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没有比这个案例更能说明人们对生活化学的无知了:有一种无论家里还是工厂都广泛使用
的化学品危险重重。比如,吸入时将致命,接触可能导致严重烧伤,并且是各种肿瘤的主要成分。没错,这个被妖魔化的化学物质就是H2O,就是“水”。最主要
的是科学认识是:人工的产品并非一定比天然的更危险。
抗生素,化肥,润滑油……这些改变了称谓的化学品一直在造福人类。由于“化学品”常常和带有情绪性的语言一起使用,一系列的误解就此产生。在由英国非盈利
科普组织“科学的意义”(Sense about Science
)和英国皇家化学委员会联合出版的《解读化学故事》中详细剖析了这些谬论。以下是其中最有危害的五个误区。
1,你可以远离化学品
无论有多少产品做过类似宣传,“零化学”这个词本身就是无稽之谈。万物,包括我们呼吸的空气,品尝的食物和饮用的饮品都包含着化学成分。不管你是居住在有机牧场还是居住在消费着加工食物的城市,周围事物的组成部分不过是化学物而已。
2,人造化学品是危险的
所以人们不可能独立于化学原料存在。但这是否意味着天然化学品就比人工合成化学品更好?
恐怕不尽然,无论是人造还是天然,这并不能成为大众精确区分化学品危险程度的标准。例如,用于注射死刑的硫喷妥钠,其毒性和苦杏苷相近—一种存在于杏仁胡和苹果籽里的成分。所以那些化学品的致毒成分和你日常消耗的健康饮食里某些成分极其相似的,数量上也相差无异。
尽管由于健康原因,很多人造化学品被明文禁止。但总的来说化学品对人们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其危害。一个最为有利的证据就是因为溴系阻燃剂由于被断定具有副作
用,所以禁止在家具中使用。但与这些担心相对比的是,由于家具中的阻燃剂可以阻止火势蔓延,大约有1,150生命可以被拯救。
尽管化学品中的一些成分已被证实会造成化学污染,如杀虫剂DDT,也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世界卫生组织支持其在控制以蚊子为媒介的疟疾传染中使用,声明如下:
在对疾病媒介简单物控制中,DDT的使用是必须的以及有效的。因为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等效的和具有可操作性的替代物,特别是在疟疾高发区。
3,化学合成物可致癌
一些新闻机构喜欢报道那些揭示某种特殊化学物与癌症或其他疾病关联的研究。有时这些谬论甚至声称某种化学物质一定会致癌或者一定可以治愈癌症。
但多半这些报道都是从科学家的结论里断章取义。科学家的调研仅仅是提及了一些在对某一化学品存在的条件下所观察到的对癌症的影响(无论是积极地或者消极地)。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相关性,但是并不代表其二者具有因果联系。
例如,虽然诊断为自闭症案例的数量与有机食品的销量相关联。但是没有人会论断在农场使用的人造化学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人们患自闭症。
问题在于相关性本身不是那么有依据,除非它可以与其他观察数值保持一致,如对一个似是而非的原理进行解释。然而一旦某种相关性被发现后,科学家就会开始寻找其他能够支持该相关性的相关证据。
4,化学品就像滴答作响的定时炸弹
“化工产品鸡尾酒”和“定时炸弹”这类词都是带有感情色彩的,而且都很容易上头条。但是我们可以永久地生活在有化学混合物的世界,而且自从生活中使用化学肥皂之后,我们就已经这么做了。
所以,我们为什么突然认知了存在于在环境中各种化学物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因为令人惊叹的敏感的科学技术。对于科学家来说,在泳池里找到微量抗生素或者在水中找到可卡因并不是什么难事。
5,我们是不可控实验的受试者
其实并没有什么所谓的阴谋。事实上对化学品的使用加工处理都是进行严格调控的。
在能作为食品添加剂进入人体前,每一种新的化学合成物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测试,如由英国食品标准局这类机构进行检测。药物新品种也会在进行药品经销之前,
进行严苛的临床测试。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就履行这样的职能。即使是大学实验产生很小量的废弃化学物,也会根据当地的有害废物管理法规进行管理。
在学术界和工业行业的化学家都坚持在发明或者制造那些令人惊叹的化学品的过程中应该坚守准则,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改善我们的生活。
(作者马克.克劳奇( MARK LORCH
)是一位英国赫尔大学的生物化学高级讲师。编译:基因农业网 杨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