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之南山经2

 钟离绝遐之万语 2015-06-04
山海经之南山经2
 三、猨翼之山
    
     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不可以上。
    
    1、猨翼之山在哪里?
    
     我们顺着《山海经》作者的指引,从哀牢山(堂庭之山)向东走三百八十里,出现在面前的是“昆明之巅”、滇东最高山——拱王山。拱王山有三座主峰:轿子雪山高为4224米,马鬃岭高为4247米,雪岭则高为4344.1米,除轿子山开发较早稍微有些名气外,马鬃岭和雪岭知名度都不高,其中雪岭还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 之一。网上能找到拱王山的相关资料非常少,《山海经》中提供的信息又很笼统,这给验证它到底是不是“猨翼之山”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下面,本人根据手上有限的资料,对该山特产和特征与“猨翼之山”进行比较验证,如有网友能提供更多的关于拱王山的资料,不胜感激。
    
  





蓝十字坐标是雪岭的所在的红土地镇



作者:马红光2011 回复日期:2011-06-22 17:29:45 
  1、拱王山一带历史上有没有怪兽?现实中有没有怪兽?
    
    (1)百度搜索“云南古兽”,本人发现了令人振奋的内容:蜚声海内外的禄丰恐龙化石遗址,就在拱王山一带!
    
     禄丰恐龙山, 面积约7平方千米,因盛产恐龙化石而得名,由下侏罗纪红色砂、泥岩组成。“禄丰蜥龙动物群”产于此山。目前已发现以许氏禄丰 龙、巨型禄丰龙、群氏芦沟龙等古龙类;云南卞氏兽、中国渐凸兽等兽孔类;扬氏禄丰蜥等鳞龙类爬行动物; 瑞氏中国尖齿兽、黑果蓬摩根尖齿兽 等哺乳动物;鱼类,两栖类共25属30余种脊椎动物化石,仅恐龙类已发掘100余条,山上现还裸露二条完整的恐龙化石骨骼。其大大小小的骨片,满 山遍野,随处可拾。此外,还产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叶肢介及植物等化石。禄丰恐龙化石个体完好率达到相当高的程度,连小的尾椎、趾骨及发掘时最易碎的肋骨均保存完好,骨纹相当清晰。禄丰恐龙化石主要集中于大洼恐龙山和“世界恐龙谷”所在的川街恐龙山,在“中国禄丰恐龙遗址馆”近10000平方米范围内的剖面岩层中所埋藏的恐龙骨骼化石在百具以上,如此高密度、多种类恐龙化石埋藏点是举世无双的,堪称世界奇观。在已经暴露出的四百多平方米范围内可鉴别的恐龙骨骼化石个体就有12具。其中巨型的蜥脚类恐龙骨架11具,保存近于完整。最大的一块肩胛骨长达两米,该龙的体长在27米,为亚洲之最。观赏性强,悬念感突出,具有突出的旅游观赏价值
     禄丰恐龙的规模、品位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是世界绝无仅有的、独一无二的资源。1997年2月,在县城南30千米的川街老长箐发现自然露出的恐龙化石。在440平方米内共挖出8具恐龙、5只龟,是世界恐龙挖掘史的奇迹。定名为:川街老长箐恐龙动物群。前来参加挖掘的美国恐龙专家肯斯.瑞格比教授称:“在如此小的范围内发掘如此多的化石,无可辩驳地证明了禄丰川街是世界上已知恐龙化石最集中、最丰富、研究价值最高的地方。特别是在同一地点发现早侏罗、中侏罗两上时段的恐龙化石群,这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形成了观赏性强、悬念感突出的旅游资源。垄断性、地方性强、具有文化旅游价值
     1938年以来,在禄丰境内发掘出的古生物化石已达507种,恐龙就达25属34种之多,随着研究的深入,不断有新的恐龙种属发现。禄丰以恐龙闻名于世,在境内先后发现恐龙化石点28处,共100余条,相伴产出古脊椎动物化石有25属30余种,是国内最丰富、最完整,最古老、最原始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产地。目前禄丰恐龙已成为该县的标志,到处可见恐龙雕塑、壁画及以恐龙为原型的纪念品。1989年在县城建成恐龙博物馆,先后陈列多条装架恐龙,1993年在恐龙山上建成两座恐龙化石原地埋藏馆,恐龙成了禄丰人民的骄傲,县政府把每年10月26日定为“恐龙文化节”。1991年的首届“恐龙文化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客商和国内外新闻单位,并相继对禄丰恐龙节进行了报导和介绍,让人们更进一步了解“恐龙之乡”。在历次由国家文物局组织的海外展览中,禄丰恐龙化石均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吸引了众多游客的观赏,仅以在日本展出时的情况为例,便可窥一斑。当时在日本展出时,每天均有数千人深夜排队等候次日开展时观赏,即便冒着倾盆大雨,仍然无人退出,可见禄丰恐龙的价值和海外游客的兴趣所在。待解奥秘无穷 
     新近发现的川街恐龙尚在研究中,专家估计,对川街恐龙的研究将是丰富、生动和具有挑战性的,随着研究的深入,还会不断有新的恐龙种属发现。 恐龙留下了许多世界性奥秘,揭露秘底是全球性课题。 禄丰恐龙以其数量众多、 种类齐全、密集度高、保存完整、跨越地质年代长、 肉食性恐龙与植食性恐龙同处一隅以及至今未发现一枚恐龙蛋化石的诸多未解之秘令人神往,其无不体现着禄丰恐龙家族的独特性和神奇性。
    
     世界各地出土的恐龙化石特点迥异,但一般仅属于侏罗纪某一时期、某一种类,或个体残损不全,或零星发现,规模较小。而禄丰恐龙化石具有以下特点:科研价值高,科考科普旅游性强
     恐龙问题是一个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课题,它涉及地球演变学、生物进化学、动物学、地理学、植物学等多学科。禄丰发现的恐龙生存距今1.35亿年~1.8亿年,纵跨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三个时代,其中侏罗纪时代化石最为完整,涵盖了早、中、晚侏罗纪时代的恐龙生存演化轨迹。草食性,肉食性,侏罗纪早、中、晚期的恐龙同处一地,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闻名于世的禄丰晰龙动物群,是我国最古老的恐龙动物群,数量多,密度大,保存完整;已发掘出的禄丰恐龙化石头一律朝向东方,生活在不同年代、毫不相生的素食性恐龙与肉食性恐龙同埋一堆,这些都是有待于科学家进一步探索和和解答的问题。
     自1938年中国古脊椎动物研究的奠基人、中国恐龙研究之父杨钟健(1877~1979)院士和卞美年首次发现至今,已25属33种、完整和接近完整的恐龙近120条,由原始蜥脚类到蜥脚类,从早侏罗纪的下禄丰组到中侏罗纪的上禄丰组。云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1997年10月?11月实测的禄丰县川街乡老长箐村附近侏罗系剖面,位于禄丰之南,相距约30千米。 该剖面位于元谋绿汁江断裂以东,属于禄丰小盆地沉积类型。 剖面顶底齐全、构造简单、地层完整、化石丰富、交通方便。该剖面所获成果的重大意义在于:一是首次在云南中侏罗纪上禄丰组中发现恐龙动物群;二是在同一地点、同一地层系统的上下层位中发现两个不同层位(上下层位)的恐龙化石群,在全世界仅此一处;三是经等离子光谱分析,发现恐龙化石La、Y、Yb、Sr元素含量特高,说明恐龙的死亡与当时的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数量多,密度大,保存最完整,具有体验性旅游价值。 
    
     在云南禄丰县新发现的恐龙化石
    2010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考组在禄丰县发现了侏罗纪早期的新种属小型食肉恐龙化石。 这具化石为单体恐龙骨架化石,整体形态较为完整。据考古人员推断,这种恐龙体长约1.2米,身高在0.7至0.8米之间,生活在距今1.8亿年前,是新属新种恐龙。目前,这种恐龙的定种定名工作正在进行中。
  







小型食肉恐龙





作者:马红光2011 回复日期:2011-06-22 19:25:35 
  作者:yuxr496 回复日期:2011-06-22 17:41:56  回复 
  
    好,支持
  ______________
  
  谢谢

作者:马红光2011 回复日期:2011-06-22 19:26:44 
  作者:7638681 回复日期:2011-06-22 18:41:44  回复 
  
    潜力贴。。。。。。
  
  __________
  
  谢谢支持!

作者:马红光2011 回复日期:2011-06-22 19:28:11 
  作者:__菩提树下__ 回复日期:2011-06-22 18:53:52  回复 
  
    不错!!!
    
    继续。
  ________
  
  谢谢支持!

作者:马红光2011 回复日期:2011-06-22 19:31:53 
  者:光叔复兴东林 回复日期:2011-06-22 19:01:26  回复 
  
    哇!太厉害了。
    那是不是以后就靠《山海经》来找宝藏?
  _______________
  
  当然可以,呵呵
  
  先预告下,如果有浙江的朋友,可以到始丰溪源头去看看,《山海经》记载这条河里产黄金的

作者:马红光2011 回复日期:2011-06-22 19:33:32 
  (2)因资料有限,拱王山目前拥有的珍稀动物具体名称不详,只是笼统的讲“是珍稀动植物的生长乐园”。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共发现野生植物154 科507 属1611 种,其中国家级珍稀保护植物8 种;野生动物293 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名录的有30 余种。
    
     2011年5月4日讯 云南省轿子山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94年,以急尖长苞冷杉林、高山柏林、高山松林、黄背栎林等为代表的植被类型和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攀枝花苏铁、须弥红豆杉、丁茜、林麝等珍稀濒危动植物为主要保护对象。保存有滇中地区最为完整的植被和生境垂直带谱,是国家在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有极高的保护和研究价值。同时,轿子山作为滇中少有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地,对国家研究环境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保护轿子山,建设好昆明的绿色生态屏障,2008年,昆明市政府组织申报轿子山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林业部门开展了综合科学考察和具体申报工作。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轿子山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国家级保护区后,可提升保护和管理水平,加大保护区保护管理力度,更好地保护这里的生物多样性。轿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距离昆明最近的自然保护区,相当于在我国的一个中心城市边上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物种资源基因库,在科学研究、科普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等方面具有多重意义。
    
     在等待更多资料出现之前,让我们来看一则和拱王山一带有关的“怪兽新闻”吧: 
    
     有怪兽?寻甸县42只羊离奇被咬死
    
     发布时间 2010-12-27 17:56:37 星期一 来源:云南网
    
    警方正在查找真凶
    
    寻甸县功山镇白龙村是个偏僻的山村,村里最近几年发展养羊业的农户很多,但最近村里接连出现羊被咬死的事,让养殖户们很不安。一个多月里,这里已有42只羊在山上被不明“怪兽”咬死,死的羊都是脖子被咬,尸体还在。因此,村民怀疑他们附近的山里有一种只吸血不吃肉的“怪兽”。一时间关于“怪兽”的流传版本很多,而且越传越远,也越传越真,但至今没有人见过这种“怪兽”。
    
    同一地点
    
    一个多月死了42只羊
    
    蚂蟥箐村是功山镇白龙村村民委员会的一个村民小组,村庄位于偏僻的山坳中,这次羊被咬死的事,首先就发生在蚂蟥箐村一位姓吴的村民家。据吴先生说,一个多月前,他赶着羊群到村庄后面一处叫凉山的山坡上放牧,晚上赶着羊群准备回家时,却发现少了16只羊,虽然丢失的羊数量有点多,但吴先生并不觉得奇怪,因为丢失羊是常有的事,过去丢失羊,第二天继续去头天放牧的地方,丢失的羊就会自己“归队”。但当第二天吴先生又去凉山放羊时,丢失的16只羊却没回来,吴先生在山上到处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16只羊,但都已经死了。
    
    吴先生和村民说起这件事,村民们都不相信,直到他把死去的羊拉回家,大家才相信了。但大家都疑惑: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山坳从来没发生过这样奇怪的事,什么动物能把这些羊咬死?随后,吴先生找了几个村民做伴,一起到羊被咬死的山上去寻找答案,但他们最终一无所获,16只羊被咬死成了一个谜。
    
    又过了几天,和蚂蟥箐村相邻的白龙箐又发生羊被咬死的怪事,不同的是,这次白龙箐村有3家人的羊被咬死,羊死亡的地点也是那个叫凉山的山坡上。白龙箐这次被咬死的羊有10只,是相继几天被咬死的。
    
    接连发生羊被咬死的事,吴先生更坐立不安了。听说白龙箐也有羊被咬死,他立即赶到白龙箐,一了解才知道,两个村被咬死的羊都是同一种死法。两个村的人继续到山里寻找羊死亡的答案,但最后也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10多天前,附近的白龙村又有羊被咬死了,孔先生家又一次被咬死了16只羊,死法和前两起一样。一个多月里,相邻的3个村庄都发生羊被咬死的怪事,村民们惶恐不安,立即找相关部门进行了反映。
    
    同种死法
    
    脖子被咬尸体仍在
    
    白龙箐村有60多户人家,有40多家人都养着羊,平时大家都喜欢在凉山上放牧,因为凉山距离村庄只有3公里左右,而且树木茂密,杂草多,很适合放羊。
    
    李先生家的羊也被咬死了,他说,过去山里有野兽的时候,也没发生过羊被咬死的事。被咬死的羊死法都一样,都是脖子被咬,伤口上有明显的牙齿痕迹,现场死去的羊隔几米就有一只,但并没有血迹。据推断,羊都是被吸血而死的。虽然凉山的植被很好,但还没发现有凶猛恶兽出现过。据了解,凉山一带有野鸡、野兔、野猪等动物,但因为生活习性的缘故,这些动物都不可能是咬死羊的凶手。
    
    接连发生羊被咬死的事后,村民们都很担心,因为现在一只羊可以卖1000多元钱,羊被咬死,养羊的村民损失很大。这期间,有人趁机来低价收购死羊,一般4只死羊能卖100多元钱,但因为羊的死因不明,村民们担心引来麻烦,就把死羊都埋了。为了避免再发生羊被咬死的事情,村民只好换换放羊的地方,到村庄前面的山上去放牧,因为树木少,村民们也放心些。平时女人也经常去放羊,最近却只有男人才敢去了。
    
    记者昨日现场看到,凉山这个山头只是树木茂密些,杂草多,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和一般的山头一样。村里的老人说,这里叫凉山也没有什么奇特的,但这次接连发生羊被咬死的事,村民们都对这里望而生畏了。
    影响
    
    村民不敢单独出门
    
    白龙箐的老人李大爷说,这次被咬死的羊都是喉咙位置有一个洞,现场并没有血迹,所以村民推断,这些被害的羊都是被吸血而死的,可村民从没听说过山里有只吸血不吃肉的动物。有村民曾经发现凉山有野猪,但野猪是不吸血的,还有什么动物这么凶猛怪异?那只有“怪兽”了。根据李大爷在山里生活80多年的经验,只有豹子有点像这样的“怪兽”,但从来没有听说过凉山一带出现过豹子。
    
    羊被接连咬死的事接连发生后,村民们互相传扬着,几天后,出现了一种说法,蚂蟥箐村有人曾经看到过咬死羊的动物,模样像狗,还不仅一只。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记者昨日到了蚂蟥箐村,但问了许多村民,村民们都说有人看见,但不知道是谁,最终,看见咬羊的“怪兽”像狗成了一种谣传。传说得更为离奇普遍的是,有村民们推断“怪兽”是狼,因为村里的狗是不会独自上山去的,山里也没有野狗,像狗的动物只有狼。从此关于有狼出没的传说像真的一样,至今村民流传最多的还是凉山上有狼了,是狼咬死了羊。
    
    还有一种传得逼真的说法就是豹子咬死了羊,白龙村附近的村民都说,山中的野兽只有豹子会咬死动物后吸血,但让村民们不解的是,据说豹子不但吸血,也吃动物的肉,而这次咬死羊的“怪兽”只吸血,不吃肉,在村民们的印象中,这种只吸血不吃肉的动物是从来没有人知道是什么。怪物?猛兽?村民们不知道到底是啥?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继续传说着各种版本的“怪兽”,远离那个出现过“怪兽”的地方。但“怪兽”的传说却越传越远,越传越像真的,导致村民们不敢单独出门,不敢晚上出门,村民们不但害怕羊被咬死的事,更害怕羊被咬死后流传出来的各种“怪兽”传说。
    
    小学生走读变寄宿
    
    白龙村附近只有白龙完小一所小学,附近村庄的孩子们都要到这里上学,但自从出现羊被咬死的事情后,孩子们已由过去的早晚走读改为寄宿读书了。
    
    白龙完小的毛校长昨日说,白龙完小有学前班到四年级,共90多名学生。发生羊被咬死的事后,开始学校并没在意,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关于“怪兽”的传说,让一些学生都不敢来上课了。多数家长都表示在没有弄清楚是什么动物咬死羊之前,家长不放心让孩子来读书。经学校和家长协商后,决定让学生寄宿读书。学校条件差,无法提供90多名学生住宿,所以家离学校近的学生由家长早晚接送,家在凉山附近或必须经过凉山一带的两个村庄的10多名学生,星期一至星期五住在学校,周末由家长负责接送。
    
    毛校长说,作为学校,在羊被咬死后因为各种传说改变教学模式不太好,但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学校只能这样做了。学校只希望相关部门尽快查清真相,让各种传说消除,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改为家长接送和寄宿上学后,目前已没有学生旷课。
    
    警方调查
    
    “不明野兽咬死了羊”
    
    白龙村村民委员会副主任鲁兴友说,最近几年,因为白龙村地处山区,许多村民在勤劳致富方面都选择了养羊,养羊也给村民带来了许多经济收入。最近一个月时间接连发生42只羊被莫名咬死的事后,确实让村民们很害怕,尽管许多传说都没根据,但又无法阻止,弄得人心惶惶,许多村民已把家里养的羊全部卖了。村民委员会已将此事向警方汇报了,还安排工作人员到各村去组织村民开会,宣传各种谣传的不真实性,但收效不大。希望上级部门能来实地调查,消除谣言对村民生活的影响。
    
    功山派出所的民警昨日说,经调查,有羊被咬死是事实,但各种谣传却没根据。目前,民警还不知道咬死羊的究竟是什么“怪兽”。根据现场情况看,可以肯定不是人为,而是野兽咬死了羊,但究竟是什么动物咬死羊,调查难度很大。目前只能让该片区的村民加强自我保护,同时,警方也将继续调查此事,尽快找到“真凶”,消除各种谣传对村民生活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