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名画鉴赏(5)

 书画雅苑 2015-06-04
 

洞庭东山图 元 赵孟頫
绢本 设色 纵61.9厘米 横27.6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赵孟頫(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鸥波、水晶宫道人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宋宗室,人元后任兵部郎中、翰林学士承旨。擅画山水、人物、鞍马、竹石和花乌。山水取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马学李公麟和唐人。其绘画有两种面貌,一为工整,一为豪放,均在笔墨技法上有较大发展,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此图描绘洞庭东山的景色。洞庭山位于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分东西雨山。东山古名胥母山,又名莫厘山,为伸出太湖之半岛。图上东山山势不高,圆浑平缓,山径曲折,一人伫立岸边眺望太湖。山后雾气迷蒙,岗峦隐约。湖面微波粼粼,轻舟荡漾。近处小丘浮起,杂木叶生。作者自题诗中抒发了闲和怡悦的决绪。下钤“赵氏子昂”朱文方印。画幅中有清高宗弘历题诗。裱边有明人董其昌题跋。
此幅笔墨从董源的规范中变化而来,柔和流畅的披麻皴和疏密相间的点苔,表现出江南草木华滋的土山形貌。细密的鱼鳞水纹,写出太湖潋滟的水光。山峦和坡石罩染淡淡的石青、石绿和赭石,以花青占染树叶,盏面色调明澈清雅。这种浅绛山水是赵孟頫在唐、宋青绿山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析体貌,对元代山水画风影响很大。\
画家另有《洞庭西山图》,与此图原相联属,惜已散佚。


溪凫图 元 陈琳
纸本 设色 纵35.7厘米 横47.5厘米
台北故宫博和院藏
陈琳(生座年不详),字仲美,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南宋画院待诏珏子,琳世其叶。善画花鸟、山水、人物,得赵孟頫指授,多所资益,故其画不俗,尤善临摹古迹。\
此图画一野鸭,立于水边。古上角倒垂芙蓉一枝,纵有花蕾。岸上车前草一株,杂草两叶。纵画中的点景可以断定。此时已是深秋季节。 图中野鸭多用细笔勾描,造型准确,画风工丽。水用粗笔随意写画,笔法潇洒。画幅左有赵孟頫题记:“陈仲美戏作此图,近世画人皆不及也。子昂。”诗塘有元人仇远题跋,说明此图是陈氏访赵孟頫时即兴所作的写生画,赵孟頫为之润色。其中右上的芙蓉、下方的坡石小草和粗笔的水波都是赵孟頫所加,粗笔水波之下还可见到陈琳原画细笔波纹的痕迹。画上钤有清人耿昭忠、乾隆帝、宣统帝等收藏印多方。


寒林图 元 曹知白
绢本 墨笔 纵27.3厘米 横26.2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曹知白(公元1272-1355年),字又元,又字贞素,号云西。华亭(今松江)人。至元中为昆山教谕,不久辞官归隐。擅长画山水,师法李成、郭熙。晚年笔法简淡疏秀,自成一派。
此图画坡石枯林。用笔丰腴湿润。画风学李成、郭熙而又有变化。画幅中自题:“……泰定乙丑九日,去西兄作。”下钤“云叟”、“听松斋”二印。下角又有“聊复尔耳”一印。乙丑为泰定二年,即公元1325年,时作者年五十四岁。本幅堪称曹知白中年时的佳作。


伯牙鼓琴图 元 王振鹏
绢本 墨笔 纵31.4厘米 横92厘米
故宫博和院藏
王振鹏,字朋梅,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官至漕运千户。工墨笔界画,笔法工致细密,自成一体。亦擅人物。元仁宗赏识他,赐号弧云处士。生座年不详,约活动于元仁宗朝。
此卷描绘伯芽为知音者钟子期弹琴的故事。相传伯牙生于春秋时代,擅弹琴,与钟了期为友。《荀子·劝学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记载。流传至今的古琴曲“水仙操”和“高山流水”据传就是他所作。图中弹琴者为伯牙,对面聆*者是钟子期。画中伯牙与子期的举止神情均刻划惟妙惟肖。衣纹用笔细劲流利,精谨生动。实为元代人物画代表作。
卷末署“王振鹏”三字款。卷尾有元人冯子振、赵声、张原湜题记。


墨竹谱 元 吴镇
纸本 墨笔 纵40.3厘米 横52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镇(公元1280-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浙江喜与魏塘人。工诗文,擅画山水、竹石。其画风对明清山水画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他与王蒙、黄公望、倪瓒同初称为“元四家”。
此册共二十二幅,前两幅作者书苏轼撰文同偃竹记,后二十幅画竹各有题议。册中墨竹诸能悉备,画风苍劲简率。
所选一为第四幅。秀竹一竿,枝疏叶少。淡墨画干,浓墨画竹叶,墨气连贯。用笔简练,构图大胆,不落俗套。有“天籁阁”、“墨林山人”、“项子京家珍藏”等藏印多方。
二为画册中第五幅。画风雨竹一枝,枝叶繁茂。淡墨画枝斡,浓墨一笔点叶,竹能生动可爱。真可谓得竹之性情。画左有作者题议。


渔父图 元 吴镇
绢本 墨笔 纵84.7厘米 横29.7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画还山丛树,流泉曲水,老树平坡。坡旁溪水一泓,小舟闲泊。一渔父头戴草笠,一手扶浆,一手执鱼竿,坐船中垂钓。笔法圆润,意境幽深。画风师法巨然而又有变化。画幅中有作者自题,款署“至元二年秋八月,梅花道人戏作鱼父四幅并题”。下钤“梅花盫”、“嘉兴吴镇仲圭书画记”二印。至元二年为公元1336年,时吴镇年五十七岁。诗塘中有明人王铎题诗。.


挟弹游骑图 元 赵雍
纸本 墨笔 纵108.5厘米 横46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赵雍(公元1289-?年),字仲穆,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次子。官至集贤待制同知,以书画知名。擅画人马、山水和竹石,师家法。\
此图画一人骑马持弓,回顾身后的两株高树。画风古朴,有唐人遗风。图中人物形象生动,马的造型准确,树以双钩填色,描绘严谨。画幅中自题“至正七年四月望仲穆画”。至正七年为公元1347年,时赵雍年五十九岁。画幅右上方有元人题记


清必阁墨竹图 元 柯九思
纸本 墨笔 纵32.8厘米 横58.5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柯九思(公元1290-1343年),字敬仲,号丹丘生、号丹丘生、五云阁吏,台州(今浙江)人,官至奎章阁鉴书博士。博学能文,擅写墨竹,师文同一派,并融以书法的用笔。
此图画竹竿,怪石一块。竹叶以书法之撇笔法写之,浓淡相间,沉着劲挺。石用浓墨皴擦,圆劲浑厚。全画笔法苍秀,画风学文同而又有新意,是柯氏墨竹画的代表之作。
画幅左侧自题:“至元后戊寅十二月十三日留清必阁因作此卷。丹丘生题。”“柯敬仲氏”一印。戊寅为至元四年,即公元1338年,时柯九思年四十九岁。


鹰桧图 元 张舜咨 雪界翁
绢本 设色 纵147.3厘米 横96.8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张舜咨,字师夔,号栎山,杭州人。曾在福建任县尹。工诗文、书法、擅长画山水、树木、竹石。生卒年不详。雪界翁待考。
此图画一黄鹰独立于古桧树上,昂首还眺,目光咄咄。树下顽石小树成趣。鹰的造型准确,羽毛用细笔勾描后填色。用笔工细,设色妍丽。桧树和山石用兼工带写的笔法,于苍古之中又见清润之致。画中自题云:“雪界翁画黄鹰,师变作古桧,桐城口氏好事,遂与之。”张舜咨傅世作品极少,此幅为难得的精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