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收藏古玉的一点心得(网络转载)

 树下顽石 2015-06-02

    古玉收藏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尤其是现在的民间藏品,鱼龙混杂,伪品、仿品、意造品多如牛毛,比比皆是,更让人处处生疑,使初学者不感入水,一些有一定收藏经历的人也是防备森严,什么也不信,只信自己,结果是收到古玉自为是真,经行家、网友一看真假不一,无法定论。要知道不被藏界认可的玉器,只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疑团,玩而存虑。因此,收藏古玉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找准藏玩的规律,确定自己的思维定视,就不要怕

收藏古玉的一点心得(网络转载)

水深水浅,深也有度,浅也有底,把握规律,就很难上当。玩古玉的一点心得:
     1.工艺在先。只要工艺精就可以考虑收。因为精美的古玉本身就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要认识古玉的加工工艺,就必须多看书,认识各个时期的工艺特点:主要表现在开片、钻孔、纹饰雕琢和表面光泽处理几方面。在新石器时代,玉器制造中就已出现了线切割技术,玉器上往往留有线切割痕迹。如果在一件玉器上发现有线切割痕,这件玉器的时代就可初步确定新石器时代。古代玉器以有孔者为多,钻孔技术又随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商代以前的玉器,孔径变化很大,或两端直径大、中部小,或一端大,一端小,这类孔在近代仿古玉中也曾出现,但在孔的形状、内壁光泽上与古玉不同。周代之后某些玉器的钻孔也有特征,但差别细微,须经仔细观察才能识别。在纹饰雕琢方式和表面光泽处理上,历代玉器也有所不同。例如战国、明代、清代的许多玉器上都还有玻璃

收藏古玉的一点心得(网络转载)

光泽,但战国的玉器显得光泽含蕴;明代的玉器光亮而刚硬;清代的玉器则显得滑软。

     2.要了解历代玉器的形状特点。这是因为许多玉器的形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汉代的玉杯多呈现细高筒状,而唐代的玉杯矮而阔,与汉代风格截然不同。到了宋代,杯形又发生了变化。往往通过一件玉器的形状特点就能判断它是哪个时代的作品。对于古玉形状特点的了解越深入,你的古玉识别能力就越强。例如,目前的旧货市场上常能看到仿制的商代玉戈,这些玉戈在形状上与商代作品差不多,又进行了做旧处理,但这些作品往往较商代玉戈厚,戈上的脊线又无商代作品特征等,据此可识别为新仿品。
      再说古玉什么都能假,只有工艺是假不了的,除非真有现代古人用古代工具去模仿,如果是这样,收了这种仿品也无悔。而且收藏的实践也证明,有精美的工艺其玉质也不会差,基本都与不同时代的取材相吻合。
       3.价格合理。要学会算帐,一件工很好的古玉,在古代必须是玉器琢磨的高人制作,且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制成。现在制玉的名师要想仿一件接近古玉工艺水评的玉器,光加工成本也不是小数。所以所花的钱远远低于成本,我就考虑收。
       4.把关严谨。对自已收藏古玉的工艺水准在头脑中要有界,够不到工艺水准的坚决不要。对于民间收藏来说,有些古玉工艺不好,再古也没有用。一是收藏价值不大,不能代表当时的文化艺术特征,史料价值也不大,无收藏意义;二是无法辨别真伪,应该承认,在没有科学仪器绝对鉴定的今天,有些特征不明显的玉器无法辨别真伪是不奇怪的,比如说搏物馆一件没有明显工艺特征和自然变化特征的藏品,拿到古玩市场,谁能说它是真品,我看就是专家也要否定;三是不必为之大花脑筋,现在民间出现的许多古玉,有人说真,有人说假,我看说真说假都没有可靠依据,单从沁色包浆分析有许多真的可能很大,但工艺很差,花时费工研究来研究去还是疑团不解,就是真的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能是一般化,在市场上花小钱收一件,做学习的标本可以。

      5.要识别新玉与旧玉。识别玉的新旧一方面要看它制造时的刀工(砣痕),另一方面就要看玉表面的受蚀情况,看玉色。一件古玉器除了玉材本身的颜色外,还可能有其它颜色,这主要是盘色和沁色。盘色是玉器在手中盘磨所产生的颜色变化,这种颜色主要出现于传世玉器。一些玉器制成后,没有经过土中埋藏,在传世过程中长期经人盘摸,色泽会产生变化,有人称之为"""熟坑"等。有一些玉器经埋藏产生色变后又经盘摸,也会成为"熟坑"玉。
  玉器的沁色经埋藏后产生颜色变化,这种变化很复杂,有些玉器上有,有些玉器上没有;有些玉器全部受沁变色,有些玉器则局部变色;有些我们已知道它是受何种物质所沁产生的色变,有些则很不明确。古人对玉的沁色有许多称呼。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有红如血者谓之血玉,古人又谓之尸古……有黑漆古,有渠古,有甄古者价低,尝见菜玉连环上俨然黄土一重,并洗不去,此古土也。"古人有古玉十三彩之说,清陈性《玉纪》记玉古色有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绿、白果绿、秋葵黄、老酒黄、鱼肚白、糙米白、虾子青、鼻涕青、雨过天青、澄潭水苍等,另外还有许多有关玉色的说法。

收藏古玉的一点心得(网络转载)
  我们能见到的古玉沁色很多,主要有黑色,称为水银沁;绿色,称为铜沁;赭褐色,称为铁锈沁;白色如雾,称为水沁;暗黄色,称为土沁。经观察,铜沁、铁锈沁、水沁、土沁确与铜、铁、水、土有关,是受铜、铁、水、土侵蚀所造成的。
       古玉的赏玩博大精深,还得多上手,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不要奢望检漏,不要害怕打眼,过程才是真正最有魅力的,偶尔拿一两件给朋友看看,懂玉的也好,不懂的也罢,但他们都为之精美的工艺水平而感慨,这就足以证明收藏的价值和乐趣了。

 

    古玉收藏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尤其是现在的民间藏品,鱼龙混杂,伪品、仿品、意造品多如牛毛,比比皆是,更让人处处生疑,使初学者不感入水,一些有一定收藏经历的人也是防备森严,什么也不信,只信自己,结果是收到古玉自为是真,经行家、网友一看真假不一,无法定论。要知道不被藏界认可的玉器,只能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疑团,玩而存虑。因此,收藏古玉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找准藏玩的规律,确定自己的思维定视,就不要怕

收藏古玉的一点心得(网络转载)

水深水浅,深也有度,浅也有底,把握规律,就很难上当。玩古玉的一点心得:
     1.工艺在先。只要工艺精就可以考虑收。因为精美的古玉本身就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要认识古玉的加工工艺,就必须多看书,认识各个时期的工艺特点:主要表现在开片、钻孔、纹饰雕琢和表面光泽处理几方面。在新石器时代,玉器制造中就已出现了线切割技术,玉器上往往留有线切割痕迹。如果在一件玉器上发现有线切割痕,这件玉器的时代就可初步确定新石器时代。古代玉器以有孔者为多,钻孔技术又随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商代以前的玉器,孔径变化很大,或两端直径大、中部小,或一端大,一端小,这类孔在近代仿古玉中也曾出现,但在孔的形状、内壁光泽上与古玉不同。周代之后某些玉器的钻孔也有特征,但差别细微,须经仔细观察才能识别。在纹饰雕琢方式和表面光泽处理上,历代玉器也有所不同。例如战国、明代、清代的许多玉器上都还有玻璃

收藏古玉的一点心得(网络转载)

光泽,但战国的玉器显得光泽含蕴;明代的玉器光亮而刚硬;清代的玉器则显得滑软。

     2.要了解历代玉器的形状特点。这是因为许多玉器的形状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汉代的玉杯多呈现细高筒状,而唐代的玉杯矮而阔,与汉代风格截然不同。到了宋代,杯形又发生了变化。往往通过一件玉器的形状特点就能判断它是哪个时代的作品。对于古玉形状特点的了解越深入,你的古玉识别能力就越强。例如,目前的旧货市场上常能看到仿制的商代玉戈,这些玉戈在形状上与商代作品差不多,又进行了做旧处理,但这些作品往往较商代玉戈厚,戈上的脊线又无商代作品特征等,据此可识别为新仿品。
      再说古玉什么都能假,只有工艺是假不了的,除非真有现代古人用古代工具去模仿,如果是这样,收了这种仿品也无悔。而且收藏的实践也证明,有精美的工艺其玉质也不会差,基本都与不同时代的取材相吻合。
       3.价格合理。要学会算帐,一件工很好的古玉,在古代必须是玉器琢磨的高人制作,且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制成。现在制玉的名师要想仿一件接近古玉工艺水评的玉器,光加工成本也不是小数。所以所花的钱远远低于成本,我就考虑收。
       4.把关严谨。对自已收藏古玉的工艺水准在头脑中要有界,够不到工艺水准的坚决不要。对于民间收藏来说,有些古玉工艺不好,再古也没有用。一是收藏价值不大,不能代表当时的文化艺术特征,史料价值也不大,无收藏意义;二是无法辨别真伪,应该承认,在没有科学仪器绝对鉴定的今天,有些特征不明显的玉器无法辨别真伪是不奇怪的,比如说搏物馆一件没有明显工艺特征和自然变化特征的藏品,拿到古玩市场,谁能说它是真品,我看就是专家也要否定;三是不必为之大花脑筋,现在民间出现的许多古玉,有人说真,有人说假,我看说真说假都没有可靠依据,单从沁色包浆分析有许多真的可能很大,但工艺很差,花时费工研究来研究去还是疑团不解,就是真的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能是一般化,在市场上花小钱收一件,做学习的标本可以。

      5.要识别新玉与旧玉。识别玉的新旧一方面要看它制造时的刀工(砣痕),另一方面就要看玉表面的受蚀情况,看玉色。一件古玉器除了玉材本身的颜色外,还可能有其它颜色,这主要是盘色和沁色。盘色是玉器在手中盘磨所产生的颜色变化,这种颜色主要出现于传世玉器。一些玉器制成后,没有经过土中埋藏,在传世过程中长期经人盘摸,色泽会产生变化,有人称之为"""熟坑"等。有一些玉器经埋藏产生色变后又经盘摸,也会成为"熟坑"玉。
  玉器的沁色经埋藏后产生颜色变化,这种变化很复杂,有些玉器上有,有些玉器上没有;有些玉器全部受沁变色,有些玉器则局部变色;有些我们已知道它是受何种物质所沁产生的色变,有些则很不明确。古人对玉的沁色有许多称呼。明代曹昭《格古要论》:"有红如血者谓之血玉,古人又谓之尸古……有黑漆古,有渠古,有甄古者价低,尝见菜玉连环上俨然黄土一重,并洗不去,此古土也。"古人有古玉十三彩之说,清陈性《玉纪》记玉古色有朱砂红、鸡血红、棕毛紫、茄皮紫、松花绿、白果绿、秋葵黄、老酒黄、鱼肚白、糙米白、虾子青、鼻涕青、雨过天青、澄潭水苍等,另外还有许多有关玉色的说法。

收藏古玉的一点心得(网络转载)
  我们能见到的古玉沁色很多,主要有黑色,称为水银沁;绿色,称为铜沁;赭褐色,称为铁锈沁;白色如雾,称为水沁;暗黄色,称为土沁。经观察,铜沁、铁锈沁、水沁、土沁确与铜、铁、水、土有关,是受铜、铁、水、土侵蚀所造成的。
       古玉的赏玩博大精深,还得多上手,保持一个好的心态。不要奢望检漏,不要害怕打眼,过程才是真正最有魅力的,偶尔拿一两件给朋友看看,懂玉的也好,不懂的也罢,但他们都为之精美的工艺水平而感慨,这就足以证明收藏的价值和乐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