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余老师说

 小龙MT 2015-06-01

孩子面对“陌生人”,美国家长是这么教的!

2015-05-30   快乐心居     小余老师说

小余老师说:                

       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想要保护自己的孩子,然而我们发现,保护孩子在不同的国家,它所代表的意思其实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保护孩子往往意味着不让孩子受到任何伤害,所以很多家长恨不得把孩子永远捧在手心里养着,总觉得让孩子受到半点委屈都是罪过。然而在西方国家,保护孩子更多时候是让孩子去体验人生,去接受挑战。因为只有当一个孩子经历得更多,他才能变得更强大。

       你看,咱们中国家长对孩子的保护,喜欢强调大人的作用,它的初衷是:我不想让你受到伤害。而西方家长对孩子的保护,则更强调孩子本身的作用,所以他们的初衷是:我希望你自己能保护好你自己。说到底,还是不同的观念,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1.依靠直觉

  有时候,孩子心理的恐惧是有强大作用的,所以父母应该教育孩子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并处理事情,让孩子更好的使用直觉。父母会告诉孩子,如果觉得自己面临危险,可以用自己的恐惧本能立刻离开。

2.确保孩子知道如何拨打911

  确保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和电话号码。在自家电话上设置911快速拨键,教孩子在紧急情况下拨打911的方式:明确告诉接线员“我需要帮助”,如果当时不方便讲话,就摘下话筒放在一边,以便警察追踪。

3.找一个只有自家人知道的“暗码”

       选择一个难忘的暗码,比如“猪猪侠”“超能斗士”等,只告诉家庭成员或可信的人,不能告诉其他任何人。还可以创建一个书写的密码,如“111”代表被人诱拐,“123”代表有可疑的人跟踪,以便及时跟父母联系。在美国加州,曾有孩子用这种方法得到了父母和警察的解救。

4.同伴系统

  放学时,让孩子和同学一起结伴回家;周末和同伴一起出行。两个或多个人在一起总比只身一人要安全。当孩子去公共洗手间时,父母也要陪同前往,以确保安全。

5.不让孩子一个人去偏僻的地方

  一旦孩子孤身一人去了某地,碰到需要迅速摆脱的危境,要丢掉随身携带的任何东西,大声叫喊并快速奔跑。最好抛到就近的成年人身边,大喊“救命!他不是我爸爸!”万一被陌生人挟持,也要大声叫喊,抓住周围固定的物体,如车门,自行车扶手等。也可以踢打挟持者的腹股沟或眼睛,不要轻易让挟持者抱走。让孩子知道:为了保护自己而伤害了挟持者,是不会被责怪的。

6.遇到困境尽快求助

  告诉孩子可以去寻求帮助的人员,如警察、保安等;在商店、饭店,可以找服务员帮忙;去游乐场,应该找到穿着制服的游乐场员工。如果在游乐场和家长走散了,可以事先约定好游乐场中某一个有明确标识的地点,如“过山车”入口等。

7.准确识别可疑成年人的行为

  有的父母为了吓唬孩子,常说“陌生人很危险”这样笼统的话。其实,识别哪些是可疑行为更重要,能让孩子掌握保护自己的策略和技巧。平时不停地提醒孩子,和孩子探讨可能发生危险的场景,并让孩子熟知万一碰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的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