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元御生平和《四圣心源》的沿革(一)

 昵称535749 2015-06-02

2015-06-01 14:16:22


2015-04-25 李玉宾老师 四圣心源从头学

 
《四圣心源》的理论很圆融,比较完美,相当于是理论化,抽象化了。黄元御先生把核心的东西抽出来了,总结出来了。所以,当我们碰到具体疾病的时候,往往抓不住重点,不知道该怎么用《四圣心源》的理论来指导。所以我们一块把《四圣心源》再学习一遍,目的是能把这套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跟临床具体的病症结合起来。
  《四圣心源》内容并不多,咱们按照黄元御写书的顺序,讲它的精髓,讲临床上怎么去用,不会去讲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个字什么意思,如果有不理解的字句,可以参照中医药出版社的《黄元御医学全书》,是麻瑞亭老师和孙洽熙老师,精心校对出版的。里面对一些常见的、疑难的字句、引文、一些难懂的地方,都做了注解、阐述,大家可以去查一查。
  今晚跟大家交流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黄元御先生的生平,尊师重道,这是起码的礼貌;其次,了解这本书是如何写成的,版本的沿革;三,重点讲《四圣心源》的结构体系。
  黄元御先生老家是山东的,山东潍坊昌邑人,在当地算一个名门望族,家境比较好,祖上一直有当官的,是书香门第、达官贵人这种家庭。祖上有位老先生叫黄福的,是明朝的一品官员,从一个小官最后做到一品大员,太子少保,是辅佐太子的老师,做到户部尚书,户部是掌管财政税收,有实权,级别很高的官员。黄福为官清正,尽心尽力,辅佐了五任皇帝。黄福很有才能、又鞠躬尽瘁,他的这种为人做事的风气在家族一直流传下来,所以黄氏家族出了不少官员,黄元御兄弟三人,排行老三,两个哥哥一个叫德淳,一个叫德润,家里希望他们品德高尚。黄元御叫黄玉路,元御是他的字。
  黄元御名玉路,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研农,就是研天为农,就是希望自己在笔墨文章里去耕耘,就是文人报国,文化人的抱负和胸怀。《昌邑县志》里说黄元御“少有奇才,世推为国器”,黄元御自己很有抱负,希望以后可以报效国家,干出一番事业,走仕途,但是一件事改变了他的一生。
  黄元御1705年出生,1734年虚岁30,三十而立,这一年他染上了眼疾,找大夫看,结果碰上几个庸医,眼睛没治好,最后左目失明。对于这段经历,黄元御痛心疾苦,耿耿于怀,在他的著作《素灵微蕴》里有详细的记载。不但左目失明,而且因为用了很多寒凉药,中土阳气受到打击,体质也远不如前。这样再走仕途就难了,五官不端正难以为官,悲愤之余,放弃仕途转向医学,考究灵兰之秘,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黄元御从30岁左目失明才开始走向医学,孙思邈好像也是30岁开始学医,最终成为一代大医,所以学医有时不在早晚,在于你是不是用心去学,是不是找对了方向。
  黄元御有个堂哥是大夫,就说你可以先看《伤寒论》。黄元御文化基础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有句话是‘秀才学医,笼中捉鸡’,传统文化基础好的话学医很容易。他看了很多伤寒各家的注释,感觉都没有说透,没有说到真正的问题。看了三年,把《伤寒》历代注家看的差不多了,有一天晚上静夜沉思,想着想着睡着了,做了个梦,一下子想通了,恍然解矣,所以他讲“三年忧思,一朝而解”。
  黄元御做学问很认真,理解了《伤寒论》,觉得这还不是根源,又往上找,找到《素问》、《灵枢》、《难经》,从更高的层次去学习中医,实际上也是去验证自己的领悟对不对,从源头去找一种认可。那么通过《内经》、《难经》这些经典的学习,他觉得可以对自己的领悟做肯定评价了,这个时候他才去著书留世。
  黄元御30岁开始学医,三年学习《伤寒》,三年学习《内经》、《难经》,36岁时写了第一本书《素灵微蕴》,是一本小书,前面讲一些医学理论,后面是一些医案。《素灵微蕴》流传出去引起很大的争议,对种种传言,黄元御没有动摇,写了一篇《杝元》赋,记载这件事情,表明自己的立场,说我不会沽名钓誉,只是做学问。大家想想,黄元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成就,与他最初的发心是密切相关的。如果他靠行医来牟利发财,不可能会有这么大的成就,正因为最初的发心就是不为名利,只为学术,为了中医学术的传承,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全部,都放在了对中医的体悟研究上,放在了著书写作上。
  《素灵微蕴》成书后,他继续学习《金匮》,在随后的几年,他到江南去游历,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经过这几年的游学,黄元御的心得越来越成体系,他认为《伤寒》流传千载,没有人能够很好的理解和注解,到四十四岁,他开始写第二本著作,《伤寒悬解》。
  《伤寒悬解》三个月写成,二十几万字,全是毛笔写,工作量非常大,可谓呕心沥血,披肝沥胆,怎么形容都不过分!这么一部巨著,如果没有十几年的沉淀,不可能一下子写成,黄元御自己说“十年幽思,三月而就”。写完《伤寒悬解》,接着写《金匮悬解》。两本大部头的书,都在这一年写成,这就是厚积薄发。悬解就是很独特的见解,把所有的疑问都去掉,把问题的实质给讲出来,讲透彻,或者说他认为自己的解释非常高明,超出前人的水平,说到了问题的实质,所以他很多著作都是悬解。从书名上可以看出,黄元御很自负,他有坚实的根基,是有功力,有本钱来自负的。注解完《伤寒》、《金匮》,他感觉医学的源头是很圆融的、很完美的,单纯注解不能很好地表达他领悟的这些东西,就像照猫画虎,还是解说前人的东西,受到前人文字的约束,不能按照他的心意表达出来。第二年他四十五岁那年开始着手写《四圣心源》,想把自己领悟到的中医理论体系,源头是什么?核心是什么?什么结构?实质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描述一下。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里,称赞《四圣心源》是诸书之汇集,是黄元御著作里功力最高的一本书,是一个很中肯的评价。
  从黄元御写书的顺序来看,先写《素灵微蕴》,是他对医学初步的体会,一些东西已经成型,表达还不是很完美。《伤寒悬解》和《金匮悬解》,是在经典的基础上讲述自己的见解,没有更直接地表述出来。《四圣心源》这本书,是黄元御在对经典中医理论有了十几年的深刻体会,有了自己真切的体悟,并且他认为对经典中医理论的核心体系,目前还没有一个最简洁、最完美的表述,连《伤寒》、《金匮》甚至《内经》,都过于繁琐。所以他想把中医的核心简化、抽出来,搭建一个简洁完美的体系。用他自己的话讲,他想自己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那么《四圣心源》这本书不象《伤寒悬解》、《金匮悬解》那样一气呵成,很坎坷,好几年才写完。
  刚开始写了一个框架,就停写了,跟着乾隆回驾侍医,耽误了很多时间,到48岁时,他把杂病部分写完了,其他部分也差不多了,觉得还不是很完美,最后写成了《天人解》,才算正式写完。《天人解》是最后写成的,却放第一章,为什么呢?因为黄元御感觉医学理论核心的表达,单靠一个一个的疾病来解释,还是流于泛泛,所以最后他把所有内容重新条理,概括在《天人解》中,就是把最基础的核心理论,总结成《天人解》,放在第一章。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黄元御本人对《天人解》的重视。
  《四圣心源》后面还有一些书,其实有点勉为其难,因为他年龄慢慢大了,精力也慢慢差了,有些书是学生帮着写的。象《道德悬解》、对《灵枢》、《素问》的《悬解》、《周易悬解》,还有两本药解——《长沙药解》、《玉楸药解》,这些都是为了求全,希望自己的医学体系能够全面传承下来,核心其实还是《四圣心源》。他最后一本《玉楸堂稿》,是日常记述的文稿,包括医案,比较杂的一本书,现在没有正式流传、出版。《昌邑本记》说现在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流传版本,不是很清楚。
  黄元御寿命不是很长,五十多岁就去世了,《四圣心源》写完之后,没有出版,只能是他的学生,或者喜欢的人传抄一下。随着时间的流逝,几年之后,黄元御就过世了,四圣心源的手稿,传抄的人越来越少,就接近失传了。这时有一位先生,阳湖张琦,认为先生的著作不能失传了,必须要刻印流通。所以张琦先生就认真地校对了他所能见到的黄元御的所有著作,刻了几本,像《伤寒悬解》、《素灵微蕴》、《长沙药解》,都刻下来了。对于《四圣心源》,张琦是这样评价的: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尊也。仲景之后,能够理解经典中医的,只有黄元御一个人。
  这是《四圣心源》第一次印刷流通,在1832年,距成书过了将近80年,如果没有张琦的刻印,今天可能就看不到《四圣心源》了。张琦木刻板的《四圣心源》已经失传了,他的序在后人翻刻时保留下来。
  之后看的人就多了,有丹徒人赵克宣、赵克宜两兄弟,他们的父亲年龄大了,突然病情加重,群医束手,后来朋友送了一本《四圣心源》。两兄弟认为《四圣心源》的医理非常通透圆融,来给老爸治病还有一线希望,所以两人一边学,一边给老爸治病,但还是晚了一步,父亲没有来得及治愈就去世了。这件事对两兄弟的打击非常大,后悔没能早些看到《四圣心源》,他们决定把《四圣心源》再次刻印流通,这是在1842年,张琦刻印十年之后。这一次印刷的量可能比较多,也是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四圣心源》的最早版本。赵本之后,《四圣心源》慢慢就流通开了,以后陆陆续续有很多版本。乾隆时期收集了四本,清末时就有《黄氏医书八种》。
  上世纪九十年代,西安的麻瑞亭老先生、孙洽熙老先生,做了大量的工作,把黄元御先生的著作,一共十一种集中在一块出版,开始是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繁体竖排版本《黄元御医书十一种》,后来中医药出版社又出了简体横排的版本,就是我们能够买到的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黄元御医书大全》。因为全书个头太大,大家希望有单行本,于是去年出版了两个单行本。一个是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圣心源》单行本,孙洽熙老师主校;另一个是人民军医出版社的《四圣心源》,是我和民间中医的很多网友集体校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