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仕强:小过当大过看,大过当小过看!

 华太仔 2015-06-04
寄语

小过当大过看

大过当小过看



听曾仕强怎么说:

孔子所说的不贰过,很多人解释成,不犯第二次错。其实人要不犯第二次错,是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只要能知错就改,也不一定非严格要求到连第二次过都不能犯的地步。要求人不犯第二次过,这个要求太高了,而且是不可能实现的。


《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中,有两个卦,一个叫大过卦,一个叫小过卦。孔子所说的不贰过,其实就是指既不犯小过,也不犯大过。


什么叫大过?大过就是说,一个人只要犯了这种大过,就只有两个结果:成功或者成仁。不成功便成仁,才叫大过。一般人平常所犯的过没有那么大,大过是极少数人能犯的,诸如创制一项新发明,发动一场革命,推动一个新政府诞生等,这种能改变人类生活的行为,才叫大过。这种大过,行得通,就成功了,而且成大功;行不通,就只好死,也就是所谓的不成功便成仁。


所以如果一个人准备要犯大过,你就要有心理准备,到时候失败被抓的时候,不要求饶,不要推卸任何的责任,慷慨就义就是了。就是说,在没有成功之前,就要先有慷慨成仁、从容就义的准备,这个人才有资格犯大过。可是很多人不是这样,犯了大过,失败了就拼命求饶,那样当然令人家看不起。


比如吕布,其实曹操蛮喜欢吕布的,因为他英勇无比,也算是个可用之才。而对于曹操而言,只要一个人能干,他就会重用,他不是以品德作为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可是,曹操为什么不用吕布?其实,曹操心里也是很矛盾的。


只要是中国人,没有谁不是唯才是用的。曹操是最典型的唯才是用,可他最后却杀掉了吕布,为什么?因为曹操觉得吕布这个人,先是依附丁原,后投靠董卓,真乃三姓家奴,这种时刻想着反叛,毫无礼义廉耻之人,又哪会对人忠心呢?于是曹操不用吕布之才,反而将其诛杀。可见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品德的话,会令别人更害怕。



吕布英勇一世,被曹操抓到后,却没有凛然赴死,而是极尽求情之能事,令人不耻。如果吕布能像张辽一样,视死如归,毫不惧怕,结局会不会改写呢?虽然张辽也曾经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但面对死亡,他从容不惧,所以曹操反而不杀他,将他留下,予以重任。历史上太多这样的案例都能够见证:你要死,而人家偏不让你死;你拼命求饶,不想死,人家非要你死不可。可见人并没有多大的自由,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决定的,我们一定要有这种自觉。



所以,一个人,要么不犯大过,想犯大过,就要有赴死的准备,到时候不能求饶,这样才会得到人家的佩服。


小过呢?小过就像飞鸟一样,一下就过去了,我们根本记不住。一个人会经常犯小过,往往很难改掉,正因为难改,才叫小过。抽烟算大过吗?抽烟不算大过,只是小过而已,所以要戒烟的人戒了几十次都没戒掉,还在抽。这是因为他们不会戒烟,没有掌握戒烟的方法,而且戒了太多次还没戒掉,最终就不想戒了。


其实,把小过当大过看,把大过当小过看,这才是懂得《易经》的人。以戒烟为例,我抽烟,但我知道抽烟不好,下决心要戒,怎么办?我把抽烟当大过。我买来自己最喜欢抽的那种烟,打开放在那里,使我能闻到,能拿到,想抽就能抽,但是我能忍住,就是不抽,最终就戒掉了。一般人戒烟,都是说不要让他看到烟,不要在他面前抽烟,不然他会想抽,这样戒烟,当然永远戒不掉。


这样我们才知道,不贰过真正的意思是说,你犯了大过或者犯了小过,要搞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如何去改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