但稍嫌风药冗杂,然无害于温补助阳之大旨也。”(《伤寒绪论》卷下)
    2。汪昂:“此足太阳药也,《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太阳病汗之无汗,是
邪盛而真阳虚也。故以参、芪、甘草、姜、桂、附子大补其阳,而以姜、防、.芎、细发
其表邪。加芍药者,于阳中敛阴,散中有收也。昂按:汗即血也,血和而后能汗,故加
芍药,亦以调营。节庵曰:人第知参、芪能止汗,而不知其能发汗,以在表药队中,则
助表药而能解散也。”(《医方集解。发表之剂》)
    3.费伯雄:“此方但可施于常时之不能作汗者。若在冬月,而脉见浮紧,便是太阳
之寒伤营,此方断不可用。”(《医方论》卷1)
    4.李畴人:“此方治伤寒病阳虚不能作汗,须在表药中加参、芪之补气,附、桂之
助阳,芍药之和阴,气血得补益之力,营卫充足,然后表药得力,一汗而解。”(《医方
概要》)    ,    .    .
    [评议]  再造散主治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有益气助阳,辛温解表之功。汪
氏、李氏的方论于此均有所发挥。张氏“稍嫌风药冗杂”,是临床有得之谈。,临证应用
时,若表寒不重,或无肢体酸痛等症可酌情减去羌活、川芎等药。费氏认为“脉见浮
紧,便是太阳之寒伤营,此方断不可用”,确属真知灼见。本方证阳虚无力作汗,易与
风寒表实证相混,唯风寒表实证脉浮紧有力,而本方证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故脉象
为辨证的重要依据之一。    .
    [验案举例]  鼻鼽  《山西中医》(1994,2:13):某男,24岁,1976年9月16日
诊。患者于1972年夏季,恃年轻体壮,常劳作出汗后用温、冷水沐浴,每沐浴后出现
鼻塞、喷嚏等类似感冒证候,未在意。自1974年以来逢秋、冬、春季,虽谨慎摄生,
也难避免上述证候的发生,甚则如解衣睡眠、冷水漱口等情况下亦可喷嚏顿作,鼻痒流
清涕,流泪,喉痒干咳,头昏头痛,耳鸣,倦怠乏力,如此已2年。1976年8月27日
因远行劳累,汗出当风,鼻鼽发作,证候表现亦如上述,服扑尔敏等10余日未效。求
医于余。诊得:面白少华,精神欠佳。苔薄白,舌质淡,脉缓辑。脉症合参,此乃肺气
虚损,卫外不固之证。宜益气助阳,解表散寒,再造散加减:÷党参、黄芪各15g,附
片、桂枝、甘草各5g,细辛3g,羌活、防风、川芎、白芍、山萸肉、破故纸、五味子
各lOg,连续服药30剂获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临床报道]
    1.鼻鼽  以本方为主方,气虚多汗加山萸肉、五味子、麻黄根;肾虚便溏加破故
纸、益智仁;脾虚气滞加砂仁、焦山楂、神曲、苏梗;咳嗽加杏仁、前胡,治疗鼻衄
30例。每日1剂,水煎服,20剂为1疗程。结果:治愈(治疗后不再发作,鼻腔功能
恢复)16例;好转(症状缓解,发作减少)工4例。凡治愈病例,须服药1—2疗程cx。
    2.荨麻疹  应用本方:淡附片lOg,北细辛3g,川桂枝lOg,白芍lOg,生姜lOg,
大枣5枚,炙甘草5g,生黄芪15g,潞党参lOg,大川芎5g,羌活lOg,青防风30g,
无选择地治疗100例寒冷性荨麻疹患者,.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大多在
12—50岁之间。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1星期,都曾不同程度地接受过中、西药物
治疗。其治疗方法是开始以汤剂控制发作,待症状消失后,再制成散剂,每天服2次,
每次lOg,连服1月,以资巩固。通过治疗观察,最短者服1剂即中止发作,最长者服
13剂始部分控制,服散剂半月后才完全中止发作。当年治愈84例,次年追访复发13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