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现于宋代开封的夏禹《岣嵝碑》(3)

 文化龙乡 2015-06-02


  
禹王台康熙匾

开封禹王台,也称繁台,或古吹台。目前,我们仅仅知道,“繁台”为商代后裔的居住地,详情尚待进一步探讨。同时,它也是战国时期诸侯中第一个“称夏王”、“乘夏车”的大梁魏惠王接待和宴请各国诸侯的“范台”;又是春秋时期著名音乐家师旷到开封,跟着善于演奏《九韶》的舜帝后裔学习吹奏乐曲的“吹台”。但是,开封人至今仍然喜欢称呼其为“禹王台”,这是为什么哪?
  
我们认为,春秋时期著名音乐家师旷和战国时期率先称王的魏惠王固然对后世有着很大影响,但他们的影响比不过大禹那样巨大而深远。禹王台和《夏禹碑》建立在这里不是随意而为,而是有着鲜为人知的历史原因。
  
1、禹王台是大禹的故乡—鸟人之地。开封一带上古时期是炎帝、黄帝、仓颉帝,直到帝喾、尧帝、舜帝帝都或居住地,也是东夷人的一支——长翟人的祖地。帝舜,也称帝浚,或帝俊。其原因一是帝舜出生在开封北部的浚水,古人以地为名称“浚”,古代浚与舜相通;二是舜帝将俊鸟,即传说凤凰一类的鸾鸟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所以舜与俊相通。
  
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也有“帝俊之台”的记载:“有五采之鸟,相向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大意是说,有两只五彩鸟,相对而舞,他们是帝俊在人间的朋友,帝俊在人间的两个祭坛,便是由他们管理的。东夷人祭天祀日的圣地——开封青丘山九成台(舜帝帝都)和封丘黄陵冈鸣条苍梧山(舜帝陵墓),就是帝舜后裔五彩鸟氏族在人间的两个祭坛。长翟氏族为东夷人,东夷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崇日崇鸟”,即以太阳鸟为图腾,以太阳神为祖先神。太阳鸟被后人称为“凤凰”,即“鸾鸟”;也称为“风鸟”,即“逢(蜂)鸟”。无论怎么称呼,都与开封的浚水、逢泽、阳城等地名密不可分。所以,帝舜的后裔长翟人,即长狄人,甚至东夷人的故乡都在开封,他们都是以太阳鸟为图腾的鸾鸟部落的族人。“鸟人”在上古时期不是骂人之词,不过是其他氏族对东夷氏族的一般称呼而已。
  
2、开封是大禹治水之地。除了上述《夏禹碑》记载大禹治水的地方之外,开封还有很多大禹留下的遗迹。据东汉时期《水经河水》记载:河水“又东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北魏郦道元注释说:“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蒗荡渠也”。开封一带的先民最先使用火、最早驯化野狼为家犬,因此世人又称其为“狄”人,也称“天狼”或“汤狼氏”、“狼汤氏”。因“狼”从“良”字,所以“狼汤氏”即是“良汤氏”。大禹在开封治水修建莨荡渠,就因狼汤氏,即狄人居住此地而得名。这说明开封的浪荡渠,即鸿沟最早曾经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开封杞县古称雍丘,是《夏禹碑》中所叙述的“灉水”流经之地。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肥阳城,县东北二十里,按《城冢记》云:‘禹治洪水时,在肥之阳所筑’”其中的“县”为雍丘,在今杞县东北古浪荡水南岸;《城冢记》为三国魏文帝时代的一部古籍。据说雍丘还有鸣雁亭,这里有“夏后祠,祠中有井,能兴云雨,祈祷甚应”。
  
《太平寰宇记》还有不少类似的记载。如杞县雍丘有“祺城,在县西北一十八里。按《陈留王袭封雍丘王表》云:‘禹祠原在此城,汉光武迎其神,移在雍丘城內。植城于雍丘,作宮,请迁其神于旧馆。’其赞曰:‘悬仰圣业,功济唐虞,微君之勤,吾其为鱼。’《尔雅》曰:‘祺者,吉祥名’。”其中的“禹祠”,原来修建在杞县的祺城,后迁到雍丘内,被后人认为是吉祥的城。这说明大禹确实曾在“灉水”一带治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恩惠,受到了人们的爱戴,才修建了禹祠,以表怀念感恩之情。
  
又如:开封北部的封丘有“期城,在县西南七里。按《城冢记》云:期城者,夏禹理水时所筑”。“期城”地址在长狄,即长翟人居住的中心地带——长丘,也是《夏禹碑》中叙述“沮水”的所在地。这里还是后来为禹王酿酒大臣狄仪的封地。说明大禹治水是在东夷鸟人氏族封地内进行的,自然也给鸟人氏族的长翟部落带来了恩惠,得到他们的支持。
  
再如:开封兰考东南部的古考城县有“簸萁城,在县北四十六里。按《城冢记》:禹治水时所筑。”考城县簸萁城大致在现在兰考县东北方向,这里历史上河水频繁泛滥,是大禹治水的一个重要地段。
  
开封周边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还有很多,充分说明这些地段处于上古时期《夏禹碑》中所叙述的“三河”地区,也是虞舜帝都的畿地,自然也是治水的重点地区。大禹治水的成功,直接给上古时期的开封人民带来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所以开封人民爱戴大禹,不仅有很多赞扬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而且还修建了多处祭祀之地缅怀他的功德,开封禹王台,杞县禹祠就是其中的重要证据,只是建立的时间可能要比现在的传说早得多。
  
3、大禹居住地在开封。舜帝出生于开封北部的浚水,又是开封俊鸟氏族之人,他和妃子娥皇、女英在开封的九成台成亲。他的另外一位妃子羲和,即常羲,出自对历象观测具有较长历史和丰富知识的母系部落——有羲和之国,与舜帝的有虞氏族有互为婚姻的关系。这些母系部落中,后来出现了让现在的人们迷惑不解的西王母,即开封人所说的“老母”、或“月姥”。由于西王母长着一对虎齿,又被俗称为“母老虎”,穴居于开封南关一带的“老母洞”。据《山海经   大荒南经》记载:“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曰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十日”即十个太阳鸟部落,其中包括长翟人。可见,虞舜的帝都就在开封一带。
  
虞舜先到开封南部的帝王苑圃巡狩,然后赴开封东南部征伐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即戴着长长羽翎的三苗人时去世,下葬在三苗部落居住的苍梧北部之地——鸣条一带。这里距离夏代七世王杼的王都老丘,即开封县杜良乡国都里直线不足三十里。大禹称王后,接着对三苗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讨伐,但效果也不理想,最终以情感动了三苗,使其臣服。

  

大禹作为帝舜的臣子和执政官,其封地和居住地必然不会距离帝都太远,否则,无法执政管理。据明代《如梦录》记载:开封“西门内大街,有大爪儿隅头、小爪儿隅头。又有三山:土街为一山,爪儿隅头为一山,夷山为一山。”现代语言学家杨伯峻在《列子集释卷第五》中认为:“禺与隅同”。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教授毛远明在《中国文字研究》发表的《汉魏晋南北朝碑刻同形字举证》中认为:“‘禺’与‘禹’音近相通”。因此,可以认为“隅”与“禺”、“禹”相通,这些字既表示猿猴类动物,也表示地名,还是大禹不同部落的代称。“爪儿隅头山”,也称“隅头山”,或称“隅山”、“禺山”、“禹山”。这里是大禹氏族居住之地。
  
大禹的居住地在阳城。阳城在商代称“繁台”,西周时期称“范宫”,春秋时期称“吹台”,战国时期称“范台”,汉代称“梁园”或“兔苑 ”,西晋时期称“婆台城”,明代称“禹王台”。后因“繁台”和“吹台”、“禹王台”分开管理,西面称“繁台”,东面称“吹台”或“禹王台”。
  
阳城位于“爪儿隅头山”的东南方向,彼此相距约十里。上古时期,阳城的南面就是大名鼎鼎的逢泽。逢泽也称逢忌、逢池、蓬池、百尺陂等,是大洪荒时期海水退潮后,在中原地区遗留下的几个大泽之一。起初,逢泽与郑州中牟西部的圃田泽连成一片,方圆数百里。后来逐步被淤积,水面减少,但彼此水路相通。由于气候适宜,荒无人烟,且植物茂盛,这里成为了麋鹿等各种海陆禽兽的乐园,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对此有充分地描写。由于适合人类居住且食物丰富,也成为自盘古、伏羲女娲氏、炎黄,仓颉、直至帝喾、帝尧、帝舜建立中央天国和帝国王都的首选地区,也是西王母及其巫教、河图洛书、易经占卦,包括后来道教、儒教、佛教发源或传播的主要地区。
  
为了垄断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保证皇、帝、王族充足的衣食供给,历代帝王都将这一地区划为帝王苑圃,禁止其他氏族或诸侯国在此狩猎。因此,争夺逢泽一带对麋鹿等各种海陆禽兽的狩猎权,实质上就是争夺对本氏族或侯国有利的生存权,自然也是争夺帝王特权的重要象征。所以,自上古时期开始,一场逐鹿中央天国,进而逐鹿中原,再而逐鹿中国的大幕徐徐拉开。“逐鹿”争夺的目的,就是独自掌握对中央天国、中原乃至中国的支配权,正所谓得“麋鹿”者得天下。“麋鹿”由此上升为象征天下共主权力的标志。这就是自三皇五帝,到宋金元明,开封称帝建都时间达数千年之长久的重要原因。

  
  
禹王台水德祠

阳城地处逢泽之北,按照山南水北为阳,是上等风水的古代习俗观念,大禹称王之后,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王都,开封后人一直将其称之为“禹王台”,以表达对这位先祖的爱戴和敬重。
  
目前,开封禹王台和繁台正在合并开发,希望能够深入发掘当地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把这一整合后的古代圣地,建成能够弘扬开封悠久历史文化平台。(全文完
  
  


  


  
禹王台康熙匾

开封禹王台,也称繁台,或古吹台。目前,我们仅仅知道,“繁台”为商代后裔的居住地,详情尚待进一步探讨。同时,它也是战国时期诸侯中第一个“称夏王”、“乘夏车”的大梁魏惠王接待和宴请各国诸侯的“范台”;又是春秋时期著名音乐家师旷到开封,跟着善于演奏《九韶》的舜帝后裔学习吹奏乐曲的“吹台”。但是,开封人至今仍然喜欢称呼其为“禹王台”,这是为什么哪?
  
我们认为,春秋时期著名音乐家师旷和战国时期率先称王的魏惠王固然对后世有着很大影响,但他们的影响比不过大禹那样巨大而深远。禹王台和《夏禹碑》建立在这里不是随意而为,而是有着鲜为人知的历史原因。
  
1、禹王台是大禹的故乡—鸟人之地。开封一带上古时期是炎帝、黄帝、仓颉帝,直到帝喾、尧帝、舜帝帝都或居住地,也是东夷人的一支——长翟人的祖地。帝舜,也称帝浚,或帝俊。其原因一是帝舜出生在开封北部的浚水,古人以地为名称“浚”,古代浚与舜相通;二是舜帝将俊鸟,即传说凤凰一类的鸾鸟作为自己氏族的图腾,所以舜与俊相通。
  
先秦时期的《山海经》中也有“帝俊之台”的记载:“有五采之鸟,相向弃沙,惟帝俊下友,帝下两坛,采鸟是司。”大意是说,有两只五彩鸟,相对而舞,他们是帝俊在人间的朋友,帝俊在人间的两个祭坛,便是由他们管理的。东夷人祭天祀日的圣地——开封青丘山九成台(舜帝帝都)和封丘黄陵冈鸣条苍梧山(舜帝陵墓),就是帝舜后裔五彩鸟氏族在人间的两个祭坛。长翟氏族为东夷人,东夷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崇日崇鸟”,即以太阳鸟为图腾,以太阳神为祖先神。太阳鸟被后人称为“凤凰”,即“鸾鸟”;也称为“风鸟”,即“逢(蜂)鸟”。无论怎么称呼,都与开封的浚水、逢泽、阳城等地名密不可分。所以,帝舜的后裔长翟人,即长狄人,甚至东夷人的故乡都在开封,他们都是以太阳鸟为图腾的鸾鸟部落的族人。“鸟人”在上古时期不是骂人之词,不过是其他氏族对东夷氏族的一般称呼而已。
  
2、开封是大禹治水之地。除了上述《夏禹碑》记载大禹治水的地方之外,开封还有很多大禹留下的遗迹。据东汉时期《水经河水》记载:河水“又东过荥阳县北,蒗荡渠出焉。”北魏郦道元注释说:“大禹塞荥泽,开之以通淮、泗,即《经》所谓蒗荡渠也”。开封一带的先民最先使用火、最早驯化野狼为家犬,因此世人又称其为“狄”人,也称“天狼”或“汤狼氏”、“狼汤氏”。因“狼”从“良”字,所以“狼汤氏”即是“良汤氏”。大禹在开封治水修建莨荡渠,就因狼汤氏,即狄人居住此地而得名。这说明开封的浪荡渠,即鸿沟最早曾经是大禹治水的地方。
  
开封杞县古称雍丘,是《夏禹碑》中所叙述的“灉水”流经之地。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肥阳城,县东北二十里,按《城冢记》云:‘禹治洪水时,在肥之阳所筑’”其中的“县”为雍丘,在今杞县东北古浪荡水南岸;《城冢记》为三国魏文帝时代的一部古籍。据说雍丘还有鸣雁亭,这里有“夏后祠,祠中有井,能兴云雨,祈祷甚应”。
  
《太平寰宇记》还有不少类似的记载。如杞县雍丘有“祺城,在县西北一十八里。按《陈留王袭封雍丘王表》云:‘禹祠原在此城,汉光武迎其神,移在雍丘城內。植城于雍丘,作宮,请迁其神于旧馆。’其赞曰:‘悬仰圣业,功济唐虞,微君之勤,吾其为鱼。’《尔雅》曰:‘祺者,吉祥名’。”其中的“禹祠”,原来修建在杞县的祺城,后迁到雍丘内,被后人认为是吉祥的城。这说明大禹确实曾在“灉水”一带治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恩惠,受到了人们的爱戴,才修建了禹祠,以表怀念感恩之情。
  
又如:开封北部的封丘有“期城,在县西南七里。按《城冢记》云:期城者,夏禹理水时所筑”。“期城”地址在长狄,即长翟人居住的中心地带——长丘,也是《夏禹碑》中叙述“沮水”的所在地。这里还是后来为禹王酿酒大臣狄仪的封地。说明大禹治水是在东夷鸟人氏族封地内进行的,自然也给鸟人氏族的长翟部落带来了恩惠,得到他们的支持。
  
再如:开封兰考东南部的古考城县有“簸萁城,在县北四十六里。按《城冢记》:禹治水时所筑。”考城县簸萁城大致在现在兰考县东北方向,这里历史上河水频繁泛滥,是大禹治水的一个重要地段。
  
开封周边关于大禹治水的记载还有很多,充分说明这些地段处于上古时期《夏禹碑》中所叙述的“三河”地区,也是虞舜帝都的畿地,自然也是治水的重点地区。大禹治水的成功,直接给上古时期的开封人民带来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所以开封人民爱戴大禹,不仅有很多赞扬大禹治水的历史传说,而且还修建了多处祭祀之地缅怀他的功德,开封禹王台,杞县禹祠就是其中的重要证据,只是建立的时间可能要比现在的传说早得多。
  
3、大禹居住地在开封。舜帝出生于开封北部的浚水,又是开封俊鸟氏族之人,他和妃子娥皇、女英在开封的九成台成亲。他的另外一位妃子羲和,即常羲,出自对历象观测具有较长历史和丰富知识的母系部落——有羲和之国,与舜帝的有虞氏族有互为婚姻的关系。这些母系部落中,后来出现了让现在的人们迷惑不解的西王母,即开封人所说的“老母”、或“月姥”。由于西王母长着一对虎齿,又被俗称为“母老虎”,穴居于开封南关一带的“老母洞”。据《山海经   大荒南经》记载:“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曰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十日”即十个太阳鸟部落,其中包括长翟人。可见,虞舜的帝都就在开封一带。
  
虞舜先到开封南部的帝王苑圃巡狩,然后赴开封东南部征伐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即戴着长长羽翎的三苗人时去世,下葬在三苗部落居住的苍梧北部之地——鸣条一带。这里距离夏代七世王杼的王都老丘,即开封县杜良乡国都里直线不足三十里。大禹称王后,接着对三苗进行了更大规模的讨伐,但效果也不理想,最终以情感动了三苗,使其臣服。

  

大禹作为帝舜的臣子和执政官,其封地和居住地必然不会距离帝都太远,否则,无法执政管理。据明代《如梦录》记载:开封“西门内大街,有大爪儿隅头、小爪儿隅头。又有三山:土街为一山,爪儿隅头为一山,夷山为一山。”现代语言学家杨伯峻在《列子集释卷第五》中认为:“禺与隅同”。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教授毛远明在《中国文字研究》发表的《汉魏晋南北朝碑刻同形字举证》中认为:“‘禺’与‘禹’音近相通”。因此,可以认为“隅”与“禺”、“禹”相通,这些字既表示猿猴类动物,也表示地名,还是大禹不同部落的代称。“爪儿隅头山”,也称“隅头山”,或称“隅山”、“禺山”、“禹山”。这里是大禹氏族居住之地。
  
大禹的居住地在阳城。阳城在商代称“繁台”,西周时期称“范宫”,春秋时期称“吹台”,战国时期称“范台”,汉代称“梁园”或“兔苑 ”,西晋时期称“婆台城”,明代称“禹王台”。后因“繁台”和“吹台”、“禹王台”分开管理,西面称“繁台”,东面称“吹台”或“禹王台”。
  
阳城位于“爪儿隅头山”的东南方向,彼此相距约十里。上古时期,阳城的南面就是大名鼎鼎的逢泽。逢泽也称逢忌、逢池、蓬池、百尺陂等,是大洪荒时期海水退潮后,在中原地区遗留下的几个大泽之一。起初,逢泽与郑州中牟西部的圃田泽连成一片,方圆数百里。后来逐步被淤积,水面减少,但彼此水路相通。由于气候适宜,荒无人烟,且植物茂盛,这里成为了麋鹿等各种海陆禽兽的乐园,先秦时期的《山海经》对此有充分地描写。由于适合人类居住且食物丰富,也成为自盘古、伏羲女娲氏、炎黄,仓颉、直至帝喾、帝尧、帝舜建立中央天国和帝国王都的首选地区,也是西王母及其巫教、河图洛书、易经占卦,包括后来道教、儒教、佛教发源或传播的主要地区。
  
为了垄断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保证皇、帝、王族充足的衣食供给,历代帝王都将这一地区划为帝王苑圃,禁止其他氏族或诸侯国在此狩猎。因此,争夺逢泽一带对麋鹿等各种海陆禽兽的狩猎权,实质上就是争夺对本氏族或侯国有利的生存权,自然也是争夺帝王特权的重要象征。所以,自上古时期开始,一场逐鹿中央天国,进而逐鹿中原,再而逐鹿中国的大幕徐徐拉开。“逐鹿”争夺的目的,就是独自掌握对中央天国、中原乃至中国的支配权,正所谓得“麋鹿”者得天下。“麋鹿”由此上升为象征天下共主权力的标志。这就是自三皇五帝,到宋金元明,开封称帝建都时间达数千年之长久的重要原因。

  
  
禹王台水德祠

阳城地处逢泽之北,按照山南水北为阳,是上等风水的古代习俗观念,大禹称王之后,在这里建立了第一个王都,开封后人一直将其称之为“禹王台”,以表达对这位先祖的爱戴和敬重。
  
目前,开封禹王台和繁台正在合并开发,希望能够深入发掘当地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源,把这一整合后的古代圣地,建成能够弘扬开封悠久历史文化平台。(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