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利究竟怎么了?月损失4500万只为一个承诺?

 红尘佛手 2015-06-04


如果你是老板,你会为了坚守一个对消费者的承诺导致公司月损失4500万元吗?咳咳....口头上说说,所有人都能做到,但发生了,几乎没几个人做到,安利却做到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那是1997年.....

1997 年,中国市场诞生了一个非常奇特的行业:回收安利空瓶子到安利公司申领退款。

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事情的确发生过。它起源于安利从进入中国开始就施行的“因退货制”:

安利公司为顾客提供 90 天质量满意保证,已经使用过的商品,也可以获退全款;营销人员购货后 180 天内可以退回顾客不满意的产品和自己的存货。

可以说,按照安利的设计, “无因退货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了顾客的权益,也使得营销人员得以放心展业。

然而, 它忽略了中国人的聪明程度,中国是有名的山寨大国,只要有利可图,部分聪明的中国商人就可以见缝插针。同时, 善因得恶果仍然是可能的。 除了上文所说的回收安利空瓶子, 还有人拿着已经被用得薄如纸片的牙膏来申请退货。 这使得安利损失惨重, 高峰期每天退货额高达 200 万元, 一个月退货金额最高纪录是 4500 万元

怎么办?是收回承诺, 拒绝退货退款, 还是一味宽容,牺牲底线?安利(中国)似乎陷入了两难的局面。

安利人最终采取的是第三种策略:

立即修订退货政策,要求只有未开封使用的产品才能退还全额;

如已经开封使用,则需要保证至少剩下一半才可退回一半金额。

同时,安利给营销伙伴和顾客都留下足足两个月的通知期。

这样在诸多有力措施之下,退货风波终于平息。


对于安利(中国)当初的选择,用理查·狄维士先生在安利五十周年庆典上说过的一句话来解释或许是恰当的:

“诚信是安利 事业得以成功的根本。 安利一向都是言必信、 行必正, 安利的成功并非单是经济意义上的成功, 更有我们赢得的广泛尊敬、 信任和良好的声誉。 ”

1995 年 4 月 10 日, 安利(中国)开业当天, 曾在《广州日报》 、 《汕头日报》等媒体刊登两页整版广告, 以万里长城为背景打出五字广告语: “真诚传万里” 。 安利(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安利不仅说到,还能做到。


安利的诚信基因可以追溯到创办人家族。作为移居美国的荷兰人后裔,他们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勤劳节俭,以劳为乐,视赚取财富为服务上帝的荣耀和义务。而今, 创始人信仰中的诚信基因已随着家族的绵延传承, 成为安利(中国)的精神内核。


这件事,虽然当时给安利公司带来巨额的损失,却赢得的人们的心,也为日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内在动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