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名画鉴赏(14)

 书画雅苑 2015-06-04
 

水竹茆齐图 清 查士标
纸本 设色 纵126.3厘米 横4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查士标(公元1615一1698年),字二瞻,号梅壑散人,自号后乙卯生,安安徽海阳人,流寓江苏扬州。善画山水,师法倪瓒,后参吴镇,用笔不多,惜墨如金。晚年笔墨超迈,直窥元人之奥。亦工诗文,书学董其昌,与僧弘仁,汪之瑞,孙逸,并称为新安四大家。著有《种书堂遗稿》。
此景画倪瓒风格的水竹茆齐,萧疏有致。茅屋两间,一居地上,一处水渚,是冬,夏皆宜的读书之处。左侧陡壁高耸,低峦平坡横图中,远山疏淡,一派晚晴气象。
此图无年款,但笔法较拘繁复,布局工整,树石刻画精微,设色枳淡雅,是其中年用功之作。
图左上自题行书五绝一首,书法学米芾,又枳似董其昌,款署“查士标”,钤“查二蟾”朱文方印。


松林书屋图 清 龚贤
纸本 墨笔 纵271.2厘米 横128.3厘米
旅顺博物馆藏
此图层峦叠崎,丘纵横,浓荫盛绿,气象峥嵘,雄伟壮丽。龚贤善画江南山水,笔墨劲利而苍厚潮润,用董源,巨然法,层层皱染,山石晶莹浑厚,墨韵粲然,苍翠欲滴,亦是得力于他“积墨法”之功,可代表他山水书面貌。款题“山中宰相陶贞白”云云,糸指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曾仕齐。拜左御尉中将军,入梁,隐居于今江苏茅山,梁武帝萧衍礼聘不出,但接受朝廷国事咨询,人称“山中宰相”。龚贤是明遗民,入清不仕为布衣,此画寄意颇深,可为自况,实具感情色彩。年款为甲子初秋,大约是六十五岁之作。



江南山水 清 邹吉吉
绢本 设色 纵26厘米 横26厘米
南京市博物馆藏
邹吉吉(生卒年未详),字方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长期居住南京。邹典之子。善画山水,花卉,画宗家学,工稳而有古气,为金陵八家之一。约卒于康熙中期。
(一)写江村一角,临冬枯树,木叶尽落,在凛凛寒风中欲是生机蓬勃。柴门深闭,村舍中有人回首吟赏江景;雪山高耸,其势巍巍,碧溪平淌,相映成趣。笔姿挺秀而柔韧,惜墨如金,造景恬静幽美,情意至深。左下角署款邹吉吉。
(二)写大江两岸,晨雾轻笼,山脚石沙渚渔舍错落,杂树呈芳。江对岸一片迷茫中,晓舟待发,空间无际,大地春回,宁静中寓动感,笔墨清雅,抒情写景,富有诗情画意。



山水 清 樊圻
绢本 设色 纵13.1厘米 横22.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樊圻(公元1616—?年),字会公,更字洽公,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善画山水、花卉、人物无不精妙。山水师赵令入穰,刘松年、赵孟孚等而能自成风貌。穆然恬静,神韵俱佳;仕女画有幽闲静逸之致。为“金陵八家”之一。康熙二十八年三月作《桃园图轴》,款落时年七十有四,作《春山策杖图轴》,时年七十九岁。按故宫博物院藏其《花蝶图卷》,作于辛卯康熙五十年,樊圻应九十六岁尚在。
此册共十开,其中四开青渌,五开设色,一开水墨水,此处选用了其中的二开。
各开分别钤有“樊”、“圻”白朱文联珠印,“会公”白文长方印。一开款署“锺陵樊圻画”。册后有近人周远和黄宝虹题跋。
此册气格高爽,肃穆恬静。画山石用小斧劈皱,渲染轻清。各图或深远,或高远,或平远,或山石环抱,或宝玉相揖;水则或垂石隐泉,或云流泉断,池馆廊庑,平居四列;河房茅亭,钟鼓楼台,巨艦江船,气息宛然。雨湿江南,云雾蒸腾的夏景;蟹爪纠结,山峦湛凝,村落恬静的冬景;桃花盛开,山石峻峻,醉泉珠溅的春景;石壁高耸,远帆隐约的秋景,画来都合乎自然之理,得烟云飘渺之趣,
青渌、设色、皆温柔敦厚,傅色停匀,渲染形肖。



山水图 清 叶欣
纸本 淡设色 纵14.1厘米 横17.4厘米
旅顺博物馆藏
叶欣(生卒年未详),字荣木,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流寓金陵(今江苏南京)。工画山水,学赵令穰,笔法方硬,自成一格。大约活动于清顺治、康熙年间。为金陵八家之一。
(一)画秋山迷茫,林木萧疏。一老者持杖缓行于山间小经。笔墨严谨,出枝生干,用正锋侧锋笔意渴墨挥写,细枝尤为劲利生动;淡墨烘染,极有韵致,设色雅静。咫尺小幅,亦能表现开阔浩渺的境界。左角钤“叶欣之印”白文方印。
(二)设色画峰峦相叠,溪流飞泉。临湖水阁杂木掩映。山峦用干笔皱擦,湖水波纹,线条柔和细软,月色清晖,水阁中有人凭栏幽思。抒情写景,恬静幽美。


竹石图 清 帅庄
纸本 水墨 纵110厘米 横76厘米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帅庄(公元1613—1673年),字玄恭,江苏昆山人。流寓常熟,帅昌世子,明诸生。入清后,更名祚明。善画竹,亦工诗、行草书。著有《恒轩集》、《悬弓集》、《万古愁传奇》。
图绘奇石与立竹,行笔平直,奇石左右侧绘剞竹,画面轻重布置得当。竹竿、竹节、竹枝、竹叶四者,笔意贯穿,叶叶交加,下笔遒健苍劲。浓墨与淡墨,相互呼应,极有风致。石下小竹丛生,秀健活泼,生气浮动。风格潇洒,豪迈绝伦,得墨竹之妙。款书直抒胸怀。此作糸应友人徐明法之请为默金先生七十三岁祝寿之作。是清康熙五年的作品。


墨竹图 清 诸升
绢本 水墨 纵195厘米 横69.7厘米
泰州市博物馆藏
诸升(公元1617—?年),字日如,号曦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擅长兰花竹石,亦能山水。画竹师鲁得之,下笔劲利,潇洒不繁;发竿劲挺秀拔,横斜曲直,不失法度;竹叶皆个分,疏密有致,所画雪竹尤佳。诸升七十五岁尚在。
此图绘竹五竿,两竿与三竿之间,相互交叉呼应,叶分四组,浓淡疏密,十分和谐,宛若清晨晓雾中竹影婆娑,极富情韵。用笔平实而劲利,工整而有变化,叶叶交互,似飒飒有声。墨色清润,层次分明。画面右下绘一巨石,细草丛生。在整个墨竹巨石间形成动与静对比,取得视觉上的平衡。流露出一种清逸秀润之气。款署:“已未,花朝写于深柳读书堂,钱塘诸升”。


山居秋色图 清 罗牧
纸本 水墨 纵279.5厘米 横117.5厘米
泰州市博物馆藏
罗牧(公元1623—?年),字饭牛,江西宁都人,侨居南昌。工诗,善书画,画山水得法于魏石床,笔意在董、黄之间。林壑森秀,墨气浩然。山水自成一家,史称江西派。康熙十六年时年八十五岁尚在,卒年不详。
水墨画山峦阜,渐次推出,丘陵起伏,巡回而上,咫尺之间有数百里之感,山中松林殿宇,荆扉村舍,若隐若现,溪水曲折,板桥连岸,烟林掩映,淡墨轻岚,空灵秀逸。坡石多用长披麻皱,山头土石相间,皆江南山水貌。树图平远,高远二法兼得,虚实相生,气势雄浑。画中自题:“临董、巨笔意。”款署“竹溪罗牧”。得宋、元人意境。


瓜蓣图 清 牛石慧
纸本 水墨 纵142.5厘米 横70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牛石慧(生卒年未详),号行庵,江西人。善画水墨花鸟。画风受八大山人的影响,笔墨粗犷简练,当署名“牛石慧”三字草书,可分作“生不拜君”四字。
画面构图简练,寥寥数笔便勾画出一个冬瓜和一枚蓣头。冬瓜长大,笔简墨淡,蓣头体小而梗叶横出,笔意粗犷简练。
右上角作者自题:“菩萨会有言,无刹不现身,东瓜蓣头处,岂非观世者。”款署“七五老人牛石慧写”。


仿古山水 清 王翠
纸本 水墨 纵25.6厘米 横20.5厘米
四川省博物馆藏
此册共计画十二开,其中设色二开,水墨十开。为王翠仿董源、巨然、米芾、赵大年、赵孟孚、吴镇、倪瓒、王蒙、黄公望、管道升,曹知白、陈汝言等人的作品,每幅对页均自题七绝一首,末开款署“壬寅六月王翠”,册尾有顾复初题跋。系王翠三十一岁所作。兹选一幅。
图为仿曹云西山水,写残柳板桥,芦荻孤舟,笔墨疏秀,意境苍莽迷濛,自题七绝一首:“柳堤东畔小桥横,泽国无边雁影冥。一夜扁舟闲梦醒,晓风残月在葭汀。”左上侧款署“仿云西”,下“石谷”一长方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