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0528[谈商业]—转型之殇

 悦己520 2015-05-30

当中国的三大运营商纷纷高喊转型的口号,并在各大通信展上拿出各种应用来充斥门面的时候,很多人高呼运营商的信的春天来了。但当转型的号角吹了这么多年,却发现依然还是战略层面的美好愿景,而纷纷倒下的一个个转型业务,也让运营商内部的人们有四处碰壁的悲怆。何以引发转型之殇?



“战略总是对的,道理我们也理解,但就是看不到成功的路径和喜人的结果,充斥着浮华的虚荣和光鲜的数字,大家也都很拼,人也不傻,但不知道为什么,运营商还是卖老三样(固话、宽带、移动),方法也都是老方法(压指标、摆摊、扫街等等),规划着的美好的前景,却迟迟只在想象之中,却总是看不到......”

这段话,恐怕说出了很多运营商人士的心声,尤其是那些参与到推动企业转型发展的浪潮中的人们,感触恐怕尤其深重,多少年的心情付出,却总是感觉仅仅在体系内自娱自乐而已,转移多于转型,转化多于转变。而在汹涌的互联网浪潮中,运营商搞出来的那么多个转型业务和产品,却一次次被大浪淹没,不见踪影。

早年移动推出的“飞信”,大有一统即时通讯市场的浪潮,但却也无端端自己消失了,后来的米聊、微信逐渐统治了这个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现在恐怕再用“飞信”的人,也聊聊无几了。

后来者还有电信与网易联合推出的“易信”,应该说这是一款运营商已经不再过分介入开发与运营的产品,但面对强大的微信,过于雷同的功能和客户体验,并没有给客户一个真正换用易信的理由。而身边没有太多朋友用,自然这个产品也很难真的占领市场。所以“易信”也被戏称为第二个oa,成为内部人士交流工作的主要工具。

在支付领域,中国电信的“翼支付”已经算不错了,至少在庞大的市场中还能做到行业第三(虽然其中的统计口径和算法不得而知),但面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推广大潮,在铺天盖地的二维码支付场景中,在发红包网购的多种客户群中,都很难真正看到翼支付的影子。而更不用说什么中国移动的“和包”,中国联通的“沃支付”,可能连名字都很难真正想起,更别说用了。

这样的案例还可以举出太多太多了,音乐领域中,你会用qq音乐、百度云音乐等等,但你会用爱听、爱音乐、咪咕音乐、沃音乐这些吗?在视频领域,你会成为乐视、优酷等的会员,但你也许一个月也很少打开一次爱看、和视频等等这些应用吧?

战略上提出的必须用自己的应用占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才能贴近客户,才能不被旁路,这种提法是真的高屋建瓴,非常正确。但结果上的迟暮却只能看出运营商转型的无奈,这些应用层面的事情,的确不是你的强项。

为什么运营商转型转不动?

也许,运营商的转型,只是锦上添花,并非雪中送碳。在建网、放号、收费的模式还大行其道的情况下,传统的业务营销依然是绝对的主流,而连生产方式都不敢随意更新的运营商,还在石器时代的靠人吆喝营销,因为这是被证明有效的,面对强大的业绩压力,谁也承受不起转型带来的阵痛,索性保守,熬过一年是一年。

也许,缺乏真正的好产品,客户感知总是差强人意。在nfc支付浪潮没有真正推起来之后,二维码方式已经被两大互联网巨头纷纷采用,但包括翼支付在内的运营商支付公司,却还停留在铺设刷卡机,要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的方式来进行支付,把太多不方便的留给客户的结果就是客户选择真正的方便。没有哪个运营商的app设计让人眼前一亮,惊呼鼓掌的感受,都还达不到用户的需求,更别说超越用户的感知了。很多产品是千辛万苦终于搞出来了,但离好用差十万八千里,就像当年我们手工敲出一台红旗,而真正的汽车产业却在批量生产优质轿车。

也许,缺乏互联网资本的力量。网上在说uber用三个人就可以撬开一个新城市,但大量的资本补贴来激发新生客户是必须的手段,微信和支付宝的地推也离不开每周一次的补贴优惠。但运营商国企的背景注定了不可能用这种赔本赚吆喝的方式。所以推广起来举步维艰,很多新业务推广的人员都说办法他们都能想到,但就是玩不出资本的花样。

也许,运营商缺乏优秀的互联网人才。难以打破的用工机制和毫无吸引力的薪酬,已经让运营商很难找到出色的互联网人才,缺人是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没有人,很多事情就是纸上谈兵。


互联网公司也不是没有失败,就算BAT倒下的产品也数不胜数,而倒下的小公司小应用就更多了。但他们的每一次倒下,都为了明天更好的重生作着铺垫,但运营商的创新转型的一次次倒下,却在一次次重复着很多不可改变的现实桎梏。

如果运营商真的想转型,一定要有忍住阵痛的耐心,断臂求生的勇气,以及科学严谨的路径规划,否则,只能是一次次的伤,一次次的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