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单独二孩一周年 许多家庭放弃生二孩权利

 大漠荆棘 2015-06-04

河南商报记者 高云

今天,河南“单独二孩”政策正式实施一周年,但对很多家庭来说,要二孩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就连一些双独家庭,也因为某些现实理由,不得不放弃生二孩“权利”。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做过调查,在符合“单独二孩”申请条件的受访者中,只有约四分之一的人提出了申请。

故事A

讲述人:张女士(32岁)

儿子年龄:1岁10个月

感言

从儿子出生那天起,所有人都成了围绕着他转的“行星”。

当儿子住在外婆家,他的爷爷、奶奶会常去照顾;当他住在奶奶家,外公、外婆就成了“候鸟”。

我作为独生女,照顾生病的爸爸时,就明显有无力感。因此,我很想再要一个孩子,当我和丈夫老了,能有人与儿子分担压力。

但现实情况是:如果再要个孩子,谁还有精力照顾这个家庭新成员?

一个孩子 让两家老人成为“候鸟”

2013年7月,儿子淘淘出生了。从那天起,家里的老人就被“套牢”了。

淘淘10个月大之前,我的爸妈承担照料他的重任。但这之后,我爸的一场重病,打乱了我们原本的生活节奏。

我的婆婆今年60岁,公公在外工作。两家老人开始合力承担“育孙大任”。冬天,婆婆家没暖气,孩子住在我爸妈家。

我妈一面照料爸爸,一面照看淘淘。每天,婆婆都会从家出发,乘坐公交车来照看淘淘,上午来、下午走,如同上班族。

最近天热了,我和孩子搬到婆婆家,又轮到我爸妈来回奔波。每天上午8点多,他们就来了,一直忙到吃过晚饭才离开。

而我,每天上午8点出门,晚上9点到家;老公工作也很繁忙,难以脱身。

等我和老公老了 谁来帮儿子照顾我们?

一个孩子,太孤单。爸爸生病期间,我作为独生女,明显有无力感。那时,我请了半个月的假,白天照顾爸爸,晚上照顾孩子。

老公则白天上班,晚上去医院陪护。如果不是有叔叔、姑姑等家人分担,我们很难挺过那段艰难的日子。

从那时起,我开始考虑要二孩。如果儿子也是独生子,等我和老公年龄大了,一旦遇到类似的困境,谁来帮他照顾我们?

日常生活中,我也常常能感受到儿子的孤单。他每天围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打转,却很难找到与他年龄相仿的玩伴。

而楼下一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姐姐,成了他的“依靠”。两个同样孤单的小孩,突破年龄的差距,成了“忘年交”。

想再生一个娃 但没有余力去照顾

我想再生一个娃,让他们一起成长,他们小时候不孤单,长大了也能相互扶持。但想法虽然美好,现实却很残酷。以我的家庭条件,又怎么养得起两个孩子?

爸爸身体纵使再不好,也放不下小外孙。每次做完化疗,回到家里,还要继续带孩子。妈妈一天要给爸爸煎三次药,还要照顾孩子和爸爸的饮食。婆婆则包下了所有洗洗涮涮的活儿,也忙得不可开交……

一个孩子,就把三个老人的生活“占满了”。如果再增添一个小生命,谁还有余力去照顾呢?

辞职照顾孩子 以后再找工作会很难

我们也曾考虑过其他解决方案,比如请个保姆。但两家的老人都不同意这个方案,一是觉得费钱,二是都不放心把孩子交给保姆照顾。他们宁愿自己受累,也要亲自带大孩子。

我也想过辞职回家照顾孩子,这样问题就都解决了,再生个孩子也无妨。但三四年后,我已经三十五六岁了,当了多年家庭主妇,想再找工作很难。

居家兼顾两个孩子,又能自己经营个事业?这更是天方夜谭。

无奈之下,妈妈甚至提出让我领养个小女孩的方案,但我和老公都接受不了。二孩,我真的生不动,家人也带不动了。

故事B

讲述人:周女士(40岁)

女儿年龄:3岁7个月

感言

对女人来说,生二孩意味着失去几乎所有的个人时间和空间。

我们是单独家庭,晚婚晚育,我36岁时顺产生下女儿。

从她呱呱坠地那一天开始,我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要全心全意至少花三年时间用在她身上。但我仍是低估了孩子的“威力”。

我虽然很喜欢孩子,但我还想要自己的生活。纵使生二孩有千般好,我还是决定不生。

自从有了女儿 我就像一个陀螺

现在,女儿已经上了幼儿园,但我还是没能轻松些。

每天上午8点到下午6点,我在为单位做贡献;下午5点,我抽空去幼儿园接孩子放学,而此时,女儿已经在幼儿园吃过晚饭。

下班后,我要带她去买菜、买水果、买零食;回到家中,她要先在小区里撒撒欢,才肯上楼回家。

晚上7点,我开始做饭;晚上8点多,陪女儿画画、下楼玩。之后,是伺候她洗澡、给她讲故事、哄她睡觉。

等她10点半进入梦乡,我又开始新一轮的劳作:收拾屋子、洗衣服……

从怀孕、生产到抚养,母亲的角色无可替代。早上6点半起床,晚上没早于12点睡过觉,如此往复……

周末比平时更忙 想趁机休息简直是奢望

到了休息日,我会比上班更辛苦。想睡个懒觉,补回一周消耗的“元气”,简直是奢望。

早上起来做好早餐,满屋子追着女儿给她喂饭。上午出门,到商场采购必需品、到游乐场里“遛遛孩儿”,带孩子到公园“放放风”……

中午赶回家做饭,至少四菜一汤。只有孩子午休时,我才能稍稍松一口气。下午,“亲子活动”继续进行。

每天晚上躺到床上,我就有思想负担——“明天又要打仗了”。不论工作、生活,都像在忙碌地作战。

这还不算啥。如果孩子生病,那更要晚上医院陪护、白天单位上班连轴转。带孩子的妈妈就像奥特曼,不停地打着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小怪兽。

三个理由 让我决定不生二孩

很多人劝我,生个二孩吧,给孩儿做个伴。我理性分析过这事儿的不可行性:

其一,我40岁了,怀孕的苦、生产的痛“重放”一遍,这不算什么;但养育的难,我真心觉得无力承担。

妈妈65岁,婆婆68岁,老人年龄大了,身体也都不算太好;老公工作忙,一周还至少值两次夜班。全家人都没有更多精力。

其二,我在私企做市场营销,不好挺着大肚子接待客户。工作压力大,产假只有三个月。如果再要二孩,老板心里会怎么想?

其三,我需要留点空间给自己。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已经占据了我太多的时间和空间。就连偶尔的工作应酬和朋友聚会,我都紧紧张张地赶场,必须在女儿洗澡之前赶回家——她连洗澡都非要我陪伴。而我现在,已经成了蓬头垢面的“老妈子”,每天累得连头都不想洗。

分析

女方的职业发展 会因要二孩受限

北京市卫计部门公布,北京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以来,截至去年年底,共收到“单独”夫妇再生育申请30305例。这个数目与预计的存在差距。

国家卫计委在我国正式通过“单独二孩”政策一周年时发布的数据也显示,不但没有出现所谓的生育高峰,申请生育二孩的反而比预计数目少了近七成。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在符合“单独二孩”申请条件的受访者中,仅24.9%的人提出了申请。没有提出生育二孩申请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抚养孩子的经济成本太高”(58.1%)、“抚养孩子的时间成本太高”(36.5%)、“一个孩子就够了”(32.3%)。其他还有“观念变了”、“住房条件有限”、“工作原因”、“女方牺牲太大”等。

特别是80后、90后受访者中,选择不要孩子或只要一个孩子的比例占到了56.8%。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蒋永萍曾分析,“单独二孩”政策绕不开生育主体妇女的意愿,照料子女和家务负担,对妇女就业和职业发展有较大负面影响,是妇女和家庭的生育意愿降低的主要原因。

(河南商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