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竟有一池碧绿的睡莲入我梦来。醒时便忆起一年前曾去过的那个院落。
清晨,睁开眼,五点刚过,简单梳洗后便邀楼下早已约好的同伴打羽毛球。六点半同伴临时有事先走了。
有些时日没去西郊走走了。近来天气炎热,好在早上的微风还算凉爽,见早着呢,我便顺着树荫朝西郊的方向走去。
不知什么时候,这条街的岔路口往南又多了一条马路。好奇心驱使我沿着这条从未走过的路慢慢溜达着。南行约300米,一阵栀子花的香味扑鼻而来,一眼望去,右手边往西的方向一段不算宽敞但却整洁的水泥路面,两侧都是高高的院墙,墙边种有一排排树木,墙角的栀子花正绽放着白色的花朵。
随着这条约100米长的水泥路朝里走,靠里处宽大的豪华卷闸门高高卷起,门前挂着几个大红灯笼,门两侧贴有对联。随着门开处望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茎修长的荷茎上顶着粉嫩的含苞待放的荷花亭亭玉立在一池碧绿的荷叶之中,清新的荷香透着清凉的甘甜味儿。带有栏杆的小桥的另一旁,喷泉正在翩翩起舞。放眼望去,好大的院子!两幢二层楼的园林式别墅分别座落在院子的北面与西面。边上几间车库门紧闭。室外,院中央造型曲折而宽敞的大理石楼梯以及扇形的超大阳台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
谁竟敢在城区的一角占地如此之大私建别墅!猜想政府官员是不敢如此张扬的。我惊诧于此人大胆的同时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独自一人毕竟不敢私闯民宅,兴冲冲地打电话给正要上班的妹妹:“下班后带你去个好地方!”
再次来到院门前。太阳的威力已减,彩霞满天,大门依然敞开,院内弯弯曲曲造型别致的荷塘边,有人正在垂钓。姐妹俩观赏着景致,从容怡然地来到院内,正在桥上栏杆边驻足欣赏着,一位身穿紫色条纹衬衣,黑色九分裤的长者面带微笑地迎了上来,我随即招呼道:“您好!您是这家的主人吧,这里的景色真迷人,都把我们姐妹俩吸引过来啦!”
老人很健谈。原来:老人有仨儿子,大儿大媳就职于本城,同时兼做其它生意,二儿子在外地发展,二儿媳带着俩孙女住在家里,小儿子才二十多岁,还未成家,也在外地发展,老伴于去年已去世,三代同堂就居住在这里。
我们聊得很投机,老人还说起她今年已经六十六岁,老家也是农村的。想当初自己当妇女主任那些年,从工作劳动到当家理事,方方面面都是响当当的能手,还有一手好茶饭【方言,好厨艺】,即使现如今,有些政府官员也时不时喜欢来家“蹭饭吃”。
当说到老家时,我们不禁问起她老家是哪里的。这一问不打紧,万万没想到,虽说和我们老家不是同一个地,但却是我们地地道道的正宗本家,难怪会有如此机缘.:一大早我会莫名其妙地来了这里。老人家居然是我们的本家奶奶。以前农村人起名字大多都按辈份排行,正好她的老伴姓名和我父亲只差中间辈份排行的一个字不同,而她的大儿子刚好和我叔叔同名同姓。
太巧了,搅了我一天的神秘大院原来是这样啊!
老人边聊边带着我们参观了整个院落,紧靠院墙南面是人工造成的池塘,池内是由农家肥和青草饲养的各种鱼类供家人食用,东面是自家菜园种植各种瓜果蔬菜,东北角是请工人饲养的牲猪,工人负责养鱼养猪种菜,一概使用农家肥.,北面和西面是大片郁郁葱葱的各种灌木花草果树,有凉亭以及鹅卵石铺就的小路,整个院落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象,还有种苏州园林的感觉。。。。。。 谢过本家奶奶的热情款待,叮嘱老人家要好好保重身体。老人送我们姐妹俩出来,,送了好远还不肯转身回屋,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常来家里玩。落日的余晖照在祖孙仨身上,好一幅幸福的美好画面。。。。。。祝福她老人家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时隔多日,那缕淡淡的荷香依然萦绕心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