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学【七大法则】 法则一逆向推演,找出失败关键 大部分人面临失败时会问“为什么”,但光这样还不够。在村洋太郎的思维里,失败可拆解为要因、关键与结果三部分,逆向探究隐藏在背后的要因与关键,是踏入失败学必修的第一课。 举个例子,业绩欠佳的业务员小王发现,在他过去的销售经验当中,成交者都是低价车款,因此一开始他将业绩不佳归咎于“经济景气不好”或“现在负责的车种不好卖”(尝试了解失败的原因)。然而,在相同的状况之下,老李业绩却红线飘飘,小王因此推敲,或许问题出在销售方式有差异(进一步找出可能的“关键”)。他回想自己的销售失败案例,总结出所谓的“销售方式不同”造成车子卖不出去,其实是因为他笃信“低价策略”的缘故(这个才是真正的“关键”)。 总结了自己的销售失败案例,小王也终于明白了,死抱着单一销售策略是行不通的。 法则二1件重大失败,有300个微小征兆 法则三三不管地带是失败温床 不论是产品技术或企业组织,生命周期都可区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与衰退期,村洋太郎特别强调,成熟期是最容易蕴藏失败种子的阶段,绝对不能轻忽成熟期或利润高峰期出现的“质变”。 这是因为在成熟阶段,员工已不了解原始规范的意涵,而只会依循制式手册行动。此外,从组织面来说,成熟期也是各部门最容易产生“间隙”(三不管地带)的阶段。 法则四错误示范和正确示范一样重要 法则五牢记暗号,重视直觉 所谓暗号,是指各行各业做事之前一定得想到的“下意识着眼点”,这些着眼点或许一开始只靠口耳相传,但若想降低失败机率,最好把暗号转化成为数据、文字、图像等“形式暗号”,像咒语般默记于心,未来若发生异常状况,就很容易透过暗号先有所感,并找出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 法则六找出代表性案例,将失败过程知识化 法则七估计失败结果,选择处理方案:逃生和抵消结果,只有完全抵消结果才能再赢。 罗明在研究成功学的同时注意失败学的研究,在研究日本失败学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失败学的概念,并且奠定了中国失败学的研究之路。
|
|
来自: 昵称25795720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