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字疾病总结四

 johnney908 2015-06-02

                         命理病因初探之一 —— 论肝病

                                       ——节选自李洪陵新著《命理解析》
编者按:古人云:易之为书,一言一字,皆藏医学之指南。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设能兼而有之,则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医易同根互源,它们都是以古人天人合一等宇宙观作指导,以阴阳五行学说、太极八卦理论、象数思维作为理论基础和思维模式,充分运用卦爻符号和五行干支数字系统建立起来的两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交叉、渗透的科学体系。因此,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较、交叉进行研究有助中医学和易学的共同发展。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易研者多懂些中医学方面的知识,同时希望医学工作者多多渗透到易学领域,相信都会受益的。李洪陵先生,数十年如一日,潜心钻研易学与医学,至今已在命理学界独树一帜。近年来,他厚积薄发,连续著出《命理解析》和《命理病因论》两部命理力作,为古命学焕发时代光彩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也为其更好造福于人类社会找到了突破口。两部力作,以传统中医理论及五行的生克制化为龙头,用大量的临床命例作依托,一宗正理,凿破鸿蒙,堪称近年来难得的命理佳作。
四柱中木病则肝有疾。木燥自焚,木弱逢金克,木湿逢寒水皆为木病。具体病状如下:
1、火旺,木临自焚之状,因过于操劳、思虑过多患病。火在年月上,有遗传基因,中年前患病;火在时柱上晚年患病。柱中再见金克木,因生气致怒伤肝。火过旺,血有病菌,肝易染病毒,易患肝炎,严重者转化为肝脓肿。
1、坤:丁未 乙巳 丙子 辛卯
月干乙木为肝,自身坐火,上临丁火,下临丙火。祖上有肝病史,自身肝弱。幸时支有卯木为根,能重病不死。日支子水生乙肝,是肝用神。但水弱为病,其人肾、髓、肝功能甚差。丁卯流年大火来子水,水又为夫星,夫入狱,气怒之下患了肝炎。庚午流年夏季火旺,患肝脓肿,几乎丧命。
2、乾:丙午 乙未 丁酉 癸卯
月干乙木为肝,生丙午炎火之年,有自焚之状。乙木本应靠时干癸水生存,可惜流年丁卯,癸水被克,父星酉金犯太岁,父蹲了大狱。此人愤怒之下得了肝炎。庚午流年,乙木又遇火旺年,几乎因肝病丧命。
3、乾:甲午 己巳 戊寅 庚申
年干甲木为肝,生火月,又坐火。自身坐杀,妻宫与时支、月支组成三刑,妻凶悍且淫贱,其人终日在怒气之中生活。乙亥流年患肝癌,实乃其妻不肖之故。
4、乾:丙午 乙未 庚辰 戊寅
流年戊午,木临死地,患肝炎。
5、乾:戊寅 丙辰 甲戌 丙寅
庚午年死于肝癌。
2、柱中火旺、不见木,行木运,或遇木流年患肝病,再遇火旺转化为肝癌。
1、乾:丁未 丙午 丙午 丁酉
癸卯运、乙亥年,患肝炎。(以上理论不正确:亥卯未三合透乙,正印局成,原局火太旺以木为病,故生肝炎。)
2、乾:丁丑 丁未 癸亥 丁巳
乙亥年肝病严重。(同上:此造火炎土燥,用金水。辛丑运乙亥年,乙无根,运支二丑冲未墓,乙透被辛克,且二亥自刑身在内,水旺自漂木。)
3、坤:己丑 丁丑 丙辰 戊戌
辛巳运、己巳年,死于肝脓肿。(此造土重为病,己巳年不光是二禄去生众土,而且是己透土旺极大忌,死于肝病不明显,是因为原局木弱极之故。)
3、柱中金重不见木,行木运,或遇木流年患肝病。柱中金强木弱,透干无根,行金强运,或遇金旺流年伤肝。
1、乾:己丑 壬申 丁丑 戊申
乙亥流年患肝炎。(此并非是金克木,地支二申怎克天干乙木?原因是:行丁卯运,乙亥年,二申合克卯穿亥,木根尽损之故,伤的是地支。流年干之乙木是受天干旺壬所漂。)
2、坤:丙辰 辛丑 庚辰 庚辰
己亥运、乙亥年患乙肝。
3、乾:癸未 己未 辛未 丙申
甲寅运、壬申年患肝炎,乙亥年肝癌。
4、坤:丙申 辛丑 甲申 戊辰
丁酉运、壬申癸酉年患肝炎,四肢无力。
5、坤:癸巳 庚申 壬辰 壬寅
癸亥运、壬申年得肝癌。
6、乾:丙申 庚子 辛酉 癸巳
癸卯运、戊辰年肝炎。
7、乾:己酉 甲戌 壬子 己酉
壬申运癸酉年肝炎。
8、乾:壬子 癸丑 己酉 癸酉
乙卯运、庚午年肝炎。
4、木弱无根受金克,柱有水火相战之热,在行运及流年中水盛火熄,先患糖尿病、肾虚,后有肝病;火炎水缩,先有血疾后患肝病。柱中见金,行金旺运或遇流年金旺,因气怒伤肝。
1、乾:己亥 癸酉 癸卯 壬戌
柱中金水旺,妻宫卯木为肝,月支酉金虎视卯木。流年戊辰,辰酉合金欺卯木。金为母星,卯为妻星,母欺妻甚劣。其人气怒,又无从发泄,患肝病几乎丧命。
2、乾:丁亥 癸丑 甲午 癸酉
其人甲木生冬季,无根多印身弱而寒。壬申癸酉年患糖尿病,乙亥年行申运,糖尿病重,从而引起肝硬化。
3、坤:己巳 丁丑 甲子 乙丑
壬申癸酉年金水旺,先患糖尿病,后患肝病;乙亥年两病并发。
4、乾:甲申 辛未 庚辰 壬午
壬申年患肝病,丙子年肾炎。 

                              命理病因初探之二: 

                                             ----论脾胃病

一、脾病。

      中医称脾主太阴经。

      脾为后天之本。传统医学讲生理,历来重视脾的作用,《内经?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临床中可见,人到成年后,切除脾脏,生命也可维持,脾脏似乎没有多大重要性,脾脏的特殊性就在于此。

      脾、肺、肾主三焦水道运化。脾主中焦运化,康健时,为肠胃行其津液,化水谷之精微,或成血入肝脉,或化气输于肺,或化水归于肾,以供周身之营养。脾脏又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在血液流通过程中,吞噬异常的红细胞,进行修整,以成红细胞生命之源;贮存部分血小板,参与血液中的血小板平衡的调整;分泌使中性粒细胞的寿命延长的促吞噬素,对于血的精化和再生起重要作用。脾脏病变对机体的危害最大,也是机体多数病变的原发基因。脾脏病变时不仅自身功能减弱,而且大量损耗机体能源,污染血液。因此,古书常讲:“脾伤则四肢俱伤。”“脾气虚,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诸病之肿,皆源于脾。”脾康健时,为后天之本,是生化水谷精微之源泉;病弱时,是损耗能源之大害。可谓机体内“安泰之忠良,乱世之奸雄”。故脾健当用,脾弱当养,脾病当除。脾脏摘除后,胃肠可代行一部分功能。虽多有不利,但不至于危及生命。

      临床中分析病因时,每遇湿寒症,应首先重视脾之症状。病例中可见,肝硬化、脾肝大、胃炎脾寒、全身消瘦、风湿性心脏病、脏器水肿等,其原发基因多数是脾寒湿、病弱造成的。《内经?太阴阳明论篇》讲:“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困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脾病初发,不易查处,也不易引起重视,因此易使病势蔓延,引发其它病症。脾湿寒,病初发较易治。笔者曾用“熟地、何首乌、当归、山茱萸、香附、没药、姜片、大枣”配方药,较容易地治好了十几例脾病初发者。病者性忧郁,病前曾生闷气,吃瓜果、冷食。病后全身串痛,有时麻木胀满,经仪器查体,没发现体病变。经脉诊断为脾寒,寒气初起,流动于全身,投以热药,助阳祛寒,效果甚好。

      脾性属己土,己土为田园之土,中正蓄藏,有生化万物之功能。需火湿生土,水湿润土,但不可火炎无水,无水土则焦躁,失去生养之功。又不可水泛无火,水泛无火,土湿物病。水火既济,阳光普照,雨露滋润,万物则茁壮成长。土薄又怕盛木克,贫瘠碱洼的土地上,难以生物,必成不毛之地。弱土又怕阴、阳金重泄,土中掏金,土将受折磨,耗尽生机,成病弱之躯。用阴、阳五行规律分析脾病,应熟记此理。

      一般身寒脉细沉之人,多有脾寒之基因。若早防治,则免其大害。如任其风湿邪侵,当筑成重病之根。身热脾躁的人,多不思饮食,脾染病毒,免疫不足,成机体之大害。肝木过盛恣狂,欺脾最重。肝统气上行,脾弱耗气,缺养,也造成脾之病变。脾弱,水谷精微物质被肺气宣蒸怠尽,也病变之源。

根据四柱分析,脾病变规律及应采取的防治方法如下:

      1、四柱水寒,土弱,脾湿寒多病,一般在行运、流年水寒时患病。

      例:坤造:辛卯 庚子 乙巳 甲申。

        坤造:癸未 壬戌 丙子 辛卯。

        乾造:壬寅 壬子 己亥 丁卯。

        乾造:辛丑 己亥 壬子 癸卯。

      以上病例,均患风湿性综合病症。

      a病状:脉细数无力,胸肋脊背串痛,消瘦,四肢无力,大便稀,面露紫青色,胃满气胀,肝胆微微作痛。

      b病因:性忧郁,多愁善感。脾胃虚寒,多生寒湿之气,寒湿之气串行于三焦之中,故周身疼痛。脾肌缺血,轻时风寒侵体,重时积寒成瘀,染综合性风湿病。

      c易引发病:风湿性疾病,贫血,心脏病,血质病变,肝硬化等。

      d治疗原则:生火固土。

      e治法:祛寒助阳,养血益脾。

      f中医用药:熟地、当归、何首乌、附子、肉桂、香附、没药、麻黄、苍术等。

      g饮食:宜甘味及热性食物,忌辛、酸味及寒性食物。

      h生活习性:宜平心静气、宽以待人,忌多愁善感,悲怒生气。

      i住宿位置:干燥多见阳光为宜,宜住宅基的南方,风水场的天医宫。忌风寒潮湿地,忌住宅基的北、西北方,忌风水场的六煞、延年、绝命之宫。

      j室内布局:红、黄色为宜,室内宜见火旺标志。忌黑白、暗色,忌见水泛标志。

      k生活方位:宜南、东南,忌北、西北方。

      2、四柱土薄受盛木之克,脾弱难施运化之功。一般在行运、流年木盛时患病。

      例:乾造:癸卯 甲寅 己卯 甲子。

        乾造:甲寅 乙亥 戊戌 甲寅。

        乾造:壬辰 壬寅 辛卯 丁酉。

        坤造:癸未 甲寅 辛酉 丁酉。

      a病状:脾肿大,胸肋串痛,消瘦无力,左脉浮弦,右脉弱,心中烦躁。

      b病因:脾弱,胃酸过多,伤脾。肝气过盛欺脾。经常遭受意外打击,生活在愤怒之中,怒则肝木乘脾,脾伤则运化津液不利,脏、器肢体缺养,易患综合病变。

      c易引发病:胃溃疡、食道癌、子宫瘤等。

      d治疗原则:泄木生火,固土生金。

      e治法:养血补心,养胃益脾,活血理气。

      f中医用药:熟地、红花、当归、六曲、砂仁、鸡内金、木香、乌药、橘皮、姜黄、干黍等。

      g饮食:忌咸、酸寒性食物,宜甘味及热温性食物。

      h生活习性:忌吸毒酗酒,饮食无节,玩世不恭,惊吓创伤。宜心情宁静、食匀精细,宽心度世,宽和待人。

      i住宿选择:忌寒潮湿之地,忌宅基的东、东北地,忌风水场的生气、六煞之宫。宜朝阳干燥之地,宜宅基的南方、中土,宜风水场的天医之宫。

      j室内布局:忌绿、黑色,忌见木盛标志。宜红、黄色,宜见火炎、土厚标志。

      k生活方位:忌东、东北,宜南、西南、当地。

      3、四柱火炎土焦,脾易染病毒、菌,脾病失去运化能力,损耗体内精养物质。一般在行运、流年火旺年患病。

      例:乾造:丁未 丙午 丙辰 癸巳。

        坤造:戊子 甲寅 丙午 甲午。

        乾造:戊戌 丁巳 己未 丙寅。

        坤造:戊戌 戊午 己巳 丙寅。

      a病状:脉浮,沉按无力,身热,不思饮食,消瘦,四肢无力。焦躁不安,肾、肺功能皆弱,大便躁结,小便赤黄。

      b病因:脾胃躁结,缺少营养;脾生燥气,薰蒸三焦,气、血经络通道多积瘀;肾失滋润之功,脾见热邪侵体,免疫功能不足。肝阳上亢,乘热欺脾。

      c易引发病:血液病、红斑狼疮、肾肺虚弱。

      d治疗原则:生水湿木,强金生水。

      e治法:滋阴补肾,利水渗湿,清热凉血,清毒化瘀。

      f中医用药:天门冬、麦门冬、何首乌、远志、茯神、大生地、杭白芍、党参、女贞子、生龙骨、生牡蛎。

      g饮食:宜苦、咸、辛味及寒性食物,忌甘味及热性食物。

      h生活习性:忌剧烈活动,干食曝晒,饮食无节,思虑过甚。宜轻度活动,爽凉多饮,五味均食,平心静气。

      i住宿位置:阴凉为宜,即宅基方位的北、西北地,风水场的延年宫。忌火地,五鬼宫。

      j室舍布局:暗色、绿色,阴凉为宜。忌见火炎标志。

      k生活方位:宜北、西北方,忌南方。

二、胃病。

      中医称胃主阳明经。

      胃为水谷之海,容纳来自食道的食物,并且对食物进行化学性消化和胃壁肌肉的机械性消化。胃具有分泌功能,胃分泌的激素,对消化、吸收及酸碱平衡度起重要作用。

      脾胃同命,多患同类疾病。脾主太阴湿土,得阳而运;胃属阳明躁土,得阴则安。胃过寒湿,消化功能减退,水谷粗而不化,随大便流出,胃积寒成郁,对周身灌输寒气。胃过热,胃内躁结,运化不利,热气薰蒸胃肠,积热成瘀,饮食不下,水谷难进。胃弱,酸碱度过盛,胃膜受伤,失去消化功能。胃的常见疾病有:胃溃疡、胃炎、胃寒、胃出血、胃穿孔、癌变等。

      根据四柱分析,胃病的规律及应采取的防治办法如下:

     1,四柱木盛无火,土弱逢克、泄,易患胃病一般在木旺之年患病。

      例:a乾造:癸卯 甲寅 己卯 甲子。乙亥年死于胃癌。

        b乾造:乙卯 戊子 甲申 乙亥。乙亥年胃出血。

        c乾造:丙申 丙申 辛亥 己亥。癸亥年起患胃病。

     2,金重泄土,木盛克土,易患胃病,一般在金强木盛之年患病。

     例:a坤造:辛亥 庚寅 壬戌 戊申。壬申年患胃溃疡。

           b乾造:辛巳 庚寅 辛酉 丁酉。壬申年患胃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