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黃御史集》唐-黃滔

 南靖草堂 2015-05-30

集部 別集類

黃御史集 十卷

唐 黃滔 撰

 

提要

《黃御史集》十卷、《附錄》一卷。唐黃滔撰。滔字文江,莆田人。乾甯二年進士第。光化中除四門博士,尋遷監察御史裏行,充威武軍節度推官。王審知據有全閩,而終守臣節,滔匡正之力為多。《五代史》稱審知好禮下士,王淡、楊沂、徐寅,唐時知名士多依之。獨不及滔。《五代史》多漏略,不足據也。又集中有《祭南海南平王文》,稱「崔員外昨持禮幣,嘗詣門牆,爰蒙執手之歡,宏敘親仁之旨」云云。乃為王審知祭劉隱而作。案隱初封大彭王,進封南平王,再進封南海王。據《五代會要》,南海之封在隱卒後一月,故此文尚稱南平王。說者或以高季興亦封南平,又不知此文為代審知所作,遂謂滔曾應高氏之聘。亦考之未審矣。《唐書·藝文志》載滔集十五卷,又《泉山秀句》三卷。並已散佚。此本卷首有楊萬里及謝諤序。萬里序謂「滔裔孫永豐君自言此集久逸,其父考功公始得之,僅四卷而已。其後永豐君又得詩文五卷於呂夏卿家。又得逸詩於翁承贊家。又得銘碣於浮屠、老子之宮。編為十卷」。是為淳熙初刻。後再刻於明正德,三刻於萬曆,四刻於崇禎。此本即崇禎刻也。集中文頗贍蔚,詩亦有貞元、長慶之遺。雖不及羅隱、司空圖,而實非徐寅諸人之所及。其《潁川先生集序》稱:「天復元年,某叨閩相之辟。」考乾寧四年,唐以福州為威武軍,拜審知節度使,累遷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琅邪王。至梁太祖即位,乃封閩王,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滔稱閩相而不稱王,則所謂規正審知使守臣節者,是亦一證也。末有《附錄》一卷。又載滔裔孫補遺文一篇。補字季全,紹興中進士,曆官安溪縣令。所著《詩解》、《九經解》、《人物誌》等書,皆失傳。惟此篇僅存,故附滔集以行世云。

四庫全書_集部_別集類
黃御史集(景印本)
黃御史集卷一至五
黃御史集卷六至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