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水(17)

 剑舞w春秋 2015-05-31

说水(十七)

——食用菌水分生理与管理通俗谈

3、相对湿度的管理

对于不惧怕直接喷水的菇种,间歇性喷雾,使水分能够直接补充子实体和菌丝体表面的时候,相当于同时提高了相对湿度的水源,而因为子实体和菌丝体表面的含水量比较高,所以也不怕流动空气的相对湿度低,这样的情况除了做好间隔的控制外,是无需考虑环境相对湿度变化的,当然,这是说环境湿度偏低状态,而环境湿度适合或偏高,那实际上就只要考虑通风的管理就够了。

一般季节性培植时,相对湿度管理面临的情况有如下几个:

第一种情况是,无风或风小,温度接近零度,空气又干燥,喷水难以蒸发容易导致窒息,不喷水相对湿度和原料含水量无法保证,这种情况,只能采取相对密闭的管理,喷水要轻、少、勤。如果风大,则可略微加重喷水。这种度的掌握,只能凭感觉行事。

第二种情况,无风或风小,湿热。这种情况想方设法摊开一切可能的遮盖才是。如果风大且湿热,反而可以在日温度高峰时适度喷雾降温。

第三种情况一般极少出现,即冷而湿,冷而湿只要密闭保温或者有条件的轻度加温,湿度就不会成为问题。

第四种情况是干热,那是可以比较随意的进行喷水了,当然这种情况要防止干风直吹,要注意迎风口的喷水次数和量,并适当遮挡迎风面。

更难的情况是所谓反季节培植,在温度湿度通风矛盾时,要注意在不同阶段注意保障不同的对象,其中相对湿度在分化期和幼菇期要优先保障。当然,这种取舍的必然结果是产量更低!

设施化条件下,湿度控制比较敞开的环境要好做,甚至可以通过雾化器、微喷、以及蒸汽方式加湿,对于湿度保持也相对容易,可以通过对通风的控制来防止过快的气流交换,但需要严格注意二氧化碳浓度的积累。对于固定场所,应该安装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实现自动控制的管道和喷头,以实现无人化少人化管理。

随着直接蒸发式加湿器和内循环及换气设备的进步和结合,设施化培植的风温湿矛盾将趋于缓解,设施化的范畴会从空间设施化拓展到环境轻调。

工厂化生产目前主要应用的是超声波雾化设备进行可控的加湿,但在由于湿度变化频繁,而加湿的动作比较缓慢,所以在非预处理空气模式下的加湿有难处,这个只能有待于工厂化培植模式的转换来解决。被动的亲水纤维直接蒸发加湿,由于容易滋生杂菌,所以不适合固定空间连续使用的工厂化要求,主动直接蒸发式加湿器将成为工厂化的主流,而这种加湿的可控性将使加湿操作走向平稳和易控。

工厂化模式加湿最大的问题是冬季低温加湿,蒸发所需能量不足,因此存在一方面空气迷雾重而实际相对湿度不足的情况,这种情况在主动直接加湿器上就不会存在。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