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二岁老人晒七十二年前结婚照
极致浪漫:青梅竹马到执手一生
“‘5·20’特别礼遇,居民拿来70多年前的结婚照!爱情就该如此:不管岁月如何变迁,你我执手,便是一世!”5月20日,恰逢“我爱你”的谐音,这条来自石路街道信记社区社工陈瑜的微信“夺人眼球”,信息下还附有一张泛黄的上世纪40年代结婚照:男主角英俊潇洒,披着白色婚纱的女主角温柔可人。老先生陶鉴林今年93岁,而妻子傅娟也已是92岁的高龄,两位九旬老人从青梅竹马到结成伉俪,相濡以沫至今,成就了“白金婚”的极致浪漫。要问最深的爱是什么样的?两位老人用自身的经历作答:不是钻石鲜花、名车豪宅,而是在数十年的柴米油盐中相濡以沫,在一辈子的平淡里携手共老。
□商报记者思盖文/摄 1943年,大户人家千金嫁给小书生 陶鉴林和妻子傅娟都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初,傅娟更是大户人家千金,早年都在上海求学,但因为战争的原因,被迫终止了学业。傅奶奶因为入读的是日式学校,至今仍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而陶爷爷则求学于沪江大学,除了写一手好字和好文章,琴棋书画也样样精通。 陶爷爷掰着手指算了算,“1942年9月,我和她在一个小茶馆见了第一面。”谈起初次见面,陶爷爷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我们也就拉拉家常,聊了一会就散了。”这也是他们婚前唯一的一次见面。直到1943年,陶爷爷才托人传话给傅奶奶家,打算结婚。“我们其实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陶爷爷一本正经地说。 回忆起结婚那天,“我记得她穿着一身白色的婚纱,人长的也很好看。”说到这里,陶鉴林温柔地看了看傅娟,评价说,“她性格也好,人很本分。”因为家境殷实,两位老人当年的婚礼参照的是西式礼节,两人身穿西服、婚纱在教堂里举办了婚礼。而喜宴则设在了天兴园,由于双方亲朋好友多,共办了20桌。 在老人家里,一张70年前的结婚照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照片上陶爷爷身穿西服,带着金丝边眼镜,一副绅士模样,神采俊秀潇洒;而傅奶奶则身披婚纱头戴礼貌,打扮的秀美典雅,他们幸福地依偎在一起。这张婚纱照,一直被他俩珍藏,现在放在家中餐桌玻璃台板之下,每每看到就会涌起他们无数美好的情感。 71年相濡以沫,90岁的生活依然很充实 陶鉴林和傅娟育有四个女儿,如今早已长大成人。说起来令人吃惊,两个90多岁的高龄老人,竟然是单独生活,没有跟子女住在一起,他们三个女儿身居海外,另外一个在上海。二老现在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并且身体硬朗,平日里很少生病,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陶鉴林今年93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每天还能坚持下楼锻炼身体。早上锻炼完身体,他还会在家里做些家务,接着和傅奶奶一起去家边上的助餐点吃饭,吃好午饭,他还要午睡一会儿,接着起来看看报纸,陶爷爷看报纸不会落下一个角落。这是陶鉴林每天的生活,早上6点多起床,晚上9点多睡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现在每天也过得蛮忙的,总有事情做的。”相比陶鉴林好动,傅娟奶奶就比较有文艺气质。让我们吃惊的是,傅奶奶从小就读于日式学校,至今仍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而且毛笔字也写的非常漂亮。 我们在二老家中还发现了很多国外的零食,原来这是三个在海外的女儿定期给他们邮寄的食品。“他们都叫我是‘吃货’,这种日式方便面就是我平日里的最爱。”傅娟奶奶开心地说道。 幸福感悟:健康是福,知足常乐 “一个人要知足,对生活满意,才能感到快乐。”陶鉴林对我们说。因为家境殷实,从小他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20岁大学毕业就开始在钱庄上班,解放后又在银行上班直至退休。如今家中已经四代同堂,小辈们都很有出息,大家的日子都过得很好,陶鉴林和傅娟就觉得特别满足。 再说起自己的婚姻,陶鉴林都说很平淡:“两人相处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所以偶有口角发生,我都会少说几句,这样矛盾也就小了,就很容易解除。”而在邻居的眼中,他们的生活还点缀着浪漫:傅娟是家中独女,脾气有些任性,有时会向陶鉴林发发小脾气,但向来呵护妻子的陶鉴林从不责怪她,他笑笑说,那正是妻子在乎他,爱他的表现。 从1943年到2014年,两人携手共度了72个春夏秋冬,虽已步入人生的暮年,无法演绎轰轰烈烈的爱情,但这分经历了几十年风雨洗礼的爱情,有着洗尽铅华后的平淡和持久弥香的厚重。陶鉴林老人坦言,他和老伴共同亲历了世事沧桑,更见证了这个时代的变化。当被问及有何愿望想实现时,老人说,他只想陪妻子再走10年。就像歌谣中所唱;“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直到我们老的哪儿也去不了,你还依然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 |
|
来自: 苏迷 > 《苏州老照片、老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