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小笠原群岛地震,为什么千里之外的四川、重庆有震感?

 真友书屋 2015-05-31

问:日本小笠原群岛大地震,为什么四川有震感?


据日本气象厅消息,当地时间30日20时24分,日本小笠原群岛海域发生8.5级地震。随后美国地震局修正了数据,认为这次地震为7.8级,震源深度677.6千米。


同时,很多川渝网友在微博上说他们有震感。四川地震、成都地震甚至还上了微博实时热搜榜:


搜了一下,这个时候四川和四川附近并没有地震。时间最接近的,是今天17:20绵阳的3.3级地震和19:42抚顺的2.8级矿震,但很显然都对不上号。


果壳网在微博上问了一下,很多四川网友都说有震感。


这是什么状况?



Olivine 回答:


刚在微博上留意了一下,好像有感范围不止四川、重庆,西安、兰州、武汉等地区也有人报告有震感。不过貌似川渝人民感觉最强烈。


一般来说,深源地震由于深度大,地震波传播的过程中衰减慢,达到地表的时候仍有较高的能量(当然,仍不如同等大小的地震在震中附近的能量)。而且,还是由于深度大,其影响范围也比浅源地震广。比如,2013年5月在俄罗斯鄂霍次克海发生一次8.2级地震,震源深度为600km,我国很多地方也报告有震感。



在地震波传播的过程中,地球就像一个巨大的滤波器,把地震波中的高频波滤掉,剩下低频波成分。而高层建筑物的自震频率也较低,容易和低频的地震波产生共振,所以,高层建筑里面的人感觉可能要强烈一些。


是不是四川人民震多了,养成了网上汇报震感的习惯啊o(╯□╰)o。按说,沿海地区的震感要比四川强,等一等看有没有人采访相关方面的专家吧。



那么,什么是深源地震?


地震按深度可分为3类:浅源地震(深度小于70公里)中源地震(深度70~300公里)和深源地震(大于300公里)。其中,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又被笼统的称为深源地震。


地球上约有78%的地震发生在地球浅部深度小于70公里的地方,即浅源地震,也就是能够产生脆性破裂和沿先存断层摩擦滑动'从而释放弹性应变能产生地震波。而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地震约占全球地震总数的4%。


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的机理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平常我们接受的对地震的解释是这样的:断层受到应力的作用,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破裂滑动。这是对浅源地震机理的解释,也就是说这种地震发生于断层上,是断层面两侧岩体相对滑动的结果。这在本质上是一种摩擦滑动,并释放出地震波,产生破坏。


深源地震发生在哪里


首先看一下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


这还需要补充一点知识,就是板块的边界可以分为离散型边界、汇聚型边界和转换边界;离散型边界主要是洋中脊,在这里板块相互分离,并产生新的地壳;而汇聚型板块边界,就是两个板块相对运动,并挤压,比如青藏高原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板块相互挤压的结果。上图中,既有影区又有黑线的地方就是汇聚型板块边界,板块在这里挤压,然后就有俯冲了。深源地震全部发生在挤压板块边缘。这是俄罗斯勘察加半岛在600公里深处发生的8.3级地震就是在典型的汇聚型板块。


再说一下深度


这里就要说到一个词,叫俯冲。举个栗子。我们都知道,太平洋现在在缩小,但是,这就遇到一个问题,大洋下面也是坚硬的地壳,那么大洋在缩小,大陆在靠近,大洋下面的地壳去哪里了呢?答案是,进到地球里面去了,也就是说俯冲到地幔里面去了。




仔细看一下这个图。


a是俯冲的示意图。竖向表示深度,横向就是水平方向了。绿色表示的大洋的岩石圈(大洋地壳+地幔的一部分,厚度约为80公里)在俯冲带的地方向下,进入地幔,并一直往下,直到大约660公里的深度。这个俯冲下去的岩石圈就叫俯冲板片。在这里,俯冲下去的板片会有两种命运:一是继续向下,直到地核和地幔的交界(约2900公里处);二是停留在660公里之上。不过,一般认为第二种俯冲板片的命运也是最终会到核幔边界去,只不过在660公里处作了一个短暂停留(可能也就千万年而已)。这两种命运的板片,在a图中都有表示。a图中板片中红色的点表示地震。


再看c图,这个是地震频率对深度的变化图。横轴是每年发生地震数目的频率,竖轴表示深度。可以看出来,从地表开始,随着深度的增加,地震发生的次数是递减的,到约200公里的地方,地震几乎不再发生。但是,400公里的地方,地震又多了起来,直到约660公里,地震就消失了。


为了更清楚,看下面的图:

图中横坐标是地震频率(对数坐标),纵坐标是深度。在30~50公里有一个显著的上升,随后中源地震频率随着,深度变化成幂指数减少,直到350公里附近时,地震频率达到了一个最小值,往下再次增多。


实际上,板片实际上俯冲到哪里呢?

注意,几个扇形图是横切板块边界的深度剖面,蓝色的部分就表示俯冲下去的板片。可以看出,太平洋周围的板片实际上是可以俯冲到很深的地方的。


为什么会有深源地震


这个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传统的地震学理论认为,地震只能发生在脆性的岩石中,也就是说只能集中在地壳的中上部(对俯冲带,>50公里,其他地区>25公里)。从下地壳往下,岩石的变形行为主要为塑性,是不能产生的地震的。


但是,1920年,深源地震第一次被提出,受到了广泛的质疑。从1928年开始,这种地震才得到了证实,就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但是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弄清楚,到底为什么会发生深源地震。


传统的断层摩擦理论是不能用来解释深源地震的,因为在地球深处(地幔),压力非常之大,断层产生已属不易,而要求断层发生滑动所需要的力更是大的惊人。所以,深源地震不能再用断层滑动的理论去解释了。但是,大量的观测和研究发现'深源地震与浅源地震在震级分布范围、震源时间函数、破裂速度和应力降等方面都相似,甚所以浅源地震的动态触发机制也可以在深源地震中起作用,并且这种动态触发的地震通常发生在地震区下面或附近的无震区。这些又暗示了,浅源地震和深源地震又有一定的相似性。


要解释其机理,首先要明白,俯冲板片在俯冲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地球,越往下越热,越近表层约冷。俯冲板片本来是在冷的表层的,现在进入了热的地球深处,是要被加热的。但是,岩石的导热性能非常的差,加热的十分缓慢,这就导致俯冲板片的温度和周围地幔的温度有比较大的差别。一般的材料(包括岩石),温度越高,脆性越小,受力的时候越易发生塑性变形,也就越不容易发生地震。普通的地幔就是这个样子,温度比较高,不会发生脆性的断裂。而俯冲下去的板片,温度相对较低,就可能在适合的条件下产生断裂并滑动,产生地震。


再一个,就是水。毕竟板片是从大洋中俯冲下去的,会把一部分水带到地幔中去,一直到400公里以下。当然量是非常少的,但就是这些水对深源地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总算到重点了,深源地震的机制主要有一下几个。


(1)脱水脆裂

水,这个水并不全是日常生活中的水,在深部地球研究中,H2O、H、NH3、OH等含氢元素的很多物质都可以称为水,这些东西的存在,可以对深部物质活动起到“润滑”的作用。比如,如果没有这些东西,岩石就非常难于滑动,如果有了即使是非常少量的这些东西,岩石的强度就会被大大的降低,活动性就会大大的增强。


上面也说到,俯冲板片会带一些水进入深部地幔。随着温度的升高,一些矿物(比如蛇纹石)就要释放出一些水。这些水从矿物晶体进入岩石中,就会起到润滑的作用,是的岩石在非常小的应力下也能滑动产生地震。很多实验表明,在高温下这种机制是存在的。


不过,随着深度的增加,温度越来越高,板片中的水含量越来越少,所以,一些人认为这种机制的作用深度可能不超过250~300公里。这种机制并不能完全解释许多观察现象,存在诸多的问题。


(2)反裂隙断层作用


这里要先解释一下相变。


先举个栗子。蒸馒头,先和面,然后捏成面团,再放到锅里蒸,蒸好以后,发现结果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了。除开多孔,更主要的是蛋白质和淀粉的结构和原来不一样了,这就是“相变”。(外行,举例子不一定准确,望指正)。还有一个,就是烧砖。把一个毛坯放到砖窑里面,烧它几天后,发现也变了,颜色变了,硬度变了,密度变了。这也是“相变”。


这两个例子里面有一个共同之处:两种材料前后都经历了两种条件,低温和高温。在低温的时候是一种状态,高温又变成了另外一种状态。

对于岩石矿物,这是一样的。俯冲板片在浅层的时候是一种状态,但是随着俯冲的进行,又会变成另外一种状态。俯冲板片的矿物组成主要是橄榄石(Olivine),浅层的时候是α相,随着深度的增加,会变成β相(410公里处),然后又会变成γ相(520公里处)。这三种矿物相的密度依次增加,体积就一次减小。所以,就必须需要一种作用使由于相变造成的体积变化闭合,这就发生了地震。


同样,这种机制可以解释一些现象,但也面临一些困难。


(3)绝热剪切失稳


这种模型认为,俯冲下去的板片一直在发生变形。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会在某些举报薄层上加速(蠕变)。这里,温度又起到一个关键作用。


开始的时候,俯冲板片发生缓慢的剪切变形。和摩擦生热比较类似,这中变形也会产生热量。如果系统是绝热的,热量的缓慢增加就会变形越来越容易,而热量产生也越多。就是这种正反馈,使得失稳最终发生,产生地震。这个模型也可以解释前震和余震。


目前,这种模式是解释深部地震最成功的模型之一。


总之,上面介绍的三种模型各有优缺点,都不能完全解释深源地震的发生机制。


再说哈勘察加地震


这次地震发生在俄罗斯勘察加半岛,震源深度是600公里,震级8.3级。在这么深的地方,发生如此大的地震,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本地区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性最大的地区之一。




图中的暗红色线为板块边界,五星就是地震的震中位置。发现,这次地震并不发生在板块的边界上,而在板块内部。这就是因为俯冲下去的板块有一个倾斜角,深度越大,震中越原理板块边界。




勘察加地区,太平洋板块向北美板块运动的速率为80毫米每年,这个速率,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几乎可以用飞速来形容了。然后对上面的箭头做一个深度剖面,就是下面的图:



勘察加地区地震发生的深度,基本在每个深度都有的。


小笠原地震


这次地震发生在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边界上,太平洋板块向菲律宾板块下面俯冲,已经达到700km的深度。



简要构造图,紫线即为板块的边界。


对中国来说,深源地震(>300公里)只发生在长白山地区。原因是太平洋板块已经俯冲到了这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