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那些年》

 棋中王 2015-05-31

致《那些年》 

“讲述看不见的心灵故事,记录几代人的情感春秋”,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21:00时,伴随这段动听的主持人的开场白,央广经济之声《那些年》节目都会准时开播。让眼睛休息,让耳朵工作,作为一位“50后”的老听众,我都会守在半导体收音机前,收听这档节目。

前段时间,《那些年》请到了央广著名编辑叶咏梅老师做客直播间,回顾了广播中的《平凡的世界》那些年的点点滴滴,尤其介绍了与作家路遥的感人故事,我想许多听众会和我一样被深深地打动且为之动容。叶老师的巨著《中国长篇联播历史档案》,无疑承载着更多那些年的故事。想起我们那代人的小时候,便是那些长篇联播伴随着我们长大的。很期待再请叶咏梅老师做客直播间,讲述更多有关中国长篇联播经典的那些年故事。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社会各界各种纪念活动已经拉开帷幕。我想《那些年》也应该有所安排吧,来讲述抗日战争那些年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譬如,小时候我们听中央台的长篇联播《平原枪声》、《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铁道游击队》等;老电影《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鸡毛信》等;老歌曲《黄河大合唱》、《松花江上》、《太行山上》、《歌唱二小放牛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等,也像讲述《平凡的世界》一样,将作品创作中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包括原创作者、创作背景、人物塑造、生活原型及其抗战事迹,编辑成系列节目介绍给广大听众。我觉得,这是对抗战英烈们最好的缅怀,对抗战老兵们的最好慰藉,对抗战历史的最好铭记,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肯定深受欢迎。或许《那些年》正在准备着,只是未向听众透露,想给听众一个惊喜,也总想让听众有所期盼、有意留些悬念吧。

这里要感谢晓婷、羚瑞两位主持人,周一到周五每天晚上辛勤的耕耘与陪伴,为广大听众奉献出许多美好的故事,让每一代人都能追寻到自己感同身受的那段岁月年轮。《那些年》虽然仅仅只有三岁,却仿佛过了而立之年,节目越办越成熟,越办越成功,越办越红火,传递出许多让人励志奋进的正能量。《那些年》将与广播同在、将与听众同在。

(原创于2015531日)

致《那些年》

主持人晓婷

致《那些年》
主持人晓婷

致《那些年》
主持人DJ羚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