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文帝的下落之谜

 zgq638 2015-06-03
    公元1402年,一位登基仅仅四年的年轻帝王建文皇帝,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欲置他于死地的,正是他的的叔叔燕王朱棣。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靖难之役,兴兵夺权的燕王朱棣最终登上皇位,史称永乐皇帝,在他统治下,明王朝不仅完成了从南京迁都北京的浩大工程,更开创了一段辉煌的永乐盛世。而那场曾经改变历史的大火,也在史的笔端,浓缩成了帝自焚这样一行简单的记载。

   《明太宗实录》记载,当燕王朱棣的人马杀入宫中的时候,建文皇帝已经没有了踪影。经过几天的搜查,最后燕王的士兵从灰烬中找到了建文帝的尸体,尸体已经满身焦烂,四肢不全。

     燕王朱棣不胜悲戚,抚尸痛哭说你何苦这样呢,我只是来帮你的啊!

可是,燕王凭什么就认定那具焦烂的尸体就是建文皇帝? 

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上)

                                     明惠帝朱允炆

    封建王朝每个皇帝都有史录,燕王朱棣登基后,他留下来的史录是《明太宗实录》。根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破金川门,领兵冲进皇宫之后,建文皇帝的谋臣方孝儒被传入殿中,朱棣威逼他为自己起草继位诏书。

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上)

                                    明太宗(成祖)朱棣

    方孝儒愤怒掷笔,拒绝写诏书,这激怒了朱棣。最终他被朱棣处以极刑,并诛连十族。

  方孝儒是非常忠正不屈的一个知识分子,在明太宗实录里却把他写成了磕头求饶的一个谋士,可以看出来<明太宗实录>本身就是靠不住的一个史书。

  如果说《明太宗实录》为了掩盖朱棣夺权篡位的历史事实而扭曲了史实,那么隔代修著的《明史》就没那么多忌讳了.也许,这套史籍更加可信。

可是,《明史》中关于建文皇帝的记载也是寥寥数语。书中说: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南京明孝陵,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位于明孝陵旁边的明东陵,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标,也就是建文皇帝父亲的陵寝。如果明成祖朱棣礼葬建文帝,那么很可能就将他埋葬在孝陵和东陵的附近,可是随着现代考古挖掘工作的展开,人们始终没有找到有关建文皇帝墓葬的蛛丝马迹。 

其实到了明朝中后期,就没有人知道建文帝葬于何处了,这样的结果看似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也恰恰给了那些认为建文皇帝并非自焚而亡的猜测者们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当时被埋葬的尸体根本不是建文皇帝!

 

燕王破城而入的时候,朱棣大肆搜查的对象还有建文皇帝的皇子。当时建文帝有两个儿子:长子朱文奎,次子朱文圭.根据史书记载,2岁的朱文圭后来被明成祖幽禁在广安宫,直到明英宗天顺年间才被放出来。但是建文的长子朱文奎却一直下落不明,《明史》中说燕师入,七岁矣,莫知所终

既然朱文奎可以逃脱,那么建文帝也有可能出逃。 

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中)

                                    明太宗(成祖)朱棣

    可是作为清朝时期修订的明朝权威著作《明史》,又怎么会掩饰这段历史的真实面目呢?

    第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政治原因。因为清初有个朱三太子案,朱三太子打着反清复明的运动,借着朱三太子这桩事,也借着建文皇帝逃亡这个事情来影射朱三太子的事。所以这威胁着康熙统治政权的稳定,所以王洪续、朱玉臻他们修史时要维护清朝的统治,就极力主张建文是死掉了。

  被自己的叔叔夺取皇位,逃出宫中幸存一命已算苟且偷生,真相却始终因为各种原因被一手遮天,建文皇帝的命运实在让人感到世事无常的悲凉。

但是,成书早于《明史》的《明史纪事本末》却大胆地记录下建文皇帝并没有死的秘密!

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当燕王逼近南京时,建文皇帝手足无措。其中一个朝臣提醒建文,祖父朱元璋驾崩之前留给他一个朱红锦盒,让他在紧急时刻打开。于是建文皇帝赶忙打开了祖父遗留给他的锦盒,发现里面装有袈沙、剃刀和僧人的度碟。

  于是,建文皇帝和几个忠心的大臣打扮成和尚模样,根据里面的指示,通过皇宫的密道逃到了宫外的神乐观。

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中)

  

    那么,这听起来很像神话的记载可信吗?

仔细分析一下:如果朱元璋死前已预见到一切,并为命运不济的长孙作了逃生的周密安排。为何不为他稳固君位作周密的安排,反而让朱棣起兵威胁到其孙的帝位?

因此,这段的神话色彩不敢让人轻信。 

  可是偏偏在此后的一些典籍中,出现了关于建文皇帝逃出宫中所走密道的描述。

  《明史考证》里有这样一段记载: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

经历过人生大风大浪的明太祖朱元璋,深知王权之路的险恶,他知道自己文弱的长孙在接过他至高无上的帝位之后,也就意味着接过了叵测与凶险。

因此,他在临死之前,为长孙做了周密的逃生安排,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他的先见之明后来也终于得到应验了。

 

但是,传说中的密道是否真的存在呢?

联系多年前发现的明皇宫内陆道,这个涵洞很可能就是地道的一个出口。

  也许,神话般的记载并非神话,建文皇帝有可能真的出逃了。

    清人有诗寄此事:正是围城四面攻,如何地道远能通。不知飞燕来何事,却说潜龙去此中。诗中,飞燕指的是燕王朱棣,潜龙指的是建文皇帝

回首600多年前的那个夜晚,文弱的建文皇帝知道,他那打着清君侧旗号的叔叔朱棣一旦攻进王宫,是绝对不会放过他的。为了求生,建文皇帝使了一个火烧王宫的金蝉脱壳计。而朱棣为了能名正言顺地登上天子宝座,只好把一具烧焦了的残骸当成建文皇帝的尸体安葬了。这样,他才可以掩人耳目,名正言顺地取代建文皇帝的王位。 

  如果建文皇帝秘密逃出皇宫,取代他帝位的朱棣会放过他吗?逃出皇宫后,流落民间的他又将亡命何方?

靖难之役,建文皇帝火烧皇宫,大火过后他神秘消失,正史记载建文皇帝自焚而亡,但之后又有史书记载他并没有死,而是通过皇宫的秘密地道逃跑了。

有人说他逃到了有人说他逃到了云南,有人说他流亡海外。他到底去了哪里?关于他的结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明史的第一疑案。

 

缺失的记载丰富了人们的想像,但历史的真相又是如何呢? 

 

  明永乐年间,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所以明政府大量禁军被派驻到泉州,开元寺就成了驻扎明军的军营。开元寺的很多建筑都成了军武器制造厂,如果建文帝逃到泉州显然是自投罗网。那么说他来开元寺当和尚也就极不可能了。

 

  为了躲避朱棣的追杀,建文皇帝到底亡命何方呢?朱棣是否能找到建文皇帝呢?在很多野史、戏剧中甚至可以看到人们无尽的演绎和猜测。 

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下)

                            建文帝隐身于江西上饶三清山?

一些史料上说,流落民间的建文皇帝削发为僧,云游四方,晚年生活十分窘迫,并回归宫中。在正统年间的时候,在一个和尚庙里面,跑出来一个和尚,他说我就是建文,后来云南的一个知府,云南师州知府,让他下跪,他拒绝跪下来,就坐在地上,说我就是当年的建文皇帝。当地官员急忙将自称是建文的老和尚送到京城,朝廷派曾经伺候过建文的老宦官吴亮前去辨认。吴亮仔细打量老和尚后表示并不认识他。

这个和尚说你不记得我那时候给你吃的一个东西,你跪在地上吃的吗?他提起当年吴亮跪地吃自己赏赐的东西这件往事,吴亮记起当年他看到建文脚骨间有一颗黑痣。吴亮吓得当即跪倒在地大哭,回去后就上吊自杀了,后来建文被迎入西内,老死于宫中,葬于西山。

 

可是,传说中的这个建文帝大张旗鼓摆明自己身份,显然有些不合情理。如果他老死于宫中,死后被葬在北京西山,西山为何没有任何与此相关的蛛丝马迹? 

 

根据《明史》里记载:南京城失陷时,建文帝带着几个忠心的随从趁夜逃出南京,几人一路逃到了离南京并不远的苏州。建文皇帝的主录僧溥恰和尚收留了他们,把建文帝藏匿在了他的普济寺里。可是风声还是传到了明成祖朱棣的耳朵里,他立即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

史料记载,被捕入狱的溥洽什么也没招认,无奈之下,朱棣只好继续派大队人马搜查建文帝。但是建文帝却依然音信全无。那么建文帝到底去哪里了?他是不是被溥洽藏起来了,或者被另外一个强有力的保护人接走了?那么,这个强有力的保护人又是谁呢?

 

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人物,姚广孝。姚广孝是明成祖的心腹谋士,在辅佐明成祖夺取帝位后,他舍弃了成祖给与他的功名利禄,毅然归隐禅寺。因此成祖非常敬重他。

永乐十六年三月,年已84岁的姚广孝病势垂危,但他还特地从苏州远赴北京,托人传信给成祖,说有事相求。接到姚广孝的来信,成祖亲自来到他下榻的地方,问姚广孝有什么请求,姚广孝说只有一事相求,请将溥洽放出来。成祖没有拒绝他这个临终的请求,当下命人将溥洽和尚放出监狱。姚广孝顿首谢恩之后就辞世了。

 

姚广孝为何在年老将逝时,向成祖求情释放溥洽?成祖为何放过藏匿了建文帝的人?

 

原来,当年姚广孝荣归故里后,满怀希望和荣耀地走访故土,到了湘城老家,沿途他还拿出大量的钱财救济周边的灾民,可是等他回到湘城老家,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迎接他的不是笑脸而是指责与唾骂,甚至连他的姐姐都不认他。姚广孝的心灵受到极大的振动。

姚广孝虽为成祖谋位,但他毕竟是出家人。他临死前请求成祖放了溥洽这个举动必定有隐秘。

查阅大量的史料之后,我们有一个惊人的发现:穹隆,就是当年明成祖分封给姚广孝的佛门禁地!不仅如此,在姚广孝的著作《逃虚子集》中叙述了,他曾经救过一个叫“五马贵”的人。

众所周知,天子是用五马的,那么,这个“五马贵”到底是不是建文帝?曾经为溥洽求情的姚广孝,有没有可能将建文帝藏在了穹隆山呢?

 

永乐十六年,也就是姚广孝逝世那年,聪明的朱棣显然意识到姚广孝临终请求的真实用意,是暗示他放过建文帝。因为姚广孝知道如果自己一死,穹隆山就不能像以前那样具有严格的防范措施,而建文帝的安全也将失去有力的保证。如果事实真是这样,那么朱棣为何没有对建文帝采取行动呢?

    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下)

                       湖南发现神秘古堡群可能是明建文帝避难所?

历史在考察它真相的人们眼中始终是恍然一现,转而又悄然隐退,试图解开疑团的人们终究徒劳一场。

建文帝的下落究竟如何?真相已随着600多年前明故宫的那场熊熊燃烧的大火,消散在灰烬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