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活不是对号入座

 蒹葭微霜 2015-06-01



有一本新书,网上网下赞誉一片,冲着好口碑果断下单买了一本。但是细细品读,完全不是传说中正宗的好味道,文字生涩、故事东拼西凑,非但不是一致好评的实至名归,反倒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我不会向友人推荐这本书,毕竟我没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但是我会强调这仅仅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毕竟我不喜欢的,未必别人不喜欢,因为阅读往往都是纯个人的事情,与大家无关。


可偏偏我们总认为大家觉得好才是真的好,如果你觉得不好,相反会显得你不合群。但是,又有谁规定你必须喜爱小葱拌豆腐,不能喜爱梅菜扣肉呢?






可一直以来我们总觉得程式化的内容就是生活的全部。

任何阶段,但凡微博微信发布《XX岁必读十大励志书》、《XX岁必看十大爱情片》的相关内容都会成为大家追捧的热帖。在我们潜意识里,这些内容就该是我们生活的必须经历。别人跟我们一样都是如此,但是从来没人质疑,我不看这些难道就没有属于自己的青春了吗?未必。恰恰是选择了跟别人一样的内容,掉最后让你有了跟别人一样的复制青春。你像一叶浮萍,身不由己。

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标准的人生答案,只有认真对待世界的人生态度,而且每个年龄段都是如此。

好多年前,有一家基金公司的

老板青睐我,打算雇我工作。谈到薪资待遇时,却说看过我写的东西,很喜欢,但是还是感觉有些幼稚,不够有深度。没错,他说的对,我接受。我也知道对方对方这么做是为了降低你的薪资。其实想想,那时自己本来年轻,没有太多生活历练,没有过多人生经验,写出来的东西自然是肤浅的,肯定不能与经历世间沧桑的高人相提并论,这就是年轻时该有的肤浅,你只有经历了肤浅,才会渐渐学会成熟。


没必要假装成熟,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如果赶上超市搞促销,看到别人排队自己也不敢落后,不管需要与否总要抢上一把。


看到身边人一个个都生儿育女,突然感觉到自己该结婚了,接着为了结婚而结婚的人走进了“围城”……


是的,我们早习惯了对号入座。但其实,越到最后,我们越崇拜那些没有对号入座的牛人。


有人敢于不随波逐流叫板传统声音,成为有见地的意见领袖。这是,你在哪里?你默默在对方微博微信下面点了一个赞。






有人不受什么时候该结婚的束缚云游四海,成为见多识广的旅行达人。这时候,你在哪里?你只能翻阅着对方的阅读,长长的空叹一声:如果我当初……


有人为了梦想放弃了各种生活的诱惑,成为勇者风范的梦想家。这时候,你在哪里?你默默两行泪为对方鼓掌称赞……


如果这些人最初也选择了对号入座的生活方式,是否还会有最后不一样的自己?


有段话说得特别好。人之所以能日复一日、像安了发条的闹钟那样规律的生活着,要么是因为对未来和命运全无思考、只是单纯像摆钟一样重复着机械的程序,要么是因为对未来有着朦胧的、笼统的期待和希冀。一旦一个人发现自己的生活其实乏善可陈、毫无新意,或者发现子子孙孙竟然全都重复着同样的毫无希望的命运,那个人就会感到什么?应该怎样做才可以应该这种不合群的清醒?也许你再也无法像之前一样混沌去正常得生活下去;也许你可以被安全感、或某种假称的道德感彻底驯化,然后一路妥协下去??


选择了如何上路,决定了不一样的归宿,这才是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