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胆汤

 藏经阁480 2015-05-31

目录

[返回]1 拼音

wēn dǎn tāng

[返回]2 概述

温胆汤同名方剂约有十四首,其中《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半夏6g、竹茹6g、枳实6g、陈皮10g、炙甘草3g、茯苓5g,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效。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证,为治疗湿痰而有化热之象的常用方剂。适用于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美尼尔病、妊娠呕吐等属痰热内扰与胆胃不和者。

[返回]3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方之温胆汤

该方剂对病原微生物有一定抑制作用,有一定抗炎、抗氧化,促进和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对神经内分泌系统也有一定调节作用,对呼吸及消化系统也有一定积极影响,而对心血系统作用则更比较突出,因此对其上述适应证应当有一定治疗作用。但是,对感染性疾病还应结合现代医学抗生素疗法[1]

3.1 组成

半夏6g、竹茹6g、枳实6g、陈皮10g、炙甘草3g、茯苓5g[2]

半夏6g、竹茹6g、枳实6g、橘皮9g、甘草炙3g、白茯苓4.5g。[3]

3.2 用法用量

生姜3g,大枣1枚,水煎服。水煎服。[2]

加生姜5片,大枣1枚,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

上锉为散。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

3.3 功用主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方之温胆汤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效。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证。症见心烦不寐,触事易惊,或夜多异梦, 眩悸呕恶,或癫痫

3.4 方解

本方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之证,治宜祛痰理气,清胆和胃。方中以半夏为君,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臣以竹茹清化热痰,除烦止呕。治痰当理气,气顺则痰消,故佐以枳实,苦辛微寒,破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以通痞塞。枳实与半夏相配,则气顺痰消,气滞得畅,胆胃得和;陈皮辛苦而温,燥湿化痰;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且有宁心安神之效。以上均为佐药。使以甘草,益脾和中,协调诸药。煎加生姜,既可助君臣祛痰止呕,又可解半夏之毒;大枣一者与甘草、茯苓为伍,健脾补土以治湿,二者与生姜相配,调和脾胃,使中州健运。诸药相合,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2]

本方是为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而设。胆属木,为清净之府,失其常则木郁不达。胃气因之失和,继而气郁生痰化热。胆主决断,痰热内扰,则胆怯易惊,失眠多梦,甚或上蒙清窍,而发癫痫。胃主和降,胆胃不和,则胃气上逆,而为呕吐呃逆。治宜清胆和胃,理气化痰之法。[3]

3.5 运用

1.本方为治疗湿痰而有化热之象的常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滑或略数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2]

2.加减法:若心中烦热者,加黄连麦冬以清热除烦;口燥舌干者,加麦冬、天花粉润燥生津;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熄风止痉。[2]

3.使用注意:本方适用于痰热内扰之证,但其热象较轻。若痰热重者,本方药力不及,当随证化裁。[2]

3.6 现代适应证

[3]

适应证:适用于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慢性支气管炎、美尼尔综合征、妊娠呕吐等属痰热内扰与胆胃不和者。

3.6.1 慢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患者连续咳嗽、咳痰3个月以上,或每年咳嗽2个月以上,连续超过2年并除外心肺和其他疾病者为慢性支气管炎。其病因主要是机体和呼吸道局部抵抗力降低,外周常常见细菌微生物感染,有害气体、尘埃吸入、过冷过热、空气干燥等,常见感染微生物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见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也有在病毒感染基础上继发细菌感染者。同时吸人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花粉、粉尘或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毒气体,或蛋白酶-抗胰蛋白酶失衡等细菌蛋白质的过敏以及体内的因素等均是常见的病因。病原微生物在呼吸道生长繁殖及其代谢产物、毒素等作用对支气管黏膜破坏,从而引起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渗出和原核细胞浸润等,慢性期主要是支气管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主要以慢性咳嗽、咳痰,两肺支气管内可闻及干湿哕音为主要表现。

3.6.2 妊娠呕吐

呕吐是呕吐中枢刺激反射性引起幽门、胃窦收缩,胃底贲门松弛及腹肌、膈肌强烈收缩,使腹压增高,迫使胃内容物从食管口腔排出。神经性呕吐概念范围广,应当包括中枢性疾病如颅内各种炎症、出血肿瘤外伤等引起颅压增高,同时也应包括小脑前庭功能异常、再发性呕吐,以及自主神经癫痫所致呕吐。但是本方剂所治神经性呕吐,可能是神经官能症性呕吐,该种呕吐发病机理及病因多与胃神经官能症相似,往往以精神过度紧张或精神创伤为主要原因,导致呕吐中枢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往往反复发作呕吐,症状复杂。

3.6.3 美尼尔综合征

美尼尔综合征(Meniere's disease),现在统一翻译梅尼埃病,是以膜迷路积水为病理基础,以反复发作性眩晕耳聋耳鸣、耳胀满为临床特征的特发性内耳疾病。目前病因尚无定论,有下列几种学说:①耳蜗微循环障碍学说,首先认为内耳血管微血管床自动调节控制机能紊乱导致微静脉痉挛,静脉压升高,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内淋巴体积显著增加;其次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螺旋韧带毛细血管痉挛,影响血管纹的血流量,使之减少,使内耳处于缺氧状态,葡萄糖代谢异常,从而使内耳酸中毒,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窝管内渗透压增高,外淋巴间隙的液体进入膜迷路,从而引起膜迷路积水。②内淋巴液生成、吸收平衡失调学说,膜迷路中Ca2+升高等因素使分泌细胞功能亢进,内淋巴液生成增多,而内淋巴管纤维化等异常或阻塞使淋巴液吸收减少,造成膜迷路积水;另外,碳酸酐酶、腺苷环化酶等活性改变也可造成膜迷路积水。③变态反应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异常学说,认为内耳抗原抗体反应可引起内耳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内淋巴囊沉积,则影响其吸收功能,造成膜迷路积水。

3.6.4 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大多由于饮食不洁造成急性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大肠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某些药物乙醇等也可以诱发破坏胃肠黏膜,应激因素也可因胃肠黏膜微循环障碍造成黏膜损伤,这些因素均可使胃肠黏膜充血、坏死,胃肠黏膜屏障破坏,诱发胃肠蠕动功能障碍,胃肠黏膜分泌功能异常,胃肠道食物分解消化异常,肠道渗透压异常,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吐泻使体液大量丢失而无汗,头身重痛;细菌或毒素代谢产物作为致热原可引起发热等症状。慢性胃肠炎多由急性胃肠炎治疗不及时转变而来。

3.6.5 神经官能症

首先神经官能症发病与精神过度紧张或恐惧等因素有关,使大脑皮层抑制功能不足而出现头痛头晕、易激动烦躁、入睡困难或睡眠浅或失眠;其次是大脑皮层兴奋功能不足,表现精神不振、没情绪、乏力、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工作难以持久等,上述两种情况也可同时存在;但要除外某些器质性疾病,如脑肿瘤等引起的神经衰弱综合征

3.7 药理作用

[4]

3.7.1 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君药半夏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临床用单味生半夏外用治疗官颈糜烂有效率达96.74%,说明该味中药对常见致病菌也有抑制作用。臣药竹茹粉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佐药枳实含有柚皮苷元、橙皮素,二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柚皮苷对酵母菌及真菌也有抑制作用;柚皮苷、柚皮苷元或(和)其脂或盐有抗病毒作用,有助于艾滋病的治疗。茯苓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幽门螺旋杆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橘皮(陈皮)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外,对烟熏色麴菌等霉菌也有抑制作用。使药甘草对除上述大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外,对幽门螺旋杆菌、结核杆菌也有显著抑制作用,甘草热水提取物对华支睾吸虫有杀虫作用,对阿米巴原虫阴道滴虫也有抑制作用;而且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甘草多糖对水疱口炎病毒、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甘草酸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合胞病毒抑制能力较强,甘草酸单胺能灭活艾滋病毒甘草甜素除对上述病毒有抑制作用外,对肝炎病毒也有抑制作用;生姜水浸剂对伤寒杆菌、霍乱弧菌、沙门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阴道滴虫也有杀灭作用,60%的醇提取物对上述细菌及宋内痢疾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水提取物对常见的皮肤真菌如红色毛癣菌、须癣菌等多种真菌均有抑制作用。

3.7.2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君药半夏有较强的内皮系统激活活性,能促进兔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佐药枳实所含多种类黄酮如橙皮素、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等能抑制反应素抗体产生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橙皮苷可抑制化合物48/80诱发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对Ⅰ型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茯苓及茯苓多糖可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能增加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淋巴结的重量,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拮抗免疫抑制剂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对抗60Co照射所致外周血WBC减少;对于特异性免疫功能则可使玫瑰花环形成率及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升高,使脾脏抗体分泌细胞数明显增加;茯苓多糖及羟乙基茯苓多糖可使淋巴细胞毒性增加20~28倍,茯苓多糖能诱生IL-2;茯苓素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能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但对IL-2产生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从而对PHA、ConA、LPS淋巴细胞转化,血清抗体、脾脏细胞抗体产生能力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茯苓煎剂能升高植物血凝素诱发的淋巴细胞转化率,使胸腺、脾脏、淋巴结重量增加。橘皮所含黄酮类化合物有很强的抑制人体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中性WBC释放β-尿甘酸化物酶的活性,具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同时陈皮水煎醇沉液可显著增强血清溶菌酶含量,增加血清抗凝抗体滴度,增加血淋巴细胞E玫瑰花环形成率。使药甘草所含甘草酸能增加脾脏和胸腺的重量,增强网状内皮系统活性,使抗体显著增加;甘草多糖是淋巴细胞的一种新的分裂原,可激活淋巴细胞增殖,且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和单核细胞功能;甘草甜素可增强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分泌IL-2的能力,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抑制IgE、ConA化合物48/80诱导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甘草次酸能升高淋巴细胞比率,甘草Lx可降低抗原量,抑制抗体生成,防治青霉素过敏性休克,β-甘草次酸是人体补体经典途径的抑制剂。生姜能明显改善荷瘤鼠免疫功能,升高脏器指数,提高巨噬细胞功能。大枣多糖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功能,促进溶血素、溶血斑,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及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解;大枣粗多糖、中性多糖、酸性多糖均能促进淋巴细胞增殖。

3.7.3 抗炎、抗氧化损伤作用

佐药枳实所含橙皮苷、柚皮苷及新橙皮苷均有抗炎作用,对各类炎性水肿均有抑制作用,橙皮苷有较强的清除氧自由基作用;橙皮苷元、橙皮素对脂质过氧化有一定抑制作用;陈皮所含甲基橙皮苷可抑制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橙皮苷则抑制炎症的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同时陈皮提取物可清除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抑制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茯苓所含新型羧甲基茯苓多糖对佐剂关节炎继发性关节炎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能改善炎症的全身症状。甘草有保泰松氢化可的松样抗炎作用,对炎症的Ⅰ、Ⅱ、Ⅲ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对免疫性炎症也有抑制作用;甘草酸及甘草次酸能抑制自由基及LPO生成,胀果香豆素A有较强的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光(果)甘草酮和甘草查耳酮A有较强的抑制H2O2溶血作用;同时光果甘草西定A、B对肝线粒体过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生姜对炎症的早期、晚期均有抑制作用,生姜提取物可清除氧自由基及羟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并能显著抑制H2O2所致RBC溶血,抑制肝组织产生MDA。大枣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其活性大小与剂量呈正相关;同时可提高血中SODCAT活力,降低血浆中LPO含量。

3.7.4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半夏具有中枢性镇吐、镇咳作用,同时具有催眠、镇静作用;半夏煎剂肾上腺皮质有轻度的刺激作用,从而使血中皮质酮水平升高。佐药枳实醋酸乙酯提取物具有镇痛作用,能协同巴比妥钠抑制中枢而有镇静作用,且具有一定的退热作用。茯苓不仅具有镇静作用,茯苓水浸剂口服可出现暂时性血糖升高而后下降作用,研究发现其乙醇提取物对胰岛素分泌诱导活性增强,茯苓煎剂还有抗中毒性耳损害作用。甘草所含总黄酮对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甘草酸可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大脑线粒体ATP酶、乳酸脱氢酶活性,减轻脑水肿;甘草还能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增强机体的调节能力。生姜及生姜油、姜辣醇、姜辣烯酮则具有显著的解热镇痛作用。大枣也具有催眠及增强睡眠的作用。

3.7.5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半夏可抑制呕吐中枢具有显著的镇吐作用,同时具有阿托品样作用,抑制腺体分泌,抑制胃酸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胃液游离酸度及总酸度,促进胃黏膜修复,保护急性胃损伤。佐药枳实对胃肠平滑肌双相作用,既可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使其收缩活动加强,蠕动加快,又可降低胃肠平滑肌张力,减缓蠕动,这种双相作用可因动物种属、机体或脏器机能状态、药物浓度而异,在病理性机能亢进时(胃痉挛、泄泻)表现为抑制效应,产生止痛、解痉止泻作用;而当临床见胸腹痞满、胃扩张、胃下垂、胃肠无力、脱肛疝气肠梗阻等,机能低下情况时则兴奋胃肠平滑肌,使胃肠平滑肌运动恢复平衡;另外枳实在高浓度时抑制肠平滑肌,低浓度则在短暂抑制后出现兴奋作用;枳实挥发油可显著减少胃液分泌量,降低胃蛋白活性,抑制胃溃疡发生。橘皮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促进消化液分泌,排除肠管积气;橘皮煎剂对十二指肠有抑制作用,并拮抗乙酰胆碱引起的肠收缩;橘皮煎剂还能拮抗毛果芸香碱氯化钡引起的肠管收缩,改善小肠功能,但作用比较缓慢,以调节为主。茯苓对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降低肝硬化患者肝脏胶原蛋白,促进肝纤维组织的吸收,具有明显的抗肝硬化作用;茯苓能加速肝脏的再生速度,使肝重量明显增加;茯苓能降低胃液酸度,抑制胃溃疡发生,能弛缓肠管,具有解痉作用。甘草能抑制胃液分泌及胃酸分泌,并在胃内直接吸着胃酸,降低胃液酸度;增加胃黏膜己糖胺成分,保护胃黏膜使之不受损伤,促进消化道上皮再生,刺激胃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释放有黏膜保护作用的内源性前列腺素;甘草酸、甘草素、异甘草素、FM100等黄酮类化合物对乙酰胆碱、氯化钡、组胺引起的肠痉挛有显著的解痉作用。生姜有止吐作用,生姜煎剂可促进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PG,抑制盐酸对胃黏膜的损伤;同时生姜提取物呋喃牦牛儿酮可预防应激性溃疡,促进胃液分泌增加,促进游离酸分泌,减弱胃蛋白酶作用,强化脂肪分解酶的作用,明显降低其对淀粉及脂肪的消化功能;同时生姜丙酮提取物对胃肠有推进作用,生姜乙醇提取物可降低胃运动幅度,对乙酰胆碱或组胺性量效关系呈非竞争性拮抗作用。大枣具有保肝作用。

3.7.6 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半夏水煎剂有明显的中枢性镇咳作用,半夏浸膏则有显著的祛痰作用;姜半夏制剂对实验性硅沉着肺的发展有抑制作用,使肺胶原蛋白量降低,病理改变减轻,预防给药效果更好,但肺组织中二氧化硅含量无明显改变。橘皮所含挥发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使痰液容易咳出;橘皮煎剂有微弱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其醇提取物对支气管则有较强的松弛作用,能拮抗组胺所致豚鼠气管的收缩;橘皮所含葛缕酮对豚鼠药物性哮喘有保护作用,直接松弛气管,抗氧甲酞胆碱,抑制肺组织SRS-A的释放,抑制气管收缩。使药甘草浸膏口服能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上,缓和炎症的刺激,达到镇咳作用;甘草次酸、甘草黄酮、甘草流浸膏氨水二氧化硫引起的咳嗽均有镇咳作用,并有祛痰、平喘作用。

3.7.7 对心脏、血管、血液流变学功能的影响

君药半夏水浸剂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尤其对室性早搏、心动过速效果明显;同时半夏水煎醇沉液能增加兔冠脉血流。佐药枳壳以及所含对羟福林N-甲基酪胺静注对心肌α、β受体均有兴奋作用,对羟福林主要兴奋心肌α受体,同时兴奋血管相应受体引起升压作用,而具有抗休克作用。橘皮对心脏具有兴奋作用,陈皮水提物静脉注射可显著增加动物的心输出量及收缩幅度,增加脉压差及每搏排出量,提高心脏指数、心搏指数、左心作功指数,并可短暂增加心肌耗氧量;陈皮注射液具有升压作用;陈皮素类成分有明显升压效果,而甲基橙皮苷静脉注射则有降压作用,另外陈皮还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茯苓水、醇及乙醚提取物均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茯苓对衰竭的心脏作用更明显,而且有强大的利尿作用,有力地减轻心脏前负荷。甘草提取液、甘草黄酮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均有拮抗作用;甘草次酸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且具有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激动剂样作用;甘草次酸还具有降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作用;甘草中的异甘草素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甘草中的黄酮成分对胶原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比阿司匹林强大17.7倍。生姜所含姜辣醇为强心药,姜辣烯酮可使心房肌收缩力加强,反复使用可使血压产生一过性降低、明显升高和持续降压三相性作用;生姜水提取物可影响血小板内花生四烯酸代谢,抑制TXB2及PGs的合成,从而对花生四烯酸、肾上腺素、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

3.8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此足少阳阳明药也,橘、半、生姜之辛温,以之导痰止呕,即以之温胆;枳实破滞;茯苓渗湿;甘草和中;竹茹开胃土之郁,清肺金之燥,凉肺金之所以平甲木也。如是则不寒不燥而胆常温矣。《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又曰:阳气满不得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得瞑。半夏能和胃而通阴阳,故《内经》用治不眠。二陈非特温胆,亦以和胃也。

2.《成方便读》:夫人之六腑,皆泻而不藏,惟胆为清净之腑,无出无入,寄附于肝,又与肝相为表里肝藏魂,夜卧则魂归于肝,胆有邪,岂有不波及肝哉。且胆为甲木,其象应春,今胆虚则不能遂其生长发陈之令,于是土不能得木而达也。土不达则痰涎易生。痰为百病之母,所虚之处,即受邪之处,故有惊悸之状。此方纯以二陈、竹茹、枳实、生姜和胃豁痰、破气开郁之品,内中并无温胆之药,而以温胆名方者,亦以胆为甲木,常欲得其春气温和之意耳。

3.9 歌诀

温胆汤中苓半草,枳竹陈皮加姜枣;虚烦不眠证多端,此系胆虚痰上扰。[2]

3.10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返回]4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之温胆汤

4.1 处方

生姜12克 半夏6克(洗)橘皮9克 竹茹6克 枳实2枚(炙)甘草3克

4.2 功能主治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之温胆汤具有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效。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惊悸不宁,癫痫等。

4.3 用法用量

上六味,切碎,以水1.6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4.4 备注

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为君;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为臣;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为佐;姜、枣、甘草益脾和胃,协调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效。

4.5 摘录

《外台秘要》卷十七引《集验方》

[返回]5 《世医得效方》卷九方之温胆汤

5.1 处方

半夏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60克 陈皮90克 甘草(炙)30克 茯苓45克 人参30克

5.2 制法

锉散

5.3 功能主治

世医得效方》卷九方之温胆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及惊悸自汗,触事易惊者。

5.4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50毫升,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空腹时服。来效,加远志去心)、姜汁、炒北五味子各30克、酸枣仁30克(蚌粉炒入)。

5.5 摘录

《世医得效方》卷九

[返回]6 《回春》卷四方之温胆汤

6.1 方名

温胆汤

6.2 组成

人参、白术去芦)、茯神(去皮木)、当归(酒洗)、生地黄(酒洗)、酸枣仁(炒)、麦门冬(去心)、半夏(姜汁炒)、枳实(麸炒)、黄连(酒炒)、竹茹、山栀(炒)各等分,甘草3分,辰砂5分(临服研末调入)。

6.3 主治

《回春》卷四方之温胆汤主治内有痰火,惊惕不眠。

6.4 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大枣1枚、乌梅1个,水煎去滓,入竹沥调辰砂末服。

6.5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6.6 摘录

《回春》卷四

[返回]7 《三因》卷八方之温胆汤

7.1 方名

温胆汤

7.2 组成

半夏(汤洗去滑)1两半,麦门冬(去心)1两半,茯苓2两,酸枣仁3两(炒),炙甘草1两,桂心1两,远志(去心,姜汁炒)1两,黄芩1两,萆薢1两,人参1两。

7.3 主治

三因》卷八方之温胆汤胆虚寒,眩厥,足痿,指不能摇,躄不能起,僵仆目黄失精虚劳烦扰,因惊胆慑,奔气在胸,喘满浮肿,不睡。

7.4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钱,用长流水1斗,糯米1升,煮蟹眼沸,扬2000-3000遍,澄清,取2盏,入药在内,加生姜7片,煎7分,去滓。不以时服。

7.5 制备方法

上锉为散。

7.6 摘录

《三因》卷八

[返回]8 《外台》卷十七引《集验方》之温胆汤

8.1 方名

温胆汤

8.2 组成

生姜4两,半夏2两(洗),橘皮3两,竹茹2两,枳实2枚(炙),甘草1两(炙)。

8.3 主治

《外台》卷十七引《集验方》之温胆汤主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

8.4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去滓,分3服。

8.5 制备方法

上切。

8.6 摘录

《外台》卷十七引《集验方》

[返回]9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方之温胆汤

9.1 方名

温胆汤

9.2 组成

远志、枣仁、茯神、当归、川芎、钩藤、半夏、广皮、甘草、香附、茯苓。

9.3 主治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方之温胆汤主治妇女经行,卒遇惊恐,因而胆怯,神志失守,经血忽闭,面青筋搐,口吐涎沫,此缘惊则气乱,恐则气结故耳。

9.4 摘录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一

[返回]10 《杂病源流犀烛》卷六方之温胆汤

10.1 方名

温胆汤

10.2 组成

人参、茯神、远志、朱砂金石斛、生地、麦冬、枣仁、甘草、五味子柏子仁

10.3 主治

杂病源流犀烛》卷六方之温胆汤主治怔忡包络动者。

10.4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六

[返回]11 《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经验秘方》之温胆汤

11.1 方名

温胆汤

11.2 组成

陈皮2钱,半夏1钱半,茯苓1钱,枳实半钱,甘草半钱,远志1钱,酸枣仁半钱。

11.3 功效

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经验秘方》之温胆汤具有定心志之功效。

11.4 用法用量

上作1服。水2盏,加生姜7片,煎至8分,空心温服。滓再煎。

11.5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经验秘方》

[返回]12 《明医杂著》卷六方之温胆汤

12.1 方名

温胆汤

12.2 组成

半夏1两,枳实1两,橘红1两5钱,茯苓7钱半,甘草(炙)4钱。

12.3 主治

明医杂著》卷六方之温胆汤主治胆气怯弱,惊悸少寐,发热呕痰,饮食少思。

12.4 用法用量

每服1-2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12.5 摘录

《明医杂著》卷六

[返回]13 《活人方》卷六方之温胆汤

13.1 方名

温胆汤

13.2 组成

半夏3钱,橘红1钱5分,枳实1钱,黄连1钱,天麻2钱,苏子1钱5分,厚朴1钱,黄芩1钱,竹茹1钱,生姜汁5匙(泡用)。

13.3 主治

《活人方》卷六方之温胆汤主治痰气火并结于中宫,在上则眩晕,干呕作酸;在下则腹痛便燥。

13.4 用法用量

上水煎泡,加姜汁午前后服。

13.5 摘录

《活人方》卷六

[返回]14 《直指小儿》卷一方之温胆汤

14.1 方名

温胆汤

14.2 组成

半夏(制)2钱半,枳实2钱半,茯苓半两,橘红1钱半,甘草1钱半,酸枣仁(温汤浸,去壳)2钱半。

14.3 主治

《直指小儿》卷一方之温胆汤主治小儿惊悸顽痰

14.4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入竹茹少许,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14.5 制备方法

上锉散。

14.6 摘录

《直指小儿》卷一

[返回]15 《古今医彻》卷一方之温胆汤

15.1 方名

温胆汤

15.2 组成

半夏1钱,枳实1钱,竹茹1钱,茯苓1钱,甘草3分(炙),广皮1钱,钩藤钩2钱。

15.3 主治

《古今医彻》卷一方之温胆汤主治伤寒挟惊。

15.4 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

15.5 摘录

《古今医彻》卷一

[返回]16 《笔花医镜》卷二方之温胆汤

16.1 方名

温胆汤

16.2 组成

制半夏1钱5分,枳实8分,陈皮1钱半,茯苓1钱半,人参1钱,熟地3钱,炒枣仁3钱,远志1钱,五味子1钱,甘草(炙)5分。

16.3 主治

笔花医镜》卷二方之温胆汤主治胆气虚寒,梦遗滑精

16.4 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服。

16.5 摘录

《笔花医镜》卷二

[返回]16.6 参考资料

  1. ^ [1]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94.
  2. ^ [2] 魏睦新,王刚. 方剂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3. ^ [3]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91.
  4. ^ [4] 李炳照等主编.实用中医方剂双解与临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591-594.

[返回]相关文献

  • 温胆汤摘要:陈为安胃袪痰之剂, 竹茹以清膈上之火, 加枳壳以利膈上之气, 总求痰气顺利, 而自宁,
  • 温胆汤摘要:
  • 浅说温胆汤摘要:和则之痰热自去,邪去则正安,至于有“”之名,实则是因“欲不寒不燥,其性平和,可腑”
  • 温胆汤刍议摘要:,丑末、滑石四两,右为末,滴水丸,每四五十丸,水下。”(见《丹溪心法》卷3痢9)而《丹溪心法
  • 温胆汤新用摘要:连阿胶汤、归脾、酸枣仁 加减。四诊合参,辨证为痰热内扰、心神不宁,投温胆汤加炒栀子10g
  • 温胆汤临证体会摘要:之药,对乃据五行作解。 罗东逸《医宗金鉴》:“命名者,乃谓和之,非凉之
  • 【温胆汤】摘要:自和,盖所谓之痰热去故也,命名者,乃谓和之,非谓凉之也,若谓家真畏寒而怯而
  • 温胆汤临证举隅摘要:故以温胆汤化痰和胃,入苍术、升麻、荷叶取刘完素清震之意以升清降浊。 1.4温胆汤治疗
  • [中卷内科]温胆汤摘要:一钟五分,煎七分,食远服。 温胆汤,膈腑求治之方也。热入足少阳之本,气横逆,移于胃而为呕,
  • [卷二]温胆汤摘要:甘草陈皮生姜茯苓 上七味,水煎服。 罗东逸曰∶为中正之官,清净之腑,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
  • <<<点此查看更多文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