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民间古民居

 zhangshengli86 2015-05-31

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

博爱寨卜昌村,焦作市博爱县苏家作乡的一个村落,因其古老,近来颇为吸引媒体和专家的关注。说起来,“寨卜昌”这个名字只有100多年历史,但“卜昌”却用了3000多年,其名的由来与一次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作者:靖哥儿

 

[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

 

“寨卜昌”村名的来历

3000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周武王与姜子牙统率大军,从孟津渡过黄河,进入今天的焦作一带,逼近商王朝的国都。这就是著名的“武王伐纣”,那是公元前1044年1月3日,周武王率军渡过黄河,这时他们已经离开周原、长途跋涉整整一个月。为了这一天,武王姬发准备了四年,并联合了庸、蜀、羌、微、卢、彭、濮等众多部落,但大战在即,他的心中越发忐忑不安。作为“小邦周”的领导人,姬发面对的敌人是统治天下数百年的“大邑商”,如果不能战而胜之,造反者的后果不堪设想。

那天傍晚,大军扎下营盘,武王远眺巍巍太行,命人搭台祭祀卜问前程。披头散发的巫师跳起神秘的舞蹈,然后手捧龟壳,洒上水在火上灼烧,久之,龟背裂纹隐约为“昌”字。姬发大喜,第二天挥军北进,六天后在牧野与商朝军队决战并获得决定性胜利。

周王朝建立后,武王占卜的地方得名“卜昌”。如同“王莽撵刘秀”的传说在南阳一带形成很多地名一样,焦作一带也有不少地名与“武王伐纣”的传说有关:武王的部队离开“卜昌”向东北方向挺进,在今焦作市东遇到百姓“箪食壶浆”热烈欢迎,那地方得名“待王”,然后武王在今焦作市最东边整军,修兵演武,以备最后的决战,从此那地方就叫“修武”。经过无数次风云激荡,3000多个荣枯轮回,这些地名却一直传承下来。

元朝末年的天下大乱,造成焦作一带人烟稀少,明初外来人口移居“卜昌”一带,都要沾武王的光,各将家族姓氏加上,形成药王卜昌、油王卜昌、乔卜昌、侯卜昌等八个卜昌村。清朝咸丰末年,天下匪患丛生,紧邻的药王卜昌、油王卜昌、乔卜昌经过商议,共建周长2500米的寨墙,从此三村合一,称为寨卜昌。

近些年,寨卜昌颇为引人注目,倒不是由于它跟周武王的关系,也不是已成断壁残垣的寨墙,而是这里保存了100多座、400多间建筑豪华、质量上乘的古代民居。去过的人说,寨卜昌古建高大轩敞,数十个院落相连成街,行走其间,门口残缺的石狮、石鼓,院内已经色彩暗淡的雕梁画栋,静静地散发着一种悠远的古韵。

走进寨卜昌村

寨卜昌古村四周被宏伟高大的寨墙环抱,整个寨墙与古村由西北向东南呈龟背形,墙外被宽8米多,深3米的寨河环绕,寨墙高9米多,下部宽7—8米,顶部宽3米,寨墙共有4座寨门和12座炮楼。整个寨墙工程占地近百亩,周长2.5公里。寨墙由村民自行设计夯筑,耗资4万两千余文。寨墙与寨河从咸丰11年(1861年)开始修建,到同治七年(1886年)春竣工,前后修建25年。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沧桑,寨墙的4座城门及12座炮楼先后已被拆除,但寨墙虽久经沧桑仍巍然屹立,展示着坚韧挺拔的风姿。

 

[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

走进村内,造型大同小异的古建筑群尽收眼中,村中现存民居130余座,400余间,其中重点保护民居90座,335间。建筑年代从康熙至光绪跨越200多年,整体建筑是一进二封闭式四合院落,建筑格局相对比较固定,形式大同小异,但各有千秋,且用料讲究、造型美观、绘画、木雕、石刻精湛细腻并且将北方的四合院与南方的楼阁式建筑融合为一体,具有中原地区明显的建筑特色,是河南省民居中保存量大,建筑形式独特质量上乘的民居,对考证明末清初,特别是清代中晚期的民居、民俗、建筑、工艺、文化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依据。现3号民居已被设为民俗博物馆。8号民居是待建的1947年8月15日成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诞生地。2000年9月25日,寨卜昌村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

这两副石对联充分显示了寨卜昌村王家古宅的文化品位。

寨卜昌古村民风淳朴,村民善良,笔者每到一户民居,都会受到主人友好的接待。使笔者感受到了古代先哲的遗风。村里的大姓王氏家族,素称泰顺。这既是王氏家族的分支旗号,同时也是其经商的旗号,由于其族人勤奋好学,经商有方,曾富盖怀川(今焦作、济源一带),到清代中期达到了颠峰,村中的建筑多为那时修建。由于有了经济基础,泰顺家族曾有多人考取了朝廷官员,最高官至四品。各朝皇帝封赐的“经魁”“武魁”“副魁”等匾额悬挂在王氏宗祠内。光绪皇帝的老师,清代著名书法家翁同和亲书的牌匾“先昌厥后”也珍藏于祠堂之中。

 

[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

据寨卜昌村的民俗博物馆史料记载,村中的古代建筑群还遭受过一次战争的劫难:1938年,也就是抗战爆发的第二年,当时,盘踞在博爱县城的几个**鬼子在一名军官的带领下,来到寨卜昌村旁,被在此侦察的中过军队发现,他们一行30余人立即进入寨中,关闭寨门,利用寨墙做掩护,向**鬼子开火,结果鬼子军官被打死,其余人员狼狈逃窜。他们把日军官尸体扔进粪坑后随即撤退。寨中居民害怕鬼子报复,大部分村民扶老携幼纷纷逃离村寨。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一队鬼子冲进寨中,见人就砍,见物就抢,并放火焚烧了寨中的房屋。在这次劫难中,寨中用有7名无辜百姓被杀,数百间房屋被烧,而且日军还抢走了一大批古玩宝藏。这也是日寇在侵华史上实施暴行的又一铁证。

 

[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

寨卜昌村厚重的历史人文资源及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资源是蕴藏着的一批精神财富。她象养育在深闺中的少女未被人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会象一颗出土的明珠,绽放出夺目的异彩,再现昔日的光辉,把其绚丽多才的面目展现给世人

 

[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

[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

[转载]河南民间古民居——博爱寨卜昌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