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代沈右书法

 百了无恨 2015-06-02

短棹相过莫便回,咏归亭上且低徊。

升堂拜母称觞后,隔竹呼童瀹茗来。

八尺驼尼分紫锦,一双蜡屐破苍苔。

空江草木虽摇落,犹有寒花带雨开。

——沈右《叔方先生过咏归亭二首 其一》

沈右

        生卒年不详,约元惠宗至正二十年前后在世。吴中人,字仲说,号御斋。本世家子,能去豪习,刻志读书。年四十,买一妾,问知为故人女,即召其母择婿厚嫁之。善诗文,《元诗选》传世。书法行草小楷以精致、遒媚、古澹见称,自成一家面目。 沈右书,纸本,通篇自然协調,其书出于欧阳询,复加以流丽,风韵特出。

沈右《同过帖》

沈右《同过帖》 纸本行书 30.8×39.4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沈右书法欣赏《初度帖》+《同过帖》

元代沈右书法欣赏《初度帖》+《同过帖》

元代沈右书法欣赏《初度帖》+《同过帖》

释文: 右顿首拜復,寓斋先生尊亲坐下。右近拟同过可久公处,适回笠泽,遂孤夙约。别来旬 餘,正兹怀仰'而手书下逮,媿喜无已。敬初先生学与行称,俯就小馆,非独使童子受业, 而不肖亦得朝夕听教,為幸多矣。似非先生作成,何以得此。外承叶知州相公欲借玉海,须 贱者入城併用送去。会问先乞引贱名伸敬,因敬初归,丞此奉书。不具。右顿首拜復。 顿首拜復。寓斋先生尊亲坐卜。沈右谨完。 
钤印:沈右私印(白文) 

 

沈右《初度帖》 纸本行书 26.9×16.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元代沈右书法欣赏《初度帖》+《同过帖》


元代沈右书法欣赏《初度帖》+《同过帖》
释文:右拜復。揆惟初度环临,方兴蓼莪之诗。何廑齿记。惠书赐物,足荷轸存。容刀之坚, 不翅如柳真龄之铁拄杖:帨巾之细,无忝於张舍人之锦织成。非敢自适其用也,实使為人子 者佩用有光,进盥有礼矣。受之感著弥深。适叔方先生书来,尝拜意仁卿惠熏蜡,媿负(此 二字点去)。尔復须仁卿一来為祷。谨奉书以谢。不宣。右顿首拜復。伯行伦魁契家兄文 侍。来价三千。莲子八头奉遣上。此新摘者,味颇鲜美,但不多得耳。右。 

沈右 风过帖
沈右,生卒年不详,吴中人,字寓斋。善诗文,书法行草小楷以精致、遒媚、古澹见称,自成一家面目。《风过帖》沈右书,纸本,通篇自然协調,其书出于欧阳询,复加以流丽,风韵特出。
沈右小楷《中酒杂诗并简帖》
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

沈右《楷书中酒杂诗并简帖》 纸本楷书 27×40.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 右顿首拜啟。十月望,过吴江别业,得所惠书者三。光景如过隙驹,僻居江村,况味寥 落。东流活活,悵望送清画耳。比日来,计体道迪吉。右萍梗之踪,每怀相从聚首。实迫以 岁计,未免淹迟数日,须至节前可归,相会有期已。篆书千字文留此多日,乞恕皋稽之罪。 尝因亲戚会议,為酒所困,终日愤愤,近者始觉神清。尚欲借观数日,决不為寒具油所洗。 呵呵。 中酒杂诗四句五首:中酒如卧病,天寒露為霜。东轩候朝旭,暴背娄移牀。江头风浪 急,舟小力难胜。 一桨归来晚,长林月已恆。太丘海岱士,肆情丘壑间。考槃诗赋罢;采菊 对南山。岁闰寒犹薄,风廻水自生。杖藜随小步,极目大江横。朋酒享公堂,农家尽涤场。 县官施德泽,赋税给蒸尝。改后二句云:县官薄税敛,田野足耕桑。 右拙诗如上,僭易录呈,并乞裁正。兹因端便勒此,具记不备。沉右顿首拜啟。叔方教 授先生尊契丈坐下。 仲成执事暨敬初尊契会间幸致意,德明、伯行亦就此伸调书尾。辱每流问,小儿多蒙戒 諭。感感。城中人来对右言,小儿朝莫秽语责骂姚媼,万乞严训,不使肆纵。幸幸。右又 禀。 
​本幅钤鉴藏印:“北平孙氏”、“莲樵鉴赏”、“景贤”、“子彰珍玩”、“张爰私印”及项元汴、安岐、谭敬诸家印记。 
​此帖是沈右写给陈植的书信并诗5首。帖中提到了敬初(陈基)、明德(郑元佑)、伯行(钱逵)3人,他们都是擅名当时的文人和书法家。有元一代,吴越地区是文人荟萃之地,这些文人在政治倾向、个人经历、艺术创作等方面往往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因此彼此诗酒唱和,往来十分密切。这种现象在元代后期尤为明显。沈右此帖便涉及了当时文人日常生活和彼此交往的某些方面。  
​沈右小楷以精致、遒媚、古澹见称,自成一家面目。此帖体势端紧,笔笔妥贴,通篇自然协调,极具艺术品味。  
​《铁网珊瑚》、《式古堂书画汇考》、《平生壮观》、《墨缘汇观》、《三虞堂书画目》等书著录。

元代沈右小楷书法欣赏《中酒杂诗并简帖》

元代沈右小楷书法欣赏《中酒杂诗并简帖》

沈右,字仲说,号寓斋,又署“存存斋”。吴(江苏苏州)人。据陈基《夷白斋稿》卷二十四《存存斋记》云,他是隐居于吴会,耕学于笠泽。生卒年不详。存世墨迹有《初度帖》、《遗报帖》、《数日帖》、《同过帖》、《中酒诗柬帖》、《聚首帖》、《感双鹤辞》等,多为小楷和行书。

有元一代,吴越(苏、杭)地区,是文人汇萃之地。由于元蒙统治下知识分子的仕途不畅,很多人过着隐居田园、以诗酒唱和、书尽往来的闲适生活。艺术创作上追求是冲和平静和淡雅典丽,而力避激越燥露和粗浅。似乎是通过这种平静淡雅来漠视和冲淡社会黑暗和动乱带来的压力。特别是异族的歧视和压迫造成的精神痛苦。以显示民族文化的优越和修养来弥补心理上的不平衡。

这种情况,在元代后期尤为明显,陆广、沈右、陈基、郑元祐、顾阿瑛、陈植、虞堪、钱逵、袁泰等都有这种倾向,其中沈右、钱逵等都是颇有成就的书法家。

沈右小楷艺术成就最高,以《中酒诗柬帖》为例,虽是书札,却是写得极为精致,不但字字的结体都寓平正于欹侧,用意缜密,而且笔笔的点尽起止也都颇费匠心。主要是师法颜、柳,取其体势的舒展大方,又从欧书中学得精紧、褚书中求得遒媚,而饰以米书的欹侧多姿。

初看每个字似乎都有些向右倾斜,细审则无一字不是重心稳妥,其通篇的章法行距也都安排得精密齐整而又协调自然。既能集众家之长,又能融会贯通,成自己面貌,有相当的艺术水平。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欣赏

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

释文:

右顿首拜启;十月望,过吴江别业,得所惠书者三。光景如过隙驹。僻居江村,况味寥落,东流活活,怅望送清画耳。比日来计体道迪吉。右萍梗之踪,每怀相从聚首;实迫以岁计,未免淹迟数日,须至节前可归,相会有期已。

篆书《千字文》,留此多日,乞恕皋稽之罪。尝因亲戚会议,为酒所困,终日愤愤,近者始觉神清,尚欲借观数日,决不为寒具油所涴,呵呵。

中酒杂诗四句五首:

中酒如卧病,天寒露为霜。东轩候朝旭,暴背娄移床。江头风浪急,舟小力难胜。一桨归来晚,长林月已恒。太丘海岱士,肆情丘壑间。考槃诗赋罢,采菊对南山。岁闰寒犹薄,风回水自生。杖藜随小步,极目大江横。朋酒享公堂,农家尽涤场。县官施德泽,赋税给蒸尝。

改后二句云:县官薄税敛,田野是耕桑

右拙诗如上,僭易録呈,并乞裁正,兹因端便勒此具记。不备。

沈右顿首拜启,叔方教授先生尊契丈坐下。

仲成执事,暨敬初尊契会闲幸致意,德明,伯行亦就此伸詷书尾。辱每流问,小儿多蒙戒论,感感。城中人来,对右言:小儿朝暮秽语责骂姚媪,万乞严训,不使肆纵,幸幸。

右又禀。

局部放大图

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历代墨妙 | 沈右《中酒杂诗并简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