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记:如何训练魔王松鼠「转」

 昵称14075262 2015-06-02
'首先请满足以下几点的人不要看这个帖子:
1. 很宠松鼠,喜欢什么吃的都给他吃的人。
2. 很担心松鼠,哎呀抓他不好的,他痛。
3. 死要干净,好脏啊,老是BB尿尿在我身上。
4. 我才不相信你说的。
5. 不认真看又不抱着专心的态度来对待松鼠。'
    本人声明,方法绝对有效,很多朋友做了,松鼠都能听话。但是有时间长短,毕竟松鼠性格不同,基本不会超过2星期。
                                                        
'进入正题,训练松鼠你要明白为什么去训练松鼠:
1. 是为了带出去能够拉风
2. 是为了能让松鼠听你的话
3. 是为了能让松鼠亲近你
无论上面的哪一点,你都需要好好的看这个文章。你要训练松鼠,必须要有这几样东西耐心、绳子、不怕被咬(一般情况下不会被咬。)
驯鼠前,必须保证鼠已经到家超过10天!
此方法训练出来的松鼠有如下几个特征:
1. 能在你身上不乱跑
2. 看到你就会往你身上跑
3. 不会胡乱往别人身上乱跳
4. 叫他名字会过来。'
'如何训练
(记住,摸松鼠的时候要叫名字,喂他吃食时候也要叫名字)
    1~2个月的松鼠:这个是最容易驯养的,喂食的时候必须用手抓着松鼠,这样的最亲,能够认识你。然后平时要多放在自己手上,多抓抓他,让他习惯被你抓。因为小不会反抗,很容易养成习惯。(很多人误解我的意思,我说的抓,不是让你抓小偷一样狠狠的捏住。)
    1个半月的松鼠,基本已经开始会自己活动了。对周围的都很新鲜。切记,只要松鼠一从你身上下来,马上把它抓回去放身上。这样以后带出去,他才不会乱跑。抓松鼠的动作请看群共享的视频。抓的时候记得让他的脚有着力点,不然他会害怕,还有记得多摸摸它,安抚他。'
' 2~4个月的松鼠:这个时候的松鼠,已经有自己的性格了,特别是4月大的松鼠如果自己养的还好,直接买来就是3月或者以上的大鼠,基本是很难驯服的了。这个请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处理:
1.性格特别顽固的,需要饿肚子,饿上个1~3天,就给水喝,然后再亲自喂他吃东西,(千万别放出笼子,隔着笼子喂。)先用食物引他过来,不要马上给,拿着食物从左右到移动让他跟着你的手跑动,移动个3,4次就差不多了,然后再给他吃,食物一定要自己捏着,不要放掉让松鼠抢走了,吃的时候手摸摸它,这里建议用苹果或者牛奶。如果他不理你继续饿肚子,每天都去试探试探,超过5天都没效果,直接放弃。如果理你了,那么接下去都是亲自用手喂,但是要关在笼子里面。第1个步骤必须坚持5天,才能开始第2步。
2.可以打开笼子,用手伸进笼子门喂食,喂食方法同1,另一只手也伸进笼子,2只手也能起到挡住笼子门防止松鼠逃跑。开始尝试摸松鼠,一定要慢慢的轻轻的摸,这个阶段,松鼠看到你的手应该就会过来了。必须坚持3天,一直到你摸松鼠他也不挣扎。
3.将食物放在手上,引松鼠到你身上,然后人远离笼子,让松鼠呆在你身上吃,他吃东西的时候轻轻的摸它的头和身体,方法同2。必须坚持3天,如果不肯让你摸,就坚持到肯在你身上吃东西并且让你摸。松鼠一下地或者跑到其他地方,马上抓回来
4.总算到这步了,现在已经可以开始带训练绳了,用绳子套住松鼠的头颈,(抓不住松鼠的,把松鼠用手压住,大拇指和食指分别卡在松鼠头颈2侧,他就逃不掉了。然后就套上绳子。)不要太紧,能伸入半个小指头为例,将绳子缩短到一个小手臂~~2个小手臂的位置,然后把绳子的另一头吊在自己的裤腰带上或者拿在手上,怎么方便怎么弄,最后把松鼠抓出来放在自己身上就行了。长久坚持,除非你要吃饭或者有事,不然就一直这样。如果你有事情了,请解开训练绳子,将松鼠放回笼子并关好笼子。松鼠一下地或者跑到其他地方,马上抓回来。
1~4完全坚持的做下来了。那就OK了。这个时候也已经训好了。只是必须注意点,不要放松,一有时间就拿出来放身上,没时间,就把松鼠放回笼子去。这个方法是怀柔的爱心政策+习惯。是能不伤到鼠外表和内在最好的一个方法了。'
    最后再说一句:松鼠被我们当成宠物来养,失去了大自然这么大的活动场所,本身就是松鼠的一种悲哀!所以你养松鼠了,你就要好好的照顾它!让它适应人类的生活场所!要真觉得松鼠可怜,喜欢它就请好好的爱护!而不是宠坏它!
'1. 不要给它乱吃东西,让它偏食挑食身体差!
2. 不要散养着它,造成人类生活环境恶化导致的迁怒于它!
3. 不要该干嘛的时候不干嘛,把它惯坏了!
4. 不要因为一时觉得自己帅气,不上绳子随意乱跑而让它永远离开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