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刘岑《门下帖》

 百了无恨 2015-06-04
刘岑(1087-1167),字季高,号杼山,宋代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迁居溧阳(今属江苏)。徽宗宣和六年(1124)进士,钦宗靖康元年(1126),为秘书省著作佐郎,后官至户部侍郎,知扬州、潭州,徽猷阁待制。《景定建康志》卷四九、《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下有传。
客观地说,至少在书法领域,“靖康之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北宋以来由苏、黄、米、蔡主导的“尚意”书风的发展。个中原因可谓繁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剧烈的社会动荡和日益加剧的民族矛盾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它不仅直接导致了北宋的覆灭,同时也使在危难之中草草创立的南宋王朝,因各种政治需求,在书坛上出现了上自皇帝、下至大臣及社会精英们极力效法的“复古”倾向,并最终演变成一种风尚。在这种大环境下尚能初衷不改,仍将“尚意”精神作为书法艺术创作取向的可谓少之又少,刘岑即是其中之一。

刘岑《门下帖》,纸本,行草书,纵31.3厘米,橫52.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岑轻别门下,乃已逾四旬矣。雨滞南浦,深恨前日不少迟延,以听教诲也。外生书中,闻近中尝存赐书,度道路污□,书来尚缓,然已荷眷意之勤矣。即日不审台候何如。岑到此避水,三登城堞,其情况可想见。更数日,水退便行,益远墙□惘然于心。日夜叩谈命者问公动静,多云: 秋必可归。自是日夕俟邸报矣。外生荷经意,骨肉之亲,不过如此,两家戴德也。闻老已归山阴,度分携必动念,然公归期既不远,则必不须动怀也。未承语言,更益厚自爱重。庭闱康宁,□属佳健。东南有可教无小大,岑不爱於力,千万不□□。右谨具呈留守珤文侍郎六月日 致事刘岑剳子。

此帖用笔丰润,“纵逸不拘,有自得之趣”(《书史会要》),是其晚年手笔。

鉴藏印记:“□州”(朱文)、“宋荦审定”(朱文)、“莲樵曾观”(白文)、“莲樵鉴赏”(朱文)、“江恂之印”(白文)、 “德”“量”(朱文连珠)、“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朱文)、“南韵斋印”(朱文)。
刘岑行草《门下帖》

刘岑行草《门下帖》

刘岑行草《门下帖》

刘岑行草《门下帖》


​历代著录:《书画鉴影》。

刘岑 跋唐人诰命残卷
刘岑《跋唐人诰命残卷》,高27.2cm。南京博物院藏。

​《门下帖》为纸本,行草书,纵31.3厘米,横52.5厘米,每行字数不一,全文近二百二十字,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纵观北、南二宋,刘岑书法并非一流;然而就其书法个性而言,却也是独树一帜了。该作品为作者晚年所书,笔力苍劲老辣,行笔从容厚重,气韵连绵流畅,隐隐含有孙过庭《书谱》及智永书法的气息,但在用笔上显然又吸收了苏体“卧笔”的技法,充分地反映了作者既重视传统又能不被绳墨限制、笔从心使、心手两忘的一种创作状态。而这状态恰恰折射出了作者执着于“尚意”精神的同时也不反对向传统学习。

  因是书家晚年之作,《门下帖》笔沉墨实,行笔虽然迟缓,然于提按顿挫之间颇有拙中藏巧之趣。如第二行的“门下乃已”、第三行的“教诲也”、第四行的“赐书”“尚缓然已荷”、第五行的“眷意之”诸字,不仅拙中藏巧,而且也反映了书家对苏体“卧笔”技法的娴熟运用。自第四行开始,其行笔逐渐加快,不仅字与字之间连笔增多,而且线条变化也诡异纷呈,富于变化。如第八行的“惘然于心”“叩谈命者问”、第九行的“归自是”“邸报矣”“外生荷”、第十四行的“动怀也”诸字,时而笔断意连,时而连绵如带,笔酣意畅,既凸显出作者旷达、坦荡的艺术个性,又展现出其对于传统的理解。

  《门下帖》体势紧结,且多欹侧。如第二行的“近中尝存”、第四行的“即日不审”诸字,紧结缠绵,流畅而富有情趣。至于章法,整幅作品上密下疏,既有效地缓解了因作品行距紧凑而生成的拥堵,又带来了视觉上强烈的反差。这一切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节奏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

  刘岑的书法在当世即有“杼山老人笔精墨妙,独步斯世”(周必大语)的赞誉,这或许同他恪守“尚意”精神不无关系。然同“宋四家”比起来,其书法显然还有不小的差距。如作品中因为刻意连带、强调笔意流畅,带来了结字的繁冗拖沓和字势的牵强避就,进而显得纠结和生硬的问题,如第九行的“归自是”、第十三行的“携必动念”诸字。但不管怎样,刘岑能够在由宋高宗倡导的“复古”书风中不人云亦云,恪守“尚意”的艺术创作精神,还是难能可贵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