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亭溪秋实 2015-06-01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牌坊是封建礼教下的产物,其意识形态上的意义,若用古人的话来表述,即所谓‘旌别淑慝,表阙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实际上统治阶级就是利用牌坊这一建筑形式作为媒介,来传颂符合那个社会需要的伦理道德标准下的优秀者,从而达到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其封建统治的目的。惟其如此,故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它的宣传作用,利用它来传达自己的治世思想和统治意图。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牌坊除发展了门的功能外,更为突出的演变是成为一种纪念性的建筑,其实这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旌表方式有关,从汉代的‘榜其闾里’到唐宋的‘树阙门闾’、‘门安绰楔’,都是在闾门坊门上标揭诏书,或施绰楔立阙,使门派生出了纪念性功能。至明初,‘旌表建坊’正式成为制度,坊已单独作为纪念性建筑存在了,其位置或临衢大道,或立坊里巷口,或骑街跨路皆无不可,而且往往形成城镇街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

  岁月是一条长长的河流,从春到夏,经秋涉冬,变化着四季的色彩,孕育着大地的文明。喜欢故乡山水的我,一次次沿着岁月之河漫溯,去寻找四明最深处的历史记忆。

  经过二年多的走访调查,共记录宁波及辖属各县市区古牌坊143座,其中鄞州区数量最多,综合残坊在内计有52座;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次之,有32座;再者为江北区,亦有14座;其他的依次为,宁海县10座、海曙区9座、奉化市9座、镇海区6座、象山县3座、慈溪市2座、余姚市2座、高新区2座、江东区1座、北仑区1座。

  当然,限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还是有部分牌坊因故未能访到,但这足以使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仰视敬礼。晨钟暮鼓已成往事,但从那里生长起来的繁荣却永远留了下来。

  综合所寻见的宁波地区143座古牌坊,按其功能性质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墓道坊、节孝坊、功德坊和标志坊。

(一)墓道坊,又称陵墓坊和墓坊,是牌坊建筑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墓主社会地位、墓葬等级制度、以及地方葬俗、建筑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它的设置,不仅反映了墓主的特殊身份,而且还蕴含着诸多地方文化内涵。宁波地区古牌坊以墓道坊的数量最为庞大,达73座之多,这中间包括了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早石牌坊实例横省石牌坊和庙沟后石牌坊。

(二)节孝坊是用独特的实物默化效果,来宣扬和推广符合当时社会道德伦理下的贞节观和慈孝观,作为一种精神和物质文化的存在,亦是传统价值观的直接表达方式。因此,节孝坊在各类牌坊中数量最大,单光绪《慈溪县志》记载的贞节坊就有近百座之多。然而,国朝轰轰烈烈的解放妇女运动,使得节孝牌坊成为众矢之的,显然是作为封建礼制迫害妇女的罪证,于是几乎一夜之间,曾经遍布城乡各地的贞节牌坊消失殆尽,幸存的大多以各种掩护躲过了灭顶之灾,如砌在水塔里的冯氏贞节坊、围在墙门里的双节坊等。虽然,以现代思想意识的眼光看,女子守节并不可取,搭上一生的青春和幸福,换来冰冷的荣耀,的确过于残忍。但是,那时倡导的孝顺父母、妯娌和睦、艰苦持家的精神和传统美德还是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的。(以下略)

———————————————————————————————————————————
鄞州区古牌坊52座(完整、较完整·22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横省石牌坊(南宋)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徐桂林墓墓道前牌坊(清)    △红石岩墓道牌坊(明)       △乐善好施坊(清)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朱陛墓墓道牌坊(明)      △陆钶墓墓道牌坊(明)       △陆氏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东震旦土坊(清·民国)     △史氏墓园后牌坊(南宋)      △甲寿坊(民国)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九房石门坊(清)             △省元坊(南宋)          △高氏墓道前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旌孝坊(清)             △西岙墓道牌坊(明)       △陈宗问墓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四明山坊(明)             △双节坊(清)            △节孝亭(清)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聚魁里牌坊(明)          △七乡胜地牌坊(明)          △曲辕坊(清)

——————————————
鄞州区古牌坊(残缺·30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九房石牌坊            △沙港村石牌坊(清)           △东八巷石牌坊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高氏墓道牌坊(明)           △同岙墓道牌坊             △夹山岙墓道坊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油车弄石牌坊           △老柴门石牌坊(南宋)      △柴经墓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金朴墓道前牌坊(明)      △金朴墓道后牌坊(明)      △枫樟林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水库底墓道牌坊           △老虎坟滩墓道牌坊        △周弘宇墓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燕岙墓道坊              △烂泥山墓道坊          △马岭脚墓道牌坊(南宋)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世忠寺溪边墓道牌坊(南宋)   △史氏墓园中牌坊(南宋)    △史氏墓园前牌坊(南宋)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史文孙墓道牌坊(南宋-元)  △世忠寺山大墓牌坊(南宋)   △世忠寺前墓道牌坊(南宋)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东村石牌坊            △茶亭石牌坊(南宋)        △庙前石牌坊(明)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周家大山石牌坊一(南宋)      △水库底失考墓牌坊       △周家大山石牌坊二(南宋)

 

以上鄞州区52座牌坊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座):横省石牌坊

鄞州区区级文保单位(11座):龙观牌坊群(四明山坊、双节坊、节孝亭)、朱陛牌坊、聚魁里牌坊、周弘宇墓道牌坊(周弘宇墓道石刻)、陈宗问墓道牌坊(陈宗问墓道)、陆钶牌坊(陆钶牌坊等零星石刻)、七乡胜地牌坊、世忠寺山大墓牌坊(世忠寺山墓前石刻)、甲寿坊

鄞州区区级文保点(17座):徐桂林墓道石坊(徐桂林墓道前牌坊和乐善好施坊)、金朴墓道牌坊二道(金朴墓)、红石岩牌坊、曲辕坊、周家大山墓前牌坊二道、象鼻山高氏墓道牌坊二道、旌孝石牌坊、省元坊、史氏墓园前牌坊、史氏墓园中牌坊、史氏墓园后牌坊、史文孙墓道牌坊(史文孙墓)、马岭脚宋墓牌坊(马岭脚石刻)

鄞州区三普名单中列入还有(7座):老柴门牌坊(高桥老柴门民居)、油车弄牌坊(高桥下街油车弄民居)、柴经墓道牌坊(柴经墓遗址)、西岙失考墓牌坊(西岙无名氏墓及牌坊)、枫樟林失考墓牌坊(枫樟林旁无名墓)、潘岙陆氏墓道牌坊(梁祝墓,牌坊是解放初期从潘岙迁移而来)、沙港石牌坊(沙港全氏民居)

 

以上鄞州区52座牌坊有确切纪年的:

(一)高氏墓道牌坊,两柱单门石结构建筑,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十二月。

(二)聚魁里石牌坊,两柱一间一楼单檐歇山顶石结构建筑,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九月。

(三)陆钶墓道牌坊,四柱三间冲天式石结构建筑,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四)四明山石牌坊,两柱单开间歇山顶(顶已毁)石结构建筑,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

(五)朱陛墓道牌坊,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石结构建筑,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十月。

(六)星光村曲辕坊,两柱一间一楼石结构建筑,重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

(七)俞家旌孝牌坊,两柱单间石结构建筑,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四月。

(八)桓村双节牌坊,四柱三间三楼重檐歇山顶石结构建筑,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十二月。

(九)乐善好施牌坊,两柱单间廿字形石结构建筑,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九月。

(十)大路节孝亭坊,单间亭式歇山顶石结构建筑,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十一)天童甲寿坊,两柱单开间水泥结构建筑,建于民国甲子年(1924)。

———————————————————————————————————————————

海曙区古牌坊(9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尚书坊(明)           △景行坊(清·民国)       △全少微墓墓道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鄞县县学门楼(民国)        △芝兰毓秀坊(明)        △瀛洲接武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绣桂坊                △府桥街石坊柱               △老宅石坊柱

 

以上为海曙区古牌坊9座,其中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有:

(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全少微墓道坊(浙东学派史迹·白云庄及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

                    万邦孚墓道坊(浙东学派史迹·白云庄及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

(二)浙江省省级文保单位:景行坊(中山公园旧址·中山公园大门、景行坊、尊经阁、独秀山、鄮泉井、新桥等)

(三)海曙区区级文保点:瀛洲接武坊、鄞县县学门楼

 

以上9座古牌坊有确切纪年的有:

(一)尚书坊,四柱三间石结构建筑,仅存一次间,为明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二)芝兰毓秀坊,四柱三间石结构建筑,为明都督佥事万邦孚的墓道坊,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

(三)瀛洲接武坊,四柱三间三楼石结构建筑,为万历丙午科甬邑18名学子中举而立,建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

(四)景行坊,两柱单间歇山顶木石结构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重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

———————————————————————————————————————————江东区古牌坊(1座):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节孝坊(清)

节孝坊,俗称彩虹坊,位于宁波市江东区彩虹北路雷公巷口,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为江东区区级文保单位。

———————————————————————————————————————————

江北区古牌坊(14座):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贞节坊(明)            △孔庙棂星门(清)           △世恩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冬官坊(明)            △恩荣坊(清)             △冯氏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陈氏坊(明)            △冯氏节孝坊(清)            △邵氏坊(明)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屠秉彝故里纪念坊(清)                 △屠氏墓道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老巷石坊柱              △县署前石坊柱              △张家园石坊柱   

 

以上为江北区辖境古牌坊14座,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有:

(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文庙棂星门(原慈谿县文庙棂星门,2006年作为慈城古建筑群组成部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二):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冬官坊、恩荣坊、世恩坊、贞节坊(1986年,被公布为江北区区级文保单位,1997年作为大耐堂等古建筑群组成部分公布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

(三):江北区区级文保点:陈氏坊,冯氏节孝坊,邵氏坊,屠氏牌坊(包括屠尚书墓道牌坊和屠秉彝故里纪念坊)

 

以上14座牌坊有确切纪年的:

冬官坊,两柱单门石结构建筑,为明弘治己未进士赵暕立,建于正德五年(1510)。

世恩坊,四柱三间石结构建筑,为明进士周翔、举人周文进、进士周镐立,建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

恩荣坊,两柱单间石结构建筑,为清江南副将泰州游击向腾蛟立,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

屠秉彝故里坊,两柱单间石结构建筑,为纪念明屠氏宗长秉彝先生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

———————————————————————————————————————————

 镇海区古牌坊(6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蛟川书院坊(清)             △鼓楼沿石牌坊              △登云路牌坊(民国)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丹山起凤坊(明)      △进士坊(明·清末改建为亭)    △里新屋墓道牌坊(明)

 

以上6座牌坊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

(一)镇海区区级文保单位:蛟川书院坊、刘氏墓道石牌坊(里新屋石牌坊)、进士亭

(二)镇海区区级文保点:登云路牌坊、丹山起凤坊

 

以上6座牌坊坊上有确切纪年的:

(一)蛟川书院坊,两柱单间冲天式石结构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

(二)登云路牌坊,两柱单间混凝土结构建筑,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

———————————————————————————————————————————

北仑区古牌坊(1座):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胡氏墓园牌坊(南宋)

胡氏墓园牌坊:北仑区区级文保点

———————————————————————————————————————————

慈溪市古牌坊(2座):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洪魏完节坊(清)                      △观海卫都督坊(明)

 

清光绪《慈溪县志》中记载:“完节坊,县北三十五里,竹山岭东,国朝嘉庆四年为魏亢宗妻陈氏立。”

清光绪《慈溪县志》中记载:“都督坊,县西北六十里观海卫,为总兵王尚文立。(雍正志·采访册俗称头牌楼)。”此坊有文史作者称为‘胡总兵牌坊’,不知出自何处。

———————————————————————————————————————————

余姚市古牌坊(2座)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高风千古坊(明)                       △谏议坊(明)

 

以上为余姚市现存古牌坊:2座

(一)高风千古坊,四柱三间石结构建筑,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为东汉名士严子陵立。

(二)史家谏议坊,四柱三间石结构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为明代谏臣史立模而立。

———————————————————————————————————————————

 象山县古牌坊(3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钟郝遗徽坊(清)          △沈家洋石牌坊(清)        △瑶池冰雪坊(清)

 

以上为象山县现存古牌坊3座,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有:

(一)象山县县级文保单位:沈家洋瑶池冰雪坊、月楼岙钟郝遗徽坊(月楼岙石亭)

(二)象山县县级文保点:石浦瑶池冰雪坊

 

以上象山县古牌坊有确切建坊纪年的是:

钟郝遗徽坊,四柱二楼亭式石结构建筑,为清儒士庄耀序妻黄氏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

——————————————————————————————————————————— 宁海县古牌坊(10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镇宁庵牌坊(清)          △京牧天宠坊(明)          △宪台济美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西岙墓道坊(南宋)          △绣衣坊(明)          △郑霖墓墓道坊(南宋)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卢伦墓墓道坊(南宋)      △卢诜墓墓道坊(南宋)     △鹿家岙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金竹湾王氏墓道坊(南宋)

 

以上为宁海县现存古牌坊10座(包括残坊柱),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有:

(一)宁海县县级文保单位:郑霖墓(南宋西岙古墓)

(二)宁海县县级文保点:京牧天宠坊

(三)宁海县三普名单:绣衣坊、宪台济美坊(西店王家村后宅王氏宗祠)

 

以上宁海县10座古牌坊有确切纪年的是:

(一)宪台济美坊,两柱单间石结构建筑,为监察御史王中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

奉化市古牌坊(8座)、现代(1)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陆洪孝行门坊(明·清)      △尚书第门坊(明)         △吕氏宗祠门坊(清)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钦旌节孝碑亭(清)          △石门坊(明)          △松心竹节碑亭(清)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蒋母墓道坊(现代)          △双节坊(明)             △王氏墓门坊 

 

以上为奉化市境现存的9座古牌坊,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有:

(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蒋母墓道坊

(二):奉化市市级文保单位:王钫故居门坊、陆洪孝行门坊

(三):奉化市市级文保点:石门坊、钦旌节孝碑亭、松心竹节碑亭

(三):奉化市三普名单:王氏墓门坊、双节坊、吕氏宗祠门坊

 

以上奉化市9座牌坊有确切纪年的有:

(一)许家村双节坊,四柱三间石结构建筑,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1994年重修。

(二)陆洪孝行门坊,四柱三开间木石结构建筑,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清乾隆八年(1743)重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亦有过修缮,2008年再次整修。

(三)松心竹节碑亭,方形亭式歇山顶砖石结构旌表建筑,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

(四)钦旌节孝碑亭,方形亭式石结构旌表建筑,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

———————————————————————————————————————————

高新区古牌坊(2座)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骢马里坊(明)                      △荣锦坊(明)

 

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荣锦坊,县东北三十里梅墟,明,景泰五年守李春为御史钱璡立。”

民国《鄞县通志》记载:“骢马里坊,县东北三十里,明天顺六年为御史钱璡立。”

———————————————————————————————————————————

东钱湖古牌坊(完整、较完整·11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庙沟后牌坊(南宋-元)     △上林寺墓道牌坊(南宋)        △塔沙岙墓道牌坊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金字山石牌坊(西)        △金字山石牌坊(中)        △金字山石牌坊(东)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戴东泉墓墓道牌坊(明)       △二灵山墓道牌坊         △戴氏先祖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钦旌节孝坊(清)        △大岙口墓道牌坊(明)

—————————————

东钱湖古牌坊(残缺·21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金宪一墓墓道牌坊(明)      △金忠墓墓道牌坊(明)      △金达墓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史司卿墓墓道牌坊(南宋)       △斜竹山墓道牌坊          △水库旁墓道牌坊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史渐墓道后牌坊(南宋)     △黄夹岙墓道牌坊(明)    △史显卿墓墓道牌坊(南宋)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史涓墓道后牌坊(南宋)    △史涓墓道前牌坊(南宋)     △包桢墓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系石漕牌坊          △宗祠门坊(改建·存一柱)        △高钱石门坊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鸡笼山墓道牌坊             △杨岙墓道牌坊       △俞氏墓道牌坊(旁有残柱)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小桃园墓道牌坊            △贞节坊(清)           △葡萄园墓道牌坊

 

以上东钱湖32座牌坊(包括残坊)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有: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庙沟后石牌坊、金字山石牌坊群、金忠家族墓葬群牌坊(金忠家族墓葬群)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区保点:奕大山石牌坊、戴东泉墓道牌坊、钦旌节孝坊

 

 以上东钱湖32座牌坊有确切纪年的是:

(一)戴东泉墓道牌坊,四柱三开间冲天式牌坊,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

(二)奕大山戴氏墓道牌坊,四柱二间一弄冲天式牌坊,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

(三)钦旌节孝坊,两柱单开间,原楼顶已毁,现为新配,建于清道光丁亥年(1827)。

———————————————————————————————————————————记录只是一种留恋,当我仰望那些曾经绚烂的楼阁,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录。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牌坊作为主要建筑群的附属建筑,一般处于前景的导入部分,故作为独立的小品建筑容易瞩目而导致毁损。(略)宁波现存古牌坊纪年最早的要算南宋中晚期的横省石牌坊,此坊同时也是目前业内诸专家公认的国内最早石牌坊,较之晚些还有东钱湖的那些史氏墓道牌坊;但是有一座牌坊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宝幢的省元坊,该坊无论在结构细部处理上和史实的记载上,都无可争辩的说明其建于南宋的事实,且未有后世的重修。保守的说,省元坊应是浙东地区现存最早的古代功德类石牌坊。(略)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横省牌坊     △上林寺墓道坊  △史弥坚墓道牌坊    △省元坊      △庙沟后牌坊

 

 宁波现存明代牌坊纪年最早前十位:

(一)陆洪孝行门坊,明成化十五年(1479)    (六)戴氏先祖墓坊,明嘉靖十七年(1538)(二)高氏墓道牌坊,成化二十一年(1485)    (七)慈城镇世恩坊,嘉靖二十四年(1545)(三)聚魁里石牌坊,明弘治五年(1492)      (八)陆钶墓道牌坊,嘉靖三十一年(1552)(四)慈城镇冬官坊,明正德五年(1510)      (九)四明山石牌坊,明万历三年(1575)(五)戴东泉墓道坊,明嘉靖十六年(1537)    (十)史家村谏议坊,明万历二十年(1592)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当然,在纪年上要早于上述这十座还有几座,如高新区钱家村的荣锦坊和骢马里牌坊,分别建于景泰六年(1454)和天顺六年(1462),奉化许家村双节坊,建于成化十年(1474),月湖边的尚书坊,立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但这些牌坊因完整性稍显不够,有的只剩一根坊柱,所以本着尽善尽美的原则,择优入选。既然将宁波明代牌坊排了队,不能厚此薄彼,索性将宁波清代牌坊也来亮亮相。

宁波现存清代牌坊纪年最早前十位:

(一)蛟川书院坊,清乾隆九年(1744)        (六)洪魏完节坊,清嘉庆四年(1799)

(二)栎社曲辕坊,乾隆十三年(1748)        (七)桓村双节坊,清嘉庆十年(1805)

(三)俞家旌孝坊,乾隆三十年(1765)        (八)包氏节孝坊,嘉庆廿三年(1818)

(四)慈城恩荣坊,乾隆四十一年(1776)      (九)钦旌节孝坊,清道光七年(1827)

(五)瑶池冰雪坊,乾隆四十五年(1780)      (十)乐善好施坊,道光十三年(1833)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同样如此,排列亦是遵循了完整和确切纪年的原则,咬牙摈弃了几座节孝碑亭,如精巧美观的大路节孝亭,厚重繁复的钟郝遗徽坊等等。(以下略)

———————————————————————————————————————————

结束语:

当人类的文明进程在一次次运动中遍体鳞伤、艰难前进时,别忘了,不幸的不单单是争斗本身的人类自己,还有的是那些有朝代情愫和痕迹的建筑。经济和文化,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当我们全力发展经济时,也要适当的保护一下那些风雨飘摇的古建筑,留住了它们,就是留下了这片土地的根。总之一句话,不要当我们回头望时,我们的城市丢失了。

 

最后,感谢那些在寻访路上热心帮助过我的人,好人一生平安;也谨以此篇向珠玉在前的独行客老师致敬,如水之交得益终身。另外也感谢新近结交的四明访客老师,承蒙指点铭记于心··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牌坊是封建礼教下的产物,其意识形态上的意义,若用古人的话来表述,即所谓‘旌别淑慝,表阙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实际上统治阶级就是利用牌坊这一建筑形式作为媒介,来传颂符合那个社会需要的伦理道德标准下的优秀者,从而达到树立良好社会风尚、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其封建统治的目的。惟其如此,故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它的宣传作用,利用它来传达自己的治世思想和统治意图。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牌坊除发展了门的功能外,更为突出的演变是成为一种纪念性的建筑,其实这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旌表方式有关,从汉代的‘榜其闾里’到唐宋的‘树阙门闾’、‘门安绰楔’,都是在闾门坊门上标揭诏书,或施绰楔立阙,使门派生出了纪念性功能。至明初,‘旌表建坊’正式成为制度,坊已单独作为纪念性建筑存在了,其位置或临衢大道,或立坊里巷口,或骑街跨路皆无不可,而且往往形成城镇街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

  岁月是一条长长的河流,从春到夏,经秋涉冬,变化着四季的色彩,孕育着大地的文明。喜欢故乡山水的我,一次次沿着岁月之河漫溯,去寻找四明最深处的历史记忆。

  经过二年多的走访调查,共记录宁波及辖属各县市区古牌坊143座,其中鄞州区数量最多,综合残坊在内计有52座;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次之,有32座;再者为江北区,亦有14座;其他的依次为,宁海县10座、海曙区9座、奉化市9座、镇海区6座、象山县3座、慈溪市2座、余姚市2座、高新区2座、江东区1座、北仑区1座。

  当然,限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还是有部分牌坊因故未能访到,但这足以使我对脚下的这片土地仰视敬礼。晨钟暮鼓已成往事,但从那里生长起来的繁荣却永远留了下来。

  综合所寻见的宁波地区143座古牌坊,按其功能性质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即墓道坊、节孝坊、功德坊和标志坊。

(一)墓道坊,又称陵墓坊和墓坊,是牌坊建筑系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墓主社会地位、墓葬等级制度、以及地方葬俗、建筑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它的设置,不仅反映了墓主的特殊身份,而且还蕴含着诸多地方文化内涵。宁波地区古牌坊以墓道坊的数量最为庞大,达73座之多,这中间包括了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早石牌坊实例横省石牌坊和庙沟后石牌坊。

(二)节孝坊是用独特的实物默化效果,来宣扬和推广符合当时社会道德伦理下的贞节观和慈孝观,作为一种精神和物质文化的存在,亦是传统价值观的直接表达方式。因此,节孝坊在各类牌坊中数量最大,单光绪《慈溪县志》记载的贞节坊就有近百座之多。然而,国朝轰轰烈烈的解放妇女运动,使得节孝牌坊成为众矢之的,显然是作为封建礼制迫害妇女的罪证,于是几乎一夜之间,曾经遍布城乡各地的贞节牌坊消失殆尽,幸存的大多以各种掩护躲过了灭顶之灾,如砌在水塔里的冯氏贞节坊、围在墙门里的双节坊等。虽然,以现代思想意识的眼光看,女子守节并不可取,搭上一生的青春和幸福,换来冰冷的荣耀,的确过于残忍。但是,那时倡导的孝顺父母、妯娌和睦、艰苦持家的精神和传统美德还是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的。(以下略)

———————————————————————————————————————————
鄞州区古牌坊52座(完整、较完整·22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横省石牌坊(南宋)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徐桂林墓墓道前牌坊(清)    △红石岩墓道牌坊(明)       △乐善好施坊(清)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朱陛墓墓道牌坊(明)      △陆钶墓墓道牌坊(明)       △陆氏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东震旦土坊(清·民国)     △史氏墓园后牌坊(南宋)      △甲寿坊(民国)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九房石门坊(清)             △省元坊(南宋)          △高氏墓道前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旌孝坊(清)             △西岙墓道牌坊(明)       △陈宗问墓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四明山坊(明)             △双节坊(清)            △节孝亭(清)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聚魁里牌坊(明)          △七乡胜地牌坊(明)          △曲辕坊(清)

——————————————
鄞州区古牌坊(残缺·30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九房石牌坊            △沙港村石牌坊(清)           △东八巷石牌坊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高氏墓道牌坊(明)           △同岙墓道牌坊             △夹山岙墓道坊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油车弄石牌坊           △老柴门石牌坊(南宋)      △柴经墓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金朴墓道前牌坊(明)      △金朴墓道后牌坊(明)      △枫樟林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水库底墓道牌坊           △老虎坟滩墓道牌坊        △周弘宇墓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燕岙墓道坊              △烂泥山墓道坊          △马岭脚墓道牌坊(南宋)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世忠寺溪边墓道牌坊(南宋)   △史氏墓园中牌坊(南宋)    △史氏墓园前牌坊(南宋)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史文孙墓道牌坊(南宋-元)  △世忠寺山大墓牌坊(南宋)   △世忠寺前墓道牌坊(南宋)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东村石牌坊            △茶亭石牌坊(南宋)        △庙前石牌坊(明)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周家大山石牌坊一(南宋)      △水库底失考墓牌坊       △周家大山石牌坊二(南宋)

 

以上鄞州区52座牌坊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座):横省石牌坊

鄞州区区级文保单位(11座):龙观牌坊群(四明山坊、双节坊、节孝亭)、朱陛牌坊、聚魁里牌坊、周弘宇墓道牌坊(周弘宇墓道石刻)、陈宗问墓道牌坊(陈宗问墓道)、陆钶牌坊(陆钶牌坊等零星石刻)、七乡胜地牌坊、世忠寺山大墓牌坊(世忠寺山墓前石刻)、甲寿坊

鄞州区区级文保点(17座):徐桂林墓道石坊(徐桂林墓道前牌坊和乐善好施坊)、金朴墓道牌坊二道(金朴墓)、红石岩牌坊、曲辕坊、周家大山墓前牌坊二道、象鼻山高氏墓道牌坊二道、旌孝石牌坊、省元坊、史氏墓园前牌坊、史氏墓园中牌坊、史氏墓园后牌坊、史文孙墓道牌坊(史文孙墓)、马岭脚宋墓牌坊(马岭脚石刻)

鄞州区三普名单中列入还有(7座):老柴门牌坊(高桥老柴门民居)、油车弄牌坊(高桥下街油车弄民居)、柴经墓道牌坊(柴经墓遗址)、西岙失考墓牌坊(西岙无名氏墓及牌坊)、枫樟林失考墓牌坊(枫樟林旁无名墓)、潘岙陆氏墓道牌坊(梁祝墓,牌坊是解放初期从潘岙迁移而来)、沙港石牌坊(沙港全氏民居)

 

以上鄞州区52座牌坊有确切纪年的:

(一)高氏墓道牌坊,两柱单门石结构建筑,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十二月。

(二)聚魁里石牌坊,两柱一间一楼单檐歇山顶石结构建筑,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九月。

(三)陆钶墓道牌坊,四柱三间冲天式石结构建筑,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四)四明山石牌坊,两柱单开间歇山顶(顶已毁)石结构建筑,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

(五)朱陛墓道牌坊,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石结构建筑,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十月。

(六)星光村曲辕坊,两柱一间一楼石结构建筑,重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

(七)俞家旌孝牌坊,两柱单间石结构建筑,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四月。

(八)桓村双节牌坊,四柱三间三楼重檐歇山顶石结构建筑,建于清嘉庆十年(1805)十二月。

(九)乐善好施牌坊,两柱单间廿字形石结构建筑,建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九月。

(十)大路节孝亭坊,单间亭式歇山顶石结构建筑,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

(十一)天童甲寿坊,两柱单开间水泥结构建筑,建于民国甲子年(1924)。

———————————————————————————————————————————

海曙区古牌坊(9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尚书坊(明)           △景行坊(清·民国)       △全少微墓墓道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鄞县县学门楼(民国)        △芝兰毓秀坊(明)        △瀛洲接武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绣桂坊                △府桥街石坊柱               △老宅石坊柱

 

以上为海曙区古牌坊9座,其中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有:

(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全少微墓道坊(浙东学派史迹·白云庄及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

                    万邦孚墓道坊(浙东学派史迹·白云庄及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墓)

(二)浙江省省级文保单位:景行坊(中山公园旧址·中山公园大门、景行坊、尊经阁、独秀山、鄮泉井、新桥等)

(三)海曙区区级文保点:瀛洲接武坊、鄞县县学门楼

 

以上9座古牌坊有确切纪年的有:

(一)尚书坊,四柱三间石结构建筑,仅存一次间,为明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立,建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

(二)芝兰毓秀坊,四柱三间石结构建筑,为明都督佥事万邦孚的墓道坊,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

(三)瀛洲接武坊,四柱三间三楼石结构建筑,为万历丙午科甬邑18名学子中举而立,建于万历三十九年(1611)。

(四)景行坊,两柱单间歇山顶木石结构建筑,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重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

———————————————————————————————————————————江东区古牌坊(1座):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节孝坊(清)

节孝坊,俗称彩虹坊,位于宁波市江东区彩虹北路雷公巷口,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为江东区区级文保单位。

———————————————————————————————————————————

江北区古牌坊(14座):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贞节坊(明)            △孔庙棂星门(清)           △世恩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冬官坊(明)            △恩荣坊(清)             △冯氏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陈氏坊(明)            △冯氏节孝坊(清)            △邵氏坊(明)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屠秉彝故里纪念坊(清)                 △屠氏墓道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老巷石坊柱              △县署前石坊柱              △张家园石坊柱   

 

以上为江北区辖境古牌坊14座,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有:

(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文庙棂星门(原慈谿县文庙棂星门,2006年作为慈城古建筑群组成部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二):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冬官坊、恩荣坊、世恩坊、贞节坊(1986年,被公布为江北区区级文保单位,1997年作为大耐堂等古建筑群组成部分公布为省级重点文保单位)

(三):江北区区级文保点:陈氏坊,冯氏节孝坊,邵氏坊,屠氏牌坊(包括屠尚书墓道牌坊和屠秉彝故里纪念坊)

 

以上14座牌坊有确切纪年的:

冬官坊,两柱单门石结构建筑,为明弘治己未进士赵暕立,建于正德五年(1510)。

世恩坊,四柱三间石结构建筑,为明进士周翔、举人周文进、进士周镐立,建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

恩荣坊,两柱单间石结构建筑,为清江南副将泰州游击向腾蛟立,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

屠秉彝故里坊,两柱单间石结构建筑,为纪念明屠氏宗长秉彝先生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

———————————————————————————————————————————

 镇海区古牌坊(6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蛟川书院坊(清)             △鼓楼沿石牌坊              △登云路牌坊(民国)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丹山起凤坊(明)      △进士坊(明·清末改建为亭)    △里新屋墓道牌坊(明)

 

以上6座牌坊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

(一)镇海区区级文保单位:蛟川书院坊、刘氏墓道石牌坊(里新屋石牌坊)、进士亭

(二)镇海区区级文保点:登云路牌坊、丹山起凤坊

 

以上6座牌坊坊上有确切纪年的:

(一)蛟川书院坊,两柱单间冲天式石结构建筑,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

(二)登云路牌坊,两柱单间混凝土结构建筑,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

———————————————————————————————————————————

北仑区古牌坊(1座):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胡氏墓园牌坊(南宋)

胡氏墓园牌坊:北仑区区级文保点

———————————————————————————————————————————

慈溪市古牌坊(2座):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洪魏完节坊(清)                      △观海卫都督坊(明)

 

清光绪《慈溪县志》中记载:“完节坊,县北三十五里,竹山岭东,国朝嘉庆四年为魏亢宗妻陈氏立。”

清光绪《慈溪县志》中记载:“都督坊,县西北六十里观海卫,为总兵王尚文立。(雍正志·采访册俗称头牌楼)。”此坊有文史作者称为‘胡总兵牌坊’,不知出自何处。

———————————————————————————————————————————

余姚市古牌坊(2座)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高风千古坊(明)                       △谏议坊(明)

 

以上为余姚市现存古牌坊:2座

(一)高风千古坊,四柱三间石结构建筑,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为东汉名士严子陵立。

(二)史家谏议坊,四柱三间石结构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为明代谏臣史立模而立。

———————————————————————————————————————————

 象山县古牌坊(3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钟郝遗徽坊(清)          △沈家洋石牌坊(清)        △瑶池冰雪坊(清)

 

以上为象山县现存古牌坊3座,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有:

(一)象山县县级文保单位:沈家洋瑶池冰雪坊、月楼岙钟郝遗徽坊(月楼岙石亭)

(二)象山县县级文保点:石浦瑶池冰雪坊

 

以上象山县古牌坊有确切建坊纪年的是:

钟郝遗徽坊,四柱二楼亭式石结构建筑,为清儒士庄耀序妻黄氏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

——————————————————————————————————————————— 宁海县古牌坊(10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镇宁庵牌坊(清)          △京牧天宠坊(明)          △宪台济美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西岙墓道坊(南宋)          △绣衣坊(明)          △郑霖墓墓道坊(南宋)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卢伦墓墓道坊(南宋)      △卢诜墓墓道坊(南宋)     △鹿家岙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金竹湾王氏墓道坊(南宋)

 

以上为宁海县现存古牌坊10座(包括残坊柱),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有:

(一)宁海县县级文保单位:郑霖墓(南宋西岙古墓)

(二)宁海县县级文保点:京牧天宠坊

(三)宁海县三普名单:绣衣坊、宪台济美坊(西店王家村后宅王氏宗祠)

 

以上宁海县10座古牌坊有确切纪年的是:

(一)宪台济美坊,两柱单间石结构建筑,为监察御史王中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

奉化市古牌坊(8座)、现代(1)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陆洪孝行门坊(明·清)      △尚书第门坊(明)         △吕氏宗祠门坊(清)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钦旌节孝碑亭(清)          △石门坊(明)          △松心竹节碑亭(清)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蒋母墓道坊(现代)          △双节坊(明)             △王氏墓门坊 

 

以上为奉化市境现存的9座古牌坊,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有:

(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蒋母墓道坊

(二):奉化市市级文保单位:王钫故居门坊、陆洪孝行门坊

(三):奉化市市级文保点:石门坊、钦旌节孝碑亭、松心竹节碑亭

(三):奉化市三普名单:王氏墓门坊、双节坊、吕氏宗祠门坊

 

以上奉化市9座牌坊有确切纪年的有:

(一)许家村双节坊,四柱三间石结构建筑,建于明成化十年(1474),1994年重修。

(二)陆洪孝行门坊,四柱三开间木石结构建筑,建于明成化十五年(1479),清乾隆八年(1743)重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亦有过修缮,2008年再次整修。

(三)松心竹节碑亭,方形亭式歇山顶砖石结构旌表建筑,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

(四)钦旌节孝碑亭,方形亭式石结构旌表建筑,建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

———————————————————————————————————————————

高新区古牌坊(2座)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骢马里坊(明)                      △荣锦坊(明)

 

民国《鄞县通志》记载:“荣锦坊,县东北三十里梅墟,明,景泰五年守李春为御史钱璡立。”

民国《鄞县通志》记载:“骢马里坊,县东北三十里,明天顺六年为御史钱璡立。”

———————————————————————————————————————————

东钱湖古牌坊(完整、较完整·11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庙沟后牌坊(南宋-元)     △上林寺墓道牌坊(南宋)        △塔沙岙墓道牌坊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金字山石牌坊(西)        △金字山石牌坊(中)        △金字山石牌坊(东)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戴东泉墓墓道牌坊(明)       △二灵山墓道牌坊         △戴氏先祖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钦旌节孝坊(清)        △大岙口墓道牌坊(明)

—————————————

东钱湖古牌坊(残缺·21座)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金宪一墓墓道牌坊(明)      △金忠墓墓道牌坊(明)      △金达墓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史司卿墓墓道牌坊(南宋)       △斜竹山墓道牌坊          △水库旁墓道牌坊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史渐墓道后牌坊(南宋)     △黄夹岙墓道牌坊(明)    △史显卿墓墓道牌坊(南宋)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史涓墓道后牌坊(南宋)    △史涓墓道前牌坊(南宋)     △包桢墓墓道牌坊(明)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系石漕牌坊          △宗祠门坊(改建·存一柱)        △高钱石门坊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鸡笼山墓道牌坊             △杨岙墓道牌坊       △俞氏墓道牌坊(旁有残柱)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小桃园墓道牌坊            △贞节坊(清)           △葡萄园墓道牌坊

 

以上东钱湖32座牌坊(包括残坊)被列入各级文保单位的有:

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庙沟后石牌坊、金字山石牌坊群、金忠家族墓葬群牌坊(金忠家族墓葬群)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区保点:奕大山石牌坊、戴东泉墓道牌坊、钦旌节孝坊

 

 以上东钱湖32座牌坊有确切纪年的是:

(一)戴东泉墓道牌坊,四柱三开间冲天式牌坊,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

(二)奕大山戴氏墓道牌坊,四柱二间一弄冲天式牌坊,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

(三)钦旌节孝坊,两柱单开间,原楼顶已毁,现为新配,建于清道光丁亥年(1827)。

———————————————————————————————————————————记录只是一种留恋,当我仰望那些曾经绚烂的楼阁,唯一能做的就是记录。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牌坊作为主要建筑群的附属建筑,一般处于前景的导入部分,故作为独立的小品建筑容易瞩目而导致毁损。(略)宁波现存古牌坊纪年最早的要算南宋中晚期的横省石牌坊,此坊同时也是目前业内诸专家公认的国内最早石牌坊,较之晚些还有东钱湖的那些史氏墓道牌坊;但是有一座牌坊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宝幢的省元坊,该坊无论在结构细部处理上和史实的记载上,都无可争辩的说明其建于南宋的事实,且未有后世的重修。保守的说,省元坊应是浙东地区现存最早的古代功德类石牌坊。(略)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横省牌坊     △上林寺墓道坊  △史弥坚墓道牌坊    △省元坊      △庙沟后牌坊

 

 宁波现存明代牌坊纪年最早前十位:

(一)陆洪孝行门坊,明成化十五年(1479)    (六)戴氏先祖墓坊,明嘉靖十七年(1538)(二)高氏墓道牌坊,成化二十一年(1485)    (七)慈城镇世恩坊,嘉靖二十四年(1545)(三)聚魁里石牌坊,明弘治五年(1492)      (八)陆钶墓道牌坊,嘉靖三十一年(1552)(四)慈城镇冬官坊,明正德五年(1510)      (九)四明山石牌坊,明万历三年(1575)(五)戴东泉墓道坊,明嘉靖十六年(1537)    (十)史家村谏议坊,明万历二十年(1592)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当然,在纪年上要早于上述这十座还有几座,如高新区钱家村的荣锦坊和骢马里牌坊,分别建于景泰六年(1454)和天顺六年(1462),奉化许家村双节坊,建于成化十年(1474),月湖边的尚书坊,立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但这些牌坊因完整性稍显不够,有的只剩一根坊柱,所以本着尽善尽美的原则,择优入选。既然将宁波明代牌坊排了队,不能厚此薄彼,索性将宁波清代牌坊也来亮亮相。

宁波现存清代牌坊纪年最早前十位:

(一)蛟川书院坊,清乾隆九年(1744)        (六)洪魏完节坊,清嘉庆四年(1799)

(二)栎社曲辕坊,乾隆十三年(1748)        (七)桓村双节坊,清嘉庆十年(1805)

(三)俞家旌孝坊,乾隆三十年(1765)        (八)包氏节孝坊,嘉庆廿三年(1818)

(四)慈城恩荣坊,乾隆四十一年(1776)      (九)钦旌节孝坊,清道光七年(1827)

(五)瑶池冰雪坊,乾隆四十五年(1780)      (十)乐善好施坊,道光十三年(1833)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树之风声·宁波古牌坊大全

同样如此,排列亦是遵循了完整和确切纪年的原则,咬牙摈弃了几座节孝碑亭,如精巧美观的大路节孝亭,厚重繁复的钟郝遗徽坊等等。(以下略)

———————————————————————————————————————————

结束语:

当人类的文明进程在一次次运动中遍体鳞伤、艰难前进时,别忘了,不幸的不单单是争斗本身的人类自己,还有的是那些有朝代情愫和痕迹的建筑。经济和文化,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当我们全力发展经济时,也要适当的保护一下那些风雨飘摇的古建筑,留住了它们,就是留下了这片土地的根。总之一句话,不要当我们回头望时,我们的城市丢失了。

 

最后,感谢那些在寻访路上热心帮助过我的人,好人一生平安;也谨以此篇向珠玉在前的独行客老师致敬,如水之交得益终身。另外也感谢新近结交的四明访客老师,承蒙指点铭记于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