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子散文《只是爱了》浅析

 晓枫婉月 2015-06-03



西子散文《只是爱了》浅析

文:琴墨

编辑:晓枫婉月

西子散文《只是爱了》浅析 - 晓枫婉月 - 晓枫婉月

   今早忽然看见被推上搜狐首页云西子的散文《只是爱了》,顿时感觉眼前一亮。心里好像对本文,对西子想有话要说。

   先说说和西子的认识,那是缘于2010年春天《渔阳风》网友的一次文学采风活动。活动中,发现西子和文中的她判若两人,她一改文中小资女人的味道,她高声说话,大步行走,笑起来能惊飞山那边的一群喜鹊。就像她自己说的“有一股杨排风的味道”也有人称她是“双面佳人”的。事实正是如此。西子是行政人员,并且身上担任比较重要的职务。工作中泼泼辣辣,风风火火,把个分管的工作做的风生水起。我说这些并不是要在西子身上堆积一些溢美之词,而是要和文中的她做一个比较。其实在工作中我们常见到如西子一样的女同志,但西子身上的另一种小资女人,文风秀雅的味道却是别的女人不具备的。进而让我对那句“文如其人”的说法在西子这里产生了怀疑。

   当然,另一面的“文如其人”西子是相当的符合,那就是文中的情感真挚和本人的情感真挚是如出一辙的。那次之后我们便成了好友,多次在网站里,空间中看见她的美文。每每读来都是津津有味,不忍掩卷,然后在眼前幻影交替出现,一面真人,一面文中云西子。一个生机勃勃,雷厉风行;一个倦意细微,旖旎汉文。

   不信你看看她撰写的《只是爱了》这篇散文,她在辛勤于具体工作的同时,她用文字变换疲惫的姿势,从另一个角度关照更加具体的生命细节。

  “深悔当时只为了偷懒未能留下一块土地,原想着有了土地就有了污秽,却未曾想过,有了泥土才会有丰盛的生命。”

   你再看:“隔周,山药已经抽出尺长的嫩茎,再隔周,居然顺着倚在旁边的铁锹爬到了窗边,隔了窗子痴痴地望着外面的世界。”

   你还要再看:“那金灿灿的丝瓜花,那紫幽幽的圆茄子,还有那,颠了一双小脚,穿梭在其间的背影,正耐心地在用一根根细长的马莲草捆绑着正努力爬上架去的黄瓜秧。国槐树淡黄的花苞处,黑白相间的喜鹊叽叽喳喳地叫得正欢,那熟悉的味道和着那熟悉的叫声久久徘徊在记忆里。”

   从这如此的关照里,已经不难看出西子生命里的清新,干净,细腻,委婉。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心灵鲜活的女人,是一个一边从政,一边正从另一条路上朝着内心的桃花源赶赴的人。我想在这样一个纷繁喧嚣的社会里,于西子而言身在政界,应该是疲惫不堪,不忍重负的局面;应该是苦不堪言,烦事缠身的局面;应该是分身无术,文中贯穿了左顾而言他,说明文和文学语言混杂一起的局面。(我真的看过这类的文章)因为她所面对的是镇村里的老百姓。老百姓的土地,老百姓的生育,老百姓的纠纷等等。但是西子整个人却是清爽利落,笑容可掬。在她的脸上你看到的永远是一派生机。就像她不曾拥有那份事务缠身在政界的工作。这样的身份转换于我而言是千难万难的。

   而西子的角色转换是那样完美华丽。我那么佩服她在文字里面的干净清丽,婀娜多姿,旖旎汉文的样子,就像看到了她在你面前鲜鲜亮亮的一举一动。她有时也会慵懒,也会倦意,也会在文字的开头闪现一丝无奈的影子。然而都被她一带而过,当进入书写文字的境界,她会精神焕发,我好像真儿真儿看见了她那双闪烁光芒的眼睛。西子为什么能做到这样。纵观她所撰写的文字,不难看出西子是一个女人中的个例,所以被称之为“双面佳人”是当之无愧的。

   我们继续以《只是爱了》为例说明西子散文的功力。如果用书写散文的要求来衡量,西子的散文符合散文的各种要求,符合一篇散文要求求真求实,写出真情实感的标准。她从一捆山药发芽起始,调动发散性思维,其中穿插回忆,穿插进她曾经的观察到的茄子,丝瓜,西红柿的生长状态,回忆妈妈的小院。这看似零零落落,但这符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规则,又那么符合现状的存在,这就让我们看到她所阐述的都是我们摸得着看得见的,正符合那种,人人心中有,我却笔下无的说法,让人看了新鲜,实际,符合人的心理要求,所以被人喜欢。

   例如:“转眼不见,长出鲜绿的枝芽。儿子说了,赶紧栽吧,再不栽的话,过几天就会干枯萎死了。把它栽到花盆里。也许可以长出长长的小山药,看了看家里并不富余的花盆,摇了摇头头。再望了望院子里严严实实的透水砖,终是无奈地叹口气,深悔当时只为了偷懒未能留下一块土地,原想着有了土地就有了污秽,却未曾想过,有了泥土才会有丰盛的生命。”“再隔周,居然顺着倚在旁边的铁锹爬到了窗边,隔了窗子痴痴地望着外面的世界。而窗外的夕阳毫不悭吝地投在嫩芽上,划出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几何图案。惊讶之余,拍了多张照片,却仍不知如何要处理这些枝芽。”

   例如:“老家是老妈一生的劳苦的结晶,正房、西厢、南倒座,再借了邻家厢房的山墙,小院就密密实实地成了独一的一统。一棵柿子,一棵红果,一棵桃树,支撑起小院整片的天空。颠了小脚的姥姥把四方小园变成了一个百草园,黄瓜、西红柿、莴笋…北方农村常有的蔬菜这里都会有,从开春、盛夏、直至整个秋末。”

   例如:“春时,最早生出的是宿根的韭菜。它的生命力是最强的,只要一小片北墙的遮挡,只要一把春日的暖阳,再就是一场清新的酥雨,便会蓬蓬勃勃生长起来。午时,只需割上一小把,配上鲜黄的鸡蛋,热炒一番,一餐便饭便活色生香起来。更不用担心园子里的事情,不用几日,割过之处会再长出新鲜的苗苗,仍是一派郁郁葱葱的模样。”

   例如:“晚秋时,华叶已衰,而那些搭在邻家山墙处的竿子上仍会长着一串串的扁豆角,胖嘟嘟的紫色月牙船样的挂满枝头,吃也吃不尽,巧手的姥姥每每把那些将要老去的摘了,切成细细的丝,暴晒在秋日的阳光里,晾干透后收起。冬时,放在水里清洗干净,用肉丝炒了,成就一道佳肴。不过,小时吃来并不喜欢,总也觉得有股子味道,反倒是到了现在的年纪,却越发地喜欢起来。每至春饼店都会点上一道,卷在春饼里细嚼着,如同品味起旧日的时光。”

   另一个受人喜欢的原因还在于她向大家传送的是生命力的鲜活和旺盛。我们看一篇文章不但要看完整篇文章,还要从具有由表及里的认识。西子表面上看并没有大说特说让大家关照生命,她只说“只是爱了”我们应该体会那句:说古是论今,说东是问西的道理,把文本中最深的道理找出来,这样比你看了一整本书都得利一些。而潜意识中,我们的心思早已融入了文字的字里行间了。我们的喜欢就是一个佐证。有时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这层意思罢了。

    而西子却意识到了。她不辞辛苦,不厌其烦的抒情描写阐述,并在阐述中绞尽脑汁的细腻。细腻,再细腻。她用暗喻,比拟、象形等等写法,是在千百次地告诉大家生命的重要。

   这一特点更加符合散文需要用细节说话的要求,这点西子做的细腻有加,恰到好处。比如文中对各种植物生长状态的描写,在文中都有体现。

   另外我还要说的是,西子在散文中的语言运用。她的这篇以思绪为线索,对景物事物的深思,遐想是抒情散文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她特别会运用动词和比拟,它们跳动在字里行间,像一个个会跑会跳的精灵,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喜爱。例如:

  “还有那,颠了一双小脚,穿梭在其间的背影,正耐心地在用一根根细长的马莲草捆绑着正努力爬上架去的黄瓜秧。” “颠了一双小脚,努力爬上架去”

   再例如:“隔周,山药已经抽出尺长的嫩茎,再隔周,居然顺着倚在旁边的铁锹爬到了窗边,隔了窗子痴痴地望着外面的世界。” “痴痴地”而那些搭在邻家山墙处的竿子上仍会长着一串串的扁豆角,胖嘟嘟的紫色月牙船样的挂满枝头,” “紫色月牙” “胖嘟嘟”“春时,最早生出的是宿根的韭菜。它的生命力是最强的,只要一小片北墙的遮挡,只要一把春日的暖阳,再就是一场清新的酥雨,便会蓬蓬勃勃生长起来。”中“一把春日,一场清新的酥雨”等等。这完全符合散文要求的坚持抒情散文,要运用美妙的语言,营造意境,达到文章文脉贯通的目的。


   总之,学习西子的散文,让我们有一种清新,别样的美的感受,那种新鲜的滋味如同在春天尝到的第一口顶花带刺的黄瓜,鲜味儿久久荡漾……所以,西子的这篇散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散文范例。从这篇散文的写作中不难看出西子内心所积累的文学素养,文学技巧已经如火纯青了。让我们读着读着就不能自拔了,内里的真挚情感便也一并兼收了。如此,我今儿又斗胆亮出了她“双面佳人”的秘密。希望西子见谅。文中观点只是个见,不妥之处也请西子粉儿们见谅。


只是爱了

文:西子

西子散文《只是爱了》浅析 - 晓枫婉月 - 晓枫婉月


   又是连续几天的防汛,日子过得不清不楚,不浓不淡。说不忙吧,可头脑里有根弦天天绷得紧紧的,只怕着一个不小心会断裂开来;说很忙吧,可细细过滤很久,却发现空空如也。村子里的支书说了:我们的日子我们过,你担心个啥;市直机关的友说了:天天防汛,把个好端端的雨都给防没了。那么如此说来,我所做的努力勉强说来,也只能称之为一段杞人忧天的日子?

   难得老天今天露了笑脸,天空秋天般瓦蓝瓦蓝的,早早地下班,回家。推开家门,潮湿的气息充斥鼻间,最近一段每天回来极晚都没有开窗通风了,滞留的空气里驳杂了各种各样的味道。随手收拾起老公和儿子丢下的衣物,从这屋到那屋地忙碌着。

   一推开后门,居然把自己吓了一大跳,那些淮山药都抽出了各种样子的枝芽。

这些山药原本想是为了应付每周回来一次的儿子,只要略微蒸蒸煮煮的,加些蜂蜜或蓝莓,就可以算一道小菜。只是老公天生就与大方划等号,买个山药都能整得一大捆来。这下可好,周末回来的儿子,每周见到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便是山药,可就这样“努力”地吃,山药仍旧剩了很多。转眼不见,长出鲜绿的枝芽。儿子说了,赶紧栽吧,再不栽的话,过几天就会干枯萎死了。把它栽到花盆里?也许可以长出长长的小山药,看了看家里并不富余的花盆,摇了摇头头。再望了望院子里严严实实的透水砖,终是无奈地叹口气,深悔当时只为了偷懒未能留下一块土地,原想着有了土地就有了污秽,却未曾想过,有了泥土才会有丰盛的生命。再赶上母子俩都是光说不动的主儿,事情就此耽搁了下来。隔周,山药已经抽出尺长的嫩茎,再隔周,居然顺着倚在旁边的铁锹爬到了窗边,隔了窗子痴痴地望着外面的世界。而窗外的夕阳毫不悭吝地投在嫩芽上,划出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几何图案。惊讶之余,拍了多张照片,却仍不知如何要处理这些枝芽。

   小时候,春来时,会把大白菜放在平盘里,泡上水。不用多少时候,它就会开出漂亮的黄色花朵,可热闹之后,便都生生地枯掉了。故而,泡山药的结局也不外如此吧。

   出了门,沿途观察着别家的园子。邻家都是安居了几年,十几年的,俨然把个小院整成一个小型花园,夏来,花红果绿,生机盎然,就连密实的月季空隙处,也偶尔挂出一串串长长的豆角,一根根幼嫩的黄瓜。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些生命都长在坚实的土地上的。

   叹口气返回家,直接窝进院里的软椅里,捧上一本书,安静地享受起夏日的余阳。未几,眼已迷离,字迹迅速地模糊成一片,终成了漆黑一片,思绪也便挣脱了束缚,自在地徜徉在四合的暮色里。

   暮色里最美的小院不在眼前,而在记忆里。那金灿灿的丝瓜花,那紫幽幽的圆茄子,还有那,颠了一双小脚,穿梭在其间的背影,正耐心地在用一根根细长的马莲草捆绑着正努力爬上架去的黄瓜秧。国槐树淡黄的花苞处,黑白相间的喜鹊叽叽喳喳地叫得正欢,那熟悉的味道和着那熟悉的叫声久久徘徊在记忆里。

   老家是老妈一生的劳苦的结晶,正房、西厢、南倒座,再借了邻家厢房的山墙,小院就密密实实地成了独一的一统。一棵柿子,一棵红果,一棵桃树,支撑起小院整片的天空。颠了小脚的姥姥把四方小园变成了一个百草园,黄瓜、西红柿、莴笋…北方农村常有的蔬菜这里都会有,从开春、盛夏、直至整个秋末。

   春时,最早生出的是宿根的韭菜。它的生命力是最强的,只要一小片北墙的遮挡,只要一把春日的暖阳,再就是一场清新的酥雨,便会蓬蓬勃勃生长起来。午时,只需割上一小把,配上鲜黄的鸡蛋,热炒一番,一餐便饭便活色生香起来。更不用担心园子里的事情,不用几日,割过之处会再长出新鲜的苗苗,仍是一派郁郁葱葱的模样。

   夏时,黄瓜、西红柿应接不暇。下学回来,丢下书包便钻到架下,挑最大的黄瓜、最红的西红柿扭下来,在衣上蹭下便直接送进嘴巴里,一旁传来姥姥一叠声的叮咛:洗洗,洗洗,有土儿。

   土儿啊,低头扫下自己的衣襟,土儿都留在外面了。吃够了,钻出来,再到架上转悠一串紫透了的葡萄,擦都省了,吸溜一声,手上就只剩下一张紫莹莹的皮儿。

   晚秋时,华叶已衰,而那些搭在邻家山墙处的竿子上仍会长着一串串的扁豆角,胖嘟嘟的紫色月牙船样的挂满枝头,吃也吃不尽,巧手的姥姥每每把那些将要老去的摘了,切成细细的丝,暴晒在秋日的阳光里,晾干透后收起。冬时,放在水里清洗干净,用肉丝炒了,成就一道佳肴。不过,小时吃来并不喜欢,总也觉得有股子味道,反倒是到了现在的年纪,却越发地喜欢起来。每至春饼店都会点上一道,卷在春饼里细嚼着,如同品味起旧日的时光。

   相遇即缘,那一季季的相遇成就了一个个缘分,却总因走得太急,终至不经意间错过。而那些仍留存下来的,就悄悄地成了这浮世里的清欢,串起一串串的往事。

   电视里,一个磁性的声音更喃喃地重复着林徽茵的一段文字: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市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西子散文《只是爱了》浅析 - 晓枫婉月 - 晓枫婉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