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油观察|中国油企海外并购的现状和趋势

 Nauer的图书馆 2015-06-04

中国油企海外并购的现状和趋势

2013-11-22 14:26:38 0

中国 海外并购 石油公司 国际化战略 油气并购

  

 

|罗佐县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肩负石油天然气供应责任的石油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进入“十二五”以来,为了更好地履行满足能源需求的社会责任,三大国家石油公司均对自身的发展目标与战略做出调整,其中走国际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加大“走出去”力度成为共同选择。

中国石油的国际化战略主张按照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资源、市场、技术和资本相结合的思路,主要发展油气业务,加大国际合作和资本运作力度,重点加强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中国石化将资源战略列为六大战略之首,主张将资源获取放在公司优先发展地位,同时提出到2015年海外份额油产量达到5 000万吨,实现国内石油产量与海外石油产量各占“半壁江山”的发展目标;中国海油自成立之初就具有国际化特色,是三大石油公司与国际接轨力度最大的石油公司,成立以来一直将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作为发展目标,高度重视海外油气市场开拓,近年在国际石油舞台的表现异常活跃,“十二五”时期国际化步伐将进一步更大。

中国石油公司在新的历史时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国际化发展道路有其必然性。一方面,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另一方面,中国对能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的需求快速增长,石油公司需要借助国际市场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

如果从更深层次看,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还有着对发展速度的要求,这是由中国能源需求增长速度较快以及国内资源接替不足的大形势决定的。面对这样的形势,石油企业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在实现国际化的同时兼顾效率与速度就成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从成功的跨国企业实践历史看,企业走向国际化有绿地投资、并购、契约式进入、技术服务、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在诸多方式中,跨国并购相对高效便捷,有助于企业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对现阶段中国的石油公司比较适用。

 

 

世界领先公司通过并购实现国际化扩张

美国《财富》杂志每年都对全球企业进行500强排名,排名结果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分析每年《财富》杂志给出的企业排名资料可以发现,入围500强的企业多数具有跨国经营性质,尤其是排名靠前的企业。

2011年《财富》杂志评选出的500强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中,商品零售商沃尔玛继续位居榜首,壳牌、埃克森美孚、BP、中国石化、中国石油5家石油公司紧随其后,国家电网、丰田汽车、日本邮政公社以及雪佛龙位列第7至第10名。

对这些企业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发现,它们虽来自不同行业,但有一个共同的经营特点,那就是将跨国并购作为企业国际化扩张的重要手段。

零售巨头沃尔玛的国际化道路基本上依靠企业兼并。沃尔玛成立于1962, 起初为美国西部偏僻小镇的乡村杂货店,1990年发展成为美国本土第一大零售商。1991, 沃尔玛通过在墨西哥城开设第一家海外分店走向海外市场。

截至2010 12月底, 沃尔玛已将海外经营的触角伸至14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经营着8 838家门店。1991年沃尔玛的海外商店只占全部商店数量的1%,到2000年已经增长到25%。期间虽有失败和不成功的案例,但沃尔玛海外并购的步伐从未停滞过。

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埃克森美孚、壳牌、BP以及雪佛龙有着上百年的经营历史,其发展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并购史。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近几年成功实施了一系列并购,进一步扩大了在国际石油天然气行业的影响力,扩大了企业资产规模,有效提升了国际排名;国家电网公司于2011年收购了葡萄牙能源公司25%的股份,向国际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全球著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勒在研究美国企业成长的历史后曾得出结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兼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中国商务部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近年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80%都是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的,并购已经成为世界上跨国投资的趋势和主流。可以预见,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逐步回暖,全球企业跨国并购大潮可能再次出现。

 

 

石油公司通过并购实现跨越式发展

石油公司一般具有比较大的资产规模和资金实力,海外经营历史也相对久远,因此在历次企业并购浪潮中往往扮演着领军者的角色。通过并购,一些石油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埃克森与美孚的合并

埃克森美孚公司是1999年由埃克森公司与美孚公司合并成立的。通过与美孚公司合并埃克森一举超越壳牌,不仅重新夺回世界第一跨国石油公司宝座,而且实现了石油储产量规模的跳跃式增长。

 

BP收购阿莫科与阿科

BP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两次合并是1998年与阿莫科公司以及1999年与阿科的合并,这两次合并奠定了BP得以形成今天与埃克森美孚和壳牌三足鼎立局面的基础。继兼并阿莫科、阿科之后,新BP成为当时继埃克森美孚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油气生产商。BP的这两次并购对公司的油气储产量特别是天然气储产量带来了大飞跃。

 

道达尔兼并埃尔夫阿奎坦

法国道达尔公司于19999月收购了法国埃尔夫阿奎坦公司。与埃尔夫阿奎坦的合并,令道达尔的储产量短时期内获得了极大的提升,继续维持了其大型跨国石油公司的地位。

 

雪佛龙的两次重要并购

2001年美国石油公司排名第2的雪佛龙和排名第3 的德士古合并成立雪佛龙—德士古公司。该合并使得新公司的规模、业绩发生质的改变,一举扭转了雪佛龙连续几年天然气储产量递减的趋势。其后的2005年,雪佛龙宣布收购优尼科公司,两次并购有效提升了天然气储产量。

以上只是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实施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并购案例。如果深入分析石油行业发展史,可以发现,石油行业自诞生以来并购行为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跨国石油公司,其经营业务大多数份额在海外,资产或股权并购是公司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经验证明,并购是石油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甚至可以说是必由之路。

 

 

油气行业并购发展趋势

影响油气行业并购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因素是经济形势。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发生后,石油天然气行业发展受到很大冲击,国际油价曾降至50美元/桶以下水平,很多油气项目被取消或搁置,并购也一度出现低潮。2009年和2010年,随着世界各国对经济危机的应对取得初步成效,石油产业发展有所起色,投资开始增加,并购的项目总数和金额也有所增长。2011年全球油气并购数量继续保持平稳,全年共宣布逾1 322宗的油气并购交易案,比2010年宣布的1 258宗增加了5%,平均每天有3宗多并购交易发生。2011年油气并购在保持总量平稳发展的同时,并购的资产结构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

 

1)油气上游并购交易数量增长,金额下降

2011年上游交易总数量957宗,比2010年的947宗略有增长,但交易额却下降了36%,这是因缺乏大宗交易所致。虽然交易额有所下降,但2011年上游油气并购比例依然较高,约占油气并购交易总数的72%,一定程度上说明参与并购的企业对处于源头地位的资源获取依然非常重视。

欧洲和前苏联的独联体国家(CIS)是最主要的油气并购交易增长区,但北美地区的交易最为活跃,2011年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共发生562宗油气上游并购交易,占总数的59%

 

2)非常规油气资产交易快速增长

2011年与页岩资产相关的全球并购交易额达到660亿美元。截至目前大多数非常规油气资源并购交易发生在美国和加拿大。随着美国页岩气产量的快速攀升,全球对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与非常规油气资产相关的并购已成为油气行业并购的一个热点。

 

3)下游业务并购数量和金额均出现下降

安永会计事务所(E&Y)的报告表明,2011年全球油气下游并购交易数量为103宗,比2010年减少16%。交易额为380亿美元,比2010年减少20亿美元。2011年全球约一半的油气下游并购交易发生在北美,而欧洲和亚洲占24%。下游的并购虽然依旧活跃,但相比较上游并购而言要显得逊色一些。

 

4)油田服务公司面临全球化整合

2011年全球油田服务公司并购交易表现得更为抢眼,宣布的交易价值达到370亿美元,比2010年增加15%。与油田服务相关业务的并购交易数量增加近64%,达到177宗。与油田服务业相关的并购交易被继续看好,是因为随着全球范围内油气勘探开发难度加大以及对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方式的追求,使得全球范围内油田服务公司正在不断寻求新业务、新客户和新技术。

如前所述,经济形势是影响油气并购的最主要因素。2011年全球油气并购金额较2010年有所下降估计与人们对世界经济复苏信心不足有关。

2011年美国经济形势低迷以及欧债危机的频发严重影响人们对世界经济复苏的心理预期。从近期看,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不明朗,但从长远看,经济复苏是大趋势。经济再次步入复苏轨道必将伴随着一系列结构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石油天然气项目并购。2011年全球油气行业并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新特征只能视为新一轮并购的开始状态,相信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这些特征会在今后的油气并购中得到更进一步的验证和体现。

 

 

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石油企业加快了在海外建立石油天然气生产和供应基地的步伐。

伴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兼并与收购浪潮,包括三大石油公司在内的中国石油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海外油气并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几年中国企业海外油气并购具备一些鲜明的特点。

 

跨国并购的深度广度增强

中国石油企业最早走出去的时间是1993年,最初的主要业务是提供技术服务、锻炼队伍,后来发展到资产并购。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已经由小规模的资产收购发展到大规模资产与公司收购,资产遍及世界各地,不仅包括不发达地区,也包括发达地区。除三大石油公司外,国内的振华、中化、中信等企业也在并购市场有所作为,中国企业在国际石油上游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正在得以提升。

 

投资力度逐年加大,并购规模扩大

中国石油企业最初的海外并购主要是资产并购。该并购方式主要是指收购者购买目标企业全部或主要运营资产,或者收购其一定数量的股份,以实现对其参股和控制。中国海油收购西班牙雷普索尔公司在印尼5大油田的部分权益,以及2002年中国石油出资2亿美元收购戴文能源公司在印尼资产采用的均是这种方式。

此模式下的被收购企业一般规模比较小,资金实力不强,其控制的储产量规模也比较有限。2005年以后,中国石油企业海外并购规模逐渐扩大。2005年中国石油斥资41亿美元并购PK公司,2006年中国石化斥资35亿美元并购OAO Udmurtneft2009年中国石化斥资72亿美元并购Addax公司,创近几年国内油企海外并购之最。

 

资源富集区进入难度依然比较大

虽然并购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中国油企进入资源富集区的机会依然较少,主要原因是世界油气富集区已被国际石油巨头瓜分,中国石油企业目前的竞争实力还不够强,与其抗衡难度比较大。

再加上中东等产油区一直政局动荡,市场开拓有风险,中国在油气富集区的资源并购进程一直比较缓慢。目前三大石油公司在中东有少量项目,近期因为受到叙利亚局势以及伊朗局势的影响而被迫延误工期。

 

 

中国石油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几点建议

 

正确认识并购风险,坚持海外并购信心不动摇

有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跨国并购成功率仅有30%。许多企业在实施资产并购后面临后期资源整合难题。由于缺乏对被收购企业或资产所在地本土文化以及市场环境的深入了解,收购方在新环境下的资产运营面临较高的管理成本,稍有不慎有可能造成全局被动,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历程较短,海外资产经营的经验还不够丰富,并购初期的失败率可能会更高一些。即便如此,也要坚定实施海外并购的信心。如果没有海外并购,企业几乎不可能提升国际竞争力。零售商巨头沃尔玛主要依靠海外兼并拓展国际市场,其并购的征途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有许多失败的案例,但失败未能阻止沃尔玛的海外兼并步伐。

当前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56%,石油供应安全形势严峻,加快石油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大海外并购力度,一方面能够培育石油企业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中国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有助于中国石油供应安全。

 

坚持多元化海外并购战略

资产选择方面,需要顺应行业发展规律,在注重常规油气资产的同时,多关注一些非常规油气资产的收购信息,更多的关注页岩气、煤层气等资产转让信息,及时做出决策和判断。

地域选择方面,一方面要向中东、非洲等资源富集区积极渗透,争取在这些地区建立油气生产基地,另一方面要向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发达地区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资源富集区进军,力争海外资产运营风险最小化。

并购方式方面,坚持资产并购与公司并购并进。剑桥能源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05年以来全球油气并购案例中公司并购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相对于资产并购而言,公司并购规模更大,扩大市场份额的速度更快,对于一些通过资产并购较难进入的资源富集区而言,公司并购更为有效。

 

加大对油田服务业的并购

如前所述,全球油田服务业资源正在面临新组合,这对中国油企而言应该是一个利好消息。考虑到今后原油价格可能会持续高位运行,未来全球油服产业的发展方向将是依靠持续的技术进步开发剩余油藏,同时依靠兼并重组或者联盟等形式分担业务风险,以争取更多的探采市场份额。

2011年油服市场的表现看,油服资源兼并重组加快趋势已经显现出来。中国的油服企业多数是依托国内石油企业发展起来的,虽然多数已走向国际市场,但国际竞争力依然较弱。同国际知名的斯伦贝谢、贝克休斯等油服企业相比,中国的油服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服务能力不足。

因此,紧抓当前全球油服业重新整合的机遇,加大对国际市场油田服务资源的并购力度,是提高中国油田服务业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油服公司竞争力的提升对于石油公司海外资产的并购也将带来重要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