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山大学的10条“最”牛真相,老中大都不一定能说全!

 学海长流 2015-06-02

  壮哉!中大  巍巍白云山,幽幽珠江水。自1924年吾校创立,直至今日,已逾九十载。

  九十载,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秉承办学精神,践行育人理念,中大坚定前行。

  动人的中大故事昂扬传唱,今天的中大继续着昨天的激扬。一路高歌,一路辉煌。



  坚持以“中山”命名时间最久的大学




  1924年时局动荡,孙中山先生蒿目时艰,为国之兴亡奔走呼号、培育栋梁之才,亲创文武两校。武为黄埔军校,文为中山大学。

  1926年8月17日,国立广东大学正式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后来,全国分别出现了国立第二中山大学(武汉)、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杭州),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南京)、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开封)。1928年初,国民政府发布政令,将除广州外的各地中山大学悉易以所在地之名(即后来的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河南大学),从此,中国大陆只有一所中山大学。

  “立志做大事,不可做大官”。中山先生的品格和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大人。





  国内开办最早的西医学府




  博济医学堂是中国的第一所西医教育机构,成立于1866年,由广州博济医院创办。首任校长是嘉约翰医生。

  1936年改为岭南大学医学院。1952年,岭南大学医学院和中山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1954年和当时的广东光华医学院合并成为广州医学院,并于1957年改名为中山医学院。1985年,中山医学院改名为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并入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原址现称为中山大学北校区。

  中大现有八家附属医院,是国内附属医疗系统最为先进和完备的大学之一,为服务万千患者的健康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国内最早的设立研究院的三所大学之一




  1935年,中山大学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三所高校经过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研究院,是我国最早设立研究生院的院校。至1948年,共培养研究生56名。新中国成立后,中山大学的研究生教育继续发展。1949年至1967年,共培养177名优秀的研究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大学是国内首批恢复研究生教育的院校。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大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二十世纪最有学问的中国学者




  二十世纪最有学问的中国学者是谁?无人质疑非国学大师陈寅恪莫属。

  陈寅恪,历史学家、古典文学家、语言学家、诗人。他贯通中西的渊博学识,卓尔不群的学人傲骨,以及气象万千的学术成就,信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可谓一时无两 。

  解放前夕,他来到广州, 任教于广州岭南大学。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合并于中山大学,遂移教于中大。

  先生在岭南大学和中山大学工作生活了20年,在双目近乎失明的情况下,治学坚毅严谨,不仅陆续成就了《柳如是别传》等重要著作,培育了大量史学人才,更以其“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的为人与治学的理念,为中大悠远优良的学术传统和人文精神增添了浓厚亮丽的一笔光辉,令中大的后学受用不尽,其影响更远迈岭表,福泽海外。

  2009年11月,位于康乐园东南区1号的陈寅恪先生故居修复完成并对外开放。





  最早的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80年代初期,由霍英东先生捐建的英东体育馆,无论是场地规模,还是系列设施,或是建筑材料,在内陆都属第一流。

  后来,在霍英东先生的积极倡议下,国家教委于1990年1月,在中大成立中国内陆第一个“中国大学生体育训练基地”。





  改革开放之后内陆第一座接受海外捐资并以捐赠者姓名命名的校园建筑




  梁銶琚堂,位于中山大学南校区,由香港知名实业家梁銶琚先生于1982年捐资兴建,1984年竣工。是一座风格独特、功能齐全,集大中小型会议室和文艺汇演舞台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

  内设一个能容纳1400多人的大会场和两个多功能的中小型会议室,是召开会议、举行庆典以及文艺演出的最佳场所。

  国家京剧院的多场京剧演出、“2014年度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央歌剧院经典音乐会、莎士比亚话剧系列之《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文纪实话剧《绝密:五角大楼文件之战》等经典节目和中山大学一年一度的学位授予仪式均在梁銶琚堂举行。





  改革开放后最先进行对外和对港学术交流的学校




  改革开放初,百废待兴。中山大学以开放的姿态,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为当时的中国高等教育界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1979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山大学接待了中美建交以后第一个到中国大陆访问的美国学术代表团。不久之后,学校又组织了改革开放后内陆第一个出国访问的大学学术代表团和第一批访港的高校教师代表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大可谓中国高校中对外交流尤其是与港澳交流最为活跃的大学。





  国内最美的大学之一




  红墙绿瓦,雕梁画柱,草木诗意,彩光辉映。四季繁花绚烂,光日明媚靓丽。清晨,书声伴着阳光;黄昏,笑靥迎着晚霞。

  南校独具岭南风韵的怀士堂、康乐园,永芳堂、黑石屋……东校颇显恢弘的图书馆、工学院广场……北校尽露古朴的医学图书馆楼、医学博物馆楼……珠海校区力透秀美的图书馆天梯、岁月湖、最长教学楼…… 中山大学的康乐园和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武汉大学的珞珈山,并称三大中国大学自然景观之最美丽者。

  美哉,中大!





  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系统




  在中大东校区17500平方米的砖红色建筑中,常驻着一个世界级“巨无霸”宝贝——总投资超过25亿元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自2013年6月研制成功以来,“天河二号”一直在不断刷新纪录。“天河二号”的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比排行第二的美国泰坦超级计算机快1倍。至今,“天河二号”一期系统已在两次的世界top500超性能排名中,连续获得四次第一。





  最酷炫的魔法校园




  传闻中大是一所具有魔法的大学,谓之孙逸仙魔法大学。这确是事实。

  不信,你看!

  上图为中大的学位授予仪式的盛况。学位仪式一开始,主礼教授便手握权杖,隆重进场。

  权杖高1112毫米,这个数字代表校庆日。重约4.5千克,共有三部分。权杖的顶端,是一颗晶莹剔透的绿色明珠,由荷花托载,寓意学术高洁。荷花下面是水花,一方面代表着中大地处南海之滨、珠江之畔,另一方面象征着中大的学术传统源远流长。水花下面是一个圆盘,上面镶有中大校徽,两边各有一条汉龙。圆盘下面是一个六面的柱体,上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和落款署名。

  权杖的杖身上镂錾着芭蕉叶,芭蕉是岭南植物,表示中大地处岭南。同时,镂錾技术是唐朝的精湛工艺代表,与汉龙一起,代表着我国汉唐盛世的文化特色。柱体的下面镶嵌着翡和翠。红的翡代表红楼,绿的翠代表绿树碧草,共同表征了中大的校园景观特色。

  权杖的尾部,采用战国时期的兵器戟的形状。戟初为兵器,后转化为仪仗和装饰物,象征中大不断开拓,锐意进取。

  权杖震场,能不魔法?



    中大更有亚洲最长教学楼——中珠教学楼(全长571.2米),还是最具岭南建筑风格的大学校园 ……中大之美,岂是些许笔墨便能绘就?中大之最,岂是十宗便能囊括?

  煌煌吾校,青春不老,风华正茂。

  供稿:中山大学官方微信iSYSU

  整理、编辑:戎施佳

  青春不老,风华正茂,为中大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