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皋姓如何由来?皋姓后裔在哪? 六安快讯

 苏家埠大淠塘会馆 2015-05-30

    六安新闻网讯:六安又名皋城,因此,六安人对于“皋”字并不陌生。不过,大多数人却对于“皋”这个姓氏却少有听闻。今年清明节期间,不少皋姓后裔从江苏盐城赶来六安祭祖。这不禁让人产生诸多疑问:为何皋姓散布在全国其他省市,却在六安非常罕见?皋姓既然来源于“上古四圣”皋陶,又是如何迁徙演变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从专家学者的学术研究以及皋姓后裔的寻根故事中,大致了解了皋姓的发展脉络。

六安市举行了公祭法祖皋陶典礼

  皋陶原来不姓“皋”

  皋陶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中国司法鼻祖。很多人会有这样的错觉,以为皋陶姓“皋”,事实上并非如此。曹光森,我市皋陶文化研究会的学术顾问,研究皋陶文化多年。他告诉记者,在《史记》中有记载,皋陶生于曲阜(今山东曲阜)偃这个地方,后来因为治国有功,被赐姓为偃。也就是说,皋陶真正的姓氏应该是偃。

  既然皋陶生于曲阜,为何后来又来到六(今六安)地,并且最终卒于此地呢?原来,早于皋陶时代的军事联盟中,居于黄河上、中流域的黄帝、炎帝为首的联盟向东发展,与居于黄河下游的蚩尤东夷集团发生了持久的战争。后来,蚩尤战败,一部分不愿融合的东夷族和蚩尤遗族逃到南方。而融入黄帝的东夷一些部落,也随着战争向南推进。皋陶族系属东夷族一支,自然也随之南迁。皋陶生前活动于六地,死后就葬在六。皋陶的后裔也被封于英(今霍山、英山)、六(今六安)等地,这也是六安被称为古皋城的原因。

  到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像英、六、蓼这样的小国,自然逃脱不了被大国吞并的命运。公元前622年,皋陶族系的偃姓诸小国被楚国灭亡。从此,皋陶后裔被迁徙,向全国扩展。其中,皋氏,以皋陶为姓,灭国后被迁江苏武进等地。

  因此,从这个历史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到,皋氏,作为皋陶后裔,其实是以皋陶的名字作为姓氏的一族。

  皋姓后人漫漫寻根路

  说起皋姓后裔寻根的故事,不得不说起一个名叫皋古华的老先生。皋古华,江苏盐城人。据皋古华回忆,他的祖父皋锡璋是位教书先生,1948年7月6日去世。这年初夏的一天,他的祖父在病床前留下了遗言。老人家说:“大华子,我们皋家的老祖宗在安徽,你长大以后,要去寻根拜祖。”多年来,皋古华一直将祖父的遗训牢记心中。1990年,他和族弟等人在江苏进行了一次祭祖活动。又用了十年功夫,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阅读史书、查阅资料。2002年清明节前夕,他和家人一起来到六安,拜祭了始祖皋陶墓、皋陶祠,并查阅了相关的历史资料,了解掌握了大量关于皋陶以及皋陶文化的历史。皋古华老先生还曾代表皋姓族人写了四句话:“皋姓根在六安,裔孙情系皋城,永远崇敬陶公,感恩世代相承。”

  据资料显示,皋姓,《百家姓》中并无记载。《华夏百姓探源》中记载:“皋姓祖宗皋陶”。《中华万姓溯源》中记载:“皋姓出自偃姓,舜时有皋陶,任掌刑之官,其后为皋氏。”《古今姓氏书辩正》中记载:“楚穆王灭英,英地成为楚邑,一部分英人留在故地,一部分被迁往江南”。春秋时期的英、六等国是皋陶后裔封地,被楚灭国后,一部分皋陶后裔被迫迁徙。离乡时,为不忘始祖,以皋陶名字为姓氏,期待返乡之日再见皋陶古墓便是根。岂料,世事难料,沧海桑田,直到现代化的今天才真正宿梦成真。

  皋姓人遍布全国多省市

  据《后汉书——梁鸿传》中记载,苏州阊门皋伯通,被称之为大家。因为品性贤德,皋伯通死后,皋家一侧的桥被称为“伯通桥”,也叫“皋桥”。可见,皋氏居于苏州的时间很久了。据江苏盐城皋氏后人寄来的2010年版的“皋氏宗谱”中记载,皋氏先祖皋正益,世居苏州阊门。所以,盐城皋氏应与汉时皋伯通同宗。盐城皋氏至2001年第六次修谱时,皋正益裔孙遍及北京、上海、江苏、安徽、山东、山西、新疆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约28000人。

  皋氏是一个源流古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的前一千位。如今,在上海市,北京市,陕西省的西安市,江苏省的盐城市滨海县,云南省的弥渡县,山东省的潍坊市临胊县,台湾省的台北市、桃园县等地,均有皋氏族人分布。

  虽然皋姓并不常见,但是皋陶后裔的姓氏远不止于此。据江苏盐城的皋姓后人研究,皋陶后裔姓氏众多,包括皋、李、徐、赵,费、阮等多个姓氏。看来,作为“上古四圣”之一的皋陶,不仅“法治思想”和治国谋略千古流传,对于中华姓氏也同样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