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而有之的“圈子文化”

 mrsh 2015-06-04

中国有一句古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者,依附也。与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相异,中国人往往喜欢把自己归属、依附于某一团体,才能在社会中获得安全感。朋友,或者说人脉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这种由小到大、由强到弱的像水波一般逐渐扩展的人缘文化,就是所谓的“圈子文化”。

貌似今时今日才兴起和流行的圈子,其实自古有之。只不过由于在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社会处在一个特殊的封闭期,政治化状态取代了一切,所以圈子就给淹没了。在思想被禁锢、行为被限制的特殊时期,“圈子”一度变成贬义词,成为拉帮结派的代称。

然而回顾历史,战国百家争鸣,魏晋建安七子,盛唐饮中八仙,清初扬州八怪,还有散文体裁的公安派、竟陵派、桐城派……这些古代的圈子都载于史册,与圈子中的名人雅事永垂不朽。到近代五四以后的创造社、文学研究会、语丝派、新月派、太阳社、沉钟社……圈子中人均是走在时代前沿的生活、艺术之先锋。

圈子的形成原因,大概可以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古语来解释。圈子是以一定“缘”而结合在一起的团体,有着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游戏规则,有共同的利害关系和兴趣爱好。所以,圈子并不是你想入就能入的。因为圈子是社交利益的好渠道,所以他们的存在就是对圈外人的一种排斥。

古代的圈子一般叫做“结社”。据史学家统计,仅在明朝,大大小小的文人圈子就有近两百个,有诗文唱酬应和的,读书研理的,讥评时政的,吹谈说唱的,还有专品美味的。人们削尖了脑袋都想挤进某些圈子里,当然并不是单纯为了到里面风花雪月、玩玩文字游戏、吃喝玩乐。实际上,单纯的文学性结社在中国古代有一些,但只是极少数,大部分的圈子都是文学性与娱乐性、学术性、宗教性、政治性等互相参杂。

可以说,在政治系统中,“圈子”就是一个官员安身立命的本钱。一个圈子就是一股政治势力,对于圈子的研究和经营,甚至是古代政治官员的最重要基本功之一。当年秦王李世民能够发动玄武门政变,成功击倒原来的太子自己登上帝位,靠的就是以秦王府为中心的圈子里的,那一班追随他的文臣武将。

中国历史悠久的商帮,也是一种传统的商界圈子。我国古人把“他乡遇故知”视为人生四大乐事之一,而商帮就是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商人组织。商帮的核心在于“帮”字,他们通过彼此之间的信息传递或互帮互助,达到集结力量一致对外。

在中国,圈子社会就是人情社会,圈子社会的信任是一种非理性的关系,带有很浓的人情色彩。正是这种特殊的情感,维持着圈子内的关系,使自己在必要的时候随时得到理应得到的帮助;而到了未来的某一天,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朋友为自己连本带利地付出。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人脉银行”。

可以说,人脉对于一个人事业之成功的重要性,是古今不二的。而随着近些年社会的不断进步,圈子现象重归人们的视线,越来越多的圈子和“圈子衍生品”让人看到了人脉与合作的魅力。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正面认识圈子的力量,可以让我们拥有更有利的筹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