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浮漂吃铅比与灵敏度的关系

 生命中不能没 2015-05-30

弄清这个问题,也就找到了悬坠钓法的根本原理。

说复杂些,可能会涉及到牛顿力学、物理学、材料工程学等等;

说简单些,也是长期实践中得出的一点儿想法和结论。

不吃也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你说这支漂有多好多好,别骗我,我可是上过小学的人)。

先谈谈什么是浮漂的吃铅比,我们来看一个图:

在这个基本的调四钓二线组中,目前是达到一个平衡(F浮=G);

当两个饵料离开钓组,浮漂理论上会上升两目,即露出四目。

当我们忽略风力、鱼流动时的推力、线组自身的摩擦力和重力时,浮漂的浮力(吃铅比)其实是等于铅坠的重力。

说到浮漂的吃铅比,当然与体积、造型、材质都有关系。

从古到今,浮漂的材质经历了鹅毛、芦苇、木材、塑胶化工、纳米材料等等。

其实一直都是围绕着浮力在改进。

那么,当2支外形相同,尺寸相同,但材质不同的浮漂做对比时,最明显体现出的就是吃铅比不同。

结果一定是:密度小的那支浮力更大,需要更多的铅来保持平衡。

那么,究竟哪一支更灵敏呢?

莫非浮力大,吃铅量多,鱼吃饵时反应出的漂相会更明显?

或者浮力小,吃铅量少,鱼吃饵时会更轻松的拉动整个钓组?

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再来看一个图:

这个图片左边,列举出一些常用形状的浮漂。

包括所谓的常规漂、枣核漂、顿口漂、大肚漂等。

假如在同一个环境下钓鲫鱼,所反应出的漂相肯定是各不相同的。

如果它们的吃铅比相同,那么是不是越小的那支,越灵敏?

再请看右边这两支浮漂。假设它们体积、材质都是一样的。

请问有见过左边这种设计吗?

为什么不做成这种形状呢?

我认为,阻力,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如果做成左边这种造型,浮漂在下降的过程中,以及鱼拉动饵料从而带动线组时,会产生更大的阻力。

可能鱼吃完了,漂相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出一点儿讯号。也就是传说中的“顿”!

那么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议题:

当2支外形相同,尺寸相同,但材质不同的浮漂做对比时,吃铅比和灵敏度的关系。

是不是鱼需要拉动的力越小,漂相反应得越灵敏呢?

综上所述,我的结论就是:

越是浮力大(吃铅比大),同时体积小比重轻、流线型的浮漂,灵敏度越高

越是浮力小(吃铅比小),同时体积大密度大、阻力型的浮漂,灵敏度越低

不吃才疏学浅,在大师们面前,实在是班门弄斧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