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生物学者往往过分强调遗传钟的作用,有点把它的作用绝对化了。其实遗传钟并不是天文石英钟,在人为干预下其走点速度会有很大变化。生命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甚至象物种寿命(它以遗传为基础)这种看来相对固定的现象,在特定环境条件作用下也是可塑的。至于遗传工程技术有可能带来何等革命性的变化,那就更不用说了。这里我们仅限于考查一下特定环境因子的重大作用。且以下面的实验为例。 1934 年美国学者马凯伊等人完成了一项著名的限食实验,他限制幼鼠的卡路里摄入,但保证其他营养。结果发现,任意取食的对照组大鼠的骨架在 175 天后就停止了生长,而限食组一直到500 天、700 天乃至1000 天,还在缓慢地生长中。当对照组在两年半内全数死亡时(它们的一般寿命约两年左右),实验组还刚刚在生男育女。结果发现限制卡路里的大鼠普遍生活到3~ 4 年之久,比对照组延长寿命达50~100%!如果人类也能按此比例增长寿命,那就是100~ 150 岁的高龄了。值得注意的还有,限制卡路里的实验组,其老年期的肿瘤发病率要比狠食猛长的对照组低得多。后来研究者一再重复他的实验,反复证实了马凯伊的实验正确无误。一直到1976 年还有人做类似的实验,确使动物的寿命倍增。 实验证明,仅仅饮食环境中的一项热量因素,就可以如此深刻地干预动物的生长、成熟、衰老、疾病和寿命。完全改变了物种遗传特性所规定的生命时间表。这个实验给人类带来一项重要的信息——即人类的寿命是否也可以通过某种环境因子来加以延长? 这种限食的效应是否也适用于人类,由于临床研究的不足和困难,尚无定论。但确有迹象表明,这在人类本身也并不例外。例如南美洲厄瓜多尔有一个叫维卡巴巴的村落,许多居民都长寿百岁以上。在那儿,70~80 岁的人不过算是中年人。其长寿的奥秘何在?原来发现他们每天消耗的食物热量很少,而美国人每天消耗的卡路里数竟超过他们两倍以上。 那么在无限多样的环境因素中是不是唯有卡路里有此神奇作用呢?不是的。已发现,不少特定的环境条件,对于衰老和寿命都有重要影响。例如法国的棘鱼,寿命不超过14~18 个月,而在较北纬度处的棘鱼,仅仅为了达到性的成熟就要化好几年的时间。这是水温的影响吗?生活在菲尔特湖中的茴鱼,寿命仅6 年左右。而它在北极的变种,寿命超过了12 年。一种龙虾在寒冷的大西洋海水中生长到成熟,要5~8 年时间,但人们将它养在室内恒温的海水中,在两年半时间内就使它达到一磅重的成熟期。因此环境温度也是深刻干预衰老与寿命的重要因素。甚至有人使用低温使果蝇的寿命延长达10 倍左右,这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延寿幅度最为惊人的例证。 温度对于变温动物寿命的影响最大,也最为直接。然而,高等动物的体温是恒定的,是可调节适应的,环境温度会有什么影响呢?恒温不是绝对的,影响还是有的。尤其是老年人,他们适应环境的机能逐渐下降,但关键不在这一点,关键在于老年学者正在设法使用一些降体温的药物,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据说,如果体温下降2.3℃,人类即可轻易地突破百岁大关,如果下降7℃,甚至可以向200 岁的高龄发展。目前还在动物身上试验,但几年之后就可以开始人类的临床试验。可见大幅度延长寿命,再也不是遥遥无期的事情,而是当代人就可期待的。 总之,以上所列举的事实已足够表明种种人工环境因素在延长物种寿命上竟具有何等广阔的前景。不论什么样的遗传特点或障碍都无法阻止动物寿命的大幅度增长,其中有些实验甚至使动物寿命延长2 倍或3 倍以上。能在哺乳动物身上实现的这些奇迹,谁能说就一定不能在人类身上实现呢?正是在这些实验的基础上,世界上许多老年学者才对人寿的延长作出了各种乐观的预断,这是有其科学根据的。 (责任编辑:健康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