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中国古代研究音韵、文字、训诂的学科)

 雪梅常在 2015-05-31

小学(中国古代研究音韵、文字、训诂的学科)

小学,又称中国传统语文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

中文名:小学          别:语言学     

    :语言学     三个部: 1.字形;2.字义;3.字音

1简介

古代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叫小学。每个文字具有三个部分:1.字形;2.字义;3.字音。在汉代,分别不很显著。宋末王应麟《玉海》已分成三种:体制.训诂.音韵。清代的《四库全书》,把小学书分为:训诂.字书.韵书三类。

读书必先识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周朝儿童入学,首先学六甲六书(六甲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西汉时称文字学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字学,小学之名即由此而得。

2词语渊源

小学最初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小学初见于《大戴礼记·保傅篇》:及太子少长知(女已)色则入于小学,小学者所学之宫也。……古者八岁而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西周时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人分等级,当时能够接受教育的只是贵族。这类学校要教授学童识字,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段玉裁注云:国子者,公卿大夫之子弟,师氏教之,保氏养之,而世子亦齿焉。六书者,文字声音义理之总汇也。关于小艺,《周礼·保氏》上说: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之道,乃教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乃教之六仪:一曰祀祭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可见在周代教育中,小学本指学习六艺(小艺)和六仪(小节),后来小学含义逐渐缩小,仅指六艺之一的了,即专指关于语言文字的学习。

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上记载: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太学,学五经,不见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小学含文字之义始于此。

 

1952年的高级小学历史课本

3唐朝书学

唐承隋制,兴科举,设书学科。

 

 
 

怀素的“自叙帖”

《新唐书·选举制上》载:书学,生三十人……学书,日纸一幅,间习时务策,读《国语》、《说文》、《字林》、《三苍》、《尔雅》。凡学书,《石经》限三岁,《说文》一岁,《字林》一岁。又载书学科选举法:凡书学,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为第。可见唐代之书学实为书法、小学双修,且更重小学。新旧唐书《艺文志》均著录王羲之文字学著作《小学章》一卷,说明王羲之于文字学也是有研究的。

4小学大师

许寿裳先生的《章炳麟》介绍,认为章太炎(章炳麟)是革命元勋,同时是国学大师。而在国学大师方面,将他在语言文字学方面的贡献,列于首位。鲁迅说:他是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1903年在《苏报》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文,猛烈抨击清皇朝的统治,被捕入狱。19066月出狱,立即被革命同志、青年学生们接送到日本。他在东京一面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继续鼓吹反清革命;一面讲学,讲的就是小学即语言文字学。

 

 

章太炎(1869—1936年)

章太炎是小学大师

当时有8名中国留学生很想听课,但是因为时间冲突无法参加,于是章太炎特设一班,他们每星期日上午去章太炎寓所听课,讲授内容就是小学。据许寿裳说:其《新方言》及《小学答问》两书,都是课余写成的,即其体大思精的《文始》,初稿亦起于此时。可见,章太炎在革命事业上最辉煌的岁月,也即他在语言文字学研究中最结硕果的时期。

8名同班听讲者是:朱宗莱、龚宝铨、钱玄同、朱希祖、周树人、周作人、钱均夫及许寿裳。

朱希祖后成了著名历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等校教授,著有《上古文学史》、《中国史学通论》等著作。1911年他曾集资刻刊章太炎的《小学答问》,鲁迅出资15元,此书1912年印成。

朱宗莱(蓬仙),曾任北京大学预科教授。关于他的事迹记载很少,但他却著有《文字学形义篇》。

周作人,后来成了名作家、名教授。他著译等身,但在文字学方面似少建树。他在《我的杂学》中说他的杂学入门书大致是八类,二是小学书,即说文尔雅方言之类。把语言文字学的书列为第二类,可见他的重视。他没有文字学方面的专著,却写过不少文章,很有独到见解。如《汉字》一文中,他认为:中国民族间自有系维存在,反不似欧洲人之易于分裂此是何物在时间空间中有如是维系之力思想文字言语礼俗而已。他还进一步指出:假如没有这汉字,却用任何拼音文字去写,中国的普通国语文便无法可以读懂,势必拼写纯粹方言,……其结果即是文字言语之分裂,一方言区域将成为一小国,中国亦即无形的分裂了。

许寿裳,是请章太炎特设一班授课的发起人。他曾长期追随蔡元培在教育部、大学院、中央研究院任职,但也在多所大学兼职或专职授课。在他讲授的课程中,有文字学概要1941年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曾作题为《近四十年来中国文字学进步的一斑》的讲演。这些都可见他对文字学的研究和关注。他对章太炎作为国学大师在学术上,其中包括文字学在内的贡献,说来头头是道,切中肯綮,不愧为学识深厚的章门高足。

周树人即鲁迅,是中国20世纪的伟大文学家,其贡献是多方面的。在鲁迅的多门成就、学问中,文字学几乎排不上号。但从《门外文谈》中,毕竟看到了鲁迅在文字学上的渊博的学问。这篇不到13000字的通俗化文章,无疑是一部闪耀着思想光芒的汉字发展史。

8人中的龚宝铨、钱均夫,前者是章太炎的女婿,辛亥革命后曾任浙江图书馆馆长;后者曾在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教育部任职,是钱学森之父。较长一段时期与许寿裳、鲁迅是同事。但他俩在文字学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词语注释:

深中肯綮[shēn zhōng kěn qìng] 

深中肯綮,成语,典出《庄子集释》卷二上〈内篇·养生主〉。肯綮,是指骨肉相连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关键。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形容庖丁的技艺高超。比喻分析深刻,能击中要害,或能说到点子上。

1基本信息

解释: 比喻分析深刻,能击中要害,或能说到点子上。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说话或文章等

2详细释义

典源

《庄子集释》卷二上〈内篇·养生主〉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道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闲,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译文

厨师给文惠君宰杀牛牲,分解牛体时手接触的地方,肩靠着的地方,脚踩踏的地方,膝抵住的地方,都发出砉砉的声响,快速进刀时刷刷的声音,无不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于经首乐曲的乐律。
  文惠君说:嘻,妙呀!技术怎么达到如此高超的地步呢?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事物的规律,比起一般的技术、技巧又进了一层。我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几年之后,就不曾再看到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大的缝隙,把刀导向那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就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十九年了,所宰杀的牛牲上千头了,而刀刃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乃至各个组合部位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呀。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虽然这样,每当遇上筋腱、骨节聚结交错的地方,我看到难于下刀,为此而格外谨慎不敢名篇赏析,目光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牛体霍霍地全部分解开来,就像是一堆泥土堆放在地上。我于是提着刀站在那儿,为此而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这才擦拭好刀收藏起来。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厨师这一番话,从中得到养生的启发了。” 

释义

肯綮,是指骨肉相连的地方,比喻最重要的关键。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形容这位庖丁的技艺高超。比喻分析深刻,能击中要害,或能说到点子上。

3用典示例

这篇文章不长,但是论点明确,深中肯綮,有很强的说服力。


 

高足[gāo zú

【释义】:

①良马; 骏马。汉代驿传设三等马匹,有高足、中足、下足之别,高足为上等快马。见《汉书·高帝纪下》:横(田横)惧,乘传诣雒阳。颜师古引如淳注。《古诗十九首》之四: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②犹言高才。后常用为称呼别人的学生的敬词。

    

《世说新语.文学》

    

良马; 骏马

【拼音】:gāozú

例:《世说新语.文学》: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张彦远《法书要录》卷一:高阳许静民,镇军参军,善隶书,羲之高足。

·张彦远《法书要录·亘采古来能书人名》:高阳许静民,镇军参军,善隶草,羲之高足。

【例句】这位是王老师的高足?幸会!幸会!

【区别】"高足"指对别人的学生的敬称

"桃李"指所教的学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