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不把复旦看做教育机构,就能理解校庆片抄袭事件

 惊涛拍岸849 2015-05-31

在校庆这件事上,复旦大学跟非教育机构的大型国企没什么两样——千万别去想复旦大学拥有中国传播学领域顶级的新闻学院,这新闻学院里既有电视方面的专业,也有广告方面的专业,这个学院、这些专业,学院里的专家教授,跟学校的校庆活动没有一毛钱的关系——复旦大学的校庆活动跟国企的厂庆司庆一样,都由总部(大学里就是校部)的行政部门、后勤部门、宣传部门等职能部门来组织和实施的。如果隆重一点,校方会成立一个校庆委员会,下设校庆办公室,由上述几个职能部门抽调人手组成。

复旦校庆宣传片正是这么组织实施的,他们不去劳烦新闻学院的专家们,而是按惯例找了一间电视制作公司来承制。

由校外专业人士来设计制作形象宣传品,好像也是中国大学的传统。1917年,北京大学要设计校徽,校长蔡元培找的就是校外人士——教育部主管科学、美术馆、博物院、图书馆、音乐会、演艺会等事务的教育部佥事、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周树人先生周树人先生设计了那个著名的“哭脸校徽”(刘半农对那个校徽的称呼),立即就被北大采用。顺便说句,周树人是蔡元培的绍兴老乡,他进教育部当公务员正是因为蔡元培的提携。那个校徽1949年之后被弃用,1980年代恢复使用。

你说周树人不是形象设计的专家?啊,那是你的看法,蔡校长认为他是。

(上图: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

讲到校庆,讲到北大,就想到北大1998年的百年校庆。当时北大发行了一百张限额的百年书签,印刷精美,成为海内外校友争购的珍藏品。谁知里面错字连篇,“桃李芬芳错成桃李纷芳”、“直挂云帆济沧海错成:“直挂云帆济苍海”、“坐拥书城,富甲一方错成座拥书城,富甲一方

堂堂北大,国学大师云集,怎么可以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其实正常啦,国学大师跟校庆没有关系嘛。

20115,故宫发生一起文物失窃案,北京市公安局迅速破案。5月13日,故宫博物院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锦旗撼祖国强盛,卫京都泰安”,网友质疑“撼”为错别字,正确用字应为“捍”。面对质疑,故宫负责人表示,“撼”字没错,显得厚重。“跟‘撼山易,撼解放军难’中‘撼’字使用是一样的。”错别字已经是笑话,辩解更加可笑

最后故宫博物院还是就锦旗上错字道歉。故宫表示,此次赠送锦旗由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赠送前未“交院里检查”。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未请示院领导,仍然坚持错误,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

用闽北建瓯人的话来说,用“脚腹头(膝盖)”想,都想得到这是故宫保卫部门干的事,跟故宫里的那么些中国文化大师没关系。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是郑欣淼,著名学者,“故宫学”专家,就是成心想错都不可能错得这么低级。

资源调配是大机构做事不专业的原因。

机构很小,通常一个人身兼数职,最典型的例子是早年乡村小学的校长,一个人身兼校长、教务主任、科任老师、敲钟师傅等等。机构一大,就得分工,大家各司其职。以复旦大学的新闻学院来说,教授们职责是讲课、带学生、著书立说,校庆琐事就不劳他们了。

有复旦校友李天扬提到抄袭事件发生后复旦的危机公关极差,他说,“我们新闻系的居延安老师,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他的著作《公共关系学》长销至今。可惜的是,最早开设公关课的复旦,公起关来,却并不高明。这一次,也是。”其实,校方负责公关的职员可能根本没学过公关关系学,跟居延安老师一点关系没有。复旦大学最好的公关专家应该在新闻学院而不会在校部。


 程老汉说在校庆宣传片这件事上不要把复旦当成教育机构,是因为,校庆诸事不是由复旦那些负责教书育人的教师负责操作的,而是由校部的行政工作者和党务工作者操作的,跟教书育人无关。


总而言之,不要因为复旦大学是个教育机构而对其校庆宣传片搞抄袭(他们自己的说法是“复制”)有格外的苛责,你把复旦想象成国有大企业可也。程老汉当然不是说,企业抄袭可以原谅,任何机构任何人抄袭都应该受到谴责和处罚。程老汉的意思只是,大学抄袭不必罪加一等。

嘿嘿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