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造型与美感-中国绘画选粹 台北故宫博物院

 一大山人 2015-06-05
造型与美感-中国绘画选粹 台北故宫博物院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展览概况

中国绘画的发展就如一部交响乐章。藉人物、花卉翎毛、山水等画科中的风格典范组成几个重要主题,并在历史脉络中加以变奏。

人物画的典范在六朝至唐代(二二二~九0七)间,经由顾恺之与吴道子等人逐步奠定。山水画典范的成形约五代(九0七~九六0)之时,而且寓含著地理区域特质。例如荆浩、关仝画出北方山水风貌,而董源、巨然则有江南水乡山水的特色。在花卉翎毛画方面,四川的黄筌与江南的徐熙也形成两个不同的典范。

宋代(九六0~一二七九)山水画中的范宽、郭熙、李唐都在既有的典范基础上推陈出新,成为新的典范。此外,宫廷画院在宋代艺术帝王的倡导下形成空前盛况。当时的画家讲究对自然的观察,并添加「诗意」以增强绘画的内涵与意境。对实物的兴趣促成了建筑、船车等以器械结构为主的绘画类型,使其在十一世纪后跃上绘画的舞台。诗意的强调,则于南宋时期发展出书法、诗文、绘画三者互相搭配的册页精品。另外宋代文人也将艺术的表现概念扩展到「形似」以外的范畴,文人画开始成为一种新的风格。

在元代(一二七九~一三六八)文人画由赵孟頫、元四大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等人以复古为标的。因复古而有更为多样的各种风格表现。这些风格逐渐成为绘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典型,在明清以后维持著持续的影响力。

明代(一三六八~一六四四)以后,不同地区的风格特色,成为艺术发展脉络中的重要环节。苏州的「吴派」从元四大家那儿变出优雅的文人风格,以浙闽画家为主的「浙派」则自宫廷绘画中脱胎,将南宋的典范变成粗放的水墨。松江的董其昌与稍后的王时敏、王鑑、王翬和王原祁等人又接著在对古代典范的「集大成」中,以笔墨再造自然,形成影响深远的「正统派」。

清代(一六四四~一九一一)帝王在推崇「正统派」作风之馀,也包容欧洲传教士所带来的西洋画法,立体与透视成为对古老典范的新诠释。宫廷之外的扬州则有标榜著「怪、奇」的一批画家在高度商业化的市场中活跃。他们的笔墨与形象针对「非正统」的典范而发,而自己也成为后世追求变革的典范依据。


展览选件

造型与美感-中国绘画选粹 台北故宫博物院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唐 卢鸿 草堂十志图

卢鸿(约活动于西元七-八世纪间),字颢然,幽州范阳人(今河北大兴)。隐居嵩山,博学善书,亦能画。玄宗时,屡徵不仕,赐隐居服,草堂一所。

全卷共十景,每景前有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各体书法所写之十志词,文与图合观,别有趣致。此卷树石造型古拙,用笔方硬,水墨渲染颇工,惟其製作年代尚无定论,然十六世纪初已流传于江南收藏圈,其图式常为后世隐居图所法,影响甚钜。


造型与美感-中国绘画选粹 台北故宫博物院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六朝 宋 陆探微 归去来辞图(另开窗口)

本幅画陶渊明乘船载菊归来,船上满载著书画、器物。此与传世其它「归去来辞」图中,陶渊明站立船头的构图不同,然同样在表达「舟摇摇以轻颺…童僕相迎,稚子候门」的喜悦。本幅中其妻还未穿戴妥当,便急忙步下台阶,更显其盼望之殷切。 

陆探微(约活动于西元五世纪中期)以善画人物故实得名,在当时被认为是承先启后的大家,然本幅绝非五世纪的画风,可能是十三世纪以后的作品。

造型与美感-中国绘画选粹 台北故宫博物院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宋 郭忠恕 临王维辋川图(另开窗口)

史载王维曾于蓝田筑辋川别业,并作〈辋川集〉诗廿首,又于清源寺壁上绘辋川。其图或早已无存,其事却为后人怀想不已,故传世有多本〈辋川图〉,其中多有自称为北宋界画名家郭忠恕(卒于西元九七七年)临王维辋川图者,本幅即为其一。

此幅以长卷形式,串连〈辋川集〉裡提到的各景,再加上「辋口庄」,共廿一景。多採圏围式空间的构图,与人朴拙古雅之感。然自其用笔而观,或为明清人所为。

造型与美感-中国绘画选粹 台北故宫博物院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宋人 寒林待渡

五代、北宋之际,北方出现了以寒林为主题的山水画,以五代的李成(西元九一六—九六七年)为代表,其画「气象萧疏,烟林清旷,毫锋颖脱,墨法精微」。然世传李成所作〈寒林图〉,多以松与枯树为主的近景画。

此幅作阔远之景,霜雪大地,前景古松与树木挺立,行旅二人驱赶驴子走向渡口。画中以渍染烘托出霜天的寒冷。从坡石的皴染与蟹爪状的枯枝来看,当出自南宋以后郭熙一派画家之手。


造型与美感-中国绘画选粹 台北故宫博物院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明 项圣谟 写生册(另开窗口)

项圣谟(西元一五九七-一六五八年),字孔彰,号易庵,明中叶收藏家项元汴之孙。山水花卉俱精妙,自成一格。明亡(一六四四)后以遗民自居,作品多寓故国之思。

此《写生册》作于乙酉至丙戌(一六四五-一六四六)年,乃其避乱桐江时所绘。风格清逸隽秀,题材多取自週遭,而藉所绘物象、印文与题识等抒发亡国后的心迹。本次展出「竹石」、「青桐」、「古松」、「兰」、「秋林亭子」、「秋海棠」等开。


造型与美感-中国绘画选粹 台北故宫博物院 - 潮河边人 - 潮河边人博客
清 王原祁 仿宋元人山水册 山田荷柳(另开窗口)< A>

王原祁(西元一六四二-一七一五年),字茂京,号麓台,江苏太仓人,王时敏之孙。其画艺习自其祖,为清初四王之一。

本册共十七开,纸张原为其祖王时敏遗物,画则成于其服父丧之时(一六九七-一六九九),故此册非惟其精审之作,亦极具个人纪念意义。原只落墨,丧期满后方设色。今展出「山田荷柳」,乃以南宋赵大年的青绿风格写王维诗意。绿波白鹭,红荷黄鹂,为难得的清丽小品。


展件清单

朝代 作者 品名 形式 本幅尺寸
刘宋 陆探微 归去来辞图  43x142
卢鸿 草堂十志图  29.4X600
五代后蜀 丘文播 文会图  84.9x49.6
宋人 寒林待渡  136.8x99.7
郭忠恕 临王维辋川图  29x490.4
刘松年 艺苑藏真(下)册 茗园赌市 册页 27.2x25.7
钱选 历代集绘册  山茶 册页 27x28.8
赵孟頫 历代集绘册  江山渔乐 册页 28.5x24.3
吴镇 (传)五代南唐巨然囊琴怀鹤  169.1x101
张舜咨 画树石  112.5x35
倪瓒 筠石古差图  44.5x32
赵原 溪亭秋色  61.4x26
明人 (传)宋人 隼击图  154.8x101.5
明人 (传)元人 画梅花仕女  131.4x63
明人 (传)元人 画山水  119.6x49.6
明人 (传)宋 李成 群峰霁雪  77.3x31.6
陆治 天池石壁  70.6x30.3
莫是龙 东冈草堂图  131.6x53
顾正谊 溪山秋爽  128.2x33
项圣谟 写生册 
竹石、青桐、古松、兰、秋林亭子、秋海棠
册页 23.5x16.5
张宏、陈祼、吴令、盛茂烨、袁尚统、葛旭 明人苏台古蹟册 册页 31.3x25.1
龚贤 (传)元戴淳匡庐图  117.1x50.9
石谿 茂林秋树  27.7x237.1
朱耷 山水  204.9x52.1
石涛 诗画合璧    25.8x34.9(一)
21.4x20.6(二)
24x34.5(三)
21.6x20.8(四)
王翬 画石泉试茗  96.7x60.3
吴历 梅花山馆  104.3x52.1
陈书 夏日山居图  91.7x54.1
王原祁 仿宋元人山水册 山田荷柳 册页 43.5x35.6
袁江 江南春图  165x 66.7
李世倬   画山水册仿倪瓒山水 册页 43.9x30.3
沉源 画新月诗意  125.2x55
周鲲 高宗御题范成大祭灶词  113x28.6
张崟 山水  轴  122.7x29.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