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命通会》卷五(2)

 johnney908 2015-06-02

论古人立印食官财名义(2)

    [白话释意]徐子平论算命格局,独以印、食、官、财为纲,他之所以如此立名,是因为天地造化都不过是阴阳五行交相为用、生克制化而已。现以日干甲乙为例,甲乙在五行属木,甲为阳,乙为阴,如果人命生日得甲乙,叫作日主属我,按五行生克原理,故曰生我者壬癸水,我生者丙丁火,克我者庚辛金,我克者戊己土,天干和五行都得到了配合。生我.原有父母之义,所以立名为印绶。印指庇护,绶喻意承受,就象父母I有恩德荫庇子孙,子孙就可以享受其福似的。朝廷设立官职,给以印绶,使之有所掌管。若有官无印,便无所凭据,若人无父母,也就无所依赖,其道理是一样的,因而立名为印绶。我生者,是指子孙之义,所以立名为食神。食是伤的意思,就象虫子食物,物必受损伤。虫子得食才会温饱,人得食则受益,被食则受害。子孙成人而赡养老人,这就是子孙抚养父母之道,所以立名为食神。克我者,是我受制于他人的意思,因而立名为官煞。官是指职官,煞是指损害之意。皇帝任以官,当官之人便身属朝廷,由朝廷任意驱使,兢兢业业,唯命是从,死而后已,实际是官职害了其人。凡人梦见棺材而得官,也是这个道理,所以立名为官煞。我克者,是他人受制于我的意思,故立名为妻财,有如人们成家立业,须有妻室是他人受人受制于我的意思,故立名为妻财,有如人们成家立业,须有妻室一样,因而立名为妻财。这四方面正是命理术家的立名大义。不过,生造化,实喜欢相生而讨厌伤害,因而近身相生,隔位相克,其中阴阳,阴阳配合,即存有其理。例如生我、我生,如壬(水)生甲(木),癸生甲食丙,乙食丁,即是阴生阴,阳生阳,阴食阴,阳食阳,为阴阳各从因此甲喜壬生死,不喜癸生死,壬癸都属水,却是壬为阳癸为阴,置壬水中可多年不坏,被癸水淋漓则不出一年即朽。甲喜以丙为食,因为丙能克制庚煞,甲食丙受益才能获得安身;不喜食丁,因为丁能,甲食丁受损伤而不成其材。又如克我、我克,如辛克甲,庚克乙,甲克己,乙克戊,是阴克阳,阳克阴,阴匹阳,阳配阴,属于阴阳配合之理。甲逢辛为正官,见庚为偏官。官喜正,不喜偏,主掌官印和辅佐副,职权是不同的。甲逢己为正妻,逢戊为偏妻。妻贵正,不贵偏,地位相而恭敬侍候,名份则有所不同,这就是道理所在。另外,官怕受伤,被祸;财怕遇劫,被劫则财分;印怕逢财,贪财则损坏;食怕逢枭,见被夺。这些道理与人事一样,学习命理若能明白人事,就可以推言化了。五行展转配合,相生相克,都是子女为父母报仇的意思。所以甲乙生丙丁为子,甲乙畏惧庚辛金,要依赖丙丁火克制金。丙丁生戊己为子,丙丁火畏惧壬癸水,要靠戊已土克制水。戊己生庚辛为子,戊己土畏惧甲乙木,仰赖庚辛金克制木。庚辛生壬癸为子,庚辛金怕丙丁火,依靠壬癸水克制火。壬癸生甲乙为子,壬癸水畏怕戊己土,依靠甲乙木克制土。

    十二地支的道理也一样。虽然与天干动静不同,配合周期各都是相生相克的。比方说,亥子相当于壬癸属水,位于北方,生东方木;东方寅卯木,生南方已午火;土寄旺于火,生西方申酉金;西方全,生北方亥子水。不过,亥子下面要间隔一位“丑”然后接寅卯,寅卯面间隔一位“辰”然后接已午,已午下面间隔一位“未”然后接申酉,霓,间隔一位“戌”然后接亥子。土立四维之中,五行都得依赖它。因此,已已与丑相合形成为金局,申子与辰相合构成水局,亥卯与未相合成局,寅午与戌相合成为火局。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彼此相生,遁环无间。丑在寄生十二宫作为金库,生亥子水而克寅辰为水库,生寅卯木克已午火;未为木库,生已午火而受申酉金克;火库,克申酉金而受制于亥子水。东南主生,西北主杀,这就是天地的要。而且辰戌丑未,安置于四维,金木水火,都依靠它才能生存};以《易经》说:“成不成要看艮卦,最终结果要看坤卦”,这就是二行中功用格外大的缘故。

    结合天干地支总而言之,其与五行十二宫的关系是:甲逢亥则匀生逢午则死,乙则生午死亥,也就是阳生阴死,阴死阳生,而甲乙都就禄-卯,所以甲乙、寅卯相同。丙生寅死酉,丁生酉死寅,都就禄于已午,丙丁、已午相同。庚生已死子,辛生子死已,均就禄于申酉,所以庚酉相同。壬生申死卯,癸生卯死申,都就禄于亥予,这是壬癸、亥子戊生寅死酉,己生酉死寅,均就禄于已午,与火同位,戊己属土,已火,火生土,这就是予随母旺的意思,而辰戌丑未,则是土的正位。天干地支,相合相偶,生克制化,或旺或相,或休或囚,这些都可叫倒做印枭、食、伤、官、煞、财、劫,它们相刑相冲,相损相害,表面迎阻,暗自合,从而变化无穷。徐子平看透了这个道理,因而只论财、官、印、食为六格,至于人命的富贵贫贱、长寿夭折等全部内容,无非是由其余格局来推算,而这些都是从财、官、印、食的基本道理中推演出来的。

   [提示]本篇主要发挥了五代时的算命学家徐子平关印、食、官、财的命理论断,这四者均为算命术语,是从阴阳五,行交相为生克制化的基本原理推演出来的,但它们又都借喻于世事才能得到发挥,其中谈到朝廷供职、父母子孙等关系问题,这说明命理本身同样现实社会,离开现实社会的先验的命理是不存在的。然而文中提宫者必受官害,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意识,亦有可取之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