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人掌的功效及作用

 开心中奖 2015-05-30

内容导读:别名异名:凤尾艿(《广东新语》),龙舌(《桂平县志》),平虑草、老鸦舌(《南安府志》),神仙掌、霸王(《本草求原》),观音掌(《贵州民间方药集》),观音刺(《广西中兽医药植》)。
    【别名异名】凤尾艿(《广东新语》),龙舌(《桂平县志》),平虑草、老鸦舌(《南安府志》),神仙掌、霸王(《本草求原》),观音掌(《贵州民间方药集》),观音刺(《广西中兽医药植》)。
    药理作用
    1.用仙人掌全草的提出物进行细菌培养实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最显著,而且对此菌的18个抗青霉菌系也有高度的抑制作用。另外对枯草杆菌也有高度抑制作用。
    2.仙人掌中所含墨斯卡灵有致幻作用。
    加工炮制
    除去杂质残根,洗净,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苦,寒。
    【归经】入心、肺、胃三经。
    功效主治
    1.行气活血仙人掌味苦,能泄,入心、肺、胃三经。《本草求原》载:“消诸痞初起。”故有行气活血之功效。常用于心胃气痛等证。
    2.清热解毒:仙人掌苦寒,寒能清热,《分类草药性》曰:‘‘清肿毒”。故能清热解毒。常用于痢疾,疗疮,痈肿,烫火伤,蛇伤等证。
    3.排脓生肌: 《陆川本草》载:仙人掌有“排脓生肌”之功。常用于肺痈,乳痈等证。
    4.凉血止血:仙人掌苦寒,入心、肺、胃三经,入血分,能清血分之热而凉血止血。《闽东本草》曰:仙人掌“疗伤止血,治肠风痔漏下血。”故本品,可用治因肝胃火盛,或因气火上冲,迫血上逆,血热妄行,损伤血络所致的咯血、吐血、便血及痔漏下血等。取其凉血止血之功。如《岭南采药录》即选用本品。“治肠痔泻血。”
    5.清肺止咳:本品苦寒,入肺经。《贵州民间方药集》载:仙人掌有“镇咳”之功。可用于肺热咳嗽症见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舌薄苔,脉浮数。可用仙人掌,清肺止咳。
    6.鉴别应用:仙人掌与泽兰,两药均有行气活血之
功。又:二药都可治痈肿。但仙人掌性寒,散瘀,解毒以疗痈肿;泽兰微温辛散,仅有散瘀消肿之力,缺乏解毒治本之功。
    用法用量
    内服:  鲜者9―18克,煎服;研末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1.“忌铁器”。(《闽东本草》)
    2.“其汁入目,使人失明”。(《岭南杂记》)“虚寒者忌用”。(《闽东本草》)
    【配伍应用】
    1.配厚朴:仙人掌行气稍痞,厚朴行气除满。两药相配,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常用于治气滞食积的痞满胀痛等证。
    2.配白芍:仙人掌行气散结,白芍和营敛阴;一散一敛,相反相成,有行气活血,散结止痛的功效。可用治气血积滞的腹痛。
    3.配香附:仙人掌活血凉血止痛,香附行气解郁止痛,相配有祛瘀行气止痛之功。可用于气滞血瘀的胸痹,胁肋疼痛等证。
    4.配橘皮:仙人掌行气止痛,橘皮理气和胃,两药相配,和气宽中,开胃止痛。可用治胃痛。
    5.配白头翁:仙人掌清热解毒,白头翁凉血解毒,清热燥湿。两药相配,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止痢的功
效。可用于治湿热痢,疫毒痢。
    6.配败酱:仙人掌清热解毒,排脓生肌,败酱清热散结,破瘀排脓,两药合用,可清热解毒,活血排脓,可用治肺痈,乳痈等。
    7.配荆芥:仙人掌可凉血止血,荆芥炒用可疏风止血,若加炒枳壳利气宽肠,则可宽肠止血,疏风利气,治肠风下血,痔疮出血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