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词语详解】“琅琅”与“朗朗”

 銀花 2015-06-02
 
 
 

琅琅 添至备忘录

láng láng

ㄌㄤˊ ㄌㄤˊ

朗朗 添至备忘录

lǎng lǎng

ㄌㄤˇ ㄌㄤˇ

《语文月刊》2004年第10期《“琅琅”与“朗朗”》,漆德平先生在该文中对“琅琅”和“朗朗”作了全面地辨析后写道:“'朗朗'不能与'上口'搭配。”(言外之意是只能写作“琅琅上口”,)而文中对“琅琅上口”释义为“诵读熟练、顺口”。

    查阅商务印书馆、上海辞书出版社、中华书局等十几家出版单位出版的成语词(辞)典,均只收“琅琅上口”词目,其释义可归纳为:⑴ 诵读熟练、顺口。⑵ 文 辞通俗,便于口诵。⑶ 形容诵读诗文声音响亮、顺口。有的还在释义⑴、⑵后标出“琅琅上口”的反义词──佶屈聱牙。由此看来,释义⑴、⑵是“朗朗上口”所 没有的,只在释义⑶上“琅琅上口”与“朗朗上口”相通,也就是说,前者包孕后者。

    “琅琅上口”与“朗朗上口”不仅在词义上有所不同,在语用上也是有区别的。“朗朗上口”只能用来形容诵读得语流通畅、语气连贯、铿锵有力,有时还伴有抑扬 顿挫。而“琅琅上口”除此义之外还可以用于诵读的十分熟练,但不一定声音响亮,如“我自己有记忆的二二岁时,她已以把唐人绝句教我暗诵,能诵得琅琅上 口。”(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诗歌与文艺》),另外,“朗朗上口”必须用于有诵读的动作时,形容诵读的状态,而“琅琅上口”还可用于虽没有诵读的动 作,但一经诵读便非常顺口。如“儿童文学工作者,以及老师和家长,是应当抓住儿童们的这个特点,因势利导,编出内容优美生动而又琅琅上口的歌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