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工房网表面处理

 又见快乐老家 2015-06-01
 木蜡油是植物油蜡涂料在国内的俗称,是一种类似油漆而又区别于油漆的天然木器涂料,它和目前那种基于石化类合成树脂所生产的油漆完全不同,原料主要是以精炼亚麻油、棕榈蜡等天然植物油与植物蜡,并配合其它一些天然成分融合而成,连调色所用的颜料也达到了食品级。因此它不含三苯、甲醛以及重金属等有毒成分,没有刺鼻的气味,可替代油漆用于家庭装修以及室外花园木器。

木蜡油的作用

    1、木蜡油的主要成份:亚麻籽油、向日葵油、豆油、棕榈蜡、小烛树蜡、氧化铁(有机颜料)。
    2、木蜡油的作用原理:木蜡油中的油能渗透进木材内部,给予木材深层滋润养护,蜡能与木材纤维紧密结合,增强表面硬度,防水防污耐磨耐擦,这样的黄金组合给木材提供了最为出色的养护和装饰作用。
    3、木蜡油的使用效果:木蜡油能完全渗入木材,因此和有漆膜存在的传统油漆在外观上截然不同,表面呈开放式纹理效果,不同的木料能带来不同的真实触感,而且可以局部修复和翻新而不留痕迹,施工也非常简单,只需涂擦一到两遍,非常适合DIY,同时也不会对施工人员的健康造成损害。
    4、木蜡油的成本:虽然单位体积的木蜡油要比油漆贵上不少,但木蜡油要比油漆固含率高出很多,每升的涂刷面积在20平米左右,再加上木蜡油施工不需要其它辅料和专业的油漆工,因此单位面积造价并不比好的油漆高。

目前木蜡油市场浅析

    目前国内木蜡油市场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由于标准的缺位,各种打着木蜡油名称的产品充斥着市场,粗略分来有这么几类:

    第一类:就是把木油叫做木蜡油,也是最多见的一类。这类户外使用的产品有无色的,也有带颜色的,里面没有蜡的成分,含有较多的溶剂。由于固含率较低,有颜色的着色性往往较差,通常1L只能涂刷5~8㎡,虽然价格较低,但涂后表面效果不佳,比较干涩,性能退化也较快,用于户外一般只能维持1年左右。
    第二类:油漆之改头换面版。这一类的特点是可以像油漆般涂刷,涂后有漆膜产生,有较高的光泽和丰满度,虽然用环保性较好的低味溶剂替换了原来使用的有难闻气味的松香水等溶剂,可其他方面并无改进,还是油漆的典型特征,跟真正的木蜡油不形成表层,完全渗入木材的特征截然不同。用过这类“木蜡油”的人往往会大失所望,觉得木蜡油并没有达到所宣传的那样好,仅仅是味道小了一些,而价格却比油漆贵上好多。
    第三类:正宗产品。单品价格稍微偏高,但产品系列丰富,室内外不同用途有对应的细分产品,它的配方比较复杂,里面添加了棕榈蜡等硬质蜡成分,因此表面效果相当不错,手感光滑滋润,防水防污性好,用过的人往往下次还会想用。由于有较高的固含率,因此涂布率也比较高,通常1L能涂16~26㎡。

购买前鉴别真假木蜡油

    1、看包装,一个真正的品牌木蜡油,不管从包装做工还是形象设计,都与众不同,给人一种售前安全感。
    2、木蜡油从大的方面分室内室外用,细分又有透明性、覆盖性,正规的厂家都会在包装上标明这些细节问题,避免客户购买过程中出现错误。
    3、从销售人员的介绍当中,也可以辨别出来所销售的木蜡油真假,正规厂家的经销人员,是经过整体严格培训的。介绍比较专业,能彻底解决客户所提出的相关问题。
    4、在看样品的时候,首先会闻到一股油的味道,味道是无害的,主要是干了之后没有味道。
    5、看木蜡油的成色也能辨别真假,不管是颜色还是其浓度,都与木油和桐油有很大的区别。
    6、看产品的颜色系列,颜色越丰富,购买也就越有保证。

木蜡油注意事项

    1、木蜡油效果:可以做出仿古式、中式、田园式、地中海式等效果。
    2、对木蜡油不了解的朋友,不管是自己DIY还是请工人师傅帮忙,都要先期试验一下,找一下感觉。木蜡油和平常所见的油漆涂料是完全不同的产品,不能用以往的思维来处理,一定要按照厂家的方法做,以免大面积施工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3、选择木蜡油时候要问清楚其产品的差异性,是木油(仅仅是植物油,浓度低,涂布率低,防水耐污效果差)还是木蜡油(含蜡的成分较多,浓度高,涂刷率高,防水耐污性好),还有大概成分要了解一下,比如里面是什么植物油什么植物蜡,有些品牌是桐油,这样味道就稍大,是桐油本身的原因。里面如果是棕榈蜡就硬度高,防水耐污性好,石蜡蜂蜡就稍逊一些。
    4、不同用途的木蜡油选择,目前木蜡油种类较多,不同地方有专用的木蜡油。比如地板、家具台面就的用硬质蜡油,家具就要用色蜡,吊顶护墙板等可用清油,红木硬木选择清蜡。所以,在节约成本的情况下尽量使用合适的木蜡油。

木蜡油施工方法

    1、基材处理。白坯要求:木材含水率不超过20%。打磨处理:用砂纸打磨木材至表面光滑平整满意为止。砂纸要从小到大依次使用,砂纸目数越大打磨效果越细腻。木材表面越细腻光滑,木蜡油效果越好,同时也更省油。填孔处理:对钉眼、节疤洞眼用透明或同色腻子修补至平整。清洁处理:使涂刷前的表面清洁、干燥、无油脂及灰尘。
    2、操作说明。搅拌:开罐后充分搅拌至均匀。涂刷:用棉布、硬毛刷、滚筒等工具将涂料均匀地延木材纹理方向涂刷,略微干燥后,表面如有不均匀的涂料用干净的棉布擦去,使已涂木材表面光滑。木材表面涂刷到位,不留死角。如需要光泽,6小时表干后可用百洁布抛光,以达到亮光效果。操作方法:直接涂刷,无须打底,无须稀释,搅拌均匀,涂刷一到二遍。
    3、干燥时间。保持通风良好,表干4—6小时,实干20—24小时。
    4、维护翻新。维护:清洁旧的木材表面至干燥、无油脂及灰尘,重新涂刷一遍新的涂料即可。翻新:如果木材表面以前使用的是木蜡油,只需清洁木材表面的灰尘,直接涂刷一遍即可。如果木材表面以前使用的是传统油漆,则首先用翻新剂或打磨等方法将旧木材表面恢复到新木材表面效果,再按上述步骤要求施工。
    5、注意事项。木蜡油不得与其它油漆或涂料混合使用。

    (注:以上内容摘自百度,除个别文字校对外,未作任何改动)


我研究自制木蜡油的详细过程

    木材本身并不是像金属一样致密,其表面及内部有大量管孔和缝隙,脏水赃物很容易顺着这些管孔和缝隙渗入木材内部。同时,木材裸露在空气中,当空气环境较干燥时,木材本身水分会向外散失,木质收缩而又不均,就会形成开裂。当空气湿度较大或浸水时,木材吸水膨胀,又容易变形起鼓。所以在我们这个四季分明的国度,不经涂饰的实木家具是无法正常使用的。

    木器表面处理的目的就是:1、防水防脏。2、防止开裂。3、调色及增加美观。这次装修之所以义无反顾地选择木蜡油,开篇时早已阐明,为实现安全环保的总目标,在家具表面处理的施工工艺上不用一滴混油,正所谓“做旧如旧”。那么,三百年前的匠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呢?让我为大家介绍下,三种手法:一曰漆,二曰蜡,三曰油。

    漆,是指用漆树的分泌物制作的传统大漆。蜡,是指蜜蜂蜂蜡。油,是指天然桐油。师法自然,物为我用,真是叹服于古人的智慧。

    中国人用漆技术的历史最为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已达到巅峰。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因为中国特产,故也泛称中国漆。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一种白色粘性乳液,经调色加工成一种天然的油包水型乳液。大漆成分非常复杂,一般由漆酚、漆酶、树胶和水分组成。大漆无毒,但有些人接触后会皮肤过敏,甚至闻到味道也能起疹子,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傅们就会说是被大漆“咬”了,其实就是大漆过敏症。古人给大漆调色有两种方法:其一,以墨烟调入大漆,虽然色黑但有渣滓。其二,用铁锈水调入漆中,漆酚与氧化铁发生反应,拌匀后刷在器物上,黝黑如墨。以此法所得黑漆,又称乌漆或玄漆。用在传统家具上,揩光称之为黑玉,退光的叫乌木。大漆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瑰宝,被称为“漆中之王”。古墓出土的漆器,历经千百年而色彩艳丽、光亮如新。现代人工合成的化学漆五光十色,但在无毒、耐久、抗酸碱等方面却远不敌大漆。

    古法用漆,先要披麻挂灰,平整器物表面,再用猪血调和大漆涂刷。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因为在诸多木作工具之中,中国人发明刨子是最晚的,16世纪才出现,比西方人晚得多。西方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了刨子,这是我们跟西方差距最大的一种工具。没有任何文字、图画和考古学上的证据,能够证明16世纪以前中国人使用过刨子。《清明上河图》有图像资料,可以看到有一把框架锯戳在那儿,看得清清楚楚,但是没有刨子。这是一个非常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如果不知道这一节,就不知道中国古代硬木家具的上限应该划在哪儿。没有刨子就没法平木,也就是无法将木材表面加工得非常平整,所以才要披麻挂灰打腻子。刨子的出现,为明清家具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那时用料又以海南黄花梨、印度小叶檀这样的名贵硬质木材为主,因此许多明清皇家宫廷重器,表面根本就不用任何漆蜡油。大家要问了,博物馆中陈设的古典家具泛出的那种幽幽的典雅的光泽是怎么形成的尼?让我来告诉你吧:抛光。对,我没打错字,就是抛光!但绝对比现在的砂纸要高明得多,拢共分三步:第一步,以木磨木,很好理解,不必解释。第二步,用一种特制药水浸泡特殊的树叶,将叶子泡制得柔顺如丝,小徒弟纯手工打磨抛光一个月。第三步,雇请盲人徒手抚摸把玩器物一至三个月,这叫褪木气、沾人气。至此,就形成了那种雍容华贵的光泽。器物如能传世,历经数百年的岁月打磨,形成一层厚厚的“包浆”,那就更有韵味了!且不论海黄几近绝迹、药水早已失传,仅从这三道工序上看,试问现代匠人哪个有这样的耐心?

    漆的保护方式是在木材表面覆盖上一层密不透风的漆膜,将木质与空气彻底隔离开来,赃水脏物落到漆面上可以一擦了之,这样就避免了木材因水分急速流失而造成开裂。所以漆的保护效果很好,而且美观。但是现在使用的漆都是化工产品,富含各种对人体有毒害的化学物质。纯天然的大漆量少价高干燥条件苛刻,还极容易让涂刷者过敏,绝非业余选手所能玩敢玩的,于是只好把目光转向蜡和油。将来如果有机会,我倒是很想尝试一下大漆这种传统材料。

    蜡是一种很好的木材保养物,实际上所有的木材都含有一定的蜡质,就是红木行业中常说的木材的“油性”。含蜡多的木材一定比较光润,含蜡少的则比较干涩。中国古典红木家具往往利用烫蜡的方式保护家具,即将适量的蜂蜡干末放在家具表面,用电吹风或喷火机或电焊枪等工具将蜡末烤化,并借其热度使蜡液逐渐渗到木质内。古人是用什么工具烤蜡,我至今也没想明白。烤过一遍之后,立即用布擦磨,使蜡能均匀地涂在表面上。然后再放上蜡末,反复烘烤并擦磨,几次后即可获得理想效果。这种方式实际上是让蜡在高温的作用下融化为液体,渗入木材管孔缝隙及填平表面细小凹陷(打磨再好的木材表面也有极细小的凸凹)。蜡有一定的拒水性能,液态状态下的渗透性又很好,就堵塞了木材的管孔,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吸水失水的能力。此外,木材因季节气候的变换,会热胀冷缩。冬季气候寒冷,木材受其影响,管孔会收缩,这时,原本烫进管孔中的蜡会因其收缩而被挤压出一部分;夏季气候温热,木材的管孔又会扩张,这时被挤压出的蜡又会重新渗入到管孔中去。这样反复的微调节,在家具的结构部位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减小因管孔完全封闭而引起的家具结构处的变形。正因为这个特点,我们常说烫蜡是一种半开放的保护方式。蜂蜡中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和高级一元醇所形成的酯,对防腐防蛀也有一定功效,能够延长家具的使用寿命。木头打过蜡后颜色变深且具光泽,这种光泽不像油漆的贼光,而是非常柔和淡雅,大家可以到红木家具店看看,很漂亮。

    古法烫蜡比较麻烦,热烤也不容易操作。随着化工技术的发展,人类制造出各种化学溶剂。人们发现蜡可以溶解于松节油中,松节油能够快速挥发,挥发后固体蜡又会显露出来。利用这一现象,欧洲人将蜂蜡加热溶解在松节油中,制成柔软的油膏状地板蜡,涂抹到地板上,待松节油挥发干后,再把涂层擦亮。当然也用这种油膏体在木器家具上打蜡上光,这种方式盛行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这种油膏体内加入适量的色料,就成为皮鞋油,现在我们日常使用的鞋油仍然如此,给皮鞋打油时会闻到很浓的松节油味。

    中国家具业也引入这种方法,称之为“湿烫法”。蜡与松节油一般按3:2的比例调制。先将蜡用水浴法熔化,稍凉后按比例兑入松节油,搅拌均匀即可使用。使用方法更简单,趁热用细棉布蘸上擦就行了,液态油蜡很容易渗入木材。放通风处几小时就干,干了以后用布打磨,反复几遍。这种湿烫方法效果与热烫法基本一样,施工则极为简便。缺点是松节油对施工者还是有一定毒害(纯天然的也并不一定都是环保的),蜡油在表层先干,渗入木材较深处的松节油成分一时难以完全挥发净尽,在一定时间内仍在缓慢释放气味,当然这也并不严重。施过蜡后,家具表面就具备了一定的防水性能,但还远不如漆。蜡尽管可以浸润木材表面,毕竟不会形成非常严密的封闭,水分还是可以渗入的。蜂蜡蜡膜较软,容易擦蹭而去,也不够滑爽,容易粘附灰尘,且不耐高温,用在硬木家具的侧立面还行,台面效果就很不理想。为克服这些缺点,木蜡油闪亮登场!

    在说木蜡油之前,不得不先说一说天然木油。中国古代除漆蜡之外,常用桐油涂饰家具,桐油属于干性油,就是随刷随干,干后在木材表面形成一层光亮的油膜,与漆一样可以形成对木材封闭式的保护。熟桐油干燥较快、比重轻、光泽度好,能渗入木材表层,附着力强,耐热耐酸耐碱防腐防锈不导电,优点很突出。虽然油膜不如漆膜坚固牢靠,但防水防脏效果却远比蜂蜡要强。古代木船、木桶、纸伞、油布、家具都广泛使用熟桐油涂刷表面防水,故宫大殿柱子刷的就是熟桐油,几百年木质依然被保护得很好。另外,皇宫地面上的青石条砖,也是用熟桐油浸泡过的,历经数百年而不剥落褪色,阳光掠过表面,泛出道道金丝,这就叫“金砖铺地”,真是考究。桐油是天然产品,用途又广泛,精密机械装备制造业用的最多,目前产量早已不能满足需求,价格也越来越贵。为了减少桐油的使用量,降低户外防腐涂料成本,国外厂商将便宜的蜡与桐油结合起来,生产出木蜡油。木蜡油中的蜡也早已不是蜂蜡了,蜂蜡是工蜂腹部下面四对蜡腺分泌出的物质,纯天然产品,价格高昂,所以多数使用总体性能差不多的石蜡。前面所说可以溶解石蜡的松节油实在是个宝,它还可以溶解桐油,将石蜡、桐油、松节油大约按2:2:6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就可以制成传说中的木蜡油。

    然而,这个木蜡油仅适用户外,假如你非要用于室内,就必须按照家具行业的标准来调整配方。

    (注:此处略去3500字。为了避嫌,故意隐去了自制木蜡油的配方及原料购买途径。不是咱小心眼儿或者有所保留,而确实是怕搅合了人家生意。水电一篇,刚刚小小地砧贬了一下时弊,不就有人急着跳出来了吗?!望请大家谅解,我们可以网下交流,届时在下一定无私如实奉告。事实上,已经有朋友从我这里要去了配方,涂刷效果还不错。另外,如果大家细心搜索,就会发现其实这东西在网上也不少见,好多人在研究。只是在我看来,许多现有的配方还不太尽如人意。为了追求完美,特意找到几位化学老师一起实验。具体效果,请大家看后面日记中的成品展示吧!)

    为了验证自制木蜡油的效果,特意买了些品牌木蜡油做比对试验,从光泽度、手感和避水性能等三个方面作了比较,大家请看效果图。在木蜡油品牌的选择上,我个人认为,国产最好的是**,进口最好的是***。北四马路油漆涂料大市场仅一家有卖,其他地方还真没找到。大家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大市场里有卖假货的。***实在太贵了,要1480元一桶,没舍得买。买了一桶2.5L装的**,770元,真TM贵呀。还顺便买了一块他家的0#抛光棉,30元,一共花了我八百大元。后来发现抛光棉这种东西,根本不用特意花钱去买,完全可以用家里刷碗用的百洁布代替,效果是一样一样的。自制木蜡油的各种原料,杂七杂八加在一起,比2.5L只多不少,一共花了150元左右。据行家讲,检验油漆档次和油工水平,要以近视眼的视力去观察,以盲人的手感去摩挲。怕对自己研制的产品另眼相看,光是自己满意还不够,又找了几位从没接触过这类油品的朋友来工地观察感受,都说几乎看不出差别,成功啦。哪天去申请个专利,可以投资建厂,要发大财了!


DIY磨工及油活的全部施工过程

    一、所有加热环节都必须采用“水浴法”,就是大锅套小锅,中间注水,与制作鳔胶时的“隔水熬”是一个意思。

    二、关于砂纸的标号。商家和网友推荐用多少号的都有,但基本的原则是目数要拉开,要能体现出由粗到细的工艺流程。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如果一旦搞忘了,砂过高号后又砂上了低号的,你就必须把前面的过程再重复一遍,否则成活的效果相差很大。还有,从低号到高号,一定要买同一品牌的,否则目数可能不准,而且一定要买“干磨儿”。我是在东方家园买的“克里斯汀”,巨贵巨贵滴,5片一包装的卖25元,合5块钱一张,活到三十多岁还没用过这么贵的砂纸!但效果和出活率,却也是其它品牌无法企及的。全套磨工活儿做下来,光买砂纸就花了近500元。左巴佛家用的是曲柳,他的观点是一般用到600#以上,就能达到光亮如丝的水平了。我的建议是,这要由所用木材的纹理质感决定,大家可以动手大胆尝试,一直达到你自己满意的程度为止。事实上,克里斯汀也没有600以上目数的,再高就是1000和1200号“水磨儿”了。

    三、打磨抛光的具体操作步骤:用180-360-400-600#砂纸逐遍精心打磨,中间不断用气枪吹去灰尘,并用羊毛刷和抛光棉清除木屑和砂纸碎粒。这个清理的环节非常重要,如果碎屑清除不净,再上砂纸时就会被砂入木材深层,后果也很严重。打过腻子、补过疵点之后,如果器物表面过于粗糙,还可以先用80目的粗磨一遍。克里斯汀没有80目这个标号,只好买些百灵的代替。我的经验是,要想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一步一动地干,这几道砂纸,少上一道效果都不一样,并且具有较强的“不可逆性”,“偷工”只能害了自己。原本也是打算效法左巴佛夫妇的吃苦耐劳精神,用砂架纯手工打磨。后来干过一两件半成品后才发现,手工打磨我家这些家具的工作量,无论在体力上还是在技术上,都是不可能胜任的。体力上自不必说,一觉醒来,膀子焦酸,连续几个整工干下来,真的有些吃不消。在技术上,用砂架打磨小个头的器物,或者大件家具拐弯抹角的地方还行,如果大面积地磨,人手操控砂架运动的方向和力度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可能导致抛光效果也不一致,容易把家具表面“砂花”。所以没办法,只好上电动工具——砂光机。看着自己打磨好的成品,心里挺美。老崔说甭管多高水平的油工也磨不到这个水平,因为你是带着感情磨滴!心里想,老崔你是说真的,还是在泡我?

    四、关于倒棱儿。为了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家具的直角边划破手指,磨活中必须要有一道倒棱的工序。如果仅仅用砂纸将棱“打倒”,那是傻子都会干的事。我的观点是,成活后要达到“似有似无”的标准,就是既看不到倒棱的痕迹,又不剌手,追求的就是这个效果。为了达到这个水平,我是这样干的:第一,先后倒两次棱。第一道粗磨时用砂光机倒一次,最后一道600目砂纸时纯手工倒一次,中间几道都不去管它。第二,倒棱时,先后区分90、45、135度角砂三下,并要十分注意砂纸运动的方向和手上的力度,再细的就不容易表达了,全凭经验。用废的砂纸也不要急于扔掉,正好用来倒棱。如果用新砂纸来做,一不小心容易把棱彻底打倒,到时再想纠正就很麻烦了。

    五、关于打腻子。对实木家具而言,存在个别裂痕及虫眼,是在所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否则是就不是纯实木了。你花成千上万从家具店里买回来的“高档家具”,也是这样做出来滴。1、用角磨机将原色木料打成锯末,再用白乳胶调和。用胶的量,全在经验。胶少了粘度不够,胶多了干后发白。2、用两片裁纸刀片搓拌、搓拌、再搓拌,调出的腻子越细腻越好。3、用刀片将腻子刮抹在疵点上。我逗老崔,这个动作,我们东北人叫“抿”,你们江苏老家叫啥?老崔说,也叫抿。4、对于比较大的裂痕,第一遍的腻子可以调得稀一些,让它尽量“挤”进裂缝深处,干后起到支撑加固作用。第二遍以后再用干一些的,使成活表面不要泛白。5、注意事宜:刚打完腻子,不要立刻用刀片去刮平,要略微凸出一点点,静置一夜,彻底干透后再打磨。因为白乳胶这种材料,在干燥的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收缩,所以如果在腻子还湿时就刮平,干后器物表面就会留下许多凹陷的小坑儿,这遍腻子就白打了。6、根据疵点的大小、开裂的程度,通常要打2-3遍腻子才行。干到最后,人就有些懒了,几个门上的虫眼都没打腻子,还给自己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纯天然。

    六、关于温度和湿度的调节控制。这一条很多朋友可能都没有注意过,这样做的原因有二:一是温度特别是湿度,决定木蜡油干燥的速度。二是如果湿度达不到标准,室内就会有许多灰尘,很容易吸附在油面上,干后很难去除,大家都去过修理厂给汽车喷漆的车间吧,总是湿漉漉的。具体是这样做的,选定一个房间,用旧床单做成门帘,与工地隔开,作为专门刷油的工作间,我用的就是我的“装修建设工程指挥部”。彻底打扫卫生,用刨花铺地,再往刨花上洒水,这样屋里就基本没有灰尘了。为了找准温湿度,特意买了个进口的温湿度表,60块钱,十分灵敏,一杯水泼在地上,三分钟后表针就有反应。通过开关窗,把温度找到20度左右;通过不断洒水或通风,把湿度找到70%左右。在这个环境中,开始刷油,并让这个温湿度至少保持半天时间。等木蜡油表干之后,开窗通风,把湿度降低到30%左右,直到彻底干透。这种精确控制温湿度的方法,是建立在对木蜡油这种材料的充分研究理解的基础上的,目的就是让油在干燥的初期,尽量放慢速度,尽可能多的渗入木材深层。老崔看到我这样的做法后调侃说,老弟呀,你是不是想改行当油工?

    七、关于木蜡油的涂刷。涂刷工具还是用不掉絮的纯棉布为好,为此干废了儿子三条旧线儿裤。如果用刷子刷,一定要买个高档点的纯羊毛刷,不掉毛。我与别人不太一样的经验有两条:

    第一,普通实木家具成活儿后,如樟松大衣柜等,先放着不管它,让木性完全适应环境,也让榫卯之间充分咬合锁死。由于DIY成本低廉,刷第一遍油时没作任何打磨,也没用布,而是直接用刷子刷满刷透,晾两天后再进入正常的打磨抛光程序,这样就可以让油尽可能多地渗入到木材深层,保护效果更好。如果把表面打磨得过于光滑再上油,木材对油的吸收能力就有限了,甚至不再吸收。这样做的优势十分明显,充分渗透与表面光鲜,二者可以兼得。

    第二,对需要重点处理的经典款式或高档用料的家具,先满刷,后褪光,再用纯棉布抛光,最后擦油作。大家听着可能有点迷糊,稍微解释一下就明白了。一件家具磨活儿结束后,用刷子满刷自制木蜡油,由于固态物的比例很高,干透后的效果是亮光的,有些发贼,表面也不够光滑,离我所追求的效果相差很远。我是这样处理的:1、用砂纸将油膜再次打去,要达到只磨掉多余的固态物、而不磨到木材的水平,这完全要靠手感、凭经验,应该算是技术活儿。边边角角也一定要打到,不能留有死角。这就叫作“褪光”,是最高档次的油工活,也是古董行里给家具做旧的重要手法之一。2、在此基础上,用一块纯棉布用力反复打磨抛光。由于上过油的木材里面已经富含固态物,因此经过这道工序,家具表面就会泛出那种淡淡的幽幽的典雅的光泽,还可以使木材的颜色显得更加自然。抛光这个工种,用到了棉布这种水平,在目前就是最高级别的了,一切品牌的砂纸、抛光棉都不在话下。如果还想提高规格,那就只好用肉手来磨了,我可没有这个勇气。为了再省些力气,后来受朋友启发,又自主研发了一种抛光方法,就是在砂光机的砂纸外面,再包一层棉布,靠机器的力量来抛光,工作效率果然大大提高。后来才知道这也算不上什么发明创造,很多高档油工都是这么干的。3、棉布抛光过后,就算彻底成活了,要做好成品保护。在入住前用棉布蘸最少量的油,再涂擦一次,就可以正常使用了。与此前不同,这时讲究的是“薄”和“匀”,而不是多和厚,这就叫“擦油作”。如果所用的不是油,而是传统大漆,则叫“擦漆作”。

    经过这样一系列地反复折腾,就是立足现有条件下的最传统最高档最讲究的油活了。任何红木家具店里的现成商品,都不可能与此相媲美,这就叫“只能被模仿,不能被超越”(是不是有点吹大了?)。而要想这样做的前提是,你必须完全不惜工本!

    八、关于成品保护。别人家做木器家具的成品保护,有用分色纸贴报纸的,有用塑料布的,也有用品牌专业保护膜的,听说挺贵。我做成品保护的方式是:彻底搬走!因为咱有个好邻居,对面屋的小伍,人很热情,装修好后一直没有入住,也没往里搬家具。看到了我家的情况,主动说刮大白时你可以把做好的家具都搬到我家放着。所以我家的家具,是成活一件就搬走一件。再次重申强调一遍:远亲不如近邻。

    九、关于DIY打磨抛光、自制木蜡油的经济性。打磨工作全部是自己干滴,据老崔讲,这套活儿全部做下来,至少需要30个工。如果雇油工干,工钱最低6000元。后来的事实证明,30个工是远远不够的,一共用了*个净工,仅磨工一项,累计节省*元,再加上自制木蜡油这块,合计节省应该不低于*大元。当然,这就需要你有足够的时间作保障,为了不留遗憾,我在单位请了长假,把好几年的假都累积到一起休了。单位同事听说我要请长假,乐屁了,说你赶快休,过年期间替我们值班!搞的我大年三十晚上都是在单位过的,结婚十多年,也只有这个年没去给老丈人拜年,初三一大早就又跑到工地开磨了。

    另外,建议大家在劳动保护上不要省钱,医用口罩不太管用,一定要买几个好用的防尘面罩。千万不要用自己的肺泡去抵抗粉尘,否则后果很严重!打磨期间最好再多吃些木耳啥的,可以清肺。我用的是克里斯汀品牌的面罩,老婆在东方家园买的。好马配好鞍,戴着老婆送的面罩,既有效防尘,又呼吸通畅,劳动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心想,这是想让马儿快些跑啊。其实也没这个必要,因为咱是“无须扬鞭自奋蹄”。

    十、自己动手砂光打磨,还有一个特别的好处,就是很容易让心静下来。试想一下,大过年的,在一间空旷的房子里,一个人专心致志地磨,别看砂光机嗡嗡的连手机响了都听不见,但一旦进入状态,脑子里就像过电影一样,前世今生的这点儿事都想起来了。还可以一边打磨,一边构思下一篇日记的写法,晚上回家再敲成文字,这部装修日记的许多章节都是这样成形的。自己一个人磨到一个多月时,就出现了精神病的症状,突出表现为两点:一是晚上做梦都在磨,但醒来之后又想不起磨的是什么。二是走进家具店,用手摸摸器物表面,总觉得磨工水平太低,见啥都想上手磨两下。一天,穿着工作服,灰头垢面地到楼下超市买烟,完事儿收银员来了一句:师傅,您慢走。我KAO,师傅,还八戒尼!莫非真的把咱当成了油工?


    愚以为,如此下功夫研究木蜡油,并不是单纯为了省钱,关键是这代表了一种实验的精神,一种DIY的态度。没有这种精神和态度,任何工艺和技术都不可能有所发展。中国人的造假水平如此之高,与国人这种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是分不开的,呵呵。

    并注:以上介绍自制木蜡油的文章,系综合多位网友热贴,精心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个人实践,加工修改而成。这个配方,我家用着挺好。如果套用,一旦将你心爱的家具涂花,本人概不负责。哈哈。


1.超级好用的克里斯汀砂架,购自东方家园


2.各种型号的砂纸


3.一兹二兹,我磨!看到咱的佛珠手链了吧,黑檀料,北京雍和宫大喇嘛给开的光!


4.给我扛活的朋友


5.蒙面大侠客串油工


6.人巧不如家什妙,上砂光机!


7.砂纸遗像


8.品牌硬质木蜡油,2.5L装,770元一桶。


9.自制木蜡油的全部原料,加在一起也是2.5L左右,全都算上150元。


10.这是各种原料的混合物,水温达到80度以上,很容易熔化,两分钟以内搞定。


11.待完全熔化,再加入无味松节油和无水乙醇后的效果。大家看到的烟气,就是松节油挥发成气体的状态,基本上没有味道!只是有些刺鼻的酒精味,刷上后过一会儿就没了。


12.自制成品油(右)与商品木蜡油(左)之间的性状比较。分析:1、由于固态物质加入较多,所以有少量晰出。商品油用料,肯定达不到这个水准。2、由于加入了XXX,所以颜色稍微深一些。但用在深色木材上,再好不过了。


13.油面光泽度比对试验:左边为商品油,右边为自制油。拍照时右边有些逆光,感觉自制油的光泽度好像比商品油好很多,其实也差不太多。


14.避水性能比对试验:各滴一滴水,观察木材吸收水份的情况。


15.半个小时之后


16.一个小时之后



17.这是在未刷任何油的原木上的一滴水,15分钟过后,几乎完全被木材吸收!


18.上油与不上油的区别


19.客串油工打腻子程序之一:用角磨机将原色木料打成锯末,再用白乳胶调和,制成“腻子”。用胶的量,全在经验。胶少了粘度不够,胶多了干后发白。


20.客串油工打腻子程序之二:腻子调好后的状态。注意,要用裁纸刀片反复搓拌,调出的腻子,越细腻越好。


21.客串油工打腻子程序之三:对实木家具而言,个别裂痕及虫眼,是在所难免的,否则是就不是实木了。你花成千上万从家具店里买回来的“高档家具”,也是这样做出来滴!


22.客串油工打腻子程序之四:打过腻子的效果。注意,不要立刻用刀片刮平,要略微凸出一点点,静置一夜,彻底干透后补一遍腻子,然后再打磨。因为胶在干燥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收缩,所以如果在腻子还湿时就刮平,器物表面就会留下一些小坑儿。我逗老崔,用刀片打腻子这个动作,我们东北人叫“抿”,你们老家叫啥?他说,也叫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