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神经科诊断思维(8):疾病的「枝」与「叶」

 渐近故乡时 2015-05-31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王阳明


撇去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恩怨不谈,换个场景,在疾病面前,似乎每个医生都有自己的「定盘针」。不同症状、体征乃至辅查的组合,在不同医生的眼里不可不谓「根源万化」。


学识、经历使医者们的思维大相迥异,因此面对同一患者时可能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而临床诊断却万不可凭「心」而论,恰恰与大儒王阳明相左,需从外头找到疾病的枝枝叶叶,然后顺藤摸瓜,由此方能擒得幕后真凶。


具体来说,「枝」对应的是主心骨,某一特定疾病的本质;「叶」则是疾病的外在表象,可以是症状、体征、化验、影像、病理的任意组合。无论是「落英缤纷」,还是「寥寥数叶」,枝就在那里,可以随时「门前老树长新芽」。


就拿甲醇中毒来说,症状可以只是头痛,也可以是视力下降、失明,可以出现瞳孔调节障碍,甚至可以直接出现深昏迷,影像上可以出现双侧外囊对称低信号,血象可以高的离谱,血压可以明显下降,血气分析结果能发现严重酸中毒,这些都是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叶」,对应的枝条只有一个:人体摄入甲醇后转化为甲醛和甲酸,后者造成眼、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代谢性酸中毒。


有时候,枝叶并茂,一目了然,这时候诊断就很好下。


年青女性,出现反复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肌张力障碍等症状,抗癫痫、抗病毒疗效差,B 超提示有卵巢畸胎瘤,MRI 可见双侧海马异常信号,明眼人一看就能考虑到 NMDA 受体相关性脑炎的诊断。


但是有时候,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的、医生所能看到检查到的,一开始并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是如「云山雾绕」,难以窥得全貌。这个时候就得依靠医生的临床基本功和经验,努力发掘出「片片叶」,并找出隐藏的枝。


用事实说话:


一患者因「头昏」数月来急诊,接诊医师年资尚浅,问来问去未得要领。仔细一看,患者坐于轮椅,前臂以特定姿势僵立于大腿上较长时间,不能排除帕金森样症状,上前一模,肌张力果然如铅管样。


再一看面相,呆板、迟钝,问起家人,家人诉患者近几月来越发反应迟钝,逐渐不能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后来连行走都困难。接着问家属,患者是否有不自主的「手抖」,有无莫名奇妙的哭笑,患者家属回忆后持肯定态度。


急性加重认知障碍、锥体外系症状、肌阵挛,这些联系在一起,剑指 CJD。再看患者的头颅 MRI,隐约可见双侧额叶皮层异常信号,DWI 上较明显。为求万无一失,让患者去做了个 EEG,可见明显三相波。到此时此刻,CJD 的诊断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


当然,神经科高手们或许从 DWI 上就能「一叶知秋」,就如同万绿之中一点红,皮层「花边征」端的是明显不过了。但是有时候了「everybody」,影像也是会「lie」的。不明显的花边征,有时候还真难与伪影相鉴别,何况花边征也不是 CJD 所独有的,这些不再赘述。不把这些「叶」一一拈来,焉能把握住「朊病毒」这一幕后黑「枝」?


或许,在临床诊断上,医者们需谨记:万化根源不在心,枝枝叶叶外头寻。


本文来自丁香园。


今日提问

旋转性眼震提示大脑哪 4 个区域受损?


回复「0531」可获取答案。




长按图片,可识别二维码,一指加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